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突唯》河南中考总复习2024物理第二讲光现象1.(2023烟台)“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其中,看到“倒映的白塔”属于光的现象;水中鱼儿看到的“我们”是(选填“实像”或“虚像”).反射虚像2.如图所示是在荷兰阿尔梅勒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拍摄的中国竹园的展馆景象,“中国竹园”凭借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工艺于一体的独特风格而备受瞩目.竹房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形成的,水中的“竹房”是(选填“实”或“虚”)像.第2题图反射虚3.如图所示是“门式人体测温仪”,人通过门时就可检测出人的体温状况,这是利用来工作的,它属于一种(选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第3题图红外线不可见光4.(2023开封二模)开封黄河游览区被誉为沿黄河城市的“世外桃源”.如图是晴朗的夏日,公园坡地上树影婆娑,湖中拱桥与倒影相映成趣,树阴下圆形的光斑交错成辉,游人看到水中锦鲤自由游飞.根据以上情景,请说出一条涉及的物理知识并列举对应的应用实例.(不能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知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应用实例:树阴下圆形的光斑交错成辉.物理知识:.光的反射应用实例:.湖中拱桥与倒影相映成趣(合理即可)5.(2023岳阳)下列现象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天上的彩虹B.铅笔的弯折DC.人和猫能看见对方D.手影游戏6.(2023滨州)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AC.海市蜃楼D.空中彩虹7.(2023泰安)“海市蜃楼“在我国古书《史记》、《梦溪笔谈》中都有记载,下列光现象中与“海市蜃楼”形成原理相同的是()A.树木在水中的倒影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C.树阴下圆形的光斑D.阳光下人的影子B8.(双选)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B.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不能承接到像D.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它所成的像变大BC基础达标1.(2023黑龙江)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来实现遥控的,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看到同一个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了反射.红外线漫2.(2023江西)学校在教学楼大厅设有仪容镜,便于师生自觉规范仪容仪表.某同学在仪容镜中所成的像是(选填“实像”或“虚像”),与他在小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相比,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虚像不变3.(2022百色)“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下列与此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A.影子的形成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C.渔夫叉鱼时要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D.光的色散4.下列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光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后,可以形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C.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B5.如图所示是《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潜望镜,它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它的成像原理是()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B6.(2023湖北)小明将装有硬币A的空杯放在弟弟面前,弟弟的眼睛在P点刚好看不到硬币,如图甲.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满水,弟弟眼睛在P点看到了硬币在B点,如图乙.请你在图乙中画出弟弟看到硬币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γ(保留作图痕迹).7.(2023山西)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述的画面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光从蜻蜓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其中A'点表示水中“蜻蜓”的位置.甲乙8.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表面粗糙的纸板应立在水平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B上呈现出反射光束,以ON为轴,把纸板B向后翻折,纸板B上反射光束消失,由此可初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竖直在同一平面内(2)把纸板B翻折至能呈现反射光束的位置后,让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绕O点顺时针转动,此过程中反射角.(3)若将图中纸板整体以底边EF为轴向后旋转45°后,纸板B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出反射光束,纸板A上的入射光束(选填“能”或“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变小不能能能力提升9.(2023青海)中华民族成就了诸多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图所示,“阳燧”是我国光学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其作用相当于凹面镜,可以用来点火,俗称古代“打火机”.由此可知“阳燧”对光有(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请你列举出生活中应用凹面镜的一个例子:.会聚太阳灶、医生头灯、手电筒等(写出一个即可)10.如图所示是小敏在朱仙镇启封故园游玩时拍摄的一张照片,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现象,有时还可以看到一些树木在地上的影子,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现象,湖畔休息还可以看到水中的鱼在游动,看见鱼是光的现象.反射直线传播折射11.雨后的校园清新洁净,景色分外美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密的树阴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娇艳的花朵是光源,可以发出光线C.洁白的云朵在积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温暖的阳光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C12.(2023眉山)皮影戏是一种民间戏剧,已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屏幕上便出现影子.下列现象中,与皮影戏原理相同的是()A.有趣的倒影B.空中的彩虹CC.古代的日晷D.“弯折”的筷子13.(2023武汉)一块仪容镜如图甲所示,放在某学校走廊的AB处,仪容镜靠墙而立,镜面与墙壁平行,在另一面墙壁上的O处悬挂一电铃,如图乙所示.为了总能看到电铃通过仪容镜所成的像O',小强同学沿着走廊的ae直线走动,若将人和电铃各自看作一个点,则小强同学所在的区间是()A.abB.bcC.cdD.deB14.(2023郑州市二模)小明家有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鱼缸中有一条小鱼S,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小明从鱼缸右侧看到小鱼S的光路图.(不考虑玻璃鱼缸的厚度)15.(2023临沂)敬老爱亲的小明跟奶奶聊天时,发现奶奶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做了如下实验.(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垂直(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选填“A”或“B”),并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A的像重A(3)为了纠正奶奶的错误认知,小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保(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4)小明给奶奶变了个戏法:将与蜡烛A的像重合的蜡烛B拿走,并在它的位置处竖放一个光屏,让奶奶透过玻璃板看光屏,光屏上有“蜡烛B”;不透过玻璃板直接看光屏,光屏上的“蜡烛B”却消失了.这个小戏法逗得奶奶开怀大笑,同时小明也给奶奶解释了玻璃板成(选填“虚”或“实”)像的道理.前后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