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 世界古代史 第三、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与亚洲国家

阅读 201 下载 11 格式 pptx 大小 2.41 MB 共55页2023-11-12 12:20:52发布于河南
2024版《突唯》河南中考总复习2024历史第一部分中考考点通关封建时代的欧洲与亚洲国家第三、四单元考点通关重难点通关情境通关纵横通关单元核心导航真题通关四个国家法兰克王国、拜占庭帝国、日本、阿拉伯帝国两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中世纪欧洲四大现象基督教盛行、庄园出现、城市自治、大学兴起四部法律文献《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统称《罗马民法大全》)三对关系欧洲的封君与封臣、欧洲庄园的领主与佃户、日本的武士与主公两次改革法兰克王国的采邑改革(分封形式改革)、日本大化改新六个人物克洛维、查理曼、查士丁尼、孝德天皇、源赖朝、穆罕默德中世纪欧洲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发展并壮大,他们要在经济和思想文化上摆脱封建主的控制;为了打击封建主,加强王权,各国君主也支持市民的自治要求;13世纪前后,西欧城市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了自治。与此同时,在国王和教会的支持下,西欧的大学也逐步实现自治,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推动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奠定基础。中世纪欧洲的“自由与自治”考点一基督教、法兰克王国、封君与封臣、查理曼帝国基督教的兴产生时,基督教兴起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地区主要教义传道者宣传说,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1世纪巴勒斯坦耶稣4世纪末国教法兰克王国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王国中最强大的是建立481年,建立法兰克王国克洛维的统治措施①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②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影响①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②得到了罗马教会、信仰基督教的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为王国的巩固和扩张奠定了基础。③使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大,实力增强扩张克洛维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法兰克王国克洛维封君与封臣形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赐地的人成为,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有一定的契约意义影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标志着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封君封臣查理曼帝国继位8世纪,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国王扩张继位后,查理四处征伐。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统治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贡献“什一税”查理查理曼帝国加冕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或“”,法兰克王国史称“”分裂,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和三个国家的雏形查理大帝查理曼查理曼帝国843年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考点二西欧庄园、庄园法庭西欧庄园形成9世纪开始,出现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一个庄园特点庄园是在领主统治下,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居民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包括自由的和缺少自由的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庄园佃户农民农奴西欧庄土地类型: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佃户的“”:是佃户的生活来源。佃户取得份地的条件是义务耕种领主的“自营地”自营地份地共用地庄园法庭概况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开庭时间和地点不固定佃户在劳役中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庄园法庭主要处理佃户之间的纠纷以及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惩罚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无故缺席的佃户也会被罚款罚金庄园法庭审判依据庄园法庭审判依据或作用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习惯法村法考点三西欧城市的复兴与自治、大学的兴起西欧城市的复兴与背景从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城市复兴,新城市产生自治斗争原因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受领主控制手段和是城市居民取得自由和自治的常用手段(如法国琅城)结果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取得自治的城市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10世纪金钱赎买武力斗争西欧城市的复兴与自治居民和是城市的基本居民。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逐渐形成,并从中产生了手工工匠商人市民阶级早期的资产阶级大学的兴起背景11世纪后,经济发展,城市复兴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自治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最美好的花朵大学的兴起自治,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得到了保证自治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完基础课程后进入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神学课程设置一方面受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的要求影响大学的兴起为欧洲教育和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3世纪自治权利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基督教会经济和社会发展考点四拜占庭帝国、《罗马民法大全》拜占庭帝国版图囊括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概况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即)进入了“黄金时代”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概况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形势图拜占庭帝国外来侵略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9世纪以后,面临多个外部军事势力的进攻;西欧封建主组建十字军东征拜占庭为抵抗侵略,拜占庭皇帝把行省改为军区,把自由民编入军队,军事将领成为地方的行政长官灭亡,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影响①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了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②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1453年奥斯曼帝国《罗马民法大全》制定527年,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后查士丁尼一世(483—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构成《》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汇集《》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指导学习法律文献《》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仍然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查士丁尼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考点五大化改新、幕府统治日本的兴起与统一兴起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倭王印统一5世纪,政权基本统一了日本统治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大和部民大化改新背景①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②当时日本国内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了宫廷政变概况646年开始,在的领导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孝德天皇大化改新主要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统一赋税性质是一场仿效中国唐朝制度进行的自上而下的的改革影响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封建性质幕府统治背景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武士集团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夺权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其首领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庄园武士源赖朝镰仓幕府幕府统治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武士道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武士道考点六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教的创立与传播背景①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之间相互仇杀。