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突唯》河南中考总复习2024历史第二部分中考考点专题通关大国崛起专题八热点整合概述能力拓展通关热点知识导图热点一美国史史实内容新航路开辟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使美洲开始与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加强了美洲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也开始了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史实内容思想近代化启蒙运动①启蒙运动为美国独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②独立战争中颁布的《独立宣言》、独立后实行的三权分立都是启蒙思想的体现史实内容政治近代化美国独立战争①英国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开始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③革命纲领: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的诞生。④结果:1783年,赢得独立。1787年,制定宪法,实行总统制,建立联邦制国家。⑤性质: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⑥意义:实现了国家的独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史实内容政治近代化美国南北战争①原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南北方矛盾的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②导火线: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③开始标志: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④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相继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场上北方军队的被动局面。⑤结果:1865年4月,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⑥意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史实内容经济近代化工业革命①1807年,富尔顿制成第一艘汽船。②19世纪上半叶,完成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①美国与德国走在其他国家前面。②发明:爱迪生发明电灯;莱特兄弟试飞成功第一架飞机。③意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美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美国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史实内容一战战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战中初期,宣布中立,大发战争财;1917年,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战后①1919年,巴黎和会三大操纵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美国的很多诉求没有得到满足,因此美国没有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尽管发起建立国联,但却没有参加国联,国联被英、法操纵。②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操纵国之一。美国在华盛顿会议上获得最大利益,通过《九国公约》成功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并使美国在华势力得到加强史实内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繁荣”20世纪20年代,稳定持续发展,经济“繁荣”一时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从美国开始;这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波及范围广;美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引发社会危机罗斯福新政①新政期间,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②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③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史实内容战前美国推行中立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二战战中①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②1941年12月8日,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③1942年1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④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⑤1945年2月,参加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体系确立,战后国际新秩序建立;⑥1945年8月上旬,对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加速二战的结束史实内容二战战后政治二战结束后,为称霸世界、遏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表现:①政治上,1947年,出台杜鲁门主义;②经济上,1947年,提出马歇尔计划;③军事上,1949年,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史实内容二战战后经济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③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出现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史实内容二战战后军事①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资本主义阵营;②1950年,发动侵朝战争,1953年,被迫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美国霸权主义受到打击;③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美国在原子能、航空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热点二英国史史实内容思想近代化文艺复兴①时间:15、16世纪。②代表人物及作品: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③影响:推动了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史实内容政治近代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①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开始标志:1640年,重新召开议会,揭开议会与国王斗争的序幕。③高潮: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克伦威尔任“护国主”。史实内容政治近代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④结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⑤巩固: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⑥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日后进行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史实内容政治近代化第一国际在马克思的领导下,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称为“第一国际”史实内容经济近代化早期的殖民扩张①时间:16—19世纪。②史实:“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在北美建立殖民地;对殖民地进行掠夺(印度成为英国最大殖民地)。通过殖民战争,成为18世纪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③影响:英国用掠夺来的财富发展国内经济,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同时殖民地也为英国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刺激了英国工业的发展,成为推动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史实内容经济近代化工业革命①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②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③代表及发明:瓦特改进蒸汽机;斯蒂芬森设计蒸汽机车。④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史实内容经济近代化第二次工业革命①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推动了早期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被美、德相继赶超,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史实内容一战战前英、德争夺殖民地,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英、法、俄成立三国协约战中打败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取得一战胜利战后①参加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参与对世界的重新瓜分,与法、美、日等大国共同确立了新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战后建立的国际联盟,由英、法操纵史实内容二战战前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战中①1942年初,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成为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成员;②1944年,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③1945年,参加雅尔塔会议,取得二战胜利史实内容二战战后①二战后,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②1949年,英国加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成为美国政策的追随者,追随美国发动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③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④2020年,英国退出欧盟史实内容二战启示①政治制度的先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条件。②英国的殖民扩张把被侵略国家带进灾难深渊,造成当地落后的局面。③纵容恶势力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史实内容科技文化牛顿①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②三大成就——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热点三法国史史实内容思想近代化启蒙运动①概况:18世纪,法国兴起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②影响:它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史实内容政治近代化法国大革命①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开始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③革命纲领:《人权宣言》的颁布。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体现了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④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史实内容政治近代化拿破仑帝国①建立: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②对内: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制定《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后来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它为参照蓝本。③对外:多次打败反法联盟;拿破仑大军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史实内容无产阶级斗争巴黎公社1871年,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经济近代化两次工业革命18—20世纪先后两次进行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史实内容一战战前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被美、德赶超,同德国矛盾加深,与英、俄组成三国协约战中1916年,德国进攻法国的凡尔登,双方损失近百万人。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战后战胜国之一,参加在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主张极度削弱德国,并控制国际联盟史实内容二战战前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战中1940年4—5月,遭到德军进攻;6月被德军占领,法国败降战后1967年,参与组建欧洲共同体。1993年,该组织发展成为欧洲联盟热点四德国史史实内容第二次工业革命走在前列19世纪70年代,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之一代表成就①西门子:发明发电机。②奥托等人:19世纪七八十年代,设计出内燃机。③卡尔·本茨:以内燃机为动力,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现代汽车工业由此起步影响①经济上: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经济的增长,迅速成为强国;②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史实内容一战战前与英矛盾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工业水平赶上并超过英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②德国为争夺殖民地,与英国矛盾尖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三国同盟①德国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结盟,组成三国同盟;②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两大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史实内容一战战中①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德国支持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挑起一战;②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德国很快卷入战争;③1916年,德国进攻法国的凡尔登;④德国凡尔登战役惨败,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⑤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史实内容一战战后巴黎和会①召开时间:1919年1—6月。