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突唯》河南中考总复习2024道德与法治第一部分:中考考点通关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三课中考核心导航教材考点通关核心素养本单元通过学习生活中的与人交往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与道德规范,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强调遵守法律、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1.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理解诚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言行一致。(道德修养)2.维护公共秩序,讲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在公共生活中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道德修养)3.认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观念)4.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恪守诚信,理性维护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做文明的社会成员。(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5.认识犯罪的基本概念,了解刑罚的主要类型;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行为。(法治教育)6.理解中华民族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2.尊重有利于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维系良好人际关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提高社会文明程度。【重要性】3.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重要性】4.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易错点】5.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6.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年份题号素材对应知识点202312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文明有礼、诚信、友谊、师生关系21自主设计暑假作业任务单劳动、文明礼仪、规则、守护生命202110《河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社会秩序年份题号素材对应知识点202111民房着火见义勇为13礼貌用语文明有礼20203漫画《不该的例外》文明礼仪7新时代“三尺巷”宽容谦让文明出游;文明促进条例;惩治“老赖”考点1维护秩序(3年1考)1.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2.如何理解社会秩序?(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2)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3)重要性: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3.如何理解社会规则?(1)形成: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2)类型:道德、纪律、法律等。4.社会规则对社会秩序的作用如何?(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如何?)(1)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2)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5.违反社会规则的处罚措施有哪些?既有法律、纪律等规定的强制性措施,也有道德、风俗等包含的非强制性手段。考点2遵守规则(3年2考)1.自由与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理解自由与规则不可分?)(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2.如何做到自觉遵守社会规则?(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会规则,既需要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约束,即自律。自律就是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为什么要改进规则?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4.如何维护和改进规则?(1)维护规则: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2)改进规则: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5.(P30方法与技能)劝导的技巧。(1)有“礼”。劝导他人时最好先称呼对方,语言文明,态度和善。(2)有“理”。劝导时要晓之以理。(3)有“节”。劝导时要注意适可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