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音乐巨星中国现代音乐之父——肖友梅肖友梅(1884~1940)是我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出生于广东中山县。他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学习音乐,1920年回国后,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工作,为专业音乐教育的开创做了有益的尝试和准备。1927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肖友梅主持创办了上海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这是我国正规专业音乐教育的开端。此后,他一直从事该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为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呕心沥血,做出了重要贡献。肖友梅曾编写过《风琴教科书》、《钢琴教科书》、《和声学》、《普通乐学》等一批我国早期的音乐教材。同时他以严谨的风格,运用西方作曲理论写出了一些早期的艺术歌曲,如《问》、《南飞之雁语》等。此外,他还在器乐创作方面有所尝试。他一生共写有100多首歌曲、两部大合唱、两首弦乐四重奏、两首钢琴曲、一首大提琴曲。肖友梅还是我国最早获得博士学位的音乐家。1916年7月,他以《关于17世纪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一文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民族音乐家、二胡演奏家——阿炳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他自幼随父学习音乐。26岁时因病双目失明,流落街头以卖唱、沿街乞讨为生。阿炳的演奏技巧超群,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他根据自身的体验和生活经历,创作并演奏了著名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听松》以及琵琶独奏曲《昭君出塞》、《大浪淘沙》等。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曾对阿炳的创作演奏进行抢救录音,整理出版了《阿炳曲集》,并于1956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冼星海(1905~1945),广东番禺人,曾在国内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和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他1929年去法国勤工俭学,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1935年回国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创作了大量抗日歌曲,其中《太行山上》、《救国军歌》、《夜半歌声》、《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深受群众喜爱,流传至今。1938年他任延安鲁艺音乐系主任期间,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等作品。1940年,他去苏联工作学习,其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如《中国狂想曲》、《民族解放》等。1945年,他病逝于莫斯科。由于冼星海对中国革命音乐做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同志称誉他为“人民音乐家”。时代歌手——聂耳聂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生于昆明。他自幼喜爱民间音乐,并能演奏多种乐器。他曾在上海师从黎锦晖先生学习作曲。他是上海左翼联盟音乐小组的重要成员之一。1933年,他创作了脍炙人口的《卖报歌》。1934年是他创作的丰收年,共创作出《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新女性》、《码头工人歌》、《前进歌》等优秀歌曲,并写出民乐合奏《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器乐曲。1935年,他写出了《梅娘曲》、《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等著名歌曲。他还创作出建国后被定为《国歌》的原《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他在经日本至苏联留学途中,在游泳时不幸溺死于日本滕泽市鹄沼海中,时年23岁。在聂耳两年多的创作生涯中,写出了传世之作41首之多,还有15篇战斗性很强的音乐论文。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他第一个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音乐开路先锋。现代抒情歌曲作曲家——施光南施光南(1940~1990),四川重庆人。1964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以创作抒情歌曲见长。他创作的《打起手鼓唱起歌》、《祝酒歌》、《洁白羽毛寄深情》、《周总理,您在哪里》、《吐鲁蕃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歌曲家喻户晓,争相传唱。他还为歌剧《伤逝》谱写了全剧音乐。其中插曲《一抹夕阳》、《紫滕花》、《风萧瑟》等,现为专业、业余声乐工作者较喜爱的作品,还被选为声乐教材。他的歌曲,多次被评为群众喜爱的歌曲。由于长期积劳成疾,1990年在音乐创作中,他突发脑溢血不幸逝世。他的作品清新流畅,旋律优美,感情真挚,通俗易懂,便于流传,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时代感。他在我国现代抒情歌曲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逝世,对中国音乐界是一大损失。欧洲音乐之父——巴赫巴赫(1685~1750)是德国伟大的古典作曲家之一。他出生于爱森那赫市一个音乐世家。他的一生大多在宫廷和教堂供职,担任过魏玛公爵的风琴师与乐队首席和柯坦王子宫廷的教堂乐师、乐长,以及托玛斯教堂的风琴师、唱诗班首席、乐长。巴赫创作的许多作品,透过悲剧性的宗教题材,反映出作者对德国30年战争后的黑暗、贫困、苦难的社会现实的感受以及他倔犟、傲岸的精神。而他的有关世俗生活的作品,又充满着欢快的情趣。诸如大型声乐套曲《b小调弥撒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农民康塔塔》等,成为他的不朽代表作。在巴赫的创作生涯中,他一直是自己的老师。他的创作活动是把德国的复调音乐传统、新的和声手法以及朴实浑厚的民间音乐与发达的法国意大利音乐有机地糅合成新的德国音乐。他在复调音乐与和声的发展上,在管风琴和钢琴的演奏技巧,以及对十二平均律的提倡和示范性运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可以说,这些成就标志着德国民族音乐的开端,对于促进德意志统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巴赫的音乐在世界各国的现实音乐生活和音乐教育、音乐创作中的巨大影响也日趋明显。他的音乐思维的高度逻辑性和哲理性,技术手法的严密和精巧,始终是学习作曲者的楷模。因此,他被尊称为“欧洲音乐之父”。交响乐之父——海顿海顿(1732~1809)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车轮匠家庭,受到父母亲爱好音乐的影响,从小就接触了奥地利民间音乐。他曾在教堂的唱诗班中充任童声女高音歌手,接受了传统的音乐教育。34岁起,海顿担任匈牙利埃斯特哈齐公爵的宫廷乐师长达28年之久。海顿一生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使奏鸣曲和交响曲的体裁得以最终确立,使四重奏的体裁得以确立和成熟,也使古典乐派严整、匀称、完美的形式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一生共写有104部交响乐、84首弦乐四重奏、100多首各类三重奏、50首各种独奏乐器的协奏曲、52首钢琴奏鸣曲、23部歌剧及4部清唱剧。丰硕的创作成果使他无愧于“交响乐之父”的称号。海顿的代表作品有《告别交响乐》、《惊愕交响乐》、《时钟交响乐》以及清唱剧《四季》、《创世纪》等。音乐神童——莫扎特莫扎特(1756~1791)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生于萨尔茨堡一个宫廷乐师家庭,从小崭露音乐才华。7岁时,他就在巴黎举行了轰动一时的音乐会,获得“神童”的声誉。14岁时,他又获得了只有极少数作曲家才能获得的波隆那学院院士称号。15岁以前,他已经出版了4部歌剧、16部交响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6首小提琴奏鸣曲和6首钢琴奏鸣曲。这些成就显示了他超人的音乐才华。莫扎特以他才华横溢的乐思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如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以及第三十五交响曲、第三十九交响曲、第四十交响曲、第四十一交响曲和大量的钢琴奏鸣曲、室内乐、独唱、合唱作品等。莫扎特的音乐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坚定、乐观、勇于奋斗,并蕴含着深刻的人道主义情感。他写出的旋律质朴、甜美,充满青春的朝气,人称“像一座火山斜坡上的葡萄园”。他的器乐作品也注意突出美妙的旋律,并注意乐章之间音乐性质的对比,为交响乐的戏剧性发展做出了贡献。乐圣——贝多芬贝多芬(1770~1827)是德国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波恩一个平民家庭,1792年定居维也纳,以教学、演出及创作为生。他早年深受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从而养成了倔强不屈的性格和敢于藐视名门贵族的气概。他从不出卖自己的独立人格,要求以平等的身份与贵族交往。但当他渐渐发现自己的理想、资产阶级的平等意识和他那倔强的性格,总是与现实格格不入时;当恋爱悲剧袭来,耳聋难以复聪的命运降临时,对于艺术的爱,对于生活的爱,挽救了他濒于崩溃的精神世界,使他对痛苦的感受变成了无畏的英雄力量,产生了一种“扼住命运咽喉”的反抗精神。这种精神上的转变,推动贝多芬的创作进入成熟期。贝多芬最为擅长的创作领域是交响曲。他的音乐充满了深刻的哲理,“通过斗争达到胜利”,形成了贝多芬进行创作的基本逻辑思维。沿着这一逻辑,他的英雄交响曲突破了海顿、莫扎特稳炼的古典趣味,形成了这位“乐圣”独特的创作风格。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其中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序曲《费德里奥》、《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32首(以第八《悲伤》、第十四《月光》、第二十三《热情》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5部,小提琴协奏曲1部,弦乐四重奏16部和《庄严的弥撒》等。贝多芬的创作充分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自由、平等、博爱”的时代精神,具有承古典主义之先,启浪漫主义之后的重要作用。他把交响乐的结构原则及旋律、节奏、和声、力度、配器等多种表现手段,予以重大革新,对交响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歌曲之王——舒伯特舒伯特(1797~1828)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出生在维也纳近郊一位教师家庭。8岁开始随父兄学习提琴和钢琴,11岁考入训练宫廷歌队的神学院,接受宫廷乐长萨里埃里等人的音乐基础训练,后来跟随他学习作曲。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奠基人之一。歌曲是他的浪漫主义音乐的特殊创作领域。艺术歌曲通过他,才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在艺术歌曲创作中,舒伯特追求音乐与诗的完美结合,不仅善于捕捉诗人的思想,并以艺术家的情感和想象予以补充、丰富与升华,因而这些艺术歌曲既表达了诗意,也表达了诗情。