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民俗风情

阅读 72 下载 25 格式 pdf 大小 122.39 KB 共36页2023-10-17 16:48:05发布于河南
神州习俗中国民间诸神西王母西王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神灵,战国时兴起,形象从最初的半人半兽到白发苍苍、长生不死的老妪,再到30来岁的丽质仙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信仰而不断发生着变化。玉皇大帝信仰兴起后,人们又把西王母与之相匹配,称为王母娘娘。在道教典籍、神怪小说、民间故事中,王母娘娘都是一位地位最高的女神。太岁太岁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有名的凶神。人们对太岁的信仰与岁星有关。由于岁星是天上的星体,人们想象在地下有一个神,与天上的岁星做相对的运动。于是,为了方便记时,至迟从西汉时,人们便创造了太岁。俗话常说:“不得在太岁头上动土!”人们认为太岁每年所行经的方位,与动土兴造、迁徙、嫁娶的禁忌有关。太岁的职掌,除去土木工程的方位禁忌之外,人们当然最主要还是把他视为“主宰一岁之尊神”,常与月将、日值神并祭。雷公雷公的信仰至迟始于汉代,最初是一个带神性的大力士,也有说是星神的。后来民间所流传的雷公,大多为兽形或半兽形,较普遍的说法是像猴,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常被人称为“雷公脸”。人们陆续给雷公加上了许多社会职能,认为他能代天执行刑罚,击杀有罪过的人,还认为他有辨别善恶的能力,希望他能主持人间正义。所以在中国民间,雷公并不是一个可怕的形象。寿星寿星,是指南极老人星,自秦汉时代就被立祠祭祀了。他起初为掌管国运长短之神,以后又被视作主宰人间寿夭之神。于是,渐渐地,人们就把祭祀老人星与敬老活动结合起来了。民间通行的寿星形象,均为白发老翁,拄一弯弯曲曲的长拐杖,高脑门,头特长。这种白发老翁的形象,显然是作为寿星的化身而被人们想象出来的。文曲星和武曲星文曲星和武曲星,是民间所信仰的掌握功名的星神。文曲星即文昌星,武曲星则是从文曲星推衍出来的。民间常把世上的名士和武将,同这两个星神联系在一起,如《儒林外史》中称中举的士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八仙八仙是道教中8位神仙的合称,其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尤其是八仙过海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许多戏曲、电影还以之为素材,一些道教宫观中,也塑有八仙的神像。通常所传八仙,指李铁拐(铁拐李)、钟离权(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8人。这8人的形象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胖有瘦,有丑有俊,有文有武,有富贵有贫贱,还各有不同的装束,不同的法宝。显然,道教在塑造本教人物的偶像时,是充分考虑了老百姓的欣赏趣味的。因而八仙在民间的影响远远超过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佛祖如来等。龙王龙王本是中国古代所幻想出来的动物神,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属于象征祥瑞的“四灵”(龙、凤、麟、龟)之一。他往往被赋予降雨的神性。龙又能化身为天子,所以又成为古代帝王的象征,认为历代帝王皆为龙种,故有“真龙天子”的说法。龙王信仰遍及各地,由原来的动物神而渐渐地人格化了。凡有水之处,无论江河湖海,渊潭塘井,莫不驻有龙王,司职该地的水旱丰歉。随着龙王庙的四处兴建,龙王成了中国一位普受崇祀的神了。阎罗王中国民间最知名的冥府主宰当推阎罗王,俗称“阎王”或“阎王爷”,原为古印度神话中阴间的主宰。传说他属下有18个判官,分管18重地狱。在中国民间,阎罗王为天帝的下属神,管理阴曹地府,司职人之生死祸福,役使鬼卒,追摄罪人。唐朝时,民间兴起地狱十王之说,十王分居地狱十殿,因阎罗王名气最大,故统称之为“十殿阎罗”。阎罗王所居之阴曹地府,据传在四川省丰都古城,传说人死后,灵魂都要来这里报到。财神财神为中国各阶层最普遍的信仰对象之一,这反映了人们渴望拥有和支配财富的愿望。人们信仰的财神因时代而异。在种种财神中,最著名的要数赵公明了。明代小说《封神演义》说他是峨眉山仙人,因助纣抗周而亡身,后来被封为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下辖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他已俨然变成一尊财神爷了。近代人们多称赵公明为回族,不食猪肉,所以祭祀财神时,都用牛羊肉作祭品。灶神灶神,顾名思义应是司灶之神,然而中国的灶神偏偏位在灶而不司灶事,却以上天特派员的身份住在每户人家,专管监视人们的言行和搜集善恶功过,以便每年腊月二十三(一说二十四)上天言事,即向玉帝打报告。灶神竟成了玉皇大帝的耳目!天庭对每户人家全年的表现以及应采取的奖惩措施,全视灶神的汇报情况而定。在诸神当中,有关灶神的忌讳最多。据《敬灶全书·灶上避忌》讲,不得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在灶前小便、吐唾沫,不得在灶前赤身裸体,月经未完的妇女不得经过灶前,披头散发者不得上灶烧饭做菜,不得将污脏之物送入灶内燃烧……。由于人们一日三餐离不开灶,稍不留心就可能犯了禁忌,得罪了灶王爷,所以,在灶王爷上天之前,人们必定都要郑重其事地先祭灶,供上好吃好喝的。整个的祭灶过程活脱脱就像一次行贿,祈求灶王爷“好多说,不好少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灶神上天前,人们还要敬上一些麦芽糖,因为麦芽糖又甜又粘,把它糊在灶王爷嘴上,一来嘴吃甜了,就不好再说恶言恶语,只能说好话;二来麦芽糖粘住嘴巴,想说坏话也张不开嘴,只能说个含含糊糊。门神门神在中国民间受到广泛的信仰。门神的主要职能是驱鬼辟邪,保障家庭平安。在民间,门神像多绘成武士,与言尽吉祥的鲜红的对联一起贴在庭院、厅堂的门上,祝福自己家庭的生活幸福、平安和发财。最初,作为门神像的武士并不专指谁。后来流传最广的是把秦琼、尉迟恭二将奉为门神。城隍在旧中国,几乎没有一城不设城隍庙,因为俗传城隍是城市的保护神。城隍神的职掌,主要是负责守护城池,保障治安。作为城市守护神的城隍,香火旺盛,在民间影响很大。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仿照各级官府衙门的规模建造城隍庙,企图利用城隍神信仰在精神上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因此,在明清时期的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城隍神常被作为腐败贪婪的地方官吏的象征,而受到嘲笑和讽刺。土地土地是我国民间所广泛奉祀的神,其影响不亚于城隍。凡有人烟的地方,都敬土地。但由于城市中以供城隍为主,因此土地神的辖区大大缩小了。关于土地的传说很多,有的布衫草履,如田夫状;有的家室齐全,老少满堂。民间还常有某人死后,受天帝任命为某地土地神的传说,而且土地神也与阳世的官吏一样,需要更代轮换。土地神在民间成了与普通百姓最接近,慈善可亲,然而又神通有限的形象。关圣帝君关圣帝君,简称关帝,俗称关公,即三国时的蜀国名将关羽。关帝庙几乎遍及天下。在民间,关羽的地位可与孔子等量齐观,孔子被尊为文圣,关羽为武圣。而民间各行各业对关羽的顶礼膜拜又胜过孔子。究其原因,就封建统治者而言,对关羽的崇拜在于他忠勇神武,为国捐躯;就下层民众而言,对关羽的崇拜在于他的义气和坚贞。近代江湖上的结拜兄弟,必定要在关帝像前立誓,誓曰:“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未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都是以《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为楷模,把关羽奉为江湖义气的表率。此外,人们把司人命禄,佑助选举,治病除灾,驱邪辟恶,诛叛罚逆,巡察冥司等职能,也都加在关羽名下。甚至招财进宝,庇护商贾也统归关帝管辖。此种世俗心理,遂使关羽神运大昌,香火独盛。节日庆典春节春节又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年”本是谷物成熟的意思,过年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为庆祝丰收和迎接新的一年开始,人们就在“立春”前后的旧历年正月初一欢聚在一起“过年”。古时过年,总是和祭祀活动分不开。人们把自己一年劳动得来的肉食、谷物等拿来祭祀祖先和鬼神,饮酒宴乐,祈求幸福。后来渐渐地,“过年”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如贴春联、放爆竹、吃年糕等。过年在民间还有一段古老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长着血盆大口,凶残无比,人们叫它为“年”。每年的除夕之夜,“年”总要从海里爬到岸上伤害人畜,毁坏田园。因此,人们熄灭灯火,出门避灾躲难。一次,这个妖怪到了一家门口,恰巧这家人穿着红衣,正点了一堆竹子取暖。先是一个小孩不当心,把一个盆子碰落在地下,“啷”一声,把妖怪吓了一跳。紧接着燃烧的竹子又“啪啪”地几声爆响,“年”吓得掉头逃窜。一位聪明的老人从中发现“年”怕红色、怕光、怕火、怕响声,就在门上贴红纸,穿上红袍,并用菜刀弄出巨大的响声来吓唬“年”。果然,“年”再也不敢登岸肆虐。人们相互恭喜,庆祝不用再受“年”兽的侵袭伤害。以后,家家户户在除夕夜都贴春联,穿红衣,吃水饺,让剁馅的声音此起彼落,响个不停;屋子里灯火通明,通宵达旦,还不忘施放烟花爆竹。“年”兽一见民间百姓如此厉害,就再也不敢上岸为非作歹,祸害人类了。人们驱跑了“年”兽,第二天还要拜年,互祝吉祥。过年的习俗就这样形成了。在民间,过年的节日内容依次是:农历腊月二十三日(南方二十四日)过小年祭灶;腊月三十日为除夕,合家团聚,吃年饭,守岁,贴门神和春联,放爆竹;正月初一辰时起,家人团拜,然后出行,遇亲友互致祝贺、拜年;闹元宵、观花灯,吉祥幸福的新的一年便迎来了。藏历新年藏历新年是藏族同胞传统的盛大节日,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15天。因为藏族全民信仰佛教,因此藏族的新年活动也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大年初一,妇女们起得最早,她们在5点钟左右就要煮一锅叫“羌桔”的青稞酒,给全家每人送上一碗。家人没有起床的,就在被窝里喝完“羌桔”,然后继续蒙头大睡。妇女们就坐在窗前,等太阳一出来,便争先恐后地背上水桶,到河边或水井汲取新年的第一桶“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然后,每户人家将染色的青稞、麦穗,插在用酥油和青稞制成的糕点上面,来预祝新的一年是个丰收年。新年伊始,那些往年只梳着两条辫子的藏族小姑娘,到了十三四岁开始就要梳3条辫子;到了十五六岁就要梳5条辫子;年满17岁就开始“上头”了。到“上头”的时候,父母就要为姑娘准备好美丽的服装和装饰品,请一位妇女替她梳编几十条辫子。因为这是女子成年的标志。初一这天,藏民们一般都闭门谢客,大街上也是冷冷清清的。人们都在家里举行庆祝和佛事活动。到了大年初二,亲朋好友们才开始互相串门拜年,人们相见时都热情地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和“洛萨尔桑”(新年好),更亲近的还要互献哈达,祝贺对方新年合家欢乐,万事如意。元宵节春节刚过,人们玩兴仍挺高,加上田里的农活也不多,所以就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尽情欢乐。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按照传统习俗,元宵节不是赏月而是玩灯。家家户户在门前挂红灯,孩子们提着花灯戏耍,街头、公园、广场搭起灯棚,人们扶老携幼去赏灯。因此,人们又把元宵节叫做“灯节”。元宵节为什么要挂花灯?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鹅飞到人间,被猎人不小心射伤,玉皇大帝大怒,下令在正月十五那天派天兵火烧人间。