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学生百科全书:趣话集邮

阅读 81 下载 3 格式 pdf 大小 142.09 KB 共38页2023-10-17 16:48:05发布于河南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趣话集邮世界上第一枚邮票19世纪30年代的某一天,伦敦一个中学的校长罗兰·希尔正在街上散步,他看到一位邮递员把一封信交给一个姑娘。姑娘接过信,匆匆瞟了一眼,马上又把信还给了邮递员,不肯收下。希尔十分纳闷。邮递员走后,他好奇地问姑娘为何不收信,姑娘羞怯地告诉他,信是她远方的未婚夫寄来的,因为邮资昂贵,她支付不起,所以不能收,不过,她已从信封上了解了对方的情况。原来,他们约好在信封上作一种只有他俩才懂得的暗记,这样,用不着看信的内容就互通音讯了。希尔深感邮政制度给人们带来的不便,决心进行改革。那时,英国的邮政制度十分繁琐,除了国会议员享受免费邮寄信件的特权外,其他人寄信都是由邮递员根据路程远近,信纸页数的多少向收信人收费,邮资昂贵,一封普通国内信件的邮资竟高达6便士,最高的收到了17便士,而当时英国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18便士。因此,拒付费用、拒收来信的争执时常发生。在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分析、计算和创新后,罗兰·希尔提出了“降低邮资、统一收费标准、简化邮递手续”的思路。1837年1月,他以上述观点为基础写成了一本题为《邮政改革:重要性及实用性》的小册子,呈递给当时的财政大臣,不料受到冷落。出于无奈,他只得将小册子修改后公开发表。他提出了三项建议:由寄信人在邮局付现金;通过对信封、信纸收费的办法统一邮资;使用“一片只够盖上邮戳即可的纸片,在其背面涂上粘液。这样,其持有者将纸片浸湿后,可将它帖在信封之上”。这三项建议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这种情况下,1839年8月,维多利亚女王签署法令,决定正式采纳希尔的建议,并调希尔进入财政部负责实施这一计划。1839年9月6日向全国公开征集“标签”(当时尚不叫邮票),在收到的2600多封应征图案中,5位作者的4份作品获奖。罗兰·希尔根据这4份作品,以威廉·维恩所作的维多利亚女王肖像的纪念章作原画,用绘画颜料画了两幅邮票画稿,交查尔斯和费雷德里克·希思父子雕刻,邮票由帕金斯·倍根公司承印,以黑色为基调,下方印有“一便士”字样,故称为“黑便士”。原定于1840年1月1日启用的邮票因设计的延误,1840年5月6日正式开始使用,与“黑便士”同时使用的还有“蓝便士”(面值两便士的蓝色邮票)。从此,邮票在世界上诞生了。邮箱的诞生1488年,著名的葡萄牙航海家迪亚斯·巴托梅欧率领船队绕过好望角,在南非海岸遇到了大风暴,全船人遇难,仅有几个人侥幸游上了海岸。风平浪静后,经过一番努力,他们修复了一只小船,落难者准备返航。临行前,其中有个军官详细地记下了这次遇难的前因后果,将笔录放进一只皮鞋里,然后又将鞋挂在离岸不远的一棵树的树杈上。他的本意是:如果他们求生成功,这只皮鞋里的信就可告诉人们他们的下落和去向。一年后,另一批葡萄牙水手在此登陆,他们在自己同胞蒙难处发现了皮鞋及藏在里面的信。读完后,又在此地建起了一个小礼拜堂以示纪念。后来,小礼拜堂周围诞生了一个个村庄。有意思的是,当初这只皮鞋,竟被作为专门的邮箱长期使用起来。迄今,当年挂皮鞋的这棵树还矗立着,以表示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邮箱诞生地。打孔机的故事邮票打孔机是1854年在英国发明的。最初的邮票是整版无孔无缝的。比如1840年发行的“黑便士”是240枚一版(当时1镑=240便士),每枚邮票的左右下角都各有一个英文字母,以表示其在整版中的位置。