与此同时,他还注意到通过钢琴伴奏刻画歌曲中的音乐形象,表现形象的内心情感。舒伯特的一生,总共创作了500多首歌曲,其中最重要的有声乐套曲《美丽的磨房女》和《冬之旅》以及《魔王》、《鳟鱼》等。除此之外,舒伯特还写了14部歌剧、9部交响乐、100多首合唱,其中《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较为著名。钢琴诗人——肖邦波兰作曲家肖邦(1810~1849),生于教师家庭。他6岁开始正规学习钢琴,8岁时在华沙公演钢琴协奏曲,被誉为“第二莫扎特”。10岁时,他开始学习作曲。从18岁起,他先后在柏林、维也纳、慕尼黑、巴黎等地举行音乐会。20岁时,他离开波兰,流亡国外,直至病逝于巴黎。肖邦的创作主要是包括练习曲、前奏曲、玛祖卡舞曲、波罗乃兹舞曲、夜曲、谐谑曲、奏鸣曲、叙事曲等多种体裁在内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都具有独创性、民族性,既新颖,又鲜明,极大地丰富了欧洲浪漫乐派的音乐宝库。肖邦的创作充满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情。当他客居国外,听到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时,当即写成了《革命练习曲》,用来寄托他对祖国的情感。此外,他的音乐常将对祖国自然景物和民间风俗的描绘结合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肖邦的钢琴音乐旋律悠长细致,节奏极有伸缩性,和声的音响清澈晶莹,体现出抒情性的诗意。因而他不愧为具有强烈的波兰民族气质的最纯真的浪漫主义器乐抒情诗人。他的艺术实践使钢琴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钢琴之王——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李斯特(1811~1886)生于业余音乐家庭。他的童年是在大自然的美丽环境里,在匈牙利的吉普赛人热情奔放的歌舞艺术熏陶中度过的。他6岁开始学习钢琴,12岁赴维也纳深造。之后,他又访问了英、法、意、德、俄等国,进行演出活动。1875年,他创立了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并任第一任院长。李斯特是奠定现代钢琴表演艺术风格的重要钢琴家。他把自己的全部思想感情都寄托在钢琴上,使钢琴成为表现力极为丰富的“万能乐器”。他非常勤奋刻苦,在成名后,每天仍用4~5小时练琴,因此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演奏技巧,如“李斯特八度”(八度半音交错快速上行下行)等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演奏方法上,他以手指运动为基础,进一步把腕、臂、肩以及整个上身的力量,按音乐表现的需要有机地协调起来,使钢琴演奏从音量小、音色单一的室内风格,发展为现代大舞台的演奏风格。总之,李斯特以其绚丽的技巧,开拓了钢琴的表现力,并因此赢得了“钢琴之王”的赞誉。李斯特坚持交响乐音乐思维中的标题性原则,首创了“交响诗”的音乐体裁。这种结构自由、富于文学性的单乐章音乐体裁,突出表现了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中各种艺术相结合的艺术思想。李斯特的重要作品有《浮士德交响曲》、《但丁交响曲》、《塔索》(交响诗)、《前奏曲》(交响诗)、两首钢琴协奏曲和20首匈牙利狂想曲。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约翰·施特劳斯(1825~1899)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他出生在维也纳一个音乐家庭,和父亲同名。其创作作品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圆舞曲》、《皇帝圆舞曲》、《雷电波尔卡》等120多首圆舞曲著称于世。1870年起,他又写出了《蝙蝠》、《罗马狂欢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吉普赛男爵》等16部轻歌剧。他的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文化意识上对封建桎梏的摆脱。由于约翰·施特劳斯所作的圆舞曲旋律优美,富丽典雅,因此,他被世人称誉为“圆舞曲大王”。中外名歌名曲欣赏《金色的童年》金色的歌最甜的是蜜,最美的是花,可是有一样东西比蜜更甜,比花更美,那就是我们金色的童年。你听,在校园内绿茵茵的草地上,传来了同学们愉快的歌声:戴上鲜红的领巾,穿起美丽的衣裳,我们来到了花园,快乐地跳舞歌唱……这首歌就叫《金色的童年》。为我们写这首歌的作曲家严金萱奶奶,她的童年可不是金色的,她的童年是在旧社会度过的,童年留给她的是一片黑色的恶梦。少年朋友们一定读过《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童话吧?在严奶奶生活的时代,这样的事是屡见不鲜的。有一年冬天,西北风扬起鹅毛大雪,第二天在上海街头就冻死了800多个穷孩子。这些可怜的孩子,从生下来就没有穿过一件新衣裳,吃过一顿饱饭,连死后都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姓名!所以,严奶奶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决心为下一代创造一个金色的童年。解放后,她的理想实现了。她亲眼看到我们少年朋友像快乐的小鸟,无忧无虑,在温暖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金色的童年》。这首歌的基调,明朗得像洒在少年朋友身上的金色的阳光,高低起伏的曲调时而像阳光下淙淙的小溪流水,时而又像和煦的春风在吹拂着红领巾。副歌上的顿音,仿佛小鹿在林中欢快跳跃,又好似小朋友在互相提问:“谁给我金色的童年?”三拍子的节奏,特别轻快,就好像我们轻盈欢乐的舞步一样,好听极啦!这首歌一诞生,就赢得了少年朋友的心。那时,你们的爸爸妈妈正戴着红领巾,在明亮的教室里,在校园的草坪上,在鲜花盛开的公园里,在欢乐的晚会上,到处都能听到这首歌。现在,你们的爸爸妈妈长大了,正在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他们大概都不会忘记这首歌的。少年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吧!它一定会给你带来愉快、幸福和欢乐。《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童声二部合唱。它描绘了新中国的花朵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欢乐景象。这首歌,40多年来一直流传在少年朋友中间,不信,请问问你们的爸爸妈妈,他们少年时代也是唱着这支歌成长起来的。现在让我们再听听它令人陶醉的歌声: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听我们愉快歌唱。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这歌声是那样的婉转抒情,富于动感的节奏,仿佛把我们也摇动起来了。这波浪起伏的旋律,将人们引入小船荡漾、水波连绵的画境之中。歌曲的第二部分开始两个小乐句,用了宽紧相间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用力划桨,轻舟前进的情景。最后,全曲在变化再现的乐声中结束。歌曲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层次分明,素材集中。这首歌是由词作家乔羽作词,音乐家刘炽谱曲的。亲爱的少年朋友们,你想知道这首歌是怎样写出来的吗?请听刘炽爷爷给你们讲讲吧!“那是1955年7月初,长春电影制片厂的严恭、苏里两位导演,带领《祖国的花朵》摄制组成员和一群小演员来到万寿山下,在颐和园中嬉戏,到昆明湖上划船,让孩子们熟悉水上划船的技术和动作……我是电影的曲作者,也就跟着来了。我不会游泳也不熟悉水上的生活,当导演、剧务领着孩子们上了船,我却站在湖边犯难了。上吧,深深的湖水,看着头就晕;不上吧,怎么熟悉水上的感觉和孩子们划船的情趣呢?没有这些感受,又怎能下笔作曲呢?在小伙伴们的催促下,我上了船,看到孩子们欢乐嬉戏,划着,闹着,那活泼可爱的神态,感染了我,使我着了迷,也忘记怕水了。我和孩子们打水仗、赛船、脱下鞋坐在舷边打水泡。一会儿到石舫,一会儿又到玉带桥,船在水上漂,人在船中笑。我这个34岁的中年人,又像回到了童年。我在风浪中寻找歌中的节奏,当快到‘犀牛望月’的铜牛附近时,我突然感觉到了具体的乐思在脑海中显现,在我心中直蹦。我立刻请划船的小朋友快靠岸,就这样,我只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这首歌的独唱和合唱。当我怀着幸福、喜悦的心情唱给大家听时,孩子们反映很强烈,他们拍着手说:‘真好,它唱出了我们刚才在船上的情绪。’就这样,这首歌就完成了。”这首歌作为电影《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一直流传到现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曲调优美动听、感情真挚、叙事性强的少儿歌曲,发表在1958年《儿童音乐》创刊号上。它是由词作家管桦和作曲家瞿希贤为孩子们创作的。这首歌可以独唱,也可以齐唱全曲是一个有再现部的三部曲式。由于曲调亲切优美、婉转抒情,这首歌很受少年朋友的欢迎。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微风吹来一阵阵欢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那时候,妈妈没有土地,全部生活都在两只手上。汗水流在地主火热的田野里,妈妈却吃着野菜和谷糠。冬天的风雪狼一样嚎叫,妈妈却穿着破烂的单衣裳,她去给地主缝一件狐皮衣袍,又冷又饿跌倒在雪地上。经过了多少苦难的岁月,妈妈才盼到今天的好时光。歌曲第一段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甜美的农村夜景:明月当空,孩子们围坐在丰收的谷堆旁,倾听妈妈讲故事。曲调优美宁静,节奏舒展。中段叙述了旧社会的痛苦生活,曲调起伏较大,音程大跳以及切分音的运用,表现了一种悲愤控诉的情绪。两句相同的曲调反复了4次,不仅加强了叙述性的口吻,也使得音乐素材简练集中。这首歌在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儿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曾被音乐家改编成小提琴曲演奏。聂耳为报童写的《卖报歌》1933年,音乐家聂耳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工作期间,与一个10岁左右的小姑娘小毛头交上了朋友。小毛头每天不等天明就要排队等派报,晚上卖报到深夜,卖不完就要影响全家的生活。小毛头的遭遇给聂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请词作家安娥5他合作,以小毛头为原型,写成了这首深得儿童喜爱的歌曲。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报,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闻真正好,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大风大雨满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满身的泥水惹人笑,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忍饥耐寒满街跑,吃不饱,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谁告?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1934年,《扬子江暴风雨》一剧在上海公演时,聂耳还特地请小毛头扮演该剧中的报童,并在戏中演唱了这首歌。《卖报歌》从此就传唱开了,深得孩子们的喜爱。这首歌曲节奏跳跃,音调活泼,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天真可爱的报童形象;情绪乐观向上,对明大充满着希望。歌虽短小,但具有很深的社会意义。在艺术创作上,《卖报歌》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至今仍得到少年朋友们的喜爱。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每天早晨,当你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高举起右手,向庄严的五星红旗敬礼时,你一定想知道有关这首歌的故事吧!这首歌,是音乐家聂耳在1934年创作的,当时叫《义勇军进行曲》。它是怎样成为我们的国歌的呢?聂耳又是谁呢?好,下面就给大家讲讲这方面的故事。聂耳,原名聂守信,云南玉溪人。