这个消息,被一位善良的仙女知道了,她立即把灾讯透露给人间。人们凑在一块儿商量,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对付玉皇大帝。人们在正月十五前后三天,家家户户门前挂上红灯,燃放烟花、火炮。天兵正准备下凡放火,打开天门一看,咦,人间处处都是火花,他便以为火已经烧起来,省得跑一趟了,于是他向玉帝交差了事。因为元宵节挂彩灯,放火炮,避免了天灾,于是人们年年元宵节都挂花灯,放烟火、鞭炮,庆祝斗争的胜利,也感谢那位善良的仙女。过灯节是中国各地人民的共同风俗,但各地的灯节因灯的制作、用料和式样的不同,而各有特色。在陕北农村,老乡劈开高粱杆扎灯架,糊上红纸,做出南瓜灯、棉花灯、羊灯。在北京,到处都大张宫灯,华贵高雅。而在冰城哈尔滨,人们用冰凝结成一座座冰灯,晶莹剔透,蔚为壮观。现在科技发达,人们制作灯时用上了机器,像自贡灯会,既有灯光,又有人物、声音,还能演出孙悟空、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戏呢。灯节在许多地方还要举行猜灯谜的活动。谜语有写在灯面上的,也有写成纸条挂在灯上的,吸引着众多的猜灯谜爱好者。清明节每年到4月5日左右,就到了清明节。这一天,许多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到郊外祭扫烈士墓,踏青郊游。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是用来表示四季的寒暑变化),到那天万物清明洁净,气清天爽,所以叫“清明”。清明节时,我国南北地区气温都普遍回升,平均温度一般在10℃以上。到清明节,人们历来有扫墓、踏青、植树、换装的风俗。在广大农村仍有祭祀祖坟的风俗习惯,而在城市,多改为青少年祭扫革命先烈之墓的新风俗了。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天中节、地腊等。端午节大约始于战国时代。关于它的起源,民间流行最广、最具影响的说法是源于纪念战国时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投汩罗江。据说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为了避免屈原的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便纷纷把粽子、鸡蛋投入江里喂鱼龙。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要药晕蛟龙。不一会儿,水面上果真浮起一条昏厥的蛟龙,龙须上还沾着一片衣襟。人们就把这条恶龙拉上岸,剥皮抽筋,然后将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以防毒蛇、害虫伤害。从此,民间在端午节便形成了赛龙舟、吃粽子、戴艾蒿、挂菖蒲、带香包、驱五毒、饮雄黄酒、缠五色丝等习俗。七夕节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民间传统的“七夕节”。“七夕节”源于民间传说中牛郎织女美丽的神话爱情故事。传说织女在天池洗澡,衣服被牛郎拿走,无法回天庭,于是就嫁给了牛郎,二人生活得十分幸福,并有了一双儿女。他们后来被王母娘娘拆散,牛郎带上儿女追赶织女到了天庭,狠心的王母娘娘便拔下玉簪子划银河为界,使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相见。天上人间同情二人对爱情的忠贞,于是每年的七月初七,所有喜鹊便衔柴搭桥,人称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相传这天晚上要降小雨,这是二人的眼泪。在寂静的瓜架下面,若仔细倾听,你还能听见二人的窃窃私语呢。中秋节中秋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佳节。古人把一年分为四季,一季中又分成孟、仲、季三个月。八月份是秋季中的仲季,而十五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农历八月十五就叫中秋了。秋天是一年中的黄金季节,瓜果满市,粮棉丰收。“月到中秋分外明”,据说中秋之夜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姣洁明亮的。我国民间把中秋圆圆大大的月亮作为团圆的象征。所以每到中秋之夜,按照传统习俗,家家户户在庭院摆上桌子,买来月饼、瓜果,合家团聚,边赏月边吃瓜果、月饼,祈祝花好月圆,人寿年丰,所以中秋节又叫“团圆节”。中秋之夜是赏月的好时机。每到中秋,夜幕降临,玉兔东升,全家人便在清澈的月光下赏月叙谈,讲述有关月宫的美丽传说,分享祭月礼品。人们还通过观看中秋夜的阴晴,推测第二年正月的天气。有这样的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一项重要节俗活动。月饼的风味由皮、馅和制作技艺构成,最初在家庭制作,后来有了专门作月饼的作坊。其常用皮类有酥皮、浆皮、混糖皮、硬皮几种。馅类则多种多样,技艺也各有千秋。如今,月饼的制作风味各地不同。月饼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幸福、美满和快乐。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重九节、九月九等。九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九九艳阳天,使人们对重阳节历来怀有特殊的感情。在民间,重阳节的重要活动有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登高等习俗。重阳这天,现在已被定为老人节,全家扶老携幼,登高赏菊,孝敬老人,共享天伦之乐。龙船节龙船节是盛行于中国东南沿海和西南诸省水乡地区的群众性节日,又叫龙舟节。龙舟竞渡的时间因地而异。南方各省,有的在元宵节时举行,有的则在端午节。云南傣族则按傣历在清明节后10日左右泼水节时赛龙舟;贵州清水江一带苗彝的龙舟节在阴历五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日举行。世俗相传的这一节日的意义,或在于祈求丰年,或在于避瘟逐疫等。赛龙船是龙船节的最重要的活动。参加“龙船赛”的人由鼓头、锣手和水手三部分人组成。鼓头是位长辈,他坐在龙颈处,面向水手,比赛时击鼓指挥。锣手都由一名男扮女装的少年担任,他坐在鼓头前面的龙头和母船的接合处,应声击鼓,协助指挥。水手们全由身强力壮的青壮年担任,其中1人手里拿着三响火铳,站立在母船前面,负责放炮和篙水;预备划手2人,坐在母船上打杂应急;母船后面是4个中年划手,各持一柄短桨,再后面是1名舵手;主划手共有32人,每人手里握6尺长的划撑两用的桨棒,分别站在两侧的子船上。比赛时,鼓锣一声紧似一声,只见船头的鼓头、锣手、篙手,随着船势,前俯后仰,船尾的舵手趁势猛蹬,众人齐力挥桨,一时浪花伴随着疾驶如飞的船体,犹如腾云驾雾,十分壮观。赛完龙船,在密布白色帐篷的河坝上,人们又展开了彩鼓舞、踩笙芦舞、赛马、斗牛以及球类等比赛活动,一直玩到深夜,还久久不愿离去。“三月三”节“三月三”是海南岛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为期1天。这一天,黎族青年男女可以自由交往。一清早,黎族姑娘穿上艳丽的眼装,提着五香饭竹筒,向五指山汇集。小伙子则在节日前进深山密林中打猎去了,节日这天,他们返回村寨,向姑娘们讲述打猎经过,描绘自己如何机智勇敢,以博得姑娘们的赞赏。节日里,青年男女们欢聚在一起,唱起山歌,跳起“打鹿舞”、“打柴舞”等。歌声一停,姑娘们纷纷走到自己喜爱的人面前,小伙子则赶快打开事先准备好的花伞,一对对并肩走去。若双方情投意合,小伙子则要给姑娘戴上鹿角发簪,姑娘也要回赠小伙子自己织的美丽彩带作定情信物,然后双双坐在草地上,津津有味地吃五香饭,倾吐爱慕之情。“三月三”被黎族青年视为定情的节日。火把节火把节是中国西南部彝、白、哈尼、傈僳、纳西、普米、拉祜等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因以点燃火把为节日活动的中心内容而得名。节日时间多在农历六月初或二十四、二十五日前后,一般连续3天。火把节的产生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人们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于寨中,各家门前竖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边地角。青年男女在寨中大火把的周围弹唱、跳舞,彻夜不息。节日期间,各地区还举行赛马、斗牛、射箭、摔跤、拔河、荡秋千、歌舞等活动,并开设集市贸易。泼水节“泼水节”是傣族的年节。它的时间在清明节后,相当于农历的四月十三日至十五日之间。泼水是傣族年节的主要喜庆活动。在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表示洗去身上一年的污尘,祝福新的一年幸福平安。泼水有文泼和武泼之分。文泼是对长者,舀起一勺清水,说着祝福的话,拉开对方的衣领,让水沿着脊梁流下,被泼的人高兴地接受祝福,不得跑开。武泼则没有固定的形式,用瓢、用盆、用桶都可以,互相追逐,劈头盖脸地泼。被人泼的水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泼的人也就越是高兴。泼水节起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大地由一个火魔统治着,他是一切生命的敌人。火魔有7个美丽善良的女儿,决心要杀死这个万恶的父亲,为民除害,可是苦于找不出办法。后来她们得到释迦牟尼(佛教中的佛祖)的帮助,知道只有用火魔头上的一根头发,才能杀死火魔。七姑娘最聪明勇敢,她趁着火魔熟睡的时候,拔下这根头发,勒住火魔的脖子,火魔的头就滚下来了。可是,脑袋落地,滚到哪里,火就烧到哪里,祸害仍旧不能消除。七姐妹被弄得形容憔悴,满身污秽。她们利用紧张的空隙用水冲洗身体。就这样,一直到火魔的脑袋变成尘土为止。从此,泼水就成了纪念7个大义灭亲的姑娘和互相净身洗尘的祝福仪式。除了泼水,傣族的年节活动还有赛龙船,男的划,女的也划;敲起象脚鼓,跳起孔雀舞(傣族人民把孔雀当做吉祥的象征,以跳孔雀舞表示美好的愿望);还有“丢包”,在村边广场上,未婚男女青年,分别站成一排,用一种装满棉子的菱形布包,向自己爱慕的对象掷去。开斋节开斋节是中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撒拉、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保安等民族的共同节日之一。开斋节在新疆地区亦称“肉孜节”。按伊斯兰教的规定: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凡是成年男女穆斯林(有患病等情况者除外)都要入斋。每日从黎明到日落不饮不食,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教历十月一日为节日。届时,各地穆斯林都要举行礼拜和庆祝活动,走亲访友,互相祝贺。家家炸油香馓子等食品,招待客人和互相赠送。虔诚的穆斯林还沐浴净身,在清真寺做礼拜和听教长讲经布道,然后分头上坟,悼念亡人。那达慕大会那达慕大会是中国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盛会。“那达慕”意为娱乐、游戏。那达慕大会源于一年一度的祭“敖包”活动。“敖包”以石块堆积而成,原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成为祭祀场所。祭“敖包”最初带有宗教色彩,意在通过祭祀,祈求吉祥多福,人畜兴旺,同时也举行一些体育娱乐活动,以后逐渐演变为那达慕大会,成为欢庆丰收和畜牧业兴旺的节日盛会。那达慕大会每年多在夏秋季节由一旗或数旗联合举行。在那达慕大会上,最精彩也最引人注目的节目是摔跤、赛马和射箭,被称为蒙古男儿的“三竞技”。当赛马比赛就要开始的时候,只见青年骑手们一字儿排开,腰扎彩带,头缠彩巾,威风凛凛,神采奕奕。在赛马场的起点和终点,插满了各种鲜艳的彩旗。只听号角一吹,就见骑手们纷纷飞身上马,一时红巾飞舞,如万箭齐发。那万马奔腾的场面真是壮观极了!改革开放以后的那达慕大会,白天除了进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等活动外,晚上还举行歌舞、电影、杂技、说唱等庆祝活动。