初中历史通关练 世界古代史 第三、四单元 封建制时代的欧洲与亚洲国家

阅读 82 下载 24 格式 docx 大小 623.23 KB 共5页2023-11-12 11:16:59发布于河南
第三、四单元封建制时代的欧洲与亚洲国家一、选择题1.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了下面历史人物图片,他研究的课题是(C)A.西罗马帝国的衰亡B.希腊城邦的兴衰C.法兰克王国的兴衰D.阿拉伯帝国的兴衰2.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反映中古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是(B)3.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某同学用引擎搜索关键词“1世纪”“耶稣”“救世主”等,他查找到的宗教是(B)A.佛教B.基督教C.道教D.伊斯兰教4.(2023·广东)1287年,西欧某庄园的领主将一名农奴带到庄园法庭,指控他装病拒服劳役,但农奴不承认。法庭调查后证实,领主出于宿怨伪造了事实,故以诬告罪对其处以罚款。据此可知,庄园法庭(D)A.危及了领主人身安全B.扩大了城市的自主权C.加速了市民阶层形成D.有利于维护庄园秩序5.1170年,《英王亨利二世给予林肯城之特许状》中提到“将林肯城人民在英王爱德华、威廉与亨利时代所享有之自由、习惯于法律赐予彼等”。该材料反映的是(C)A.雅典的民主政治B.封君封臣制度C.城市的自由与自治D.大学的自治地位6.(2023·新乡一模)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复兴带来了市民阶层的兴起……他们迫切需要一种能满足其自身需要的、新型的、世俗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内容。由此兴起了(D)A.中世纪城市B.手工工场C.西欧庄园D.中世纪大学7.(2023·郑州二模)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市民们从开头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主要是由于(D)A.逐渐兴起的大学教育B.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C.凌驾一切的教会势力D.日益增长的城市自治权8.(2023·郑州外国语二模)“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材料旨在说明影响中世纪欧洲社会面貌变化的因素是(C)A.土地关系的变化B.决策者所起作用C.社会经济的发展D.人民的参与程度9.(2023·安徽)13世纪中叶,牛津大学校长罗伯特·格罗斯泰斯特曾对亚里士多德著作提出质疑,并用数学和实验证明自己的哲学观点,其学生也曾进行科学实验和讲学,批评神学。这可用以说明英国早期大学(C)A.引领文艺复兴的潮流B.摆脱了教会的思想束缚C.鼓励质疑的科学精神D.推动了自治城市的出现10.(2023·河南省实验中学三模)5—6世纪时,东罗马帝国成了一个工商业经济发达的国家,这就必然在商品所有者之间因买卖、借贷、租赁、合伙、诉讼等而产生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由此催生的法律成果是(C)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罗马民法大全》D.《大宪章》11.(2023·郑州外国语二模)《法学汇纂》中记载:“如果买方发现被售奴隶有瑕疵,那么,在6个月之内,买方可以选择是提起退货之诉还是减价之诉。”这一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A)A.经济立法渗透契约理念B.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C.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D.奴隶的切身利益得到法律保护12.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唐朝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实行班田制和租庸调制。这场推动日本社会发展的改革被称为(B)A.封君封臣制B.大化改新C.农奴制改革D.明治维新13.(2023·许昌一模)此次改革,日本天皇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置八省百官”,并设置关塞、防人(戍边军)及驿站。下列选项与此次改革相关的是(C)A.废除黑人奴隶制度B.消灭封建贵族特权C.确立中央集权制度D.确立资本主义制度14.在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一句格言:“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主之使者。”这表明该国的国教是(B)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15.(2023·湖南长沙)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表明阿拉伯人(D)A.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B.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文化C.传播了欧洲文明的成果D.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二、非选择题16.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材料二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材料三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对西欧社会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中世纪城市孕育了新的经济关系,无论是西北欧佛兰德尔的毛纺业城市,还是当时较为落后的英国城市,14—15世纪手工业中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城市工商业者逐渐集结成市民阶级,他们作为享有自由权利的经济活动者,最终成长为能与封建势力抗衡的强大政治力量。中世纪城市市民政治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社会观念和政治法律精神的形成,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和政体形式的制度源流。在城市工商业基础上形成的商品货币关系向农村渗透,劳役地租折算为货币地租,农奴用金钱赎取人身自由,导致农奴制和庄园制的崩溃。(1)材料一中表明中古西欧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1)地位:经济中心。原因:交通便利、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发展、人口聚集。(任答三点即可)(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城市为自治而斗争的常用手段有哪些,城市开展反封建斗争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目的:摆脱领主的控制,成为自由人,获得自治权。(3)根据材料三,分析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对西欧社会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3)城市中孕育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城市工商业者发展成市民阶级,成为反封建的政治力量;促进了近代政治法律制度的形成;瓦解了农村中的农奴制度和庄园制度。(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认识。(4)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17.(2023·洛阳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与其他书写材料相比,纸的表面平滑,易于保存;造纸原料易寻,价格低廉……这些无可比拟的优点,使得纸一经发明,便经久不衰,且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人所钟情。……据史籍记载,751年唐与阿拉伯帝国恒罗斯之战后,……中国战俘把造纸法输入撒马尔罕,从此,许多地方都造起纸来,以满足当时的需要。后来,造纸术随着阿拉伯势力扩张传播至北非地区和欧洲地区。——摘编自汪前进《中国造纸术的发明及传播》蔡伦改进造纸术材料二除古印度人的数字之外,古代各民族的数字都很繁杂,认读和运算起来不方便。774年,一位印度学者将早期的印度数字介绍到巴格达(阿拉伯帝国首都)学术界。大数学家花拉子密写了一部书,首次向阿拉伯世界介绍了印度数字体系,并对其优越性进行了全面论证。大约是阿拉伯人频繁的商业活动特别需要这种方便的印度数字,故其很快在阿拉伯世界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并在使用中渐渐演变为比较接近于现今通行形态的古巴尔字体。又由于阿拉伯商人的到处奔走,这种数字渐渐以“阿拉伯数字”的名称传遍当时的东西方世界。——摘编自百度“阿拉伯数字”词条阿拉伯数字改进示意图(1)依据两则材料,分析促使两项发明传遍世界的共同原因。(1)发明自身的先进性;发明有实用性;阿拉伯人的桥梁作用;人类文明不断交往的推动。(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综上所述,你是如何看待东西方文明交流的?(2)人类文明应当交流互鉴;要注重在传承中创新;不断丰富世界文明,推动社会的进步等。(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商丘新育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新育和总部

文档

4659

收藏

100

店铺

名师店铺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