他自幼勤奋好学,多才多艺,在民间音乐戏曲的熏陶下,会演奏多种民族乐器。18岁时聂耳考入上海“明月歌舞团”,受进步思想影响,不久便参加了左翼文艺工作。从1933年起,他先后创作了41部作品,大多不同凡响。他的歌曲集中反映了工农群众在阶级压迫下的苦难和斗争。1934年,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人民遭受了日寇铁蹄的蹂躏,纷纷奔赴抗日前线,抗战吼声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进步的文艺工作者目睹国土沦丧、人民受难的情景,个个义愤填膺,纷纷拿起笔来,创作了一批鼓舞人民进行抗战的作品。当时著名作家田汉创作了一个电影剧本《风云儿女》,其中的一首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田汉写完影片故事后,就被反动派关进了苏州监狱。这首歌曲的词是他在被捕前,仓促地写在一张香烟的锡纸衬底上的,后来由夏衍交给了聂耳。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聂耳看到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情感的歌词,全身热血沸腾,他无数次地朗读歌词,脑海中闪现出一个个画面,仿佛看见:日本帝国主义在屠杀中国同胞,英雄的中华儿女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奋勇地冲向前方……激情化成了一个个铿锵有力的音符。全曲只写好前面几句,他就亲自用小号吹给一位老太太听……聂耳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反动派的注意,党为了聂耳的安全,便安排他出国学习,他带着未完成的曲谱,登上了东去的轮船。汹涌的海浪,澎湃的心潮,阵阵海风,使他仿佛听到祖国在哭泣。他彻夜不眠,终于完成了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并于1935年夏,寄回祖国。这是聂耳一生中完成的最后一首歌,也是他“最后的吼声”,它给了中华儿女极大的精神鼓舞和战斗力量。无数革命先烈就是高唱着这首战歌,用自己的胸膛冲向敌人的枪口,迎接着祖国的解放。1949年,毛主席和周总理在北京筹备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国旗、国徽都制定好了,就是国歌确定不下来。著名画家徐悲鸿建议:《义勇军进行曲》在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中,起过巨大的鼓舞作用,应为我国国歌。周总理立即表示支持,毛主席也同意。于是,在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正式通过,《义勇军进行曲》就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又通过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每当我们听到庄严雄壮的国歌,就想到伟大的祖国,经过了多少惊涛骇浪、艰难险阻,有多少革命先烈为之奋斗献身,它的成立,是多么不容易啊!国歌是祖国的象征,它像战斗的号角,永远召唤着我们“前进!前进!前进!进!”活泼乐观的《游击队歌》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山高水又深……这首歌,大家可能很熟悉吧,但是你知道它是怎样产生的吗?那是1937年底,抗日战争爆发不久,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参加了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第一队,和队员们一起来到山西临汾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当时,日本飞机经常来临汾空袭,警报一响,老百姓就躲进了防空洞,游击队员们也埋伏在青纱帐里,准备阻击敌人。看到这些情景,贺绿汀就在防空洞里开始酝酿着为游击队写歌。他反复琢磨游击队员的音乐形象。一天,有个八路军战士敲响了小军鼓,短促而激烈的鼓声回响在贺绿汀耳边,顿时,他得到了灵感,立刻将这一富有弹性和活力的节奏贯穿在游击队歌的乐曲中。几乎同时,那富有战斗气息的歌词也产生了。后来,贺绿汀在广泛听取大家意见的基础上,又作了反复修改。就这样,一首生气勃勃、反映游击队员乐观主义精神的歌曲,终于在临汾西边的刘庄八路军办事处诞生了。1938年元旦过后,在洪洞县高庄召开了八路军高级将领会议。演剧一队赶来这里演出,首次演唱了《游击队歌)。朱总司令听了高兴得连声说好。就在会议期间,很多八路军将领都学会了这首歌。从此以后,《游击队歌》就像插上了翅膀,迅速飞遍了八路军各部队和群众之间.鼓舞着千百万军民勇敢战斗。这首歌曲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小军鼓的节奏贯穿全曲。音乐与歌词结合得非常协调一致,使游击队员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紧张愉快的形象跃然谱上。第一、二、四乐句相似,第三乐句在节奏、曲调上与其他乐句形成明显的对比,使全曲在统一中又富有变化。这首歌易唱易记。几十年来,《游击队歌》经常在各种音乐会上被演唱,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喜爱。作者曾将其改编为合唱曲,有时也采用重唱形式演唱,均受到群众的欢迎。感人肺腑的血泪控诉——《松花江上》1936年11月,被蒋介石驱赶到“剿共”前线的东北军官兵,布满西安街头。他们被迫流亡关内,有家归不得,有仇不能报,却为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去卖命,人人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当时正在西安二中教学的张寒晖,天天见到这种流浪彷徨的惨景,耳中充满嗟叹痛苦的呼声,于是便谱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以饱含着热泪而带有哭泣似的音调,倾吐着悲愤交加的心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歌曲的结构是带尾声的二部曲式。倾诉性的音调贯穿全曲,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真切感人。旋律以环回萦绕、反复咏唱的方式展开,感情越来越激动,具有回肠欲断的效果。当尾声唱出呼天叫地似的旋律时,歌曲达到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着要求起来抗争的力量。张寒晖谱成这首歌曲后,亲自教给学生演唱,后来又传到东北军的学生队伍里,不久就唱遍了东北军。“西安事变”爆发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且迅速传遍全国。音乐家刘雪庵曾将这首歌编入《流亡三部曲》中,但不知作者是谁,只得署以“佚名”。埋头苦干的革命音乐家张寒晖,就是这样代表人民倾吐呼号,为我们留下了这首不朽的战斗性的悲歌。雄壮激昂的战斗号角——《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是诞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型声乐作品,是一首极其激动人心的抗日战歌。它用象征性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民族“巨人”的典型形象——黄河,既有中华民族的气魄和强烈的时代精神,又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的精湛技巧,都可称为我国音乐作品中当之无愧的楷模,是我国音乐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引为自豪的艺术明珠。1938年秋,24岁的诗人光未然满怀抗日的热情,来到黄河的壶口,亲眼看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丽景象。黄河的力量给了诗人以启示,他决心要“写一首讴歌黄河的诗”。后来,诗人又经历了吕梁山的战斗,抗日民族革命战争更加激发了诗人的情绪。在永和关,诗人曾从黄河船夫与恶浪搏斗的豪迈气概中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诗的意境又一次升华。他再也抑制不住讴歌黄河的创作欲望了,就在1939年3月初,他带着伤病,只用了5天时间,就写成了震撼人心的歌词《黄河大合唱》。歌词对黄河作了全面生动的描绘,并赋予它以巨人般的坚强性格,不仅使我们看到了黄河之长、黄河之险、黄河之雄伟,也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黄河的屈辱、黄河的觉醒、黄河的力量。在延安窑洞里,当时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的冼星海,听了光未然满怀激情的朗诵后,一把从诗人手中拿过诗稿,动情地说:“我要把《黄河大合唱》写成具有中国气派的大合唱!我有把握把曲子谱写好!”冼星海就是以这样炽热的情感写好了《黄河大合唱》的总谱和合唱,总共只用了6天的时间。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大学礼堂首次演出,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周恩来曾为冼星海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人民谱出呼声”,这也是全中国人民对《黄河大合唱》的高度评价。《黄河大合唱》共有8个乐章,每章开始均有配乐朗诵。①《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描绘船夫们与黄河风浪搏斗的动人场面;②《黄河颂》(男声独唱),唱黄河的雄姿,赞五千年的文化,颂民族精神的发扬;③《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痛诉民族的灾难,歌颂时代英雄;④《黄水谣》(女声二部合唱),控诉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⑤《河边对口曲》(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叙述流亡群众的悲惨遭遇,显示人民的斗争决心;⑥《黄河怨》(女高音独唱),唱出了被压迫、被污辱妇女的痛苦哀怨;⑦《保卫黄河》(轮唱),表现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⑧《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象征东方巨人为抗战最后胜利而发出的呐喊。《黄河大合唱》在抗日战争时期是鼓舞群众奋起抗战的战斗号角;今天,它仍然激励着我们永远向着胜利前进!饱含爱国激情的抒情曲——《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是50年代诗人乔羽和作曲家刘炽为影片《上甘岭》写的插曲。作品采用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表达了志愿军战士热爱祖国的感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首优秀的抒情歌曲,深切地表达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深得广大群众的喜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姑娘好像花儿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为了开辟新天地,唤醒沉睡的高山,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歌曲前一部分以抒情的女高音形式,一种波涌而来的思乡之情,洋溢在甜美的歌声中,使人仿佛看到祖国江河帆影漂移、田野稻浪飘香的美丽景色。后一部分用混声合唱形式,与前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唱出了“这是美丽的祖国”的主题,激情澎湃,气势磅礴。《我的祖国》把抒情歌曲与颂歌两种体裁结合在一起,富于创造性。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出色的领唱,增添了歌曲艺术的感染力,使它在全国广为流传,成为一首广受群众喜爱的歌曲。无产者不朽的战歌——《国际歌》1871年5月28日,法国工人阶级在巴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不久,凡尔赛反动军队攻陷了巴黎公社的最后一个堡垒——拉雪兹神甫公墓,革命失败。全城开始了大屠杀,无数烈士横卧在血泊之中。面对这一片白色恐怖,英勇的公社战士、工人政府的委员、群众爱戴的诗人欧仁·鲍狄埃,怀着满腔沸腾的热血,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歌词,这首歌词刊登在1887年出版的鲍狄埃《革命歌集》中。