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通关练 世界现代史 第二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阅读 172 下载 28 格式 docx 大小 250.8 KB 共5页2023-11-12 11:13:13发布于河南
第二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1932年,德国产业工人的失业率达30%,拉丁美洲国家特别是阿根廷,在生活水平逐渐向欧洲靠拢的途中突然发现它们的经济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于是撤出了欧洲市场,1938年的世界贸易额仅为1929年的60%不到。这段话强调了经济大危机(B)A.激化了列强间矛盾B.波及的范围特别广C.加剧了局势的动荡D.造成了生产的过剩2.(2023·郑州二模)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开始通过庞大的财政支出,扩大采购,从而有利于扩大消费和投资,缓和生产和市场的矛盾。与此直接相关的是(B)A.新经济政策B.罗斯福新政C.斯大林模式D.法西斯专政3.(2023·河南省实验中学四模)1933年,美国成立“民间工程署”,拨款33亿元,用于完成18万项工程计划和支付工资。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开始实施“福利主义”实验。这些举措(D)A.恢复了银行信用B.加剧了贫富分化C.增加了财政收入D.缓和了社会矛盾4.1938年,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40美分,最高工时每周40小时,加班工资增半。但这一法案并未把海员、渔民、家仆及农业工人等列入在内。材料表明美国(C)A.全面粗暴干预经济危机B.阶级矛盾根本消除C.并未普遍实现公平劳动D.社会已经分崩离析5.1933年6月,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将全国的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C)A.国家干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B.调整生产规模以稳定物价水平C.调节生产与消费及劳资关系D.奠定美国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6.下表为经济大危机前后美、德、日、苏四国GDP对照表(单位:亿元)。据此可知(D)国别美国德国日本苏联时间1929年84332622128223831938年7999342317694052A.经济危机持续恶化B.美国丧失霸主地位C.苏联模式弊端凸显D.国际秩序面临挑战7.(2023·河北)某学者曾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并没有得到和平,却孕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最显著的现象乃是以国族生存与荣辱为号召,包藏野心的领袖们在许多国家借民心的怨恨与愤怒,集中权力于集权专制的政治体制,带领群众让国家走上奴役、战争与毁灭之旅。”下列史实中,能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是(B)A.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B.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C.英国镇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8.(2023·河北)下面示意图所示军事行动的直接依据是(C)A.华盛顿会议的决定B.《联合国家宣言》C.雅尔塔会议的决定D.《华沙条约》9.(2023·广东)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出现了很多新式武器,包括喷气式飞机和雷达等,有空中火力支持的航空母舰使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水面横行的“巨舰大炮”彻底过时。这表明(B)A.战场形势变幻莫测B.科技改变战争形态C.海洋战争成为关键D.战术战法灵活多变10.(2023·河南省实验中学一模)《联合国宪章》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B)A.彻底粉碎了法西斯称霸世界的野心B.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C.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D.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二战期间召开的重要国际会议名称时间参加国主要内容开罗会议1943年11月中、美、英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美、英、苏决定彻底消灭法西斯主义,战后成立联合国波茨坦会议1945年7—8月美、英、苏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神材料二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和平与发展遭遇严重挑战,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难题。在发展方面,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在和平与安全方面,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材料一、二均根据《中外历史纲要》等编制(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中三次会议所作历史贡献的相似之处。(1)都促进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合作;都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都为战后国际秩序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都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对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有何现实意义。(2)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需要各国携手解决;应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大国应承担大国责任;应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要努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2.“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梦想,始终是中国人心中不灭的灯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前途未卜:欧洲的灯光渐渐熄灭材料一这场斗争使各参加国死亡人数超过3000多万,战争费用高达2700亿美元。西方文明受到怀疑,一度兴起西方没落论。奥匈帝国消失,俄国发生革命,德国战败,获胜的英国、法国、意大利损失惨重。美国试图掀翻英国的海上霸主宝座,日本在太平洋的地位增强。——据《大国的崛起》(1)据材料一,分析“这场斗争”的影响。(1)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严重;西方文明影响力减退;削弱了欧洲的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前车之鉴:休眠20年的火山即将爆发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英国和法国的地位开始受到了军国主义化的、要求修改历史的修正派意大利、日本和德国的挑战,德国处心积虑地要争夺欧洲霸权地位,其迫切程度比1914年时更甚,日本企图征服中国,征服世界,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据《文明的故事》(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修正派”向世界发起的挑战,并概括“修正派”的共同特点。(2)事例: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或答: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特点:对外扩张;军国主义;建立法西斯政权;转嫁经济危机;违背人类道德。前程光明:中国智慧提供全球治理方案材料三在全球化时代,和平已经不单单指的是国家与国家间的无战事状态,而是大家共同合作,平等互信,共商共建共享,反对对抗施压,反对强权霸凌,长久持续地维持和平发展。这一中国方案既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更为迷茫的世界指明了方向。——据《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方案”的主要内容。(3)反对强权政治;平等互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维护联合国宗旨和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四国领衔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这是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与签署有关国际事务的重要文件,它初步确立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是最早对法西斯开战的国家,中国战场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对世界反法西新战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中国也是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摘编自《人民日报》材料二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对于1941年8月14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所作联合宣言称为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与原则的共同方案业已表示赞同。……兹宣告:(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以加入上述宣言。——摘自《联合国家宣言》(1)材料一中领衔签字的四国所实行的社会制度从本质上可分为哪两种?根据材料二,所有签字国必须在哪些方面保持一致?(不得照抄原文)结合材料一,说明该宣言签署的重要历史意义。(1)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一致的方面:赞同大西洋宪章;使用全部资源同法西斯国家作战;互相合作;不单独与敌人停战议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也可以加入该宣言。历史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初步确立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2)在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的抗战有何突出特点?(2)标志: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特点:中国是最早对法西斯开战的国家;中国是坚持到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国家;中国战场始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3)材料中的“宣言”签署后,哪一战役的胜利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从该“宣言”的签署及战争形势的变化中,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认识?(3)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历史认识: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强敌、赢得胜利;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联合、团结起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商丘新育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新育和总部

文档

4659

收藏

100

店铺

名师店铺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