同一行邮票的左下角字母相同,行次自上而下分别按A、B、C……至T。右下角字母表示邮票在横排上的位置,从左至右分别按A、B、C……至L排列。由于整版的张数较多,所以出售和使用邮票都必须用剪刀把它从整张上剪下来,十分麻烦。一次,一个叫亨利·亚瑟的爱尔兰工程师在伦敦的一家酒店里吃饭,他注意到一个新闻记者在一边喝酒一边写当天的新闻。写好后,记者把稿子分别装进几个信封里,准备寄到外地的几家报馆里去。他从衣袋里取出一大张“黑便士”邮票,可是,他身上没带剪刀、酒店里也找不到。忽然,这个记者灵机一动,从衣襟上取下一枚小别针,在邮票和邮票间戳上一行小孔,轻轻地就把邮票撕开了。亨利·亚瑟从这里受到启发,发明了打孔机。1854午,英国发行了第一枚有齿孔的邮票。发展到今天,各国已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打孔,齿孔有园形、菱形、正方形等各种形式。据说,美国华盛顿雕刻印刷局从邮票齿孔上打下来的小纸屑,每年累计达10吨。集邮的起源没有人知道谁是世界上第一个集邮家,但在邮票问世后不久就有人开始收集邮票了。起初,收集邮票甚至是一种带有某种奇妙性质的活动。19世纪中期伦敦泰晤士报上的一则广告说:“为裱糊寝室墙壁,本人欲购入大量的一便士盖销票。”而英格兰的一位妇女搜集邮票是为了装饰自己的灯伞。最令人遗憾的是这把精心用邮票装饰的灯伞没能留存下来,否则,不知将令多少集邮家们为之倾倒。那时,曾经有一位姑娘不肯和父亲为她选中的青年结婚,而要与自己的意中人结合。愤怒的父亲,提出条件刁难女儿,要她收集到以天文数字计的邮票,方才同意这桩婚事。同情姑娘的人们得知此事后纷纷相助,终于帮助姑娘收集到了她父亲规定数量的邮票,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随着岁月的流逝,集邮人数不断增加,邮票种类也日益丰富,现在集邮组织和集邮爱好者遍布世界各地。最大和最小的邮票1840年的英国邮票之所以堪称典范,是由于它不仅是世界上最早的邮票,做工精美,可供欣赏,而且大小和形状也比较理想,适合贴用,成了与其他邮票进行比较的标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小的邮票产生于古典时代的1856年,德国北部的梅克伦堡·施普伦贝格(当时是一个大公国)发行的邮票,规格是9×9毫米。因为太小,使用不便,此后世界各国都没有再发行比这枚尺寸更小的邮票,所以这枚邮票所创下的记录已保持了120多年。太平洋上的岛国马绍尔群岛在1979年10月30日发行的一枚纪念邮票,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邮票。这枚邮票长160毫米,宽110毫米,比一般的信封还要大。它的面值为75美分,图案为马绍尔群岛的主要岛屿——马吉罗珊瑚岛的鸟瞰图。邮票上还印着一行文字:让和平来到地球上。邮戳趣闻“邮戳”的含义很广,现在集邮者多集中注意“纪念邮戳”、“临时邮戳”、“宣传邮戳”及“风景邮戳”等,其实,总而言之,举凡一切出现于邮件上的戳印,莫不具有邮趣。邮趣即史趣,西方有一句名言:“今日之邮戳即明日之历史。”意亦在此。邮戳的主要任务是用来盖销邮票,使之不能重复使用。但追根溯源,邮戳远较邮票诞生得早,在没有邮票之前,邮戳就已成为缴纳邮费的表记,其功用与邮票相同,英文里Stamp一词,其一译义为“戳记”或“图案”,至于把它转化衍生为“印花”、“印纸”和“邮票”,倒是后来的事。英国罗兰·希尔于1840年发明的“黑便士邮票”,叫做“可以粘贴的戳印,用以有别于先前直接盖印在邮件上的邮戳。邮戳通常是圆形,内容有地名、日期以及时刻。1969年,加拿大一名集邮爱好者收藏了一枚世界罕见令人叫绝的邮戳印记,在集邮界引起轰动。这枚戳记是盖在本世纪20年代初期由渥太华一家邮局发出的一封电报上的,戳面是发报的详细时间,由9个“2”组成。