法国北部工业重镇里尔的工人合唱团,委托工人音乐家比尔·狄盖特为这首诗谱曲,狄盖特吟诵那气势磅礴的诗句,激情满怀,连夜为这首诗谱曲,炽热的激情终于化成了雄壮的旋律。1887年7月,在庆祝里尔报界工人的节日纪念会上,狄盖特亲自指挥“工人之歌”合唱团,首次演唱了这支无产阶级的战歌——《国际歌》,受到了工人群众的热烈欢迎。不久,这首歌就传遍了整个法国北部工业区。1896年,法国共产党在里尔召开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有德国代表出席。里尔反动国家主义者阴谋破坏大会,引起了冲突。他们唱着《马赛曲》来蛊惑人心,而工人群众则唱起《国际歌》与之斗争。最后唱《国际歌》的人越来越多,以汪洋大海之势,淹没了《马赛曲》。这一事件轰动世界,从此,《国际歌》便扬名海外,成为无产阶级的战歌。当然,《国际歌》所体现的革命精神是和剥削阶级的根本利益格格不入的。所以,他们对它恨之入骨,大肆查禁。比尔·狄盖特被工厂主解雇,靠给人干杂活度日。但是,乌云遮不住太阳,由于《国际歌》体现了“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要实现”的伟大思想,对全世界无产者具有巨大的政治号召力和鼓舞性,因而它自身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无比强大。100多年来,歌声越唱越响,它已成为无产阶级自己的战歌。1920年,中国首次由瞿秋白把《国际歌》译成汉文。1923年,肖三在莫斯科又根据俄文重译了《国际歌》,开始在中国传唱。1962年,译文又被重新加以修订。不过,各国译成的《国际歌》虽然语言不同,但最后一句“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却不约而同地都按法文拼音直译,因为这句歌词是全曲的主题思想。1932年9月26日,比尔·狄盖特与世长辞。这位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忠诚战士和他的战友欧仁·鲍狄埃一样,都获得了特殊荣誉:在鲍狄埃的墓碑上,刻着一本用白色大理石磨制的打开的书,上面刻着《国际歌》等6首广为流传的革命诗歌标题;而在狄盖特那块十分俭朴的墓碑上,刻着几节《国际歌》的曲谱。世界最流行的歌曲之——《啊,我的太阳》《啊,我的太阳》是一支意大利歌曲,它是世界最流行的歌曲之一。这首歌曲能广泛流传,曾有过一段很有趣味的经历:一次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由于意大利驻芬使馆没有向大会提供国歌,而运动会的管事人员又出于对墨索里尼法西斯政府的厌恶,也没有去索要曲谱。可是,当意大利运动员入场时,乐队指挥才发觉缺少意大利新国歌的乐谱。他急中生智,灵机一动,指挥乐队奏起了《啊,我的太阳》,来取代法西斯国歌。全场先是愕然,接着是哗然大笑,随后人们则按着歌曲的节拍鼓掌、跺脚,和着乐曲一齐纵声歌唱:啊,多么辉煌,灿烂的阳光,暴风雨过去后,天空多晴朗!清新的空气令人精神爽朗。啊,多么辉煌灿烂的阳光,还有个太阳比这更美,啊!我的太阳,那就是你。这首歌曲,由于有了这一番异乎寻常的经历,使它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这首歌是由卡普鲁作词,卡普阿谱曲的。歌词把爱人的笑容比喻为“我的太阳”,又以赞美太阳来表达真挚的爱情。歌曲前半部分以富于歌唱性的中音区曲调,赞美着灿烂的阳光和蓝色的晴空,令人精神爽朗;后半部分以高音区的热情奔放,倾诉着对心爱的人的爱慕之情。其中在“啊,太阳,我的太阳”一句中出现了和声大调降六级音,更使音乐色彩一新,深情感人。这首歌最初演出于那坡里民歌节。离别时的仪式歌曲——《友谊地久天长》这是一首苏格兰民歌。它初见于1788年,是苏格兰诗人彭斯从一个老人那里记录下来的。1794年出版时,词曲均有所改动。这首歌在全英国早已成为亲朋好友离别时的仪式歌曲。由于它曲调深情感人,因此深得各国人民的喜爱。我国流传的译词,是山西大学邓映易教授早年译配的: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友谊万岁,举杯痛饮,同声歌颂友谊地久天长。……这首多段词的分节歌曲,在英国,当亲朋好友在告别仪式演唱时,尤其令人激动。在唱到最后一段歌词时,歌者反复把手举起又放下,以示挥别。这个习俗也传到了国外,瑞士的童子军组织,1934年在唱这首歌时,也作了同样的表演。在40年代,美国电影《魂断蓝桥》中,也用它作为插曲。后来它又流传到了我国,人们被它那深情、真挚、友爱、委婉的曲调所吸引,又重新填了歌词:恨今朝相逢已太迟,今朝又别离,水流呜咽花泪如雨,无限惜别意。白石为凭明月作证,我心早相许,今后天涯愿常相忆,爱心永不够。这首久唱不衰的歌曲,不知拨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直到今天仍为人们所喜爱。女高音歌唱家最喜爱的歌——《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这首抒情委婉而稍带点哀愁的爱尔兰歌曲,是世界上许多女高音歌唱家最爱唱的曲目之一。歌词作者和曲调改编者托马斯·穆尔,是19世纪杰出的爱尔兰诗人和歌唱家。他热爱祖国的民间诗歌和音乐,在自己的创作中,不仅利用了诗歌中的形象,还利用了它的曲调和节奏,他的每一首爱尔兰歌曲都是按照民歌曲调改编的。《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是根据米利金的歌曲《布莱尼的丛林》的曲调改写而成的。这支优美动人的旋律激起了作曲家的灵感,贝多芬曾加以改编,收在《爱尔兰歌曲二十首》中;特别是在德国作曲家弗洛托将它用进歌剧《玛尔塔》中之后,它就更加广为流传。在歌剧里,有这样一个情节:有个叫隆涅尔的村民到雇佣市场游玩,看到化名为“玛尔塔”的女官哈莉特,于是便偷取了她带着的一朵玫瑰花,要她唱一支歌,才肯把花还给她,于是玛尔塔就唱了一曲《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还在孤独地开放,所有她可爱的伴侣,都已凋谢死亡。再也没有一朵鲜花,陪伴在她的身旁,映照她绯红的脸庞,和她一同叹息悲伤。与名画齐名的《伏尔加船夫曲》《伏尔加船夫曲》是一首古老的俄罗斯民歌。我们一听到这首沉重、粗壮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歌,就使人想到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的名画《伏尔加纤夫》:一群衣衫褴褛、胸前套索的纤夫,用整个身心拉着沉重的货船前行,伏尔加河空旷辽阔的沙滩上流下了一串串脚印,前面的路程仿佛永远没有尽头……哎哟嗬,哎哟嗬,齐心合力把纤拉!哎哟嗬,哎哟嗬,拉完一把又一把,穿过茂密的白桦林,踏开世界不平路!我们沿着伏尔加河,对着太阳唱起歌,伏尔加河母亲河,河水滔滔深又阔。哎哟嗬,哎哟嗬,……这沉重的步伐、背纤者的呼喊和他们内心发出的愤懑不平之声,都历历可闻。通过歌唱家的演唱处理,那一轻一响一轻的力度安排,形象地表现出被纤夫们拉着的货船由远而近,由近而远的情景。有力的钢琴伴奏又加强了纤夫们沉重的步伐,并且可以听到低音区连续的三连音所描绘的伏尔加河的滔滔奔流。那坡里著名的船歌——《桑塔·露琪亚》《桑塔·露琪亚》是意大利那坡里著名的船歌。船歌是一种声乐体裁,它的产生和发展,是跟意大利水乡威尼斯随处可见的一种船身狭长的小船“贡多拉”分不开的。正是由于威尼斯河道纵横、舟船往来的自然生活环境,才孕育了这种被称为“船歌”的歌曲体裁。《桑塔·露琪亚》一歌作者的姓名已佚,人们便把它看做是一首来源于生活的那坡里民歌。看明月多明亮,闪耀着金光,河面上微风吹,碧波在荡漾;看明亮银海下,暮色正苍茫,甜蜜的歌声,飘荡在远方。看小船多美丽,飘浮在海上,随微风起伏,随轻风荡漾;万籁都寂静,大地入梦乡,幽静的深夜里,明月照四方。在这黑夜之前,请来我小船上,桑塔·露琪亚,桑塔·露琪亚。在这黎明之前,快离海岸边,桑塔·露琪亚,桑塔·露琪亚。这首歌结构严整、对称,婉转起伏的旋律,富于活力的节奏,以及钢琴伴奏部分运用了吉他式和弦的衬托等,生动地描绘出星月交辉的宁静夜晚,小船随风在桑塔·露琪亚海面上摇曳起伏的动态,和热情豪爽的船上人家挥臂划桨的有规律的运动。《桑塔·露琪亚》灌制过各种唱片,各家各派在演唱或表情上各展其妙,有强调其洒脱的,有强调其豪放的,有强调其柔美的。此外,还有各种器乐和乐队的改编谱,流传极广。古老的朝鲜思乡曲——《阿里郎》《阿里郎》是一首古老的朝鲜民歌,它象征着朝鲜人民不屈的性格。略带悲伤的旋律,委婉缠绵,使人联想起朝鲜民族苦难的历史。相传里郎是农民起义的领袖,起义失败后,便和妻子隐蔽在深山中。一天,里郎外出归来,见地主正在引诱妻子,怀疑妻子不忠,他生气地离家出走。妻子痛苦地用凄婉的声音呼唤他:“阿里郎,阿里郎(我的里郎)!”在朝鲜,有许多以阿里郎命名的山峰,各地都流传着旋律各不相同的“阿里郎”民歌,这是其中一首流传较广的《阿里郎》。阿里郎,阿里郎,阿拉里哟!我的郎君翻山越岭路途遥远。你真无情呵,把我扔下,出了门不到十里路,你会想家。春天黑夜里,满天星辰,我们的离别情话,千言难尽。今宵离别后,何日能回来,请你留下你的诺言,我好等待。……这首三拍子的民歌,一直流传在人们中间。据说1865年,朝鲜国王为了修建宫殿,征集各地民工集结于汉城。民工们思念家乡,于是各种各样的《阿里郎》就在全国传开了。日本统治时期,朝鲜人民都哼着《阿里郎》,以表示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怀念。男低音独唱《魔王》这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于1814年根据歌德的叙事诗为题材写成的一首歌曲。该曲用特定的音乐语言描述了一个令人悲伤的故事:在一个风狂雾浓的夜晚,一位父亲怀抱有病的孩子骑马飞奔。当经过一片森林时,树精魔王出现了。发着高烧的孩子告诉父亲,魔王用哄骗威胁的办法想把他弄走。但对孩子的一次次呼救父亲总是好言相慰,继续往前飞奔。当回到家时,孩子已经死去。这首歌以叙述者、孩子、母亲、魔王四个人物的对话形式写成,用钢琴伴奏来模仿马蹄声和呼呼的风声。演唱者则用不同的音色和情绪来表达人物形象。低声伴奏部分采用滚动式伴奏型来表现黑夜沉沉、林风飒飒、变幻莫测的、不安定的一种自然景象。瑰丽多彩的音乐图画——《春江花月夜》少年朋友,看了这个题目,你也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音乐就是音乐,图画就是图画,怎么会有音乐图画呢?其实这不难理解,有许多音乐,由于它们表现出非常生动的形象,使人听了之后,引起种种联想,眼前就好像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样。因此,人们就常把这类音乐比做图画了。《春江花月夜》就是一首用音乐形象地描绘月夜春江迷人景色的图画。这首民族管弦乐曲原为古代的琵琶大曲,题名《夕阳箫鼓》,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首次将它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并借用了唐代著名乐府《春江花月夜》的题名。半个世纪以来,不断有人对它进行加工修改,终于使它成为一首赞颂江南水乡风姿的经典名曲,得到国内外听众的珍爱。《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委婉曲折,节奏起伏流畅,配器淡雅巧妙,就像一幅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工笔山水长卷,引人入胜。全曲共分十段: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转、花层叠影、水深云际、渔舟唱晚、回澜拍岸、挠鸣远濑、矣乃归舟、尾声等组成。音乐生动地描绘了月夜的春江像一幅色彩淡雅清新的风景画,在夕阳映照江面、箫歌悠悠、美丽恬静的自然风光中,渔人泛舟,轻歌曼舞,如入仙境。第一段“江楼钟鼓”,由琵琶模拟江楼鼓声,编钟和鼓做衬托,描绘夕阳西下,江楼鼓声催人回程的意境。然后,箫和筝奏出了十分轻巧的波音,恰似春风吹拂下的江水涟漪。接着,整个乐队奏出优美如歌、委婉动听的主题,描绘江水在夕阳余辉映照下,被染得绮丽耀目的美丽景色。它像一幅浓淡相间的江南水乡的水墨画,在我们面前展现。第二段“月上东山”和第三段“风回曲转”,从多方面揭示乐曲的意境:月色朦胧,江风习习,花枝摇曳,水中倒影。于是进入第四段“花层叠影”。江畔柳丝在夜风中婆娑起舞,花草在微风的轻拂下含笑点头,木桨打碎了江中渔船的倒影,水波托着荡漾的轻舟……随着琵琶、二胡、大胡在低音区奏出醇厚深沉的旋律,我们仿佛看到了第五段“水深云际”的江上晚景,加上第六段“渔舟唱晚”中箫与笙那如歌的旋律和琵琶的泛音,构成了“江帆点点,遥闻渔歌”的画面。第七段“回澜拍岸”,琵琶采用扫与轮的方法,演奏出一连串由慢而快、顿挫有力而富有生气的乐句,好似渔舟破水,掀起层层浪花,在拍打江岸。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矣乃归舟”。音乐由弱而强,由慢而快,使我们仿佛看到归舟由远而近的情景。尾声中,又如渔舟渐渐远去,江上月白风清,万籁无声,只有那一轮明月照着春江流水,泛着点点银光……少年朋友们,听了这首名曲后,你难道不觉得它像一幅瑰丽多彩的图画吗?金鼓齐鸣、惊心动魄的琵琶曲——《十面埋伏》琵琶,在唐代以前,是多种弹拨乐器的总称,直到宋代,它才专用来称呼我们今天见到的有梨形音箱的曲颈琵琶。琵琶的曲调,一般可分为文曲和武曲两种。《十面埋伏》是著名的传统武曲大套曲,明代以前已在民间流行,而曲谱则最早见于清代华秋萍于1818年编的《琵琶谱》。