会上还要表彰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营商业部门、供销社还在现场组织物资交流,在会上摆摊设架,经营绸缎、布匹、日用百货、节日食品等,并收购牧民们的牲畜、皮毛、药材等农牧产品,真是购销两旺,一派繁荣的景象。服饰文化旗袍旗袍是中国妇女的一种服装,由满族妇女的长袍演变而来。由于满族被称为旗人,因此称其长袍为旗袍。满族先民原居住在东北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寒冷地区,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袍,分为单、夹、皮三种。他们穿用这种长袍时,习惯用布带束腰,以便于骑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旗袍的式样逐渐有所变化,如在领口、衣襟、袖口等处镶花纹或彩牙儿等,使服装更美。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穿旗袍,样式由肥变瘦,紧腰身,长及膝下,直领,衣袖由宽变窄,并有长短袖之分,两侧开衩,显得更加美观大方。藏袍藏袍是中国藏族的传统服饰。样式是宽领敞口,肥腰广袖,右侧掩襟,缝缀扣襻或襟带,长可及地。藏袍用毛皮、氆氇以及各种呢、绒、绸、缎、麻布、棉布等为衣料,制成单、夹、棉、皮长袍。藏袍在衣领、袖口、襟衩、下摆等处,镶有细毛皮或花氆氇及诸色绒、布宽边。牧区牧民睡眠时,将皮袍腰带解下系于底襟,再将袍领提至头顶,作为被袋使用。藏袍的款式因地区不同而稍有差异,牧区皮袍多不挂袍面;西藏中部农区的妇女所穿藏袍和东部一些地区居民所穿藏袍有的是无袖袍。蒙古袍蒙古袍是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以毡、皮、革、帛等制作,衣肥大,长及拖地。蒙古袍的男女式样相似,牧区男女均穿用。蒙古袍分夹、棉、皮三种,冬以羊裘为里,多用绸、缎、布作面,夏用布、绸、缎、丝等为原料的夹袍。蒙古袍一般用红、黄、紫、深蓝色。蒙古袍袖长窄,下摆不开衩,衣襟及下摆多用绒布镶边,边宽约6~9厘米。蒙古袍穿着时稍向上提,以红、紫色绸缎紧束腰部,两端飘挂腰间。穿蒙古袍骑马放牧,能护膝防寒,夜宿可当被盖,瘦长袖筒可防蚊,束上宽大腰带,还能保持腰肋骨稳定垂直。擦尔瓦擦尔瓦是中国四川和云南大小凉山一带彝族男女使用的披衫。这种披衫与原始游牧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擦尔瓦的样式分有流苏(穗状饰物)和无流苏两种,各自流行于不同地区。擦尔瓦用白、灰、青三色羊毛线织成,并织有方格纹、斜纹、水波纹及南瓜籽纹等花纹。缝制一件擦尔瓦,需7幅或9幅毛料,上端采用羊毛编成的粗绳缩口,下端有数目众多的长达30厘米的流苏。男女老幼,不论寒暑,终年披用擦尔瓦。它白天可用来抵御风雨,夜间则可用来作被子盖。恐怖的蒙面在台湾海峡的澎湖列岛上,居住着一些奇特的居民。澎湖妇女的装扮很怪,她们爱好蒙面,不是普通的“蒙”,而是好像受了重伤裹扎般的“蒙”,令人多少有些恐怖感。她们习惯用两条大巾去蒙面,一条从背后过肩包下方,另一条向上缠卷,仅在眼部留空一条窄缝。她们劳动时头罩竹编的斗笠,手戴胶套,脚登水靴,更是密不透风。澎湖妇女的怪异装扮是有其原因的。原来澎湖地平、雨少、风大,早年就叫“风岛”。这里每年除6~8月是吹南风外,其余月份都吹东北季风;尤其以10月至翌年3月,平均每隔3日便刮一次台风,风速每秒可达20米。台风挟带着海水,吹刮一夜,就会将大地变成枯黄,故称“火烧风”。妇女爱美,在这样的环境下,为了保护娇肤,便不得不密密包裹了。惠安女的奇特服饰福建惠安女的衣服很特别,她们头上低低地戴一顶金黄色的斗笠,用一块由红、黄、绿三个底色构成的鲜艳印花头巾,将头脸包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眼晴、鼻子、嘴巴和一部分脸庞。他们身上穿的传统蓝布上衣,又窄又短,把肚脐都露了出来,黑绸的裤子却又肥又大,还要系上三四条腰带。她们把头脸包得这样严实,而对肚皮却又很开放,难怪外地人戏称她们是“封建头,民主肚。”惠安女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这大概跟惠安妇女的审美思想有关。她们的腰带有的是丝线、绒线和塑料线编的,有的是银子打的,是结婚时丈夫送的。她们认为这些腰带很美,因此把上衣做得短短的,把腰带结得低低的,不怕寒冷也要把腰带露出来让人看到。饮食习俗糌粑糌粑是藏族的主食,是将青稞或豌豆炒熟,舂磨而成。食用时,先将酥油茶或鲜奶、奶茶、青稞酒(用青稞制成的低度酒)等倒入碗内,然后加入糌粑,用手揉拌成团,再配以佐料即可;还可以在糌粑中加入茶水或煮成面糊后食用。一些与藏族毗邻的民族也有食用糌粑的习惯。酥油茶酥油茶是藏族的一种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此种饮料是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制作时,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与藏族毗邻的一些民族,也有饮用酥油茶的习惯。抓饭抓饭是中国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喜爱的一种饭食,因过去净手后用手抓食,故俗称抓饭。抓饭的主要原料为羊肉、羊油或清油、胡萝卜、洋葱、大米、葡萄干、木瓜等。制作抓饭时要经过炸、炒、煮、蒸等工序。维吾尔族和乌孜别克族人在过年或结婚等喜庆节日,常用抓饭招待客人。建国后,抓饭也随之传入内地,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风味饮食。马奶子马奶子是蒙古族及其他一些北方游牧民族用马奶制作的一种传统饮料。其做法是,将马奶贮于革器中,搅拌数日,味微酸后便可饮用。它通常色白而浊,味酸而膻,若延长搅拌时间,则色清而味甜。马奶子可以久存,适于牧民远处放牧时饮用。它有滋补强身、驱寒、舒筋活血、补肾消食、健胃、治疗腹泻及水肿等功能,逐渐形成了马奶疗法。来访宾客入帐时,常先在盛马奶子的革器内搅动数下,以表示对主人的敬意。至今,马奶子仍被蒙古族视为圣洁的饮料,少数地区还举办马奶子节,欢庆牧业丰收。冷面冷面是朝鲜族的传统食品之一,它的主要原料是荞麦面、小麦面和淀粉,也有用玉米面、高粱米面和榆树皮面的。冷面的做法是:将荞麦面及淀粉加水拌匀,压成面条,煮熟捞出,冲以冷水,然后去水拌以牛肉片、辣椒、泡菜、梨或苹果片、酱、醋、冰块等佐料,加入牛肉汤即成。现在北京、沈阳、哈尔滨等大城市以及朝鲜族聚居的城镇都设有冷面馆。中国的茶俗中国是茶的故乡,有传统的茶俗。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饮茶在我国传统礼仪中占重要地位,一切交际和应酬场合,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由此还演变出了托杯至胸前向主人致敬,添水时叩桌以示谢意及端茶送客等种种礼节。客来敬茶的风俗在许多少数民族中还发展成为最隆重的迎宾仪式,如蒙古族献奶茶,藏族人献酥油茶,景颇人献烤茶,苗族人献打油茶等。很多地方敬茶还成为节日活动的重要内容,如春节中的元宝茶,立夏时的土爱茶等就是传承至今的风俗。寄送新茶以示问候和敬意,也是悠久的民族习惯。经过漫长岁月的浸润,中国的茶俗又增添出文人饮茶赋诗作画,男女订亲饮茶为礼,民间纠纷饮茶讲和等种种形式,近年来各种类型的茶话会就是传统茶宴茶会的演变。遍布城乡的茶馆、茶楼、茶室、茶摊、茶坊、茶肆是人们品茗清谈、信息聚散、曲艺漫唱、生意洽谈、歇脚解渴的好场所,而这正是我国饮茶历史悠久的缩写。中国酒文化中国是酿酒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各种饮酒习俗、器具、娱艺、及有关诗文、书画的积累日益丰富,终于使中国酒文化处于世界最领先、最充实也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地位。中国还是酒型最丰富,风格最多彩的国家。压榨酒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酒类,以色泽澄黄、滋味醇厚的绍兴老酒为代表,品种有加饭酒、香雪酒、花雕酒、状元红等多样。烧酒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酒类,分为以泸州老窖、五粮液、古井贡酒为代表的曲香型;以山西汾酒、陕西西凤酒为代表的清香型;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以贵州董酒为代表的泥香型等多样。此外我国还拥有玫瑰红、味美思、金奖白兰地、中国红葡萄酒等各种采用传统无曲酿造法或吸收国外工艺技术酿造的果酒精品。竹筒饭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过去世世代代都是用竹筒烧茶煮饭,看起来挺简陋,做出的饭菜味道却别有风味。用竹筒烧茶煮饭不会烧着竹筒吗?不会的。将一根新鲜竹子砍成约50厘米长的竹筒,先要刮掉青竹皮,这样放到火上烧不着,可以连续使用4~5天。竹筒上还要切一个斜口,用起来方便。煮茶的竹筒只要放进水和茶叶就行了。煮饭是用芭蕉叶包好大米塞入竹筒,然后再灌进适量的水。煮菜用的也是竹筒,方法是先烧开水以后,再放菜和盐。烧饭时,在火塘里立两根杂木棍,中间横架一根木棍,然后将几截竹筒架在上面烧烤就行了。有趣的是,这些竹筒既不会燃烧也不会裂开。目前,基诺人家里都用上了铁锅和铝制品,不过外出劳动用餐时,仍采用竹筒煮饭。奇异的风俗产翁产翁是父系氏族制代替母系氏族制时产生的一种习俗。在中国,产翁意即男子通过模仿妇女生育,以加强与初生婴儿的血肉联系,从而确定孩子为父亲所生所有,并获得像母亲一样的亲权。产翁的习俗是妇女分娩后数天或立即起床,照常参加生产劳动,丈夫代替妻子卧床,模拟产妇生孩子的情景,并抚育婴儿。亲友前来探望,向他致贺。产翁坐月期间一如产妇,受到特殊的照顾和医疗护理,往往还有某些禁忌,如禁吃某些食物,禁止从事生产劳动和不许触摸某些物件等。直到清末及20世纪初,贵州威宁一带的仡佬族仍保留着产翁习俗。成年式成年式是原始社会时形成的男女青少年进入成年阶段时举行的一种仪式。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成年式的内容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中国古代汉族男子20岁,女子15岁为进入成人年龄,经成年礼后男女青年改装易服,受新名并准许结婚。过去裕固族少女15岁时举行一种仪式,戴上头面,即可进入结婚生活。台湾高山族阿美人男子14岁时编入少年组,在集会场所锻炼数年后,进入青年组,取得成人及结婚资格。瑶族的成年式称为度戒,16~20岁举行。云南宁蒗永宁纳西族的少年年满19岁时,行“穿裙子”或“穿裤子”的成年式,脱下长衫,少女换穿百褶裙,少年男子改穿短衣长裤,此后可以从事一些主要的生产劳动,参加成年人的社交活动。基诺族男子举行成年式时,要聚众将牛刺杀祭祖,并分食牛肉,父母赠以全套农具和成年人衣饰,并彻夜歌舞。在各民族中,行成年礼后,青年男女才能获得谈恋爱的权利。纹身纹身是许多民族中存在的一种装饰肤体的风俗。纹身即在身体的某一部分皮肤上经手术留下永不褪落的颜色图案。纹身是由原始人在肤体上绘画作为装饰的习俗发展而来,反映了原始人某种审美观念或宗教意义。进入阶级社会后,纹身被有的民族用以表示等级身份或作为秘密会社的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海南黎族、台湾高山族、云南傣族、独龙族、德昂族、布朗族、基诺族和四川凉山彝族等民族仍盛行纹身。姑娘追姑娘追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萨克族的传统游戏之一,主要是由一对对青年男女以男逃女追的方式进行。姑娘追多在结婚或喜庆节日举行,通常先由姑娘选定对手,然后双方并辔向指定目标徐徐前进。行进中,小伙子向姑娘倾吐爱情,一到指定地点,就急忙策马而回,而姑娘紧追不放。如果姑娘追上,便用鞭子抽打对方。这时围观的观众呐喊助威,为双方加油。这种戏谑性游戏为青年们提供了接触的机会,成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一种别致方式。嚼槟榔初次到海南旅游的人,见到黎族妇女嘴里不断地咀嚼,嘴里淌下一道道“鲜血”,会大吃一惊,以为对方在吐血呢。其实,这是人家在嚼槟榔。原来,黎族人有一种嚼槟榔的习惯,尤其是妇女最喜爱。她们用槟榔叶裹着切开的槟榔果和贝壳粉一起咀嚼。在黎村,常常可以看到不少中壮年妇女,无论是劳动,还是休息,或是在走亲戚的路上,嘴里总是不停地蠕动,并且不时吐出一口口红色的唾沫。