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 考点通关 九上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阅读 160 下载 24 格式 pptx 大小 885.25 KB 共61页2023-11-12 10:28:23发布于河南
2024版《突唯》河南中考总复习2024道德与法治第一部分:中考考点通关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建设美丽中国第六课中考核心导航教材考点通关直击中考典例1.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3.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4.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6.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消耗上限。年份题号素材对应知识点20238河南省空气质量生态文明建设202217垃圾分类保护环境B卷8漫画《如此包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卷5云塔家庭的故事生态文明建设年份题号素材对应知识点20213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问题14《一碗米饭》节约资源15废旧物品再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192020年河南省PM2.5和河南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年份题号素材对应知识点202011淅川县“后调水时代”转型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20197西藏变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10“四美乡村”创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人口老龄化;生态文明建设考点1正视发展挑战(3年5考)1.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发展中的人口问题?(1)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2)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3)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2.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3.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调控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全面三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党的二十大强调要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解析与检测新增)4.我国实施三孩政策的目的。为了进一步适应人口形势新变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新要求,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5.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是什么?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6.我国当前的资源形势及形成原因。(1)资源形势: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2)形成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7.为什么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为什么要合理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1)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2)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8.我国当前的环境形势及形成原因。(1)环境形势: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2)形成原因: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9.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环境?(1)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3)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10.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应如何解决?(1)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2)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考点2共筑生命家园(3年6考)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4)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2.我国为什么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1)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3)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4)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3.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的内容)5.如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1)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3)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只有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6.(P86探究与分享)低碳微行动。(1)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物的文明习惯。(2)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选购无包装、简易包装、大容量包装产品。(3)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选购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4)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5)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行,多骑自行车。(6)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垃圾分类好习惯。1.美丽中国的内涵。美丽中国,不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2.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3.请谈谈树木森林的作用。(1)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2)维护地球生态平衡。(3)涵养水土,蓄水防洪,防风固沙。(4)美化环境,净化水质和空气。(5)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或:释放氧气,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6)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7)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8)能够保障国土安全、淡水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4.党和国家为什么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1)生态环境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或:资源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或: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2)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或:这是实现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目标的必然选择)。(3)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或:党和国家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4)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或: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5)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6)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或: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1.我国制定颁布了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环境保护的原则: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3.如何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4.推动绿色发展我国采取的举措有哪些?(1)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3)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4)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防治外来物种侵害。(5)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1.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变量。改为: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2.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大。(×)改为: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3.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改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5.为了发展经济,可以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改为: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4.保护自然,禁止开发利用资源。(×)改为: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资源。1.(P76探究与分享)查阅资料,了解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所采取的积极措施。(1)2001年12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2015年10月,全面放开二孩政策。(3)2021年8月20日,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改,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4)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5)“‘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2.