《十面埋伏》是以公元前202年楚汉最后决战——垓下大战为题材而创作的。据《史记》记载,在垓下大战中,刘邦调动了各路诸侯的军事力量,把项羽的人马紧紧围困。决战前,刘邦为了动摇楚军军心,曾命士兵们吹奏和唱起楚地民歌。听着四面楚歌,楚军士兵厌战思乡之心更切,军心涣散。项羽自知败局已定,夜半时分与虞姬决别,仓惶突围。刘邦命数千骑兵追击,呐喊厮杀之声震天动地。项羽终于寡不敌众,自刎于乌江畔。《十面埋伏》以高度概括洗炼的手法,运用琵琶独特的技巧和生动的音乐形象,通过丰富多变的节奏,层次分明地再现了古战场上这一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歌颂了胜利者刘邦的英雄气概,刻画了“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壮。《十面埋伏》分十三个小段落,每段都加有小标题。从内容上看,乐曲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大战前的准备阶段。包括《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五段。其中《列营》是全曲的引子,散板起始,由慢到快,越来越密集的战鼓声,造成一种紧张的、催人上阵的气氛。接着,又模拟军号声、马蹄声,生动地表现了汉军威武严整的军容和将士们的高昂斗志。第二部分:决战情景。这是全曲的重点,以《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描绘了战斗的过程和壮烈的场面,逼真地表现了金鼓齐鸣、旌旗蔽日、刀光剑影、骑甲交错的情景,听之令人惊心动魄。第三部分:战争结束。这一段着重情绪的描写。一方面写《项王败阵》、《乌江自刎》;另一方面写汉军得胜,《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得胜回营》,旋律欢快平稳,表现了汉军得胜的欢乐情绪。《十面埋伏》是中国音乐艺术中的精品。它充分地显示了我国高度发达的占代音乐文化,直到现在,它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并被改编成民族管弦乐等其他器乐曲的形式演出,同样受到热烈的欢迎。撼人心弦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大雪像鹅毛似的飘落下来,整个世界被碎琼乱玉堆得面目全非,凄凉悲怨的二胡声,从街头传来。只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婆婆,用一根小竹竿牵着一个盲人,艰难地走着,走着……这位拉二胡的盲人,就是流浪艺人、我国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华彦钧。因他患眼病双目失明,人们又称他为“瞎子阿炳”。阿炳从小跟随义父学习多种民间乐器的演奏技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在40年代创作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是我国二胡曲中的代表作。“二泉”即无锡惠山泉,有“天下第二泉”之称。作者以《二泉映月》为曲名,表现了一个刚直不阿的盲艺人在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晚上,孤独一人含着眼泪向世人诉说人世的不平和生活的艰辛的凄切情景。通过对月夜景色的描绘,深刻地抒发了作者内心无限深邃的感情,倾诉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人民(包括作者自己),所承受的苦难、压迫和无法挣脱的精神上的痛苦。作品同时又表达了人们反抗旧社会黑暗统治的心声,流露出他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二泉映月》的音乐素材,大都来自民间,但在阿炳的琴声中,它们已成为作者表达自己感情的自然语言。阿炳把他的悲、他的恨、他的爱,全都融在《二泉映月》那深情的旋律中。全曲情景交融,撼人心弦,感人肺腑。难怪日本著名音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了这首乐曲后,不无感慨地说:“用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乐曲的开始是一个短短的引子,也是全曲的主要旋律。它像一声深沉痛苦的叹息,蕴含着作者无尽的忧思。接着,一气呵成的乐句,压抑、忧闷、哀伤,把我们带入沉缅往事的境界。随着乐曲变得悲切、激动、期待,我们仿佛感觉到了作者对不平世界的强烈愤懑情绪。他把多年淤积在心灵深处的郁闷和激愤全部倾泻出来,造成了飞流直下之势。然后,乐曲又一步步高昂,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向命运挑战的倔强性格。随着乐曲的不断深化,曲调多次变奏,音区对比强烈,使我们深深地感到,这琴声,是和着血与泪,从作者的心中流淌出来的。它是阿炳灵魂深处的哀痛和呼唤,是他对命运的挣扎和反抗,是一位饱受生活的磨难、阅尽世态炎凉的盲音乐家对生活的无限感慨的真情流露。最后,音乐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抒发了作者愤慨的情绪。经过主题的五次变奏,乐曲越来越激动,终于在饱含不平之鸣的悲亢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乐曲最后结束在不完全终止上,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觉,好像作者还在向人们诉说,诉说……《二泉映月》自问世以来,深得人们喜爱。它不仅是二胡演奏家们常常演奏的曲目,而且,还被音乐家们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和弦乐合奏曲。民族的交响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已经流传了1400多年。古时候,在我国南方的农村祝家庄,聪明热情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三年间,她与善良纯朴而家境贫寒的书生梁山伯,建立了深挚的友情。当两人分别时,祝英台用各种含蓄的比喻向梁山伯吐露内心蕴藏已久的爱情,而梁山伯却没有领会她的含义。一年后,梁山伯得知祝英台是女子,便赶到祝家庄求婚,可是祝英台已被许配给一个豪门子弟。由于得不到自由婚姻,梁山伯悲愤交加,不久病死。祝英台得到这个不幸的消息,来到梁山伯坟墓前,向苍天发出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这时,梁山伯的坟墓突然裂开,祝英台不顾一切投入墓中。从此,梁祝这对情侣化成一对彩蝶,在花丛中双双飞舞,形影不离。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深受人民喜爱,被编成各种歌舞戏剧盛演不衰。1959年,上海音乐学院的何占豪、陈钢,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创作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协奏曲根据内容的需要,运用了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单乐章带有小标题,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作者从故事中选择了“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在封建礼教压迫下的一对青年男女向往自由,向往爱情,不怕压迫,英勇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理想化结局。作者用浪漫化的艺术手法,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为了充分发挥交响性效果,使它具有民族特色,这部作品在艺术处理上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如用小提琴和大提琴“对话”的形式表现“梁祝相爱”的主题等。这部绚丽多彩、抒情动人的交响作品,在国内外演出时均受到热烈欢迎,在国内被誉为“民族的交响音乐”,国外音乐评论家则称它是“《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是一部迷人、新奇、具有独创性的作品。尤其是它的主要旋律爱情主题,真是脍炙人口。已被音乐爱好者填上歌词加以演唱,更加深入人心。香港艺术家们把这部协奏曲改编成高胡协奏曲、清唱剧及舞剧,美国的舞蹈家还根据它改编成优美动人的冰上舞蹈。80年代初,这只音乐的彩蝶又飞越海峡,在台湾受到普遍欢迎。如今这首乐曲已成为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活跃在国际乐坛的美丽彩蝶了。高山流水觅知音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流传着“俞伯牙弹琴,钟子期知音”的故事:俞伯牙抚琴演奏,志在高山,钟子期即悟到“巍巍乎若高山”;伯牙抚琴演奏,志在流水,钟子期也即刻感受到“荡荡乎若流水”。于是《高山流水》一曲世代相传,成为寻觅知音的写照。琴曲《高山流水》到唐代分为《高山》和《流水》二曲,宋代又分为《高山》四段,《流水》八段。清代川派琴家张孔山弹奏的《流水》,又增加了模拟水势湍急、波涛汹涌的“滚拂”段落,使该曲更为生动,成为近代流传最广的古琴曲目之一。《流水》一曲刻划了涓涓细流汇合成江河洪流的音乐意境。其中的高潮部分,十分真切地表现了漩涡迭现、水急浪涌的场景。而急流险滩过后,又显示出江河宽阔、从容平稳的气势。尾声中几点清亮的泛音,似乎让人回想起江河源头的涓涓细流。鉴于《流水》一曲表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七弦琴渊源的久远,该曲在美国被选入一张能保存10亿年的唱片,这张唱片作为寻求“外星人”的信息被装载于1977年8月20日发射的“旅行者一号”宇宙飞船,至今唱片的音乐仍在太空回响,在寻觅和召唤着人类的知音呢。梅花三弄《梅花三弄》是我国古琴音乐中保存下来的年代较早的一首古琴曲。它的旋律优美、流畅,形式典雅、独特,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曾被改编为钢琴等西洋乐器的演奏曲目,在世界上也有一定的影响。这首乐曲借描绘傲霜耐雪的梅花形象,隐喻人的品格的高洁。所谓“三弄”是指象征梅花的主要音调在不同段落,以不同的音区出现三次。整个乐曲共有十段,分为两大部分,前六段为第一部分,“三弄”即在其问,描绘梅花暗送幽香的静态形象。后四段为第二部分,音乐在这里有了较大的发展,表现梅花迎风摇曳、傲凌风霜的意境。梅花的音乐形象在这静与动的对比之中,显得更为生动、感人。乐曲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古代文人超脱尘世、孤芳自赏的思想感情。牧童短笛这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在1934年夏季所创作的钢琴曲,曾在俄国钢琴家、作曲家齐尔品举办的“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中,荣获头等奖。作品获奖后,由齐尔品组织在中、日、德、奥、法、美等国演奏、出版,是最早在世界上传播的中国钢琴曲作品之一。《牧童短笛》分为三段。第一段以两支不同的优美旋律构成为复调音乐,使人联想到在祖国风光秀丽的田野上,牧童坐在牛背上吹着竹笛,悠然自得的神态。这也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写照。中段音乐体现了活跃的舞蹈性场面,抒发了乡间农民过节时的喜庆情绪。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音乐又回到如诗如画的大自然中。揭示儿童心灵的钢琴曲——《童年情景》《童年情景》是一部著名的钢琴套曲,由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大师、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作曲。这部套曲共包括十三首小曲,有的写景,有的写物,有的则写情。舒曼用准确的笔触、洗炼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儿童心灵及成年人对于儿时生活的甜蜜回忆。用作曲家自己的话说,就是“企图在这部曲集里表达出整个儿童世界”。舒曼的妻子、钢琴演奏家克拉拉是引起他创作这部作品的直接因素。克拉拉是舒曼的老师维克的女儿,两人相爱很久,最后终于冲破一切障碍,结为美满夫妻。1838年,舒曼曾对克拉拉说:“由于回忆起你的童年时代,我在维也纳写下了这部作品。”整部作品形象生动、感情真挚,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生动活泼、天真可爱的儿童世界。第一曲《异国和异国的人们》,节奏平隐单纯,带有较强的语气音调特点。那娓娓动听的曲调,就像正在诉说遥远的异国他乡的事情。一个美丽的故事占据了一个小小的天真无邪的心灵,引起了永无止境的奇妙幻想。