由于长期的习惯,使她们一个个变得唇红齿黑。黎族人把槟榔树看成是正直、高尚的化身,他们除了喜欢嚼槟榔以外,还有不少习俗与槟榔树有关。黎族人家生了女孩,要在门前种一棵槟榔树,等女孩长大出嫁时,要把这棵槟榔树挖出来移植到男家去,直到她死后,还要将这棵树砍倒。黎族青年还把槟榔作为定亲的礼物。男方求婚时,把槟榔装在礼盒里送给女方。如果女方的父母打开盒子取出槟榔,就表示同意这门亲事。来到黎乡的人,也每每喜欢采下几颗槟榔,作为到过海南岛的纪念。半夜搬家贵州的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着一种风俗:半夜搬家。人们要搬到新房子时,往往要举行传统的搬家仪式,他们把家具等物品先放到院子里,小伙子们用锅灰把脸抹黑,老人们吹起唢呐、芦笙等民族乐器,大家唱着歌,围着家具翩翩起舞。歌舞停了,主人忙给客人一一敬酒,客人们要向主人道乔迁之喜,小伙子们洗净脸上的锅灰,表示开始了新生活。接着,搬家开始了。两个小伙子抬起祖传的麻布纺车(过去苗族以种麻为主,所以纺车被视为宝贝),走在吹唢呐的人后面。搬家的队伍出发时,人们立即把灯火熄灭,出村摸黑走一段路程后,再点起一盏小马灯,走一程后,又将灯熄灭摸黑走一程,再点起松明、火把,走一程又灭掉,再走一程,由几个小伙子在途中点好几盏灯照明,这时天渐渐地亮了,新家也快到了。到了新家,大家还要热闹一番。老人们换上新衣,姑娘们穿上五彩缤纷的新衣服,大家再次又弹又唱又舞起来。舞会结束,来宾们互相说着吉利话。小伙子们先把挂红布的麻布纺车抬进房子中央放好,然后把其他家具搬进去。搬好后,小伙子们同时朝天鸣放猎枪。太阳出来后,搬家仪式才结束。过生日滚烂泥田在湖南新晃侗族地区有一个挺有趣的风俗:小孩子过生日要滚烂泥田。这样做,侗族人认为是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勇敢的意志。一个人一辈子只有3个生日要滚烂泥田:一次是5岁,一次是10岁,最后一次是15岁。当地流传着一句谚语:“从母亲那里学到善良,从父亲那里学到勤劳,从祖父那里学到耐性。”一生滚3次烂泥田,意思是让小孩学到善良、勤劳和耐性的好品德。一个人到了5岁,从此脱离母亲善良、温柔的怀抱,要开始跟父亲学习劳动,接受艰苦的磨炼了,所以第一次滚烂泥田是由母亲把孩子领到田边,而父亲在对面接。到了10岁,由父亲把孩子领到田边,祖父在对面接小孩。如果没有祖父,便请村子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代接。意思是:孩子初步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下一步要向祖父等老一辈人更好地学习和锻炼,磨炼思想,锻炼意志,培养耐性。到了15岁,第三次滚烂泥田时,孩子则由祖父带到田边,对面田坎上没有人来接。意思是:从这个时候起,孩子即将长大成人,需要自己去体会人间的艰辛,前面的路需要自己独立去闯出来。看来,过生日滚烂泥田,不是一般的游戏玩耍,还真有一番人生道理在里头哩。妇女剃光头居住在云南双江县境内乡村里的拉祜族妇女,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俗——剃光头。妇女被剃光头,许多人会觉得不习惯,可她们觉得好看。为什么要剃光头?很早以前,拉祜族经常进山打猎,每当男人们出去打猎时,作为妻子的也要跟去帮忙。为了防止被动物抓住头发,所以她们就把头剃得光光的。直到今天,拉祜族妇女虽然不像从前那样再跟男人进山打猎了,但她们仍然觉得剃了光头舒适、卫生,同时也美。因此,凡是结了婚的年轻姑娘,随时都把头剃得光光的,而年纪大的妇女就更不用说了。不过,一般没有结婚的女孩,都不剃光头,表示自己还是少女,需要父母抚养。五彩婚俗哭嫁我国湖南省南部的江华瑶族自治县,还保留着一种古老而奇特的婚俗——哭嫁。姑娘出嫁前两天,在娘家人的陪同下走出闺房,来到定亲礼物前大哭一场,表示不忍心离开父母。送定亲礼物的当天晚上,姑娘来到祖宗厅里“哭嫁”。这时寨子里的青年男女欢聚一堂,陪着姑娘“会歌堂”。“会歌堂”就是大家聚在一块儿,在乐器的伴奏下随编随唱,直到次日清晨。“会歌堂”后,姑娘回到家中吃在娘家的最后一顿饭。饭后,姑娘哭哭啼啼地来到父母面前哭嫁告别,然后来到祖宗厅里拜别祖宗,祈祷婚后幸福。然后,姑娘用自己织的手帕捂着脸,在陪嫁娘的陪伴下边哭边走向停在寨外的轿子。等到哭湿了第三条手帕,姑娘才在手提小火炉的中年妇女的劝导下进轿。瑶族人结婚要“哭”,可解释是“悲”,悲伤的是生身父母把自己养育长大,现在要分别了;也可解释是“喜”,喜的是和心上人结婚,幸福的新生活就要到来。捆新人柯尔克孜族的婚礼是在新娘家里举行的。结婚的那天早上,新郎由亲戚和一群伙伴陪着骑马去新娘家。去的时候,带一只宰好的小山羊,在离新娘家不远的地方举行“叼”羊比赛。新娘家附近的年轻人也可以参加,最后由男方的一个小伙子把这只小山羊扔在新娘家门口,然后下马。这时,女方的亲友立即把身着礼服的新郎“捉拿归案”,捆绑于毡房外。过一会儿,新娘也被绑,而且和新郎拴在一起,互相看着对方,引起围观者的哄笑。这时,新郎的父亲只好向女方家的亲友们“苦苦哀求”,献上新郎用马驮来的烤全羊和其他礼物,一对新人才得到“获赦”。然后,女方请新郎和亲友们入毡房,开始举行婚礼仪式。自由的阿注婚在云南西北高原上的泸沽湖边,居住着纳西族的一个支系——摩梭人。这里十分偏僻,交通闭塞,原始气息十分浓厚,仍保持着母系氏族社会遗风的阿注婚姻。阿注是纳西语,是“朋友”、“伴侣”的意思。摩梭人的青年男女参加社交活动和结交阿注有一定的规矩,一般在儿童满13岁时,女孩、男孩分别要举行“穿裙子”、“穿裤子”的仪式,标志着童年时代已结束,开始享有社交权利。女子十五六岁,男子十七八岁,就开始结交阿注了。摩梭人的社交和婚姻十分自由,不受外人干涉,只要男有情女有意,通过交换头帕、腰带、戒指等信物礼品,就可以建立阿注关系,成为夫妻。这种婚姻关系很不稳定,结交的双方,关系好可继续往来,关系不好就分开,彼此再另找阿注。阿注婚姻所生的子女都属女方,由女方抚养,男子无抚养教育责任,父子之间不保持任何联系。男子在家庭中没有自己的子女。因此,这种家庭都是按母亲的关系组成,财产也由母系继承。在这种家庭里没有祖父和父亲,只有外祖母、舅舅和姨母。有的孩子只知道母亲,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解放以后,摩梭人的阿注婚姻逐渐向一夫一妻制过渡,这种古老的婚俗已有所改变。锁媒人普米族是我国一个人数较少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与四川省交界的兰坪、丽江等地区。普米族传统婚礼中的“锁媒人”很有意思。举行婚礼的当天早上,女方的送亲队伍往新郎家走后,男方的媒人被女方家扣押下来,锁在一间房子里。房外有两位姑娘把守,而屋内一位女方的唱歌能手用各种歌词考媒人。如果媒人唱赢了,守门的姑娘就开锁放人,媒人便能追赶送亲的队伍;如果媒人不能巧妙作答,唱输了,就得去向新娘父母敬酒,或送一点钱,才能脱身。媒人走到村寨口,还要过一道难关:寨子里每家背一坛酒在寨口守候,媒人必须要把每家的酒喝上一口才能走。有的媒人喝得烂醉如泥,被抬着送回去。而机智的媒人一般是不会被灌醉的。打女婿打女婿,是西北地区部分回族中盛行的一种婚礼习俗。新婚那天,男方家包括新郎和一名年轻陪客在内,要来女方家娶亲。当新郎走到新娘家门口时,早已聚集在一起的顽童(有些地区还有小伙子),用土块或雪球等朝新郎打去,新郎这时只能躲避,不能还手。相传,这种规矩是唐朝时流传下来的,慢慢成了习俗。打女婿实际上是当地男女老幼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表示对新郎的热情欢迎。民俗心理讨口彩1988年8月8日,香港、广州等地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商店专等这一天开张营业,许多经济合同偏等这一天签订,情侣们也都将这一天选为结婚的日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8”在粤语中与“发”音近,而这一天有4个“8”连在一起,这当然是千载难逢的好日子。这种“讨口彩”在近些年十分盛行,“8”和“6”及其组合数字,成了人们竞买的所谓“吉祥”数字。讨口彩的例子不胜枚举。除夕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鱼,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吉利。新年里家家吃年糕,也深含一个吉利主题:“一年高似一年”。年节里小孩子不慎将碗打碎,大人赶紧说一句:“岁岁平安”。汤圆和月饼之所以总受欢迎,是因为它具有“团团圆圆”的含义。送给新娘的鲜花是祝新人“花好月圆”,初生的孩子洗澡时用几棵葱是为了他的“聪明伶俐”等等。讨口彩是利用语言的谐音和一些事物的特性,人为地加以创意,从而获得新的寓意,来寄托人们的某些良好的心理愿望。它反映了各阶层的人们对不同生活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是人生价值观的间接反映。讨口彩的反面就是形形色色的语言禁忌。如亲人间不能分食一个梨,就是为了避免“分离(梨)”。人们讨厌“4”这个数字,因它同“死”谐音,出租车司机上牌照或家里安电话都不愿意带“4”的号码。钟与“终”同音,所以绝对不能送给别人作为礼物。上海人探望病人不送苹果,因为上海话中苹果与“病故”同音。这种语言禁忌与讨口彩一样,也是出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因此对不祥事物尽量躲避。中国民间传统禁忌中国民间的传统禁忌颇多。由于人们普遍追求成功与幸福,害怕失败与不幸,因而各种各样的禁忌几乎渗透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譬如,人们把一些自然物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不准指点日月,称狐为“大仙”、“仙姑”等;祭神祭祖是最庄严的举动,不允许任何贱物或不洁物接触;人生旅途中也有不少禁忌,如怀孕时不能吃兔肉以免生下来的孩子是兔唇,命名时讲究五行不能相克,婚配时不能属相不合,做寿时切忌使用白颜色,热孝在身不可随意串门等等;各行各业还有一些特殊的禁忌。渔民忌翻沉之类的话,煎鱼不准翻面,裤脚不准翻起。商家忌坐柜台上,也不允许背朝店门坐;人际交往中的禁忌更是无处不在。对长辈或自己尊敬的人不可直呼其名,而代之以尊称。慰问死者家属不直言死,而用亡故、辞世等委婉语。死的别称“死”的同义词很多,常见的有去世、过世、逝世、故去等。在古代,“死”的别称不但众多,而且从中能够窥见等级观念、心理活动以及情感色彩。天子之死叫“崩”、“驾崩”,意思是皇帝的车驾崩坏了。诸侯或相当于诸侯的封国国君、封爵王侯,以及贵妃、公卿大臣之死称“薨”。大夫之死叫“卒”,这从西周一直到唐宋以前都是如此。唐宋以后,普通百姓死,才敢称“卒”。古时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受佛教轮回观念的影响,“死”的别称上,出现了诸如“归天”、“厌世”、“下世”、“上仙”、“归净土”、“入冥”,甚至直言“下地狱”、“见阎王”、“上西天”等。革命志士、爱国忠臣、民族英雄,白刃横于前而宁死不屈,为国家赴汤蹈火,其死堪称英烈。人们用“殒(殉)国”、“殉难”、“殉节”、“殉命”、“殉身”、“捐躯”等来称誉他们。对于那些死于非命的奸臣、祸孽、恶人、盗匪贼寇等,往往称其死为“毙命”、“毙”、“绝”、“灰灭”等。大众化的贬词还有:“一命呜呼”、“蹬腿了”、“断气了”、“完蛋了”、“见阎王去了”、“下地狱了”,等等。关于“死”的别称,数量最多的还是如下这些大众化的中性别称,诸如:“亡”、“殁”、“没”、“丧”、“终”、“故”、“逝”、“殒”、“不起”、“绝命”、“弃手足”、“弃堂帐”、“捐馆”、“捐馆舍”、“物故”、“溘逝”、“弃养”、“亡躯”、“作古”、“谢世”、“弃世”等。西方人习惯于说死是“见上帝去了”,而有些共产党人习惯把最后的归宿喻为“去见马克思”。古代人未及15岁而死,称“夭”,未成年而死,称“殇”,此外还有“短折”、“夭折”等别称。至于“杀”、“诛”、“戮”、“醢”、“战亡”、“病没”、“弃市”、“伏诛”、“伏法”、“就义”、“正典刑”、“正法”、“凌迟”、“戮首”、“腰斩”、“寻短见”、“自经”、“自缢”、“自溺”、“遇害”、“遇难”、“牺牲”等,都属于死的不同方法,不能视为死的别称。各种葬俗天葬天葬是中国藏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葬俗,至今仍保留。葬前,将死者放在屋内角落处停一至数日,请喇嘛念经一次。葬时,尸体忌从房门抬出,只能从窗口运出;如果在楼上,尸体用绳索吊下。天葬场是习惯形成的。专司天葬者将尸体用畜驮或背扛方式,运至天葬场。碎尸时,焚柏杖,烟缕升起,群鹰趋烟而至争相啄食。尸骨以食尽为吉祥,若有残余,送葬亲友则将其焚化。