(P78探究与分享)面对严峻的资源形势,九年级(2)班同学以“我国资源面面观”为主题进行讨论。甲:为了保障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多用些资源也是值得的。乙: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靠的就是资源支撑。丙:我国经济发展了,有了钱就可以到国际市场买资源。丁:与节约资源相比,更重要的是合理利用资源。请你点评以上观点,并说明理由。①“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靠的就是资源支撑”“多用些资源也是值得的”的观点是错误的。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②“我国经济发展了,有了钱就可以到国际市场买资源。”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资源短缺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如果不立足本国的资源国情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而依靠国际市场,必将受制于人,经济很难持续发展。③“与节约资源相比,更重要的是合理利用资源。”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我国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由于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因此,既需要节约资源,也需要合理利用资源。3.(P79探究与分享)(1)霾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危害?①霾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危害,包括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破坏。②霾会影响心理健康,持续的雾霾天气容易让人精神懒散、情绪低落,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甚至容易失控。(2)查找资料,了解造成霾的主要原因。生活中,我们可以为减轻霾做些什么?①霾形成的主要原因:机动车辆增多;高能耗工业比重大(高能耗工业主要以煤消耗为主,煤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烟尘);北方冬季燃煤取暖。②青少年为减轻霾可以采取的行动:做一名义务宣传员,积极宣传环保知识;积极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依法保护好我们的家园;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不燃放烟花爆竹;绿色出行,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4.(P80拓展空间)(1)查找资料,分析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①土壤中残留的农药有毒有害物质会引起内脏机能受损,造成慢性中毒。②土壤中的重金属被植物吸收,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③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可造成内脏损伤,使受害者头昏、疲乏无力、脱发、白细胞减少或增多,甚至发生癌变等。(2)请你通过展板、手抄报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土壤保护的重要意义。①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是我们的生命线。②保护土壤资源,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③改善土地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土壤资源的永续利用。④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基础保障,维护后代子孙的利益。5.(P82~83探究与分享)(1)伦敦“杀人雾事件”是人类文明的悲剧。请你分析造成这场灾难的原因。①伦敦冬季天气严寒,多使用燃煤采暖,导致污染物剧增。②市区的火力发电站排放的废气较多。③伦敦当时的天气因素使污染物很难扩散。(2)伦敦治理空气污染的历史经验对我们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启发?①制定并完善空气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②严格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治霾。③转变发展观念,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④企业淘汰落后产品、设备。⑤民众要认识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⑥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⑦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绿色发展道路。6.(P84探究与分享)(1)余村走过两条不同的致富道路。请你比较一下,两条道路有什么不同?①第一条路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带来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存环境,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②第二条路是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来发展经济;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余村是如何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①封山护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体现了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②以舒适、优美、生态、人文为目标,建设“美丽乡村”,体现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③引进无污染、高效益企业,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实现了绿色惠民、绿色富民。7.(P85探究与分享)小清家在一条小河旁。以前,河水清澈见底,人们常在河里捕鱼捉虾,洗衣洗菜。后来,河水渐渐变得浑浊起来,鱼虾不见了踪影,人们也不敢在河里洗衣洗菜了。原来,在小河的上游建了一家造纸厂,厂里的污水违规排放直接进入河里,河水被严重污染了。村民王婶:造纸厂能带来一时的经济效益,但它违规排污,对村民健康影响太大,得不偿失。造纸厂厂长:虽然造纸厂效益还不错,但安装一台治污设备还是太贵了,不合算。小清父亲:在造纸厂打工能赚钱,一点儿污染算不了什么。请你对上述言行进行辨别与分析。①小清父亲的观点是错误的。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作为代价,不能为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去破坏环境,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②厂长的观点也是错误的。不能只考虑企业的经济利益,也要考虑到村民的健康这一长远利益,当不能解决治污问题时,需要关闭工厂,宁要绿水青山,也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③因此,我们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8.(P88拓展空间)(1)为什么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为什么它又从“沙地荒原”变回“林海绿洲”?你从中得到哪些启发?①原因:由于过度开垦伐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塞罕坝从“美丽高岭”变成“黄沙漫漫”;塞罕坝三代林场人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道路,使塞罕坝从“沙地荒原”变回了“林海绿洲”。②启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你还知道哪些环保人物?与同学一起分享他们的环保故事。示例:感动中国人物张正祥,30多年来他把心血都花在了滇池保护上。最多一周,他就会绕滇池一圈,检查滇池的污染情况。这12万多公里的行走都是为了阻止对滇池的污染和破坏,他用牺牲整个家庭的惨痛代价,换来了滇池自然保护区内33个大中型矿、采石场和所有采砂、取土点的封停。(3)起草一份环保倡议书,传播你的环保理念。环保倡议书×××学校的同学们:在新的世纪里,我们渴望美丽的地球、绿色的家园、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为了地球、为了人类的将来,也为了让我们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我真诚地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①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用水,用完水后及时拧紧水龙头,避免大开水龙头,提倡用脸盆洗脸、洗手;节约用电,电器不使用时应关闭电源;节约用纸,多用手绢、抹布,尽量两面使用纸张。②为减少空气污条,节约能源,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多骑自行车或步行。③为保护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尽量购买和使用再生材料制成的、可多次使用的商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木筷和餐盒等。④减少使用塑料袋,它是白色污染的元凶。⑤发展经济,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⑥加强环保的宣传教育,从小培养环保意识,积极投入到保护环境的活动当中。⑦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与绿化美化活动。×××团支部×年×月×日1.(2022B卷·8)观察下面漫画《如此包装》,商品这样包装【】A.很有创意,能给消费者带来惊喜B.华而不实,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C.体现诚意,采购时应该优先选择D.过于奢侈,要拒买有包装的商品B2.(2022B卷·5)“中国雪豹之乡”澜沧江大峡谷探索开展了雪豹观察特许经营项目。22户牧民家庭被选定为“生态体验接待家庭”。入选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云塔一家人经过培训,一边为访客提供餐宿服务,一边当起了向导,所获收益的45%归接待家庭所有、45%用于乡村公共事务、10%捐给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云塔家庭的故事说明【】DA.藏族牧民远离现代社会,重回自然B.经济的发展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C.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D.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3.(2021·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08年提高至9.91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67年提高至10.75年,文盲率从2010年的4.08%下降为2.67%。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B.我国人口质量稳步提升,人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C.我国文盲率明显下降,国民受教育程度与发达国家持平D.我国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已发生根本改变B25~28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商丘新育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新育和总部

文档

3783

收藏

38

店铺

名师店铺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