第二曲《奇怪的传说》,乐曲夸张活泼,使人联想起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第三曲《捉迷藏》,曲调跳跃流畅,生动逼真地展现了孩子们你躲我藏、相互追逐游戏的情景。第四曲《孩子的请求》,带有祈求和幻想的特点,仿佛有个孩子在不断地向大人们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第五曲《无比的幸福》,用欢乐的旋律和丰满的和弦,表达了孩子们获得最希望得到的东西后心满意足的幸福心情,展现了孩子们单纯率真的心灵。第六曲《重大事件》,以单纯而夸张的顿音,生动形象地表现孩子们紧张而又大惊小怪的神情。第七曲《梦幻曲》,乐曲美妙如歌,细腻动人,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它那如梦境般的诗情,使人联想起幸福生活的种种情景。这是舒曼所有乐曲中最著名的作品,最为人们所喜爱,常被改编为小提琴、大提琴、长笛等独奏曲演奏,广为流传。第八曲《在壁炉旁》,主题舒展柔和,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温馨的图画:在冬日的壁炉旁,孩子依偎着慈爱的妈妈,倾听她悄声细语地讲故事。第九曲《木马骑士》,那晃动的节奏,使人似乎看到了在木马上前倾后仰的威风凛凛的小骑士。第十曲《过分认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天真的孩子正在一本正经、煞有介事地做着一件什么大事的可爱模样。第十一曲《惊吓》,表现孩子们在听到大人讲恐怖故事后害怕而又好奇的心理。第十二曲《孩子入睡》,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片五彩斑斓、美妙无比的梦境。第十三曲《诗人的话》,是套曲中唯一的以成人为中心的乐曲,旋律悠缓温和,蕴含着深深的迷惘和惆怅,表现了作者怀念童年时代的感慨心情。《童年情景》是“音乐幻想家”舒曼为世界音乐宝库创造的不朽的精神财富,那真挚的感情,美妙的音乐语言,都将永远和听众的心灵产生强烈的共鸣。奥地利“第二国歌”——《蓝色多瑙河》发源于德国南部黑林山麓的多瑙河,是欧洲的第二大河。它向东流经奥地利、捷克、匈牙利、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在罗马尼亚的苏利纳附近注入黑海。千百年来,多少诗人和音乐家满怀激情地赞美它、讴歌它,但是,在众多取材于多瑙河的音乐作品中,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于1867年创作的《蓝色多瑙河》流传最广,也最受人们喜爱。《蓝色多瑙河》全名为《在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畔》。1866年,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惨败,沉闷的空气笼罩着维也纳。为了扭转市民们低沉的情绪,施特劳斯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领导的委托,创作了这首象征维也纳生命活力的圆舞曲。它原是一首合唱曲,后来由作者亲自改编成管弦乐曲。由于这首圆舞曲表现出来的真挚感情渗透着维也纳人民热爱故乡的深厚情意,而且它的旋律特别优美,格调也健康乐观,所以这首乐曲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乐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五首小圆舞曲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序奏分成两大段落,一开始,小提琴轻弱徐缓的震音,使人联想到薄雾缭绕、寂静安宁的多瑙河晨景。在这个背景的衬托下,圆号轻轻地吹出了引人遐想的主题,仿佛多瑙河从沉睡中苏醒。慢慢增强的力度,宛如东方晨曦初露,天色渐渐明亮。这一优美的旋律使人不由得想到充满诗情画意的河畔景色。序曲的第二段落,乐曲速度变快,出现了圆舞曲的节奏,象征着多瑙河在朝晖的沐浴下开始了新的一天。乐曲情绪越来越活跃,依次引出了五个小圆舞曲。第一支圆舞曲,音乐轻松明快,充满了勃发的生机。“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蜜蜂嗡嗡叫,风吹树梢多美妙”,多瑙河上弥漫着春天的气息。这个主题是全曲的灵魂,鲜明地反映了奥地利人乐观向上的精神。第二支圆舞曲具有明显的回族感,犹如起伏的波浪,层层推进。接着,乐曲突然从D大调转为降B大调,在舒缓而轻快的节奏上呈示出对比的主题,使乐曲显得柔和娴雅,委婉动人,好似春姑娘面带微笑,正向我们走来。第三支圆舞曲,用对比鲜明的两种音乐素材构成。它一开始以优雅的旋律,充满想象地歌唱着“白云像面网,在头上飘荡,遍地鲜艳的花朵,在她脚下开放”,紧接着转化为富于流动舒畅的旋律,呈现出狂欢的舞蹈场面。在第四支圆舞曲中,妩媚清丽、优美动人的主题A和兴奋活泼、热烈奔放的主题B相映成趣,表达了一种深深地陶醉在大自然怀抱中的愉快心情。第五支圆舞曲是整部乐曲的高潮。它采用顿挫跳跃的节奏,炽热欢腾,华丽辉煌,进一步表现了春回大地的美好景象。尾部有两种:一种是带合唱的,结尾较简短;一种是不带合唱的,规模较大。在这里,依次出现了第三、二、四小圆舞曲的主题,接着再现序奏部的主要旋律,最后在欢腾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蓝色多瑙河》是一首既具有民族风格又具有高度艺术性的乐曲,精巧绝伦,雅俗共赏。美妙的《月光奏鸣曲》《月光奏鸣曲》是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关于它,还有一个美妙的传说:在一个美丽的月夜里,贝多芬散步郊外,听到从一农舍中传出琴声,他走近农舍的窗前,发现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少女在弹奏他的《F大调奏鸣曲》。贝多芬深为感动,特地为她演奏一曲。这时,一阵夜风吹熄了室内的蜡烛,月光从窗外照射进来,室内犹如披上了银色轻纱。贝多芬将此情此景表现在所奏乐曲中,从而产生了这首“月光”奏鸣曲。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实际上这首曲子写于1801年。当时音乐家刚刚恋爱失败,这是献给恋人朱丽叶·琪察尔迪的。失恋加上耳疾,他在这首作品中反映了痛苦失望的情绪。作者自己把这部作品称为“幻想曲”式的奏鸣曲,但正如罗曼·罗兰指出的:“幻想维持不久,痛苦和悲愤已经多于爱情。”“月光”之名是由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什塔勒听了此曲后,将它比做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而得名。奏鸣曲的三个乐章,表现了从一种心理状态到另一种心理状态的转换,从深深的悲哀转向烈火般的抗争。第一乐章以单三部曲式写成,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具有浪漫主义小夜曲的特点。整个乐章舒缓从容,匀称的三连音音型贯穿全曲,造成平静的背景,然后主题轻轻进入,细腻地表现了心情的波动。第二乐章是小快板,采用小步舞曲的体裁,优雅轻盈的音调,与第一乐章的情感形成对照,好像是瞬息间留下的温存的微笑。第三乐章是激动的快板,这是整首奏鸣曲中富于戏剧性和矛盾冲突的部分,是整个乐曲的高潮。第一主题是热情不可遏制的沸腾与爆发,犹如激烈的狂涛,又像是连续的跺脚声,音乐极富动力,从低音区一直冲到高音区,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激流。第二主题像是从心底里发出的申诉。结尾部使紧张的气氛略微缓和下来,乐曲经过短短的展开后,内心的激动表现得更为强烈,感情极为奔放。在尾声中,当沸腾的热情达到顶点时,突然沉寂下来,但汹涌澎湃的心潮并没有就此平静,而是在做最后的冲击。生动有趣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彼得与狼》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也夫于1936年创作的交响童话。作品有朗诵词穿插其间,易于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它通过乐器的演奏和朗诵描绘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儿童故事。可爱的小男孩彼得在后门外的草地上与他的朋友小鸟玩耍,家里的小鸭子也跟着溜出门去,在池塘里嬉戏,并与小鸟争吵。小猫想去捉住小鸟,被彼得阻住。老祖父发现了他们,告诫说如果狼来了,怎么得了,并把彼得领回家来。这时狼真的来了,吃掉了鸭子,又窥视着躲在树上的小鸟和猫。彼得勇敢地爬上树,在小鸟的帮助下将大灰狼的尾巴拴住并吊在了树上。最后由猎人、老祖父共同把狼送到了动物园。在这部交响乐作品中,长笛在高音区以它善于演奏的快速华彩音乐表现小鸟:双簧管的扁哨发出的嘎嘎声表现鸭子;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奏法描写小猫;大管的浑厚低粗的声音表现老祖父的形象;三支圆号奏出浓重的和声效果,表现阴森可怕的狼的形象;而全部用弦乐器演奏的明快、活泼、富于进行风格的曲调,则表现主人公彼得的聪明可爱和勇敢。用音乐描绘动物形象的乐曲——《动物狂欢节》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是法国作曲家、钢琴家圣·桑于1885年起草于维也纳,第二年春天,在布拉格旅游期间完成的。这部组曲以灵活的旋律、典雅的和声、华丽的管弦色彩而著称。其丰富的表情、栩栩如生的形象,充满着幽默谐趣,广为世界听众所喜爱,几乎是圣·桑作品中演奏得最多的乐曲。《动物狂欢节》用童话式的拟人手法,漫画式的笔调,维妙维肖地塑造了一群动物在狂欢节时的有趣的音乐形象。乐曲由十三首带有标题的小曲及终曲组成:一、序曲与狮王进行曲;二、母鸡与公鸡;三、骡子——一群急驰的动物;四、乌龟;五、大象;六、袋鼠;七、水族馆;八、长耳朵的角色;九、森林深处的杜鹃;十、鸟舍;十一、钢琴家;十二、化石;十三、天鹅;十四、终曲。这部充满幽默感的作品,形象生动,有些段落优美极了。只要听过的人,都忘不了神气活现的狮王、骄傲自大的公鸡、唠唠叨叨的母鸡、慢慢腾腾的乌龟、欢快活跃的袋鼠和笨拙地踏着三拍子舞曲跳舞的大象……特别是《水族馆》,可以说是整个乐曲中最优美的段落之一:在用钢琴描绘的水波中,长笛奏出了鱼儿悠然自得地游玩的身影,令人陶醉。小提琴,这被人称为“乐队中的王后”的乐器,圣·桑却拿来表现长耳朵家伙——蠢驴的嚎叫。在仅有的二十七小节音乐里,那种长脖子、竖起耳朵、使劲叫唤的驴先生的尊容活灵活现。《森林深处的杜鹃》和《鸟舍》两段乐曲,充满了一种少有的清新和宁静:钢琴的和弦把人带进了幽深的莽莽森林,单簧管奏出了逼真的杜鹃鸣叫声,长笛吹奏出欢悦的百鸟齐鸣声,而钢琴的颤音像是鸟群掠过树梢飞向天空……音乐形象完全把人引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之中。当然,最为人们熟知和喜爱的,还是第十三段《天鹅》。乐曲一开始,钢琴奏出明月映在水波上闪烁着粼光的背景,大提琴奏出温婉舒展的旋律,表现了天鹅在碧波上缓缓浮游的神态,端庄而文雅,使人置身于一种崇高的境界。《天鹅》的魅力,使无数听众为之迷醉。它曾被改编为大提琴独奏曲、管弦乐曲、钢琴、小提琴和长笛独奏曲以及吉他二重奏等等,还被前苏联著名舞蹈家巴甫洛娃用作芭蕾舞《天鹅之死》的配乐。不过,除了《天鹅》之外,《动物狂欢节》的十三首乐曲都是在圣·桑逝世后的第二年才公开演奏的。这是作曲家自己的意思。圣·桑为什么要做出如此反常的决定呢?原因恐怕在于:从表面上看,这组乐曲是在用音乐彩笔对一群动物作直观、形象的描绘,其实,它的内容远不止于此。作曲家正是巧妙地借动物的神态,运用音乐上的夸张、变形甚至歪曲性的手法,对当时法国社会上存在的迂腐现象进行了辛辣而戏谑的讽刺,并把自己的艺术思想、主张和追求渗透在乐曲中。作曲家不愿招致太多的非议和责难,以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只好在自己离开这个世界后,再让它正式公开、完整地演出。使人陶醉的《卡门》《卡门》原是法国作家梅里美的一部小说,后来被法国作曲家比才改编成四幕歌剧。这部歌剧的大意是说:龙骑兵班长唐霍塞和纯洁柔顺的农家姑娘米卡埃拉订了婚。在他们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卷烟厂,厂里有个叫卡门的烟草女工,是个迷人的吉普赛姑娘,她偏偏也喜欢唐霍塞。唐霍塞经不住卡门的诱惑,被她拉进走私集团。后来,生性热情的卡门又和斗牛士埃斯卡米洛要好起来。唐霍塞气极了,就在卡门为埃斯卡米洛斗牛胜利而欢呼的时候,杀死了她。《卡门》中的著名乐曲和唱段,像“前奏曲”、“哈巴涅拉”、“间奏曲”,还有“吉普赛之歌”、“斗牛士之歌”、“花之歌”、“纸牌之歌”、“米卡埃拉之歌”等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其中的唱段除作为声乐曲广泛传唱外,也常常被改编成管弦乐曲和其他器乐曲单独演奏。《卡门》是歌剧群星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比才最后的、最成功的一部歌剧。它甚至比它的伟大作者——乔治·比才的名字还要响亮。自1876年秋天《卡门》在维也纳上演大获成功,多少年来一直深受广大歌剧观众和音乐爱好者的喜爱,成为全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之一。