死者用过的器材和穿戴,归司天葬人所有。除藏族外,中国的部分裕固族和少数门巴族也行此种葬俗。水葬水葬是部分藏族、门巴族在建国前实行的葬法。西藏地区的藏族多数实行天葬,唯凶亡者和一些传染病亡者被贬用水葬;另一些地区的藏族因地处草原,缺乏燃料,除农奴主行火葬、天葬外,一般也行水葬。水葬有固定的场所,多设在江河急流之处。人死后,请喇嘛念经,由司水葬者或近亲,将尸体层层捆扎,背至水葬场,在其前胸绑一巨石沉水。死者生前的穿戴用物归司水葬者所得,其余财产半数交地方封建政权,半数交寺庙。由于治丧待客花费大,许多人因而负债累累,有些家庭甚至破产。火葬火葬是以火焚尸,将骨灰储于盒(坛、缸、瓮等)内。因民族不同,火葬仪式、方式各不相同。四川、云南大小凉山彝族火葬时,凶死者骨灰予以扬弃,正常死亡者的骨灰用土稍加掩埋。拉祜族火葬时,将死者及其生前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一起火化。普米族则先将尸体放进四方形棺中抬到火葬场,用斧劈开,把尸体置于放有蜂蜜和酥油的“柴房”中火化,后收骨灰送往高山的骨灰洞中。建国后,由于丧葬制度的改革,在大中城市中,火葬已日益普遍。土葬土葬是世界各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葬式,又称埋葬。土葬有多种形式,如竖穴墓、大石墓、瓮棺葬、石板墓、洞室墓、木椁墓、船棺葬等等。树葬树墓亦称风葬,具体葬法颇多。如有的在树权上把树枝搭成鸟巢状或在几个树杈上搭放横木,将死者陈放其上;有的在树上建造窝棚状小屋,将死者置其内;有的将死者悬挂或捆于树上。中国东北、西南等地区曾有这种葬俗。树葬习俗的产生,同游牧经济有关,也与远古人类的“巢居”有关。崖葬崖葬是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遗体的一种葬俗。中国的崖葬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山区及湖南、四川东南的长江及其支流沿岸和台湾各岛屿。崖葬大体可分四种类型:一是将葬具放置在天然崖穴中;二是将葬具放入山崖层的罅隙里;三是在悬崖上凿孔钉木桩,搁置葬具;四是将葬具放置在开凿的山崖窟龛中。环宇风情节日庆典圣诞节“圣诞节”是欧美国家一年中最重要、最热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节日。每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纪念基督教创始人耶稣诞生的节日。在这一天,各国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都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圣诞节”最常见的庆祝方式有:一、互相寄赠圣诞贺卡。这是表示节日祝贺的最普遍方式,特别是对平常不大见面的朋友或远地的亲友,一般提前寄出,预期在节前寄到对方。二、赠送礼物。“圣诞节”中总有一位不寻常的客人出现在人间,他就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圣诞老人。据说,他在每年的圣诞节由遥远的北方坐着驯鹿驾御的雪橇而来,由烟囱进入各家分送礼物。“圣诞节”前夜,孩子们通常把长统袜放在壁炉旁,相信圣诞老人会在夜里从大烟囱中下来,给他们带来满袜的礼物。第二天早晨,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跑到壁炉前,果真得到了满满一袜子的各种礼物。其实,这些礼物都是他们入睡后父母赠送的。在“圣诞节”,成人之间也互相赠送礼物。三、圣诞树、烧木头及其他。欧美人过圣诞节时,最突出的一个标志,就是家家户户都摆有一棵圣诞树。圣诞树也叫基督树,通常是绿色杉柏之类的塔形小树,并点缀上各式彩灯,每到夜晚,它光芒四射,绚丽多彩,为节日之夜增添无限的情趣。四、圣诞晚餐。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在一起吃一顿丰盛团圆的晚餐。除一般节日的美酒佳肴外,各民族还有些特殊的传统食品。例如,美国人吃火鸡;英国人吃烤孔雀和猪头,吃马槽形的馅饼;德国人吃烤鹅;意大利人吃炸鳗鱼;挪威人吃烤饼;瑞典人吃鱼;亚美尼亚人吃炸或煮的芹菜。麦加朝圣一年一度的伊斯兰教朝觐大典在伊斯兰教历12月上旬(公历10月末11月初)举行,各国的穆斯林朝觐者从世界各地前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麦加是沙特阿拉伯王国西部的一个城市,它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大清真寺是麦加城最著名的圣地。它高达24米,有25道门,门上镶嵌着各种装饰品。此外,还有6道小门和7座尖塔。寺前是广场,朝觐者在广场上每天进行5次祈祷。朝功是伊斯兰教“五功”之一(其他四功是:念功、拜功、课功、斋功)。朝觐者必须完成四项内容。第一项是受戒。朝觐者在进入麦加之前,必须换去平常的衣服,披上两块白布,赤脚穿草鞋,不理发,不修容,不剪指甲,不许争吵,不许伤害生灵,以表示穆斯林同舟共济,共同维护安拉(即真主)所创造的一切。第二项是游天房。朝觐者汇成一股人流,按逆时针方向绕天房和玄石步行7圈。人们都争先恐后地靠近玄石,以便吻它,摸它;挤不进去的人,只好举双手致意。第三项是在天房附近的萨法山和麦尔卧山之间疾行。近年来,沙特阿拉伯政府已在这两山之间筑起了一座长廊,朝觐者在长廊来回疾行7次。传说,先知易卜拉欣的妻子哈泽尔带着儿子伊斯玛仪初到麦加时,曾奔走在两山之间寻找水源。安拉出于怜悯,在天房附近放出清泉,后来叫做渗渗泉。朝觐者在这里疾行之后,然后饮泉水,以表示对古圣先贤的怀念和对安拉的感恩。朝觐者的最后一项活动是进驻麦加东南面的阿尔法特山,住在帐蓬里念经、礼拜一天,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第二天,即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宰牲开戒,庆祝古尔邦节。愚人节每年的4月1日是一个奇特的节日——愚人节。最早风行于法国,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愚人节的风俗后来传遍欧洲各国,并影响到全世界。每逢这个节日,魔术品商店会提供不少花样翻新的商品,例如,坐上去就会发出刺耳噪音的坐垫,划着后会变成烟花的火柴,以及为那些要在舞会上装出另一副面孔的人们准备的肉瘤、假鼻子、胡子等。还有人在街上化装游行,与路人开一些恶作剧性玩笑。同学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可谎称有信、有电话,或互赠荒唐的请柬、令人哭笑不得的礼物,以戏弄对方,取笑逗乐。新闻媒介也报道一些耸人听闻的怪消息,什么某地发生地震了,月球上发现外星人基地了,等等。印度蛇节在印度各地每年都要庆祝蛇节。其中7月底8月初在雪拉拉举行的蛇节最为壮观,最富有戏剧性。在印度神话里,蛇常常被视为神圣之物。雪拉拉人与田野里的蛇一直和睦相处,这些蛇一年一次让村民把它们捉住,享用村民供奉的鲜花、稻子和牛奶,之后又获释而去。节日那天,全村人列队游行,他们举着旌旗,吹着螺号,敲锣打鼓,朝村庙走去。到了庙里,由男人把蛇放出来。在湿婆神像前,蛇轻轻摆动着身体,摇头晃脑,蜷曲的身体在晨曦下熠熠发光。从庙里出来,回到村庄的草地上,装在瓦罐里的蛇再次被放了出来。在绚丽的阳光下,它们或探首摆尾,或翩翩起舞,或一动不动。妇女们把满盘的牛奶、稻米和鲜花供奉给它们。她们弯下身子,用花朵轻拂蛇头或用彩色香粉扑撒蛇身。五六岁的小孩把无毒的绿蛇或褐蛇披挂在肩膀上,毫不惧怕地用小手抚摸蛇身。庆祝活动结束时,所有的蛇都被放掉,它们游回自己的洞穴和稻田,等待来年的荣耀和美餐。慕尼黑啤酒节啤酒,清冽芳香,提神消渴,是许多人喜爱的饮料。在风景优美的德国古城慕尼黑,每年九月十月之交,都要举行大规模的狂欢活动,这就是欧洲游客们争先一赴的“啤酒节”,因为时序,也叫做“十月节”。慕尼黑是举世闻名的啤酒城,那里出产的啤酒清香可口、气足泡密。慕尼黑人饮酒也是海量惊人。据统计,该地平均每人每年要喝220公升啤酒。自1810年以来,除两次世界大战及之后几年,慕尼黑啤酒节年年举行。节日那天上午,在12响礼炮声中,慕尼黑市市长在特丽莎广场当众打开一桶啤酒,宣告了节日的开始。这时,穿着传统服装的啤酒女郎,立即将新鲜的啤酒用容积达1公升的单耳大杯,川流不息地送到早已迫不急待的饮客们面前。她们一次可送上10杯清香甘冽的啤酒,甚至不用托盘。节日活动的主要场地是40公顷的黛丽丝草场。这里碧草萋萋,无数气球、彩旗将广场装饰得缤纷多姿,几百个五光十色的货摊、到处林立的惹人注目的广告和几十个大啤酒亭组成了一座繁华的集市。慕尼黑酿酒公司的大型啤酒馆,可同时聚集5万人酣酒娱乐,壮观的场景可谓是“啤酒之天国”。在酒场的中央演奏着德国民谣,醉意惺忪的游客,肩碰着肩,反复和声高唱,忘记了深夜早已降临。街头张灯结彩,慕尼黑的七大酒厂组成游行队伍,在街上载歌载舞。街头有戏剧演出、民歌和音乐会助兴。人们手里举着啤酒杯,逢人便喊“干杯!”。慕尼黑的十月啤酒节,既是狂欢节,也是一个传统文化艺术的盛会。热情、奔放、欢乐的节日庆祝活动要持续半月之久,直到10月的第一个星期日才告结束。母亲节和父亲节在美国,人们每年都要庆祝母亲节和父亲节。母亲节的发起人叫安娜·贾威斯。她深感母亲的伟大,1907年,她联合另外一些人发起了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纪念母亲的节日活动。1914年5月9日,这一节日正式得到美国国会的承认,并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这一天,人们按照传统习惯佩戴一枝石竹,表示对母亲的敬意。如果母亲已经去世,就佩戴一枝白色的石竹。在母亲节这天,每个家庭和教堂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和开展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父亲节的发起人是舒若拉·达德太太。在她的努力提倡和积极宣传推动下,1910年,在她的故乡、美国西海岸的华盛顿州的斯坡坎市第一次举行了全市性的庆祝父亲节的活动。1972年,父亲节正式被美国国会承认,并规定每年6月份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每逢父亲节到来时,商人们便大做广告,鼓动和吸引人们去购买卡片之类的纪念品和礼物,在父亲节那天用来送给自己的父亲。也有的子女把自己手工制成的各种精致小巧的礼物赠给父亲。年俗趣闻伊朗的新年伊朗的新年是“诺鲁兹节”,又是春节,是全国性的喜庆日子。节日从伊朗历一月一日(相当于公历3月21日或我国的农历春分)到十三日这段时间,是伊朗人2000年多年的传统节日。在旧年最后一个星期三的晚上,要举行“跳火堆”活动,俗称“跳火堆的星期三”,迎接新年的来临。当夜幕刚刚降临,便见大街小巷燃起一堆堆篝火,一家老小围着火堆,在朗朗笑声中,跳火开始了。小伙子一马当先,奔腾跨过;少女体态轻盈,翩翩起舞,飘然越过;老人在袅袅余烟中缓步穿行。人人口中念念有词:“黄色(指面黄肌瘦,身体萎弱)予你,红色(指红光满面,体格健壮)给我”,祈求在新的一年无病无灾,永远健康。“跳火堆”结束后,少女们披着面纱,三三两两,结伴而行,边击银勺,边哼小曲,走邻访舍,索取糖果,名曰“讨吉利”。她们还站在阴影下或街巷拐角处,偷听过往行人的谈话,并用听到的第一句话来卜算自己明年的吉凶。除夕,全家欢聚,一定要吃顿丰盛的“团圆饭”。这时桌上摆着7样东西,其波斯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都是S,称为“哈夫特辛”。7样东西及其含义是:麦苗或豆苗——万物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苹果——硕果累累,鲜美滋润;醋——生活美满,有滋有味;蒜——驱除恶魔;金、银币——招财进宝,发家致富;香料(调味用)——生活美好;麦芽糖——生活甜蜜。此外,桌上还放着《古兰经》和伊斯兰教什叶派鼻祖阿里的画像,表示主人的虔诚;还有象征光明、诚挚、前程似锦的镜子、蜡烛、彩蛋和金鱼。初一到初三,人们走亲访友,互祝新春快乐。郊游是“诺鲁兹”的最后一项活动。伊朗人认为,“13”是个不吉祥的数字,所以正月十三日人们合家出游踏青,以避邪恶。这一天,大小公园和绿野,游客如云。人们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流连忘返。新年“第一只脚”英国人爱在新年之际预卜来年的吉凶,除夕午夜过后,朝屋里迈进第一只脚的人,预示着新的一年的运气。如果他(她)是个快乐、幸福、有钱的人,主人将全年吉利。