可以看出,这封电报是1922年2月22日,22时22分发出的,收藏者把它视为珍宝。邮戳的大小形式,历来多有变化。国际邮件所盖的邮戳,还须有“罗马文字”,以便联邮各国识辨。我国邮政初期的“八卦戳”、英国早期的“马耳他十字戳”以及美国早期的一些销票戳,专门以盖销邮票为专职,被称为“邮票的刽子手”。一直到今天,机器销票的“波纹戳”犹存有“刽子手”的寓意。高空邮局在闻名遐迩的埃菲尔铁塔高地面57米的第一层平台的西南部,有一个用条型玻璃镶就,装饰华丽典雅,宛如一座水晶宫般富丽堂皇的邮局——巴黎埃菲尔铁塔邮局。它是本世纪70年代末对铁塔大修时新建的。凡在这一邮局投寄的信件,一律盖有特制的纪念邮戳。一枚法国1982年发行的邮资明信片,图案为修葺一新的埃菲尔铁塔,明信片上盖有铁塔邮局开业首日邮戳,戳上方文字为“巴黎埃菲尔铁塔”,正中是巴黎市的地图、铁塔和塞纳河,下方是矩形日期框,框内只有年、月、日的字样而无钟点。对于国内外广大游客来说,能在这座邮局里给亲友寄张明信片是件十分荣幸的事,因而,邮局虽然很高,但每天都要接待千名左右的顾客,十分繁忙。邮戳风波邮戳曾引起诸多集邮者的热心关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市1987年8月为纪念第十届泛美运动会在该市举行,邮局刻制了35个纪念邮戳,供集邮者在各比赛场地用手工加盖,引起集邮者的极大兴致而欣然前往。然而,1988年英国邮政总局却因邮戳引起一场风波。英国邮政总局为了增加收入,接受私人或民间团体请求,在信件上加盖宣传性邮戳,但要付相当数目的劳务费。1988年3月,全英国的国内信件和寄往国外的信件上出现了“耶稣活着”字样的邮戳。这是一个叫“英国祈祷者”的团体付出相当于88500美元劳务费的结果。这个团体的负责人斯伦涅特先生说,加盖这个宗教性邮戳为期6周,其间将包括4月1日和3日,即耶稣基督的“受难日”和“复活日”。斯伦涅特还说,他所属的基督教团体打算利用在信件上加盖邮戳的办法来庆祝复活节,向信徒们昭示耶稣的存在。英国各地邮局每天处理普通信件5200万封,他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说不定有些人会将信封珍藏起来。可是,这个邮戳却引起一些反基督教和不信仰宗教人士的反对。全英人道主义者协会的发言人马丁·霍伍德就认为,不应将这种思想强加在每个人头上。他说:“试想,如果我们要求在每个信封上加盖一个‘耶稣已死’的邮戳,那不是同样也会使许多人愤怒吗!”一场唇枪舌战久久未平。邮票上的广告在邮票上作广告可谓既经济、又实惠。因而很多国家都这样做。最初的邮票广告是美国一家地方邮政服务公司做的,他们在一枚面值10美分的邮票上印着这么一行字:“蒙特哥梅利街418号,加利福尼亚州信件快递公司豪克斯办事处、麦迪逊房地产代理和收租处,为君传递结婚请柬、各种通知和收发信件。”由国家发行的广告邮票则始于1882年的新西兰政府,广告印在邮票的背面。本世纪80年代初,美国邮政亏损,加利福尼亚州参议员小戈特华特提议用广告邮票弥补赤字,经测算在邮票上印广告每年可净增收入12亿美元。1986年这个意见被政府接纳,美国出现了广告邮票,其结果令人满意,邮票的售价比面值还低了23%。除了在邮票正面和前面印广告外,邮票副票和边纸也常常被利用。德国在1981年首先做了副券广告的尝试。这种做法比将广告直接印在邮票上更易为人接受,因而很多国家争相仿效。这种邮票的边沿印有2~3英寸宽的彩色商业广告,寄信时需剪去广告使用,而在剪去广告时人们总会看一眼,并不影响广告的宣传效果。稀世珍品归故里毛里求斯岛位于印度洋马达加斯加以东885公里,早年为英国的一个殖民地。1847年,英国驻毛里求斯的代理总督梅纳德·戈姆爵士的夫人决定举办一个化妆舞会,并把日子定在9月30日。为了邮寄请柬,戈姆夫人一时心血来潮,她模仿起英国本土绅士的做法,自己设计了一幅维多利亚女王像的邮票画稿,委托当地一位名叫巴纳德的钟表匠雕刻制版。不料这位半盲的钟