但是,在1875年3月3日,新歌剧《卡门》首次公演时,却遭到了上层社会的冷眼结果,《卡门》后来所获得的伟大成功,连它的作者比才本人都不知道。因为《卡门》演出了3个月后,1875年6月,这位音乐界的天才就默默无闻地与世长辞了。比才死时只有37岁。100多年来,《卡门》以它全新的美和动人心魄的华丽,激动着无数观众和听众的心。传说,1881年11月,伟大的近代哲人尼采旅居意大利时,曾在一个小剧场中观看了《卡门》。他一下子就被那动听的乐曲迷住了,当夜就写信给他的友人,说:“我发现了一种新的幸福——歌剧,比才的《卡门》。我确信这是现今最上乘的歌剧。”第二天,尼采不顾身体有病,又到剧场去观看《卡门》,没想到《卡门》醉人的音乐竟使他的病立刻就好了。以后每次上演《卡门》,他必定要去看,歌剧《卡门》已经成了尼采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英雄主义的不朽作品——《英雄》贝多芬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作品:55)是作者一生中,也是交响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展现了作者的英雄主义创作思想。该曲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式”,通过乐曲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英雄的性格及战斗业绩。第二乐章“葬礼进行曲”,描写了英雄浴血奋战英勇牺牲,人们在葬礼上追忆英雄、泣不成声的悲壮场面。第三乐章“谐奏曲”,音乐充满活力,表现了人们前赴后继地进行斗争的英勇顽强精神。第四乐章“主题变奏曲”,表现了人民群众欢庆胜利的热烈场面。讴歌全人类团结友爱的乐曲——《第九(合唱)交响曲》200多年前,欧洲乐坛升起一颗巨星,他就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崇拜者们把他当做仅仅次于基督的圣人。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一分钟没有人演奏贝多芬的音乐。”恩格斯甚至认为,没有听过贝多芬的交响乐,那就等于什么音乐也没有听过。而列宁一听到贝多芬的音乐,立刻就会容光焕发起来。贝多芬从5岁起,就随着当宫廷歌手的父亲学钢琴,8岁公开演出,11岁开始作曲。在他57年短暂的生命中,写过很多优秀的乐曲,但最著名的还是他的9部交响曲。而其中的《第九交响曲》(也称合唱交响曲)又是他毕生创作的顶峰。这部巨著用了他6年时间,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雄伟的篇章。19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次演出。当时的热烈场面,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观众5次鼓掌欢迎。要知道,在那样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皇族成员的出场,通常也只用3次的鼓掌礼!所以,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交响曲引起了狂热的骚动,许多人哭起来,贝多芬也感动得晕了过去。《第九交响曲》充满了人类对争取自由、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欢乐、从斗争到胜利的坚定不移的信念。乐曲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奏鸣曲。乐曲严峻、有力,表现了艰苦斗争的形象。第二乐章,谐谑曲。作者采用急速的快乐章,一改过去的慢板形式,表现出明朗、振奋、积极的形象。第三乐章,哲理性乐章,好像作者正在探索人生的道路,用变奏曲式写成。第四乐章,不仅是交响曲的总结,也是作者一生的总结。作者创造性地再一次突破了交响乐的结构形式,以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写入了大合唱。这是作者为了更深刻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而采取的革新。在惊心动魄的管弦乐鸣响后,男中音领唱出: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接着合唱队以辉煌的音响重复了大合唱,欢呼人们“拥抱起来,亿万人民”。然后“欢乐颂”的主题不时在更新、变化,欢乐的情绪也不断在发展、高涨。最后,欢乐女神的灿烂光芒终于普照大地。人们用极度感奋的声乐,向神圣的欢乐女神致送最后一次敬意,就像整个人类张开双臂,把欢乐紧紧搂在怀里。讴歌全人类团结友爱的乐声和胜利的欢呼声笼罩着一切。这,就是贝多芬追求的最高理想的最终体现!音乐知识音乐的构成要素贝多芬有一句引人深思的名言:“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究竟以哪些手段达到这样强烈的效果呢?归纳起来主要是音乐的语言、音乐的结构和音乐的谐和性。音乐的语言主要是指旋律,音乐的结构包括了节奏、曲式的因素,而音乐的谐和性主要是指和声。因此,人们常把“旋律”、“节奏”、“和声”作为音乐最主要的构成要素。音乐美学家们认为:“占首要地位的是没有枯竭、也永远不会枯竭的旋律,它是音乐美的基本形象;和声带来了千姿百态的变化,它不断提供新颖的基础;节奏使二者的结合生动活泼,这是音乐的命脉,为多样化的音色添上了色彩的魅力。”作为“三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旋律,它有如下一些功能:旋律能模拟自然,如流水、鸟鸣等等。旋律也能反映生活,如它可以表现钟表店里的挂钟、闹钟、小钟和怀表,还能描绘钟表店里的工匠边吹口哨边开发条的场面。旋律还可以表达感情,这是旋律最擅长的功能。旋律同样可以塑造形象,这是对前三种功能的一种综合。节奏是旋律的骨架。它是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节奏的律动来自生活,如走路、游泳、打夯、锄地,人体中的脉搏、呼吸、心跳,运转的机器等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包含着节奏的因素。虽然节奏有着纷繁的种类,但归纳起来不外乎长、短、长短结合三类。和声是指音乐中同时发响而又相互谐和的不同高低的音相结合所构成的多声部。和声的运用,能够使主旋律具有立体感,如前所述,它可以不断提供音乐发展的新颖基础。音乐语言知多少文学家写文章要有丰富的语言,音乐家创作音乐作品也要用音乐特有的语言。旋律即曲调,是音乐的灵魂,是按一定的规律组织在一起的高低不同、长短不同、强弱不同的音的线条。音乐形象主要是通过旋律来体现。节奏即音乐进行时的长短和强弱关系。只有高低不同的音而没有长短和强弱的区别就不能形成多变的曲调,因此,旋律本身包含了这一要素。节拍指强拍弱拍的有规律交替,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如4/4、2/4、3/4、6/8等等。速度指乐曲进行时的快慢速度。力度指乐曲的强弱程度。音色指不同的乐器、不同的发声以及它们不同的组合而产生的变化多端的声音效果。音区指一首乐曲从最高音到最低音所覆盖的范围大小。和声即两个以上的音同时发声。它可产生和谐与不和谐、稳定与不稳定,以及功能力度的明与暗、疏与密等等各种对比。音乐语言还有调式、复调等。各种音乐语言相互配合,会使音乐作品产生千变万化的表现力。随想曲·狂想曲·幻想曲随想曲·狂想曲·幻想曲这三种体裁形式的乐曲有许多相似之处,多半是采用民歌旋律或现成的主题加以发展,曲体结构更为自由的单乐章的交响音乐作品。随想曲随想原意是奇想、异想,即带有随意性。随想曲的乐曲结构形式较为自由,通常以民歌旋律为基础发展成为演奏技巧艰深的乐曲。著名的作品,如柴科夫斯基(俄)的《意大利随想曲》,是作者在访问意大利期间根据所得印象,以意大利民歌为素材而写成的,它描绘了意大利的风俗生活,各段落间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狂想曲狂想曲起源于古希腊民间叙事诗的片断,一般由流浪艺人演唱。狂想曲常指对英雄事迹、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的自由幻想,它也是一种根据歌曲、舞曲等主题改编发展而成的演奏技巧较难的乐曲,有时也指一种类似叙事性的器乐曲。如李斯特(匈牙利)的《匈牙利狂想曲》(共十九首)、夏布里耶(法)的《西班牙狂想曲》等。幻想曲幻想的原意是想象、空想或梦想,幻想曲是一种含有浪漫色彩而无固定曲式的单乐章乐曲。它是18世纪和19世纪初由技术高深的即兴演奏而成,内容丰富,性格奔放。后来用于标题音乐之中,则根据标题内容和题材加以发挥,更富于幻想色彩,往往有些离奇。如格林卡(俄)的《卡玛琳斯卡娅幻想曲》。声乐艺术的种类当代声乐艺术中,一般按歌唱的方法和风格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三类。美声唱法美声唱法是其中技术水平较高、较难掌握的一种。它注重在歌唱过程中,使整个歌唱音域都保持最自然的发声状态,歌唱时发挥嗓子的最大能量,使气息运用自如,音色优美动听,音调华丽多变,共鸣丰富浑厚,歌唱持久连贯。美声唱法大致形成于16世纪的意大利。这和意大利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以及意大利语言适宜歌唱有关。19世纪上半叶是美声唱法高度发展的时期,这和意大利歌剧三杰——罗西尼、唐尼采蒂、贝利尼的创作业绩分不开。他们创作的声乐曲不仅适宜原有的美声唱法,而且将新的歌唱技巧融入这一唱法,使美声唱法的技术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通俗唱法这种唱法一般没有固定系统的发声方法要求,而是靠歌手根据所表现歌曲的情绪要求,打开喉咙自呼吸,采用近似口语化的歌唱形式,如气声、轻声、柔声、强声、直声、喊叫、说白、鼻音等方法来组合完成一首歌曲,达到一种亲切自然、通俗上口以及与听众自然交流的音乐效果。这样的唱法比较活泼、轻松,深受广大听众喜爱。这种唱法一般要借助于电声扩音,演唱时歌唱者距话筒很近,由小乐队伴奏。通俗唱法20世纪30年代起流行于欧美,后来很快风靡全世界。民族唱法这是当代声乐艺术中有别于美声、通俗唱法,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歌唱风格和演唱技巧的一种歌唱方法。它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长,并与形体表演浑然一体,具有情、声、字、腔相映生辉的特点。根据用嗓方法,它基本上包括四种声型:(1)以本嗓为主的艺术真声声型;(2)以假嗓为主的艺术假声声型;(3)真假声相混的混合声型;(4)真假声相接的声型。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中外声乐艺术的不断交流,民族唱法在以上四种声型的基础上,还发展出借鉴西洋唱法的某些技术,又充分发挥民族风格特色的新的有生命力的民族歌唱方法。人声的分类音乐中的人声,主要可以分为男声和女声。依据不同嗓音的色彩及音域,男声、女声又可以分别分为高音、中音、低音声部。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如果再细分一下,女声可以分为:抒情女高音音色柔美,演唱中常以音质而不以音量取胜。善于抒发富有诗意的内在感情。花腔女高音声音轻巧、富于弹性,音色中含有年轻少女那种明亮、清脆而华丽的色彩。花腔女高音受过更多的花腔训练,例如模拟夜莺、百灵鸟的音区相当高而又有婉转清脆的衬腔演唱,即需要花腔技巧。戏剧女高音声音浑厚有力,适宜表现激动、复杂的富于戏剧情节变化的歌剧选曲或音域更宽的声乐作品。女中音音色与戏剧女高音相近,虽不如女高音那样光彩夺目,但比女高音更为深厚、甜美、内在。女低音这是声音最为丰满、结实、浑厚、庄重的女声。男声声部亦可参照女声声部的分类做更细一层的划分,一般分为:男高音音色开朗、豪放、昂扬,音域比女高音低一个八度。男中音音色明亮、宽广,近似于戏剧男高音,兼有男高音与男低音之长。男低音音色纯厚沉着、朴实动人。深沉的男低音声音重浊、音量宏大。世界十大男高音在现代世界的音乐舞台上,有十位有造诣的男高音歌唱家,他们是:卢契阿诺·帕瓦罗蒂1935年生于意大利,早年当过小学教师,自1961年在雷基渥·埃米利亚国际比赛中获奖后,即以歌唱为职业,被称为“高音C之王”。弗朗克·科莱里1921年生于意大利,30岁在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声乐比赛中获奖,是自学成材的歌唱家。尼科莱·盖达1925年生于瑞典。艺术生涯从1952年演出亚当的歌剧《朗朱穆的驿骑》开始。他通晓俄、德、意等六国语言。帕拉契多·多明戈1941年生于西班牙,曾就读于席德音乐学院,后成为墨西哥国家歌剧院男高音歌唱家,被誉为“歌剧之王”。杰姆斯·金1925年生于美国,曾是餐厅、酒吧的歌手,到1957年才成为改唱传统唱法的男高音。1961年迁居欧洲,名声大振。约西·毕约林1911年生于瑞典,6岁即与父亲和两个哥哥在欧美演出四重唱。17岁起,先后受教于皇家音乐学院与斯德哥尔摩皇家歌剧学校。1960年病逝。杰姆斯·麦克莱肯1926年生于美国,曾攻读于哥伦比亚大学。他擅长扮演奥塞罗、唐霍赛一类角色。马里奥·德尔·莫纳科1915年生于意大利。13岁首次正式登台,后来进音乐学院研习声乐及音乐史。