如果他(她)是个忧伤、不幸、贫穷的人,主人在新的一年将困难、倒霉。来访者名字的第一个字母,也事关重大。如果这个字母象征吉利,那么主人在新的一年里就将鸿运高照,否则就意味着厄运。英国人也有守岁的习俗,除夕之夜举家围坐,直至教堂鸣钟,再集体前往祈祷。随后人们欢唱辞岁歌,狂跳土风舞,庆祝新年。祝石头成金在希腊的提诺斯岛上,人们除夕前要搬进家里一块长满苔藓的大圆石头,象征财源茂盛,五谷丰登。在希腊的克里特岛上,人们拜年要带上一块大石头,进屋后把它放在地板上,然后向主人祝愿说:“但愿你家有一块像这石头一样大的金子。”爬高过新年德国人有个传统习俗,新年时比赛爬高,以示步步登高。每村选一棵又直又高的树,砍去树枝。元旦的清晨,小伙子们顺着光溜溜的树干比赛爬高。比赛的第一名被誉为“新年英雄”。小伙子们奋勇争先,谁都想第一个爬上去获得“新年英雄”称号。德国不少地方还保留着这样一种古老的习俗,除夕之夜,男子们聚在一起,喝酒打牌直至午夜,快到12点时,大家跳到桌椅上,元旦钟声刚一响,大家一个个往下跳,说是跳进新年,紧接着扔掉棍子,以示辞旧岁。花水浴阿根廷人在炎热的夏天过年,他们酷爱水,认为水是最圣洁的,可以冲刷掉一切污秽的东西。所以每年元旦这天,各家老小成群结队地去江河溪水中洗“新年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污秽。洗前先将一篮鲜花瓣撒在水面上,然后跳进落英缤纷的“花水”中沐浴,并用鲜艳的花瓣揉搓全身。在他们的心目中,新年花水浴可以洗掉污垢和晦气,换来新的一年里的吉祥如意和幸福吉利。筑雪挡魔加拿大人把白雪看作是吉祥的象征。他们新年期间,非但不清除住房周围的积雪,反而把白雪堆在住房四周,筑起一道雪墙。据说雪墙可以阻挡妖怪的入侵,带来欢乐和幸福。埋葬破烂墨西哥许多地方有个奇特的习俗,新年来到之前,人们首先在村边挖一个深坑。除夕前,各家各户进行大扫除,清除垃圾破烂,并把它丢进坑内。等到除夕的午夜,人们聚集在村边,一起用土将坑填平,以表示除旧迎新。一天看一年在葡萄牙,人们从元旦第一天的天气看一年的年景:刮南风,新的一年将风调雨顺;刮西风,将有个捕鱼和挤奶的好年景;刮东风,水果将获丰收。人们还从新年头12天的天气看12个月的气候:1月1日的天气决定1月份的气候,1月2日的天气决定2月份的气候,依此类推。吉样的喷嚏保加利亚人在新年前夕,各家都要采回许多柏树枝,并用五颜六色的绒线和彩带加以装饰,然后把这些经过装饰的树枝扎成一束一束的,让孩子们拿去给亲友拜年。他们认为用这种树枝轻轻地拍打别人,会在新的一年中给他带来幸福、健康,使他万事如意。保加利亚人在除夕的午夜,当时钟敲过12点时,都要把灯熄灭3分钟,然后再重放光明。元旦用餐时,家长将把第一只羊羔,第一头牛犊或第一匹马驹许给打喷嚏的人。他们相信,打喷嚏的人会给全家人带来幸福。他们还盛行吃特制的新年蛋糕,蛋糕里放进了各种各样的小礼物,比如谁吃到小钱币,就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他将成为一个富裕的人,谁吃到玫瑰花则将成为一个幸福的人。礼仪大观告别礼除常见的握手、拥抱、挥手之外,还有一些民族,有他们自己独特的告别礼。如日本乡间为亲友送别时,女子必须屈膝下跪,男子则持脚上木屐在空中摇动,以示各自珍重。土耳其人为亲友送别时,两手交叉胸前,并行九十度的鞠躬礼,以表敬重。南非的居民在道别时,送行的人常常将一支孔雀毛或鸵鸟毛送给远行者,以表示依依惜别,所以每个远行者的帽子上常常插满了羽毛。尼泊尔人则喜欢把一种手工精制的鞋送给上路的朋友,以表示前程似锦。新几内亚人送别亲友时最为热闹,他们高声尖叫,并往自己身上抹泥巴。吻手礼吻手礼在波兰是很盛行的。波兰的大多数妇女不希望丈夫分担家务,却希望丈夫把她们当成贵夫人,吻她们的手。连执行任务的女交通警察也要求人们行吻手礼。素不相识的也门人相见时,双方主动握手并道“赛来姆”;亲朋好友相见,则紧握右手,同时亲吻对方手臂,反复几次。人多时,跟人握一次手,吻一下自己的手,然后再与第二人握手,直至跟所有的人寒暄完毕。晚辈则用双手拥抱长辈,亲吻脸,然后跪吻长辈的大腿、小腿甚至脚背,以示尊敬。吻脚礼尼泊尔人的晚辈见到长辈时,如儿子见父亲,侄子见叔父,要跪下来吻长辈的脚,但遇到父辈的朋友时不必行此礼。长辈要在晚辈头上拍一下,以示还礼。每逢重大节日,妇女也要向公婆及丈夫的姐姐行吻脚礼。接吻礼接吻作为一种示爱方示,有的表达爱情,有的表示友情,有时表示晚辈对长辈的尊敬,有时则表达长辈对晚辈的关心。欧美人的接吻礼,一般只限于夫妇、情人或长辈与晚辈之间;非洲有些地方的居民,则以吻酋长走过的地方为荣。古波斯、古罗马的接吻方式有阶级、贵贱之分,只有同一阶级的人才可以吻嘴唇,不同阶级的人只能吻面颊。俄国沙皇时代,赐人以吻是最高奖赏。法国人有男性互吻之习俗,往往吻每边脸颊各一次。接吻可能源于婴儿与母亲嘴碰嘴的感情交流方式,也有人说源于史前人互舔别人的脸来吃盐的习惯。鞠躬礼日本人重视礼仪,尤其擅长鞠躬。一些大公司对新来职员要进行鞠躬的礼仪训练,首相对议员演说前要鞠躬,电视播音员开播前要向观众鞠躬,商店营业员要向每个顾客鞠几次躬。一个女电梯司机说,她平均每天要鞠2560次躬。一般日本男子见面,一边握对方的手,一边深鞠躬,妇女则以深深地一躬表示致意。独特的见面问候除常见的问候语“您好!”、“早安!”、“晚安!”以外,许多民族也有自己特殊的问候语。阿拉伯人常用“在你面前的是你的亲人,在你面前摆着的是平坦的道路”,来表示问候。印度人的问候方式是见面时以鼻额相碰,彼此紧紧拥抱。在非洲,有的民族见面后互问“你出汗的情况怎样”,以表示关心与问候。因为这个地区流行热病,得了热病的人,皮肤就会变得干燥,而健康人的皮肤一般是湿润的,因此在这里,皮肤出汗与否是衡量人们是否健康的标志。尼泊尔宾主相见时,双手合十,口中道声“纳马斯得”。在山区,主宾相见时,主人伸出舌头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因为舌头和心都是鲜红的,红舌头代表赤诚的心。非洲有的部落有个奇怪的礼节,即表示珍爱一个人或一个物时,要吐唾沫。当部落的战士第一次遇到小孩时,要朝他吐口唾沫。在触摸一件新武器时,要先在自己手上吐唾沫。这可能是一种古老的遗俗,因为一些原始人认为,口水可以避除邪恶。回族是诚实憨厚、讲礼貌的民族,待客十分热情。回族亲友相逢,要互道“色俩目”;谈话时,不能左顾右盼,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不能挑剔牙齿,或将手指塞进鼻孔中;不能当着别人的面吐痰、抹鼻涕。家里来客人后,主人要马上沏茶、备饭,一般不能对客人说“你喝茶吗?”、“你吃饭了没有?”喝茶要喝盖碗茶,要当着客人的面,将碗盖揭开,放入冰糖、核桃仁、红枣、葡萄干、桂圆等滋补品,然后盛水加盖,双手捧递。阿尔巴尼亚的礼仪有很多讲究。在阿尔巴厄亚语中,对生病、生育、乔迁、婚丧,都有成套问候的语言。如过生日时,人们会说“祝像高山一样长寿”、“像雄狮那样结实”;生育时,人们祝产妇“再生100个”;办丧事时,人们通常讲“与您同哀”、“望您逢凶化吉”、“化悲哀为乐”等。服饰文化头上的果饰在喀麦隆的甸芒德姆,有人把水果用于装饰。这样做的一般是妇女,特别是未婚的姑娘,但有一些老妇人和男子也如此装束。甸芒德姆人的头饰都是果饰,即把水果插挂在头发上。他们一般都用较小的水果,如甜莓、苹果、椰果、香蕉等。这种果饰既可用整只的水果,也可用一部分切割下的水果,还可将各种水果交叉镶嵌。他们往往用一种叫酒米果的野果汁将新鲜水果浸泡后再用,以防新鲜水果变色。男人一般选用一只香蕉或一只椰果,放在头部中央,同头发扎结在一起,非常好看。姑娘头上的果饰,还可送人食用。能够吃到姑娘头上的果饰的年轻人一定是姑娘选中的对象。头布集锦头上包布也是头饰的一种。例如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的农民,很早就有用白羊肚毛巾包头的风俗。现在农村妇女则喜欢用各种颜色的方巾包头。外国也有各种式样的包头巾。黎巴嫩的山中居住着德鲁士族居民,他们是伊斯兰教的忠实信徒。为了表示对真主的虔诚,这个民族的妇女总是把头巾挽得高高的,足有50公分高。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高的“帽子”了。以前,这种装束流行黎巴嫩全境,几乎成为黎巴嫩女人的普遍打扮。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现在即使在德鲁士族中,也只能偶尔见到了。世界上最长的包头布,要算印度北部的锡克教男教徒的包头布了。锡克教徒终生不准剃头和刮胡子,男人的胡子一般都把下巴遮盖了;而长长的头发在头上盘成一个大发髻。所以他们用的头布一般都在40尺左右,换成公制就是13米多呢!头布使用最普遍的要算阿拉伯地区了。这儿的男人,无论大人或小孩,国王或平民,头上都缠着布。头布多是用一块长长的白布做成,外面用绳子固定住。有时,他们还在头布外面套上一顶紧紧的便帽。这种打扮可以使头皮免受烈日的烤晒。阿拉伯女人的头布更有其奥妙之处,她们的头布上缝着一个布袋。结婚前,她们把积攒的钱装在这狭窄的布袋中,随时戴在头上,备做嫁妆。结婚后积攒的钱,也照常装在袋中,戴在头上。只有当家中遇到特殊情况时,她们布袋中的钱才能花费。现在由于金币的消失,这种风俗已不常见了。长颈美女缅甸巴洞地区部族女子,为了使自己打扮得漂亮,在颈部套上一圈一圈类似脖套的黄铜环,并不断地加高,使脖颈不断伸长,最长的达1英尺。她们同时还常常在铜环上面挂几条银链,装饰一些硬币,以显示自己的财富和地位。这里的女孩子5岁的时候,就由一位村医把第一根直径1/3英寸的黄铜棍绕在她的脖子上。后来用鸡占卜黄道吉日,再绕上几圈,再以后便随着年龄的增长,每3年加上1个新的铜环。这样,女孩子脖子上的铜环数不断地增加,最后可以增加到30个,重量达20磅。这些铜环给妇女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使她们走路很困难,饮水还需弓背伸头,通过一根麦管吸才行。由于铜环的长期紧箍,不但使妇女的声带发生了变化,说话的声调很高,而且颈部的肌肉也萎缩了,甚至在一旦取下铜环时,就必须用一样东西来支撑颈部,直到颈部肌肉逐渐得到恢复时为止。不然的话,头部就会向前倾倒,不久就要窒息死去。男梳辫女光头马赛人身材高大,臂力过人,额角宽阔,嘴唇厚实,五官端正,皮肤呈棕黑色。他们与众不同的一个特点是,男子头上如同我国维吾尔族姑娘似的梳着无数条小细辫子,而女子却光头。未成年的儿童一丝不挂,成年男女有时只在下身兜一块兽皮、草帘或用韧皮纤维制成的叫做“姆布吉”之类的东西遮丑。男子12岁,女子9岁时一律要穿耳洞,挂上重达半斤以上的皮饰耳环,任其下坠,直至将耳洞撕裂成一条长口子。他们喜欢将血和泥巴混合在一起,涂在头上。男子投入战斗或放牧时,头上饰有狮子鬃毛,手持锋利的标枪和盾牌,显得异常粗犷威武。战士有时用色彩鲜艳的驼鸟羽毛做成大圈圈挂在头上,中间仅露出面颊,作为头饰。女子则将五光十色的串珠制成二三寸宽的拼有各种花纹的扁平项圈,由大到小一层层套在脖子上,年龄越大,层数越多,颈部全被箍住。除颈部外,女子的手上和脚上也要戴上红、白、黑、蓝相间的各色串珠。她们认为这是最美丽的装饰。和服和服是日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穿和服有很多讲究。第一,重要场合或仪式以及传统节日中,必须穿不同式样的和服,新娘穿“白天垢”,中年妇女穿“留袖”,少女穿“振袖”,老年男性穿“纹付”等。第二,讲究复杂的穿用方法,如妇女在最里面穿“腰卷”(贴身衬裙),其次穿“襦袢”(贴身汗衫),然后穿“长襦袢”(贴身长衫),外面穿“长着”(长和服),系“带下”(细带),再缠上腰带,在腰背上打出式样繁多、名称优美的花结,在腰后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上去像个方盒。第三,注重和服穿着的配套。如袴(裙裤)套在“长着”的下部,木屐或草履必不可少,男人要迈稳健的外八字步,女人要走急速的内八字步。发型也很讲究,未婚姑娘穿宽袖外服,梳圆发髻;已婚妇女穿紧袖外服,梳“岛田”式发型。穿红领衬衣的是姑娘,穿素色衬衣的是主妇。和服一般腰身宽大,不贴身;袖子短而宽,最宽达3尺,一直拖地;领口较大。这些特点适应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散热性强,夏天穿着凉快,但冬天御寒保暖性差。神秘的面纱在穆斯林国家里,妇女必须深居简出,据说是为了不让外人轻易窥见。妇女若要出门探访亲友或学习教义,就需戴上盖头或面纱。因为阿拉伯人认为,妇女除手脚外,全身都是羞体。男人若窥见陌生妇女的面容,就认为是不吉利、不幸的事。因此戴盖头是穆斯林妇女的义务。戴面纱成为穆斯林国家的风俗,也是阿拉伯妇女的特征。由于受到妇女解放潮流的影响,目前穆斯林国家对妇女的地位也有了一些新的看法,不少妇女抛开面纱、长袍,穿上了西服和袒胸露臂的时髦服饰。男穿裙子女穿裤在阿拉伯的北也门,居民服饰的最大特点是男穿裙子女穿裤。男人头上大多扎白头巾,也有少数是花巾或彩条巾,上身穿衬衣,外着西装上衣,肩上披着一条长巾;下身穿短裙或裙子,而且以白布面料见多。