②氏族部落盛行多神崇拜。③阿拉伯半岛处于分裂动荡之中创立初,创立伊斯兰教,阐述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7世纪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创立与传播传播穆罕默德最初在城传教,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穆罕默德迁居,建立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的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后来,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麦加麦地那阿拉伯国家基本统一阿拉伯帝国扩张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阿拉伯帝国横跨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阿拉伯帝国示意图衰亡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亚、欧、非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①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②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延揽翻译人才;③大量吸收、消化希腊、波斯、印度等外来文化文化表现阿拉伯数字改造了古代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文化文化表现数学阿拉伯人创造了完整的医学《》和《》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文学《》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影响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称为“”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代数学医学集成医典天方夜谭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1.基督教的产生是因为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不堪忍受罗马人的压迫而出现的,其教义客观上有利于罗马的统治,所以后来又得到罗马及其他政权的推广。2.西欧城市的兴起与自治实际是对封建庄园体制的冲击,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3.拜占庭帝国与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都曾是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4.日本武士最初效忠的不是天皇,而是自己的主公;有时他们会跟随主公响应国家的号召去征战。5.阿拉伯数字是由古印度人创立的,后经阿拉伯人改进并传播到了世界各地。6.基督教主要影响的是欧洲,伊斯兰教主要影响的是阿拉伯地区。1.基督教会对中世纪欧洲各方面产生的影响(1)经济方面:基督教会和教皇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掌握着欧洲的经济命脉。(2)文化方面:一定程度上基督教是中世纪欧洲人们的精神支柱,一切与基督教思想相违背的思想均被视为“异端”。(3)教育方面:中世纪许多有名的大学(其中不乏迄今为止我们都熟知其名的大学)都是教会建立起来的,这些大学对科学的进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社会风俗:基督教对社会风俗的影响巨大。例如反对奴隶制和贩奴贸易、提倡辛勤劳动、维护世界和平等。(5)政治方面:基督教被欧洲许多政权奉为国教,国王要经教皇加冕才合法。但是因为一些教会神职人员的腐败和教权王权之间的争斗,也给人民带来了苦难。2.中世纪西欧庄园的特点(1)在经济上,庄园完全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2)在政治上,庄园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庄园法庭的存在维护了庄园的公共规则和公共秩序。(3)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庄园是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封建庄园是各大小封建主的领地,领地内的人民在政治上只效忠其领主;小领主只效忠其上一级封建主,形成层层分封与效忠的封建制度。3.封建时代东西方文明的共同点及启示文明文化发展的特点与影响相同点及启示西欧11世纪,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这些促进12世纪西欧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大学兴起相同点:都与外来文化有交流,注重吸收、消化外来文化,有了新的发展。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特的拜占庭文化。拜占庭文化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文明文化发展的特点与影响相同点及启示日本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启示:要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善于学习借鉴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文明交流促进人类历史的发展阿拉伯阿拉伯帝国地跨亚、欧、非三洲,统治者重视知识,将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典籍翻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了灿烂的阿拉伯文化。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4.8世纪东西方四大强国国家对世界的影响查理曼帝国使基督教势力对欧洲的政治、思想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拜占庭帝国创造出独特的拜占庭文化;拜占庭文化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阿拉伯帝国伊斯兰教向外传播;创造阿拉伯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影响推动了日本的大化改新5.世界三大宗教及其影响宗教创立者创立时间经典产生地区影响佛教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6世纪《金刚经》印度半岛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影响中国雕塑、建筑等,如龙门石窟等基督教耶稣1世纪《圣经》巴勒斯坦深刻影响着欧洲的思想与文化。公元纪年就与传说中的“耶稣出生”有关伊斯兰教穆罕默德7世纪《古兰经》阿拉伯半岛影响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与扩张6.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改革改革事件影响启示雅典伯里克利改革使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这三个改革事件说明适时的改革创新会促进社会发展法兰克王国封君与封臣的改革促进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日本大化改新促进日本封建社会的形成材料一: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材料二: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中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摘编自《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解读】11世纪前后,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西欧城市兴起,并逐步争取自治。西欧城市的兴起和自治,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着重要作用,促进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出现。罗马法是活着的法律,现代社会的立法基础很大意义上依赖着千年前就已经存在于罗马法中的根本性原则,罗马法的精神在渗透进各国法律的同时,也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影响着我们的思想,使得人们即使未曾系统地了解罗马法却早已在脑海中镌刻了法的精神。——摘编自吕伟文《现代法的基石——罗马法》通述:罗马法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法律,无数国家都在罗马私法的基础上创建本国的法律制度,现代许多国家的法律中,很多方面都借鉴了罗马法的原则与体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罗马法还推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的发展。欧洲启蒙运动中“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自由”等概念的提出,依据的就是罗马法中假定的自然法。1.(2023·河南)观察如图可知,这些城市的相似之处是()A.经济发达B.文化繁荣C.社会稳定D.交通便利D2.(2022·河南)查士丁尼被誉为“文明世界的立法者”。使他获此殊荣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的颁布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C.《罗马民法大全》的编纂D.《拿破仑法典》的推行C3.(2021·河南)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儒略历”B.《天方夜谭》C.《荷马史诗》D.“阿拉伯数字”D4.(2019·河南)西欧中世纪大学里的学生和老师大多是外来人口,几乎不享有城镇的任何政治和民事权利,他们组成“同乡会”或行会,借此享有一些保护性特权,如免税收、免兵役、免受普通法院管辖等。材料强调了“同乡会”或行会()AA.维护学生和老师的权益B.联络同乡之间的友谊C.开展同行间的学术交流D.完全脱离教会的控制52~54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商丘新育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新育和总部

文档

4453

收藏

68

店铺

名师店铺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
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