他音量宏大,被誉为“黄金小号”。卡尔罗·贝尔贡济1924年生于意大利。从小酷爱歌剧艺术,曾做过乳酪工人、司机和面包师,后参加歌剧演出,是威尔第歌剧的权威诠释者。朱赛佩·迪·斯岱法诺1921年生于意大利。少年时就酷爱唱歌。五六十年代与莫纳科齐名,特别擅长演唱那不勒斯歌曲。音乐之最交响乐作品写得最多的是奥地利古典作曲家海顿,他一生共写了104部交响乐,享有“交响乐之父”的美称。歌曲写得最多的是奥地利古典作曲家舒伯特,他一生共写了600多首歌曲,人们称他是“歌曲之王”。圆舞曲写得最多的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他一生共创作了近500首圆舞曲,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王”。器乐协奏曲写得最多的是意大利古典作曲家维瓦尔蒂,他一生共写了450多首协奏曲。德国古典作曲家贝多芬在声乐作品中最早创造出声乐套曲这一音乐形式。匈牙利浪漫派作曲家李斯特在管弦乐作品中最早创造出“交响诗”这一音乐形式。德国古典作曲家约·塞·巴哈在器乐作品中最早创造出练习曲和变奏曲这一音乐形式。管弦乐队中应用双簧管这一乐器定音的惯例,是200多年前由德国古典作曲家亨德尔最早发明并一直沿用到现在的。世界上最长的歌剧是德国歌剧作曲家瓦格纳花了20多年才写成的组歌剧《尼伯龙根指环》。全剧由四个部分组成,要用四个晚上才能全部演完。世界上最大的音乐会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于1872年在美国波士顿指挥过的一次由2万人(包括歌唱演员)参加演出的音乐会,约翰·施特劳斯也是音乐历史上指挥过人数最多的一个乐队的音乐家。为此,美国还特地盖起了巨厦来容纳这2万名演员。世界著名的序曲罗西尼(意大利):《塞维勒的理发师》、《赛米拉米德序曲》。勃拉姆斯(德国):《大学庆典序曲》、《悲剧性序曲》。柴可夫斯基(俄国):《一八一二年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莫扎特(奥地利):《费加罗的婚礼》。韦伯(德国):《自由射手序曲》(又名《魔弹射手序曲》)。贝多芬(德国):《菲岱里奥序曲》。斯美塔那(捷克):《被出卖的新嫁娘》。苏佩(奥地利):《轻骑兵》。门德尔松(德国):《芬格尔洞》(又名《赫布里底岛》)。柏辽兹(法国):《罗马狂欢节序曲》。柏林卡(俄国):《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比才(法国):《卡门序曲》。世界著名的交响曲海顿(奥地利):《告别》、《惊愕》、《时钟》。莫扎特(奥地利):《第三十九号》、《第四十号》、《第四十一号》。贝多芬(德国):《英雄》、《命运》、《田园》、《合唱》。舒伯特(奥地利):《未完成交响曲》、《悲剧交响曲》。柏辽兹(法国):《幻想交响曲》。门德尔松(德国):《意大利交响曲》。舒曼(德国):《春天交响曲》、《莱茵河交响曲》。柴可夫斯基(俄国):《悲怆交响曲》。德沃夏克(捷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世界著名的组曲柴可夫斯基(俄国):《天鹅湖》、《胡桃夹子组曲》、《睡美人》。斯特拉文斯基(俄国):《火鸟组曲》、《彼得鲁什卡》。比才(法国):《卡门》、《阿莱城姑娘》。拉威尔(法国):《鹅妈妈》、《达菲尼与克罗埃》。格罗菲(美国):《大峡谷》。格里格(挪威):《培尔·金特》。穆索尔斯基(俄国):《展览会上的图画》。世界著名的圆舞曲勃拉姆斯(德国):《圆舞曲》,作于1865年。格里格(挪威):《圆舞曲》,作于1867年。庞塞(墨西哥):《圆舞曲》,作于1928~1933年间。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作于1867年;《啊,美丽的五月圆舞曲》,作于1877年。罗萨斯(墨西哥):《乘风破浪圆舞曲》,一译《在海波上圆舞曲》,作于1891年。李斯特(匈牙利):《海菲斯特圆舞曲》,一译《浮士德圆舞曲》,作于1860年。古诺(法国):《微风圆舞曲》,作于1859年。瓦尔托伊费尔(法国):《溜冰圆舞曲》,作于1882年。肖邦(波兰):《瞬间圆舞曲》又称《小狗圆舞曲》、《一分钟圆舞曲》,作于1846~1847年间;《告别圆舞曲》,作于1835年。西贝柳斯(芬兰):《忧郁圆舞曲》,一译《悲伤圆舞曲》,作于1903年。约瑟夫·施特劳斯(奥地利):《奥地利的村燕圆舞曲》,作于1846年;《生活充满爱与欢乐圆舞曲》,作于1869年。莱哈尔(匈牙利):《卢森堡圆舞曲),作于1909年。德里戈(意大利):《火花圆舞曲》,作于1900年。世界著名的小夜曲海顿(奥地利):《小夜曲》,约作于1762年。舒伯特(奥地利):《小夜曲》,作于1828年8月。古诺(法国):《小夜曲》,作于1855年。德沃夏克(捷克):《E大调弦乐小夜曲》,作于1875年。德里戈(意大利):《小夜曲》,又名《爱之夜曲》,作于1900年。皮尔纳(法国):《小夜曲》,作于1894年。德尔德拉(捷克):《小夜曲》,作于1901年。托赛里(意大利):《小夜曲》,又名《叹息小夜曲》,作于1898~1903年间。布拉加(意大利):《天使小夜曲》,又名《瓦拉契亚的传说小夜曲》。莫扎特(奥地利):《弦乐小夜曲》,作于1787年。柴可夫斯基(俄国):《弦乐小夜曲》,作于1880年。苏克(捷克):《弦乐小夜曲》,作于1892年。谢米娜德(法国):《西班牙小夜曲》。庞塞(墨西哥):《墨西哥小夜曲》,又名《小星星》,作于1912年。世界著名的摇篮曲肖邦(波兰):《摇篮曲》,作于1843年。豪塞(匈牙利):《摇篮曲》勃拉姆斯(德国):《摇篮曲》,作于1868年。格里格(挪威):《摇篮曲》,作于1883年。福莱(法国):《摇篮曲》,作于1880年。托尔·奥林(瑞典):《摇篮曲》。耶涅菲尔特(芬兰):《摇篮曲》,作于1904年。现代音乐的各种流派西洋音乐经历了古典乐派和浪漫派时期的顶峰之后,发展趋向平缓。19世纪后半期是属于现代音乐时期,产生了流派众多的一般所说的现代音乐,他们采用各种新风格、新技巧、新事物作题材,形成了很多不同的音乐学派,较具代表性的就有10种之多。1.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19世纪末,是继浪漫主义音乐之后,追求新颖音响组合的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有德彪西和拉威尔等。2.新古典主义音乐于本世纪20年代盛行,主张音乐创作不必反映社会,应该回到“古典”中去,但创作技巧则用现代的技术,代表人物有布梭尼。3.表现主义音乐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它的创作材料是从感官的标题加上印象乐派的色彩效果中引出、形成一种激变的抽象感,反映一种悲观、变态的倾向,代表人物包括有勋伯格、威伯恩和柏格等。4.新即物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德国作曲家兴德密特,他力图创造一种能表现出古典精神的明快旋律,使人在纯粹的音流中受到感染。而在表演艺术方面,代表人物则有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小提琴家西盖蒂、钢琴家基赛金等,他们主张演奏排除主观解释,严格忠实于音乐作品的本身。5.具体音乐是用录音技术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具体声音作素材,进行复合处理而制成的音乐。6.电子音乐于本世纪50年代兴起,它通过各种电子技术造成变化多端的音乐、节奏,造成人声和乐器都达不到的音域和速度,是现代音乐中一个重要的流派。7.机遇音乐与原来的即兴演奏保持着密切联系,但它在发展中走向了极端,它不受任何限制地演奏,只有录音才能得以保留。8.组合音乐是将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音乐互相混合而制成的音乐,是一种与传统的审美观念相对的音乐,人们很难加以接受。9.爵士音乐也是现代音乐的一种。这种起源于黑人灵歌的音乐,曾对世界乐坛产生巨大影响,直到今天仍是现代音乐的一个重要流派。10.无调性音乐是一种打破调性观念,由一群毫无关系的音响所组成的音乐。它根据十二音技巧来作曲,音响奇特,相信没有多少人欣赏。流行音乐的十大流派乡村音乐起源于美国西海崖,歌唱时只用吉他伴奏,曲调抒情。迪斯科在摇摆舞的音乐中加上强烈节奏鼓。爵士摇滚乐传统的爵士乐加上较和谐的配器。滚石乐音型飘忽,节奏感强。颓废派摆滚乐带有摇滚乐的色彩,音响效果较好。通俗流行音乐集各流派之大成,曲调朴实。莱卡音乐受牙买加传统民族音乐节奏影响而形成的一种音乐。全盛时期是本世纪40年代。歌妓音乐演唱时发音不加任何装饰,有时近乎干喊。黑人音乐取材于黑人歌曲,节奏性较强。谁发明了音乐简谱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卢梭,不仅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学家,而且还是一位音乐家。卢梭20岁时,在华伦夫人家里做音乐教师,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音乐理论,有了很深的音乐造诣。在长期钻研中,他发明了音乐简谱。1741年,卢梭从阿尔卑斯山麓的华伦夫人家专程来到巴黎,目的是要把他发明的简谱交给法兰西学士院,希望在得到最高学术权威的承认后,普遍推广。但是,当时的学士院被迂腐保守的学究们所控制,完全否定了他的发明创造。卢梭对此并不灰心。后来,他结识了《百科全书》的主编狄德罗,狄德罗便邀请他为《百科全书》的音乐编辑。在狄德罗的关心和支持下,他有机会对有关简谱的理论做了透彻的研究和阐述,并摆脱了迂腐保守的学究先生们的控制。于是,卢梭的简谱及其理论便逐渐为举世所公认。卡拉OK及其起源卡拉OK是Kara—oke的译音,它原是日文(kara)“空”和外来语“okesutora”(乐队)两个词合成的,意思是“无人乐队”。这一文化商品出口到台湾后,被台湾人称为“卡拉OK”,又加以改装再出口,从此便如此称呼了。无人乐队,即伴唱音乐的起源,最初是从歌唱艺人练歌而灌制的乐队伴奏音乐而来的。据说,1974年前后,日本神户有家酒吧,为了节省开支,减少麻烦,便以这种预先录制的伴奏音乐取代正式的乐队来为歌星伴奏。从此以后,其他商人竞相仿效。不久,许多酒吧和咖啡厅的老板又拿出新招儿:顾客只要肯花钱,还可以上台在这种卡拉OK带的伴奏下演唱。这种做法吸引了不少业余音乐爱好者,他们既可以在这里展现自己的才华,又可以舒服愉快地在这里消遣;同时,音乐部门也在这里发现了一批人才,真是一举数得。当时,一些职业乐队曾对此提出过抗议,认为卡拉OK带的出现影响了他们的生计,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不料,这种抗议引起了一般市民的更大兴趣,反倒起了广告的作用,使卡拉OK至今盛而不衰。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维也纳是奥地利的首都,早在18世纪,维也纳就成了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近300年来,维也纳先后涌现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和施特劳斯等许多音乐巨人,他们在这里生活、创作,为后世谱写了无数优美动人的乐章。大约在1781年,“交响乐之父”海顿和“音乐神童”莫扎特在这里结成了莫逆之交,两人相互影响,使得他们在音乐创作上都进入一个新的境界。若干年后,曾经受业于莫扎特的青年作曲家贝多芬也来到维也纳,他继承了前辈的艺术传统,以他充满热情的理想和对大自然、对整个人类博大的爱,创作了以《第九交响曲》为代表的多部震惊世界的音乐作品。音乐天才舒伯特在维也纳度过了短暂的一生,但他以独特的个性和惊人的乐思,谱写了600多首饱含着维也纳精神的歌曲和小夜曲,他的多产和成功,在世界音乐史上一直是个奇迹。后来的“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感悟于维也纳的山清水秀,创作出了《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著名乐曲,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圆舞曲形式,使他成为又一享誉世界的音乐伟人。他们的成名影响了维也纳,维也纳也造就了他们的音乐天才。维也纳与这些著名音乐家的名字紧密相连。因为他们杰出的音乐实践,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给维也纳增添了耀眼的光辉。在维也纳,无论你进饭馆就餐,还是到商店购物,到处都弥漫着轻松美妙的乐曲;无论你漫步在公园,还是徘徊于广场,到处都能看到巍然矗立的著名音乐家的塑像。有时,你走在行人如梭的人行道上,会看到一位衣着随便的业余琴手,倚墙而立,神情专注地拉着一支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聆听琴手纯熟的演奏,你不禁会为他那种不修边幅、对音乐执著而忘我的陶醉情景感动。每年的5~8月,维也纳都要举行盛大的国际性音乐节,世界各地的音乐游客,纷纷赶来欣赏世界一流的歌剧和音乐会演出。世界瞩目的维也纳,几个世纪以来,都在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人们提起维也纳,无不满怀敬意地称赞:“维也纳——世界音乐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