男人不分老少,一年四季都穿裙子,脚趿拖鞋,不穿袜子。妇女通常穿连衣裙和长裤。出门时,她们把身体包裹起来,只露出两只眼睛,有时连眼晴也不显露。裹身物有花格子的大披风,从头顶披起一直拖到地面,头发、面部和嘴巴另用一条黑巾裹着。另一种裹身物是黑纱,分三个部分。一是黑纱头巾,把头发、面部和脖子全部遮起来,她看得见你,你看不见她;二是披肩黑纱,从肩膀披到腰际,胸前用带子系着;三是一条大黑纱裙子。在街上或田野里,你如果看到远处好像立着一个黑衣人,那准是一个女人站在那里。吉祥的眉心痣印度的大多数妇女额头正中都有颗指头大小的红痣,这痣是人工用红颜料点上或红锡箔贴上的,印度人称之为“特丽佳”或“特佳”。点上红痣确实给印度妇女平添了几分妩媚。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眉心痣往往代表不同的意义,总的来讲是喜庆、吉祥的象征。因此人们又称之为“吉祥痣”。吉祥痣还有消灾避祸的意义。在印度,人们往往故意在孩子的眉心点上黑色痣,达到消灾避祸的目的。吉祥痣还有表示身份的功能,过去印度姑娘结婚时,由新郎亲自用朱砂给新娘前额点上吉祥痣。所以红色吉祥痣是已婚妇女的标志,未婚女子与寡妇不能点痣。现在印度人点痣的范围大大地扩大了,无论已婚还是未婚,甚至几岁的小孩也可点上吉祥痣。他们把吉祥痣视为一种有民族特色的时髦装饰。吉祥痣可用不同的颜色。许多妇女准备有五颜六色的塑料贴片,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就用什么颜色的吉祥痣,使自己浑身上下色彩协调。吉祥痣还有不同形状,可根据脸型、发型、衣着及爱好,点成圆点、三角形、五角形等各种形状。饮食习俗风靡世界的茶文化茶与咖啡、可可,号称世界三大饮料。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都有饮茶的习惯。不过,各国的饮茶习俗,大有异趣。美国人饮茶,力求简单、快速。他们从不愿为冲泡茶叶、倾倒茶渣等花费时间,也不容许杯中留有任何叶片。茶商制成一种速溶茶(茶精)供应。也有人喜欢饮冰茶,先在杯内放入占杯容量2/3的冰块,再将茶汁倒入,并加适量蜂蜜,几片鲜柠檬。此种茶甜、酸、涩三味,饮来别有风味。马里人喝茶用水“煮”而不是“沏”。他们煮茶专用一个直径为20来厘米的小木炭炉,把一个直径为10来厘米的小茶壶浅浅地埋入烧红的木炭之中,煮沸待饮,其时浓香四溢,陶然自乐。北非的摩洛哥、突尼斯、毛里塔尼亚人,喜喝绿茶。茶中总要加入少量冰糖,采二三片新鲜薄荷叶或柠檬放在茶汤里。其味道香醇浓厚,又酸又甜,略带苦涩味,喝起来有凉心润肺之感,令人久喝不厌。印度人喝茶的方式十分奇特:把茶斟在盘子里,伸出舌头去舔饮,真可谓别有一番风味。乌拉圭、巴拉圭、巴西、玻利维亚、阿根廷人还用不同的沏茶方法来表达自己不同的感情,饶有风趣:加糖表示“友好”;加苦味佐料表示“冷淡”。如果侍茶的是位初恋少女,茶很甜就是表示“请与父母说”;加一片桔皮表示“同意结婚”;如果送上已用过的淡茶就是“拒婚”,小伙子就要知趣地另找门户求婚了。鸡尾酒鸡尾酒(cocktail)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掺入鲜果汁或果子露,以及香料、苦味剂配制而成的酒。它源于美国,后传入欧洲。鸡尾酒问世以来,品种不断增加,至今有已3000多个品种。鸡尾酒会是以鸡尾酒和饮料招待宾客的酒会。席上备有点心,大部分客人站着进食。举行这种酒会有一定的时间,一般都在下午举行,不同的举办地点,具体时间又有所不同。酒会进行期间,客人可自由出入,迟到不为失礼,早退亦无妨。请贴要在两周前发出,接到请贴的人须签写回执,申明自己是否出席。当今世界七大鸡尾酒是亚历山大酒、阿美里卡诺酒、血玛丽酒、菲斯杜松子酒、牙买加甜酸鸡尾酒、曼哈顿酒和内格罗尼酒。漫话啤酒如果要选拔喝啤酒“冠军”的话,那么,美国人肯定当之无愧。1980年,美国消费啤酒208.7亿公升。而德国啤酒在世界各国啤酒中独占鳌头,声誉最高。啤酒是德国人都喜爱的饮料,被称为“液体面包”。德国还被人们誉为“啤酒之国”。德国人对啤酒杯也十分讲究。啤酒杯形状各异,大小不同。但是,即使是最小的啤酒杯,也比其他任何饮料的杯子都大。有一种啤酒杯,形状和大小都与长统靴子一模一样,能盛好几公升啤酒,可称得上“酒杯之王”。在德国,啤酒杯除了有玻璃和陶瓷的以外,还有象牙的、银的、锡的、木头的,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制作精致。酒杯上的画更是优美奇特,因此啤酒杯也是一种深受爱欢迎的旅游纪念品。啤酒杯还成了德人的一种收集品,目前德国已有啤酒杯收集爱好者俱乐部。捷克啤酒在世界上也享有较高声誉。捷克首都布拉格有“斯塔罗甫拉蒙”及“甫拉江”等数种牌号的啤酒,最著名的啤酒则是布拉格西南80公里的比尔森市酿造的“普拉斯得罗伊”牌啤酒。它是用当地优质泉水和啤酒花,按古代啤酒配方酿制而成的。它的味道与浓度都可被誉为世界一流。传说,如把“普拉斯得罗伊”牌啤酒撒在木椅上,人坐上去时,裤子会被牢牢粘住。咖啡琐谈喝咖啡,是希腊人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他们喝的是土耳其咖啡,把咖啡磨成粉状,泡在小杯子里,看起来就像泥浆一样。喝完以后还要喝一杯清水,把嘴里留存的渣滓咽下去。希腊人每天喝咖啡,要花费很多时间。招待客人用咖啡,工作累了喝咖啡。他们喝咖啡总是细细品尝,喝一小杯咖啡花上几个小时是很普通的现象。用咖啡待客,是一般埃塞俄比亚家庭比较隆重的礼节。至亲好友或贵客临门,主人都以咖啡招待。为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女主人在煮咖啡时,穿上整洁的民族服装,披着“沙马”(一种雪白的两端印有鲜艳彩色花边的长披肩)。煮咖啡的炉子里,炭火烧得通红,火上还燃起香,和煮咖啡的浓郁香味混合在一起,满屋芬芳四溢,使屋内充满热烈、欢乐的气氛。咖啡煮好后倒入无把的小瓷杯,女主人双手捧给每人一杯,同时端上炒得焦脆、喷香的大麦粒(阿姆哈拉语称为“果洛”)和自家烤制的别具风味的小点心。第一轮喝完后,女主人在壶中加满水,和剩下的咖啡一起继续煮,煮好后给大家倒上第二杯。喝完第二轮,再添上水煮,敬上第三杯。一般到三轮喝完结束。据说如时间充裕,也有喝四轮、五轮的。如果在喝第一杯前另有客人来到,他当然正好赶上和大家同饮。如他在正要喝第三轮时来到,那说明他的运气好,也可和大家共饮第三杯。如果新客在大家喝第二轮时来到,他便不能半路加入,否则会被认为不祥。这时,由女主人专为他另煮,待他喝完第一杯后,再与大家同饮第二轮。在刚开始喝第一杯时,客人品尝上一两口,一定不要忘记称赞咖啡的味道,否则主人会误认为你觉得咖啡质量不好,或是女主人煮咖啡的技术欠佳,而引起不快。这样,你就享受不到第二轮、第三轮美味的咖啡了。美国快餐美国人一日三餐并不十分讲究,早晨一般是果汁、牛奶、面包之类。午餐大都是在工作单位吃的,时间也很短,只有半小时。许多人只是随身带几片三明治,一只香蕉,冲一杯热咖啡,便草草了此一顿。晚餐是最丰盛的,也不过只一二道菜,加些点心、水果之类而已。他们最常吃的是牛排和猪排,一大块牛排总在3两以上,血迹殷红,嚼之不烂,但他们视为珍馐。典型的美国式饮食就是快餐。近20年来,美国式的快餐已经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快餐店最引人食欲的食品,有汉堡包、热狗、馅饼以及炸面圈。馅饼又叫做意大利式烘馅饼。馅是用鸡肉、牛肉、火腿、香肠、葱头、蘑菇、奶油等作原料搅拌而成。烘烤后皮脆馅鲜。这种馅饼都是现烤现卖。顾客还可以选择各种自己喜欢的馅皮和配料。汉堡包是一个圆面包,中间夹上牛肉饼,有时也配上鸡肉、火腿、鸡蛋等。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几种不同的汉堡包。热狗实际上就是面包夹香肠。热狗的制作方法,仍是以牛肉与猪肉混合后加些调味品,用绞肉机绞细灌入羊肠,经烟熏以后,再在沸水里烫。所以,这种香肠在油里一炸就可食用。美国人吃热狗的数量十分惊人,每年大约要吃掉近200亿支热狗。美味毛毛虫在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和南非广袤的丛林草原地带,生长着一种枝杈繁茂的莫佩尼矮树。非洲大帝蛾最喜欢在这种树的枝丫上产卵繁殖后代。帝蛾卵初春时节变为蛹,帝蛾蛹贪婪地嚼食树叶,6周内就长得又大又肥,长达4英寸,背上布满尖利的毛刺和红、黑、黄、白彩色花斑。谁也不会想到,这种长相可怕,令人头皮发麻的帝蛾毛毛虫,却是当地的一种时令风味小吃。当地人给帝蛾毛毛虫取了一个极为好听的名字——“莫佩尼肉虫”。南非科学家研究表明,莫佩尼肉虫的营养价值赛过油炸马铃薯丝。莫佩尼肉虫中含有10%易消化的原蛋白,一顿吃20条莫佩尼肉虫可满足一个成年男子一天对钙、磷、铁和维生素B2的需要。莫佩尼肉虫的吃法很多,可油炸、红烧、黄焖,也可生吃或制成肉虫干。油炸莫佩尼肉虫的味道有点像核桃,莫佩尼肉虫干吃起来好像干透了的陈年牛肉干,但吃过后口中有点苦辣味。忌讳种种数字忌讳“13”的忌讳根据基督教的传说,“13”是个不祥的数字,因为在“最后的晚餐”上,基督耶酥和他的弟子们一起吃饭,其中第13个人叫犹大,就是他为了30个银币,将耶酥出卖给犹太教当权者,使耶酥被钉在十字架上。所以,西方人视“13”这个数字为“不祥”的象征。星期五的忌讳由于耶酥在被处死前举行“最后的晚餐”的那天恰巧是星期五,因此,西方人认为星期五也是不吉利的。如果碰巧这一天是“13”号又是星期五的话,就被称为“黑色星期五”,有些人真的会惶惶不可终日,好像真有什么灾难要降临一样。“3”的禁忌有些西方人也忌讯“3”这个数字,特别是点烟的时候,不论你是用火柴还是用打火机给他们点烟,点到第三个人时,他们往往会面呈难色,有的人甚至会有礼貌地拒绝。他们之所以在点烟时忌“3”,说来有段小掌故。1899年,英国和荷兰为争夺南非殖民地而交战。当时还没有什么现代化武器,于是持步枪的狙击手大显威风。晚上,许多士兵往往因抽烟暴露目标而被对方击毙,而死者则多为点第三根烟的人。因此,他们认为给朋友或给自己点第三根烟,是不吉利的事。虽然,这种说法毫无科学根据,但它在西方人中已成了一种忌讳的习俗。所以,当你为人点烟时,在点了第二根烟后,要不嫌麻烦,把火熄灭后,再给第三个人点上。“4”的忌讳由于“4”与中文的“死”发音相近,所以在东方的一些国家,尤其是朝鲜,不少人把“4”视为预示厄运的数字。在南朝鲜,昔日的旅馆没有4层楼,门牌没有4号,几乎什么东西都不用“4”字。一些家庭生了第四个儿子或女儿,也被认为不吉利,孩子常常受到虐待。在南朝鲜军队中也不用“4”字,没有第四军、第四师、第四团、第四营、第四连、第四班,有第一、二、三、五海域而没有第四海域。他们认为,一个部队如果排列为第四,比如第四团,那么这个部队在战斗中必将失败。色彩忌讳许多国家都有色彩的忌讳,这是一种有趣的民俗心理。如在举行葬礼的时候,人们习惯于穿黑色的衣服,戴黑色的礼帽,以及戴黑色的绸巾和面纱,而不是其他的任何颜色。这不仅仅是对死者的哀悼,同时还在于要蒙过“死神”搜索的眼光。他们相信“死神”是看不见黑色的。日本人忌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的颜色。巴西人以棕色为凶丧之色,他们认为人死好比黄叶落下,所以对棕黄色很忌讳。比利时人最忌蓝色,如遇不祥之事,都用蓝衣作为标志。他们还迷信地认为,如果梦见蓝色的东西,第二天就会有不好的事。俄国人认为红色是美丽吉祥的象征,常把红色与自己喜爱的人或物联系在一起,如“红场”、“红五月”、“红太阳”、“红颜少女”等。与此相反,俄国人认为黑色是肃穆和不祥的象征,因此,人们通常不喜欢黑猫,认为它不会带来好运气;谁要是在路上遇见黑猫,谁就会不走运。雨天雷电交加时,某些人家还要把纯黑色的猫扔出室外,因为按照旧时迷信的说法,这是雷神在电击妖魔鬼怪,而妖魔为了逃避雷击,便附在黑猫身上,因此,必须把黑猫扔得远远的。食物禁忌某些食物在一地是美味,而在另一地却成为禁忌;在一个时代是禁忌,而到了另一个时代却成为时髦的名菜。蔬菜:对西红柿看法的变化是最著名的例子。在欧洲,长达两个世纪之久,人们一直认为西红柿有毒,不可吃,但到19世纪30年代,它在美国却成了包治百病的食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英国人一直认为胡萝卜只配作马的饲料,不能上餐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人还认为吃土豆会得麻疯病。几十年前,美国妇女还认为,茄子必须用盐水浸泡后才能吃;蔬菜要捣成菜泥,吃了才对身体无害;要把黄瓜的头部切下一块,磨出白沫,才能去掉毒性,否则就不能吃。水果:在古代希腊,人们认为吃了水果会发烧。这有希腊古代典籍为证。在19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曾要求全面禁种、禁卖水果。肉类:印度教徒不吃牛肉,吃猪肉;伊斯兰教徒和正统犹太教徒则不吃猪肉,吃牛肉。