②中心议题: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③结果:战胜国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签订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订对德国的影响《凡尔赛条约》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和削弱,激起了德国的严重不满,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史实内容二战战前德国法西斯背景①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广大民众对政府不满,纳粹党趁机蛊惑宣传;②纳粹党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从而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史实内容二战战前德国法西斯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不久,他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①解散国会,禁止其他政党活动;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并解散了工会;③加强思想控制,烧毁大量进步书籍;④迫害、屠杀犹太人史实内容二战战前德国法西斯对外扩张①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积极扩军备战;②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③1936年,德国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④1938年,吞并奥地利;⑤1939年3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影响法西斯专政在德国确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史实内容二战战中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初期1940年4、5月,德国攻占北欧和西欧许多国家,并轰炸英国规模扩大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二战规模扩大;1941年10月—1942年1月,苏联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史实内容二战战中形式扭转①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联在斯大林格勒大败德军,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②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了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中史实内容二战战中战争结束1945年,为协调盟军行动,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波茨坦召开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史实内容二战战后分裂背景①二战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②杜鲁门主义出台,苏联与美、英、法在处理德国的问题上分歧很大正式分裂①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德意志联邦制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②1949年10月,在苏联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影响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联合1967年,参与组建欧洲共同体。1993年,该组织发展成为欧洲联盟热点五俄国史时间内容沙皇俄国(1917年3月以前)①中俄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③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时间内容沙皇俄国(1917年3月以前)④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废除农奴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⑤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⑥1907年,与英、法组成协约国集团。1914年,参加一战,但中途退出。⑦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时间内容苏俄(1917年11月至1922年)①1917年11月,十月革命爆发,革命胜利后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②1917年,与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③1918—1920年,三年国内战争,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得胜利。④1921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时间内容苏联(1922年年底至1991年年底)列宁时期:1922年年底,苏联成立斯大林时期:①对内:1928—1937年,实行前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1936年,通过新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模式形成,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②对外:参加二战。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6月,莫斯科战役胜利;1942年,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1945年2月,参加雅尔塔会议;1945年5月,攻占柏林时间内容苏联(1922年年底至1991年年底)赫鲁晓夫时期:①对内:经济改革没有改变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②对外:与美国争霸(古巴导弹危机)戈尔巴乔夫时期:改革失败,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热点六日本史史实内容大化改新措施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执政,主持改革。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史实内容明治维新原因内因: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因:美国打开日本国门后,西方国家接踵而至,民族危机引发了社会危机史实内容明治维新措施1868年开始,明治天皇政府推行改革。①政治: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②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③经济: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④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史实内容明治维新影响①积极:成为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②消极: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史实内容一战战中1914年,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1918年,成为战胜国之一战后①1919年,参加巴黎和会,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②1922年,参加华盛顿会议,九国代表签订《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史实内容二战战中①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局部侵华战争;②1936年,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③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④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⑤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⑥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二战至此结束史实内容二战战后崛起原因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了“和平宪法”。②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③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④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史实内容二战战后崛起表现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影响①日本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热点七欧洲的发展历程时间内容古代欧洲①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源泉,是西方文明的基础。而古罗马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主要继承、发展和传播者,古希腊文明正是通过古罗马人的继承才得以深刻地影响整个欧洲。②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当时希腊工商业发达,是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雅典是主要的代表城邦之一。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时间内容近代欧洲①思想: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7—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政治:英、法等国较早地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俄国1861年改革,使资本主义统治不断巩固和发展。③经济: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发生。④科学技术: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力学三定律,开创微积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等。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出现,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动力,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时间内容近代欧洲⑤国际关系:拿破仑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一战前,形成了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⑥国际地位:19世纪的欧洲由于政治革命或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完成、工业革命的推动、科技革命或自然科学的发展等原因,成为整个世界的中心,称霸全球现代欧洲一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整个世界的统治秩序;二战中,西欧是主战场;二战后,西欧走向联合,成立欧洲联盟,成为当今世界“一超多强”局面中的“多强”之一1.欧美大国崛起的准备类别史实意义思想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促进了社会进步类别史实意义物质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与亚洲、美洲、非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来往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三角贸易”奴隶贩子把贩卖黑奴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黑奴被运到美洲,为美洲提供了劳动力,也促进了美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类别史实意义物质殖民扩张、殖民掠夺促进了世界物种的传播和交流;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后来,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2.大国崛起的历程对当今中国发展的启示(1)我国要抓住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有利国际环境,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坚持改革开放,努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2)要抓住当今高科技发展的潮流,重视科技创新,发展教育,培养人才;(3)要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的文明成果,结合本国国情,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步;(4)要正确处理好对外关系,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崛起。3.美国崛起给我们的启示(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发展经济的前提和基础;(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4)敢于创新,善于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发展;(5)杰出人物推动社会进步;(6)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4.英国的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1)进行社会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法律法规;(2)采取可行性的措施改善民生;(3)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5.法国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作出的重大贡献(1)18世纪初,启蒙思想最先诞生于法国,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推动了欧洲和拉丁美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2)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迅速传遍世界,促进了思想解放;(3)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6.德国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1)思想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2)科技方面:卡尔·本茨发明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3)艺术方面:贝多芬创作了《英雄交响曲》。7.二战后日本的崛起对中国的借鉴意义(1)向先进文明学习,不断地改革并完善自己;(2)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重视人才培养;(3)反对民族压迫,捍卫民族独立;(4)要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和符合国情的发展方针;(5)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行科学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