另外,法国人爱吃蜗牛,日本人爱吃生鱼,一部分非洲人爱吃白蚁和螃螬,也有人爱吃母牛的乳房、羊的眼睛、鸟类的舌头等等,而其他地方的人却无这种爱好。水产品:伊朗人不吃无鳍无鳞的鱼。甜食:当巧克力在17世纪刚引进法国时,曾引起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它会使人发烧,毒害内脏。迷信忌讳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忌用猪作为装饰图案。英国忌用人像作商品装璜。北非一些国家,忌用狗作为商品商标。捷克人认为红三角形是毒的标记。在匈牙利,如果有人不小心,打破了玻璃器皿,就会被认为是有逆运的先兆。中东人不用左手把东西递给别人,因为他们认为左手是用来洗澡、上厕所的,是不干净的。英美两国人认为,在大庭广众中,节哀是知礼,所以在丧礼中一般不会大叫大闹。但印度人相反,丧礼中如果不捶胸顿足,号啕大哭,便是有悖礼教了。在中国,将要出阁的姑娘,往往喜欢试穿一下作新娘的衣服看是否合身,然而在欧美的一些国家却不是这样,婚礼之前,姑娘是拒绝试穿她们结婚用的礼服的,原因是惧怕即将到来的幸福婚姻会遭到破裂。兔子是胆怯无能的动物,俄国人称呼不花钱买票坐车和看戏的人为“兔子”,认为兔子从自己跟前过去是不祥之兆。在俄国,按照迷信的说法,每人身边都有两个神灵——左方站着的是凶神,右方则是善良的守护神,因此至今仍留有这样一些习惯:遇见熟人不能伸出左手去握手问好,学生在考场上不要用左手去抽考卷,早晨起床时别左脚先下地……泰国人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对头部有些特别的禁忌。如某人的头部被别人触摸,会被认为是一种极大的侮辱。如用手打了孩子的头,人们便认为这孩子一定会得病。人们不得拿着东西从他人头上掠过。睡觉时不能头朝西,因日落西方象征死亡,人死后才将尸体的头部朝西停放。英国人很不愿意提到“厕所”这个词,想方设法来回避直接提这个词。他们管女厕所叫“女士室”,男厕所叫“男士室”。若要去厕所,就有各种讲法,如“对不起,我要去看我姑妈。”问别人要不要去厕所,就说:“你要洗手吗?”对孩子,大人也用另一种话来暗示,如“你要去别的地方吗?”在英国,你如果不理解这些话,就会闹笑话。奇异的风俗为老鼠建庙俗话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是在印度西部的拉贾斯坦邦,人们不仅不打老鼠,甚至崇拜老鼠,把老鼠看作神圣的动物加以保护。当地的印度教徒还为老鼠修建了一座老鼠庙,每月花二三万卢比来供养庙中的老鼠。这座老鼠庙建于公元15世纪,500多年来,老鼠庙香火极盛。到这座老鼠的天堂朝拜或参观的人,必须严格遵守庙中的规定;(一)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伤害庙中的老鼠;(二)若是不小心踏死一只老鼠,一定要赔偿一只用金铸成的同等重量的老鼠赠送给该庙;(三)入庙膜拜时,一定要奉上食物给老鼠。老鼠庙规定,每天早晚举行两次祈祷和喂鼠仪式。在举行仪式时,教徒们在庙堂内敲鼓念经。老鼠们听到鼓声,纷纷从墙壁的洞穴中蜂拥而出,争先恐后地到庙堂中央的达果女神塑像前的盘边抢吃食物,等到杯盘一干二净后,老鼠们又成群结队地跑回洞穴中去。点头不算摇头算尼泊尔人的迎客仪式十分隆重。人们在迎接客人的路上搭起一道道拱门,拱门的两侧各放一个1尺多高的黄铜罐,里面插上鲜花。客人来到了,主人伸出舌头表示欢迎,因为舌头和心都是鲜红的,红舌头就代表了主人赤诚的心。在与客人交谈中,尼泊尔人常常会摇头或者点头,点头表示不赞成,而摇头才表示赞成。宾主告别时,尼泊尔人常赠送对方一些礼品,多数是尼泊尔小帽、廓尔喀腰刀。另外还要赠送手工制作的“登程鞋”,男的鞋是黑色的,女的鞋是红色的。禁止笑沙特阿拉伯的甸蛮族认为笑是不友好的象征。在那里,人们整天板着脸。小辈见了长辈,不笑,是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笑了,就被认为是对长辈的侮辱,长辈会去族长那里告状。甚至谈恋爱时,如果一方不由自主地笑了一下,爱情就会立即告吹。男子戴面纱在西亚和北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里,盛行妇女戴面纱,但在北部非洲却有一个信奉伊斯兰教的部族,妇女不戴面纱,而男子必须蒙头,披戴厚厚的面纱。他们是杜阿勒吉人,是世界上唯一的男子披戴面纱的部落。杜阿勒吉男子戴的面纱,确切一点说是一种“面巾”。这种面巾,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而有白色和黑色(或深蓝色)之分。它是蒙在头上的一条长布,上端盖住头发和前额,下端挡住鼻子、嘴和下颚,为了看路,只裸露两只眼睛。杜阿勒吉男子不仅出门在外,就是在家中,甚至连睡觉时,也不肯把面纱摘掉。吃饭时为了进食,他们不得不将面纱的下端稍许撩开,但仍小心翼翼地用手遮住嘴巴和鼻孔。至亲好友走访做客,那怕住上好多日,也无缘彼此见上一面。奇怪的是,尽管这些男子浑身上下包缠得严严实实,但他们相互之间却能像不戴面纱一样轻而易举地认清对方。杜阿勒吉男子戴面纱的传统习俗,可能跟他们所从事的驮运货物的职业有关。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奔波在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上,在漫长的驮运旅途中经常遭受风吹、日晒和风暴的袭击。他们头戴面纱,身着长袍可能更便于抵御漫天风沙的侵袭。碰鼻礼在新西兰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个奇特的民族——毛利族。毛利族十分好客。客人到毛利族部落作客,首先受到“飞毛腿”的欢迎。他一面玩耍着各种传统武器,一面做出引人发笑的各种怪相;妇女们则载歌载舞。这时部落中最有声望的长者走到来客面前,向来客致以最高敬礼——和对方碰鼻子。碰鼻子的时间越长,就说明礼遇越高,越受欢迎。毛利人接着拿出各种美味食品,招待客人。每逢凯旋、喜庆、节日,毛利人都要举行盛大的集会,参加集会的宾客们不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最热情的碰鼻礼。耳垂上插花的男子汉世界上穿耳孔戴耳饰的多是女子,然而在西太平洋吉尔伯特群岛上的土著居民却不是这样。这里的女子从不在耳朵上穿孔,也不戴耳饰,男子汉们却在两穿耳孔戴耳饰,而且他们所戴的耳饰既不是耳环也不是耳坠,而是在耳孔中插着花和叶。吉尔伯特群岛上的土著居民还把自己心爱的人的头发编成带子,用它同染红的贝壳、人齿、海豚齿、椰子壳串在一起,挂在头、颈、腕等处。他们把这种装饰品送给爱人表达爱情,并认为这些东西有着神奇的魔力。以胖为美现代社会,人们都以苗条为美,不少人为身体太胖而烦恼,千方百计地减轻体重。而在太平洋汤加群岛却不是这样,这里的人们喜欢肥胖,盼着肥胖,把肥胖作为美的标准。苗条了反而烦恼着急。无论男女老少,都是如此。这里的男人平均身高1.8米,平均体重达81公斤以上;女人平均身高1.60米,平均体重达73公斤以上。因此,想出嫁的年轻姑娘,如果不把自己养得胖胖的,就休想找到丈夫。在汤加,标致的妇女,必须肥胖,脖子要短,腰身不能细,否则就得用布一圈圈缠起来,加以掩饰。在这里,肥胖成了选择新娘的标准,越胖越时髦,越胖越漂亮。姑娘必须大吃大喝,加强营养,减少体力消耗,让自己尽快肥胖起来。五彩婚俗面团不发酵新郎可退婚在巴基斯坦的一些地区,至今仍保留着一个古老的传统。刚结婚的新娘,要亲手为丈夫家发酵一个大面团,这面团要做成20公斤重的大面包。如果这个面团发酵不起来,男方可理直气壮地提出退婚。女人娶男人印度尼西亚的米南加保人的婚姻风俗是女人娶男人。男女青年到了一定年龄时,女方派媒人主动登门向男方求亲,如果男方同意了,女方就送给男方一枚定亲戒指。女方在招夫婿的时候,要筹集一笔礼金送给男方,而男方回赠的礼物只须一把缝纫尺。女方接到尺子后,要裁制几套新衣和鞋子送给男方,以示对夫婿的体贴。举行婚礼这一天是这里的女人一生中最得意的一天。结婚时,把新郎接到女方家,双方亲戚族友欢聚宴饮。他们喝喜酒有一个怪风俗,就是男家来宾,必须在太阳未沉落以前离开女家。而女方的家人则必须到半夜才准入席,一直狂欢到天亮。他们也闹新房,但闹的对象却是新郎,唱歌跳舞,尽情戏耍。婚后,丈夫必须十天“归宁”(回娘家看父母)一次,妻子同行。与大树结婚在泰国南部的宋卡府乍汀拍县,每年6~8月间,在特定的那些日子,凡年满21岁的男子都要举行一次与大树结婚的仪式,即使是远离家乡也必须赶回来参加。婚礼仪式完毕后,他们随即剃发为僧,直到期满还俗后,才能与女子恋爱结婚,成家立业。与大树结婚的仪式要和真正的男女结婚仪式一样。结婚所用的彩礼,盛放在银制的大碗里,叫做龛玛。仪式开始时,30名身穿当地服装的少女用头顶着龛玛,由长鼓队引导,列队从新郎家向举行婚礼仪式的场所进发。新郎外穿丝绒礼服,内穿洁白衬衣,右侧腰间挎一把双锋剑,显得威武神气。接着,少女把彩礼放在新娘树跟前。婚礼开始时,新郎点燃蜡烛,分别插在大树前每个龛玛的边上,然后由一位长者诵经。新郎一方的户主将花、槟榔果等分成三份,每份放一枚银元,置于枕上,由一位象征着新娘树户主的老太太出来受礼。等到蜡烛熄灭,婚礼仪式的主持者就把送来的食品摊放在新郎旁边的香蕉叶上,表示婚礼结束。然后,宾客们兴高采烈地围坐进餐。克服重重“障碍”的婚礼拉脱维亚人的婚礼习俗,既富有趣味性,又有哲理性。新婚夫妇在结婚时,要越过涅里斯河上的7座桥梁。其中的含义是:桥能征服河流,新婚夫妇共同越过桥梁,就能克服今后生活中的一切障碍。在婚礼后,新郎或新娘要往波罗的海里扔一个密封的空瓶子,里边放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新婚夫妇的姓名、结婚日期和住址,欢迎捡到瓶子的人在他们结婚10周年时,到家里作客。新婚夫妇则乘车到农村亲戚家作客,一路上会有人故意设制种种路障,只有留下巧克力作买路钱,才能放过。这一独特的风俗像过桥一样,说明生活的道路是坎坷的,只有克服种种障碍,才能到达目的地。倒霉挨打的未婚夫谈恋爱、交朋友,人们总是真诚相待,和蔼可亲地表示友情。然而,在非洲尼日利亚东北部的伊博族那里却不一样,未婚夫首先要领教的是一顿毒打,这是这个小部族至今盛行的一种特殊的婚姻习俗。当一个小伙子看中了一个姑娘,走到她面前去求爱的时候,她的亲属就会手执棍棒等待着他。一旦小伙子临近,亲属们便一齐动手,毫不客气地将他痛打一顿。按这个部族的习俗,只有经得起棒打的小伙子,才能经受婚后家庭困难的严峻考验,并能应付未来各种可能的不幸遭遇。因此,小伙子们心甘情愿地接受这种考验。唱歌对婚“听熟了姑娘的歌声,才能和姑娘对婚。”这是非洲尼日利亚的雅利加尤特里人所唱的婚词的开头两句。原来,雅利加尤特里人举行婚礼前,女的要给男的唱一首动听的歌,男的只有把女方的歌词背得滚瓜烂熟,才能提出结婚要求。婚礼那天,新娘们用草席遮住头脸,躲在大树背后。婚礼开始后,树后的新娘们就放声唱歌。歌唱完了,主持婚礼的头人领着新郎们来对婚,新郎们便各自听歌声去寻找自己的新娘。要是新郎寻错了新娘,那么这个新郎就会被头人取消当年的结婚资格。当地人认为:这是好日子没有到。这位新郎只能耐心地等待到明年再来听歌声寻找新娘。对上歌的新郎和新娘,由头人发给果子和酒肉,让新婚夫妇带回去食用。婚前“葬礼”结婚前先举行一次“葬礼”,这好像是不吉利的,一般人都很忌讳。而在法国萨瓦省卢阿里山区,新郎却要在婚前做一个象征性的“棺材”,举行一次“葬礼”,表示向“单身汉”告别。为此,他要像办丧事一样,摆设酒宴,郑重其事地招待前来“吊丧”的亲朋好友。还要奏起哀乐,点上蜡烛,举行安魂祈祷仪式。然后新郎在前,众人抬着“棺材”在后,熙熙攘攘地进行“送葬”仪式,把“棺材”埋在花园里或田里,也可扔在河里水葬。新娘也要为自己的女友们举行告别晚会,叫做“辞行宴会”。她们唱起情深意长的送别歌曲,最后一次同女友们一起跳舞,以表示姐妹间留恋的情意。婚礼的当天清晨,新郎在亲友们的簇拥下去女方家迎亲。然后在鼓乐队的引导下,父亲陪着新娘,母亲陪着新郎,同来宾一起到教堂举行结婚仪式。被扔进海里的新郎新娘在太平洋中的一些小岛上,流行着这样的风俗:举行婚礼的那天,要把新郎新娘一起扔进海中。大喜之日的清晨,新人双方的家属及亲朋好友,一起到达海滨。大家先是尽情歌舞一番,然后男家选出几个强壮的小伙子,把新娘抬起来,吆喝着投入海里。同时,女方家人也不甘落后,他们也选出几位漂亮的姑娘,把新郎用力举起,也投入大海。在一片祝福声中,新婚夫妇从水里冒出头,并肩向事先安置在一座礁石旁的小船游去。新郎新娘同时爬上小船,并向亲友躬身道别,然后荡开双桨,划向另一座岛屿到那里去欢度新婚蜜月,从海上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商丘新育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新育和总部

文档

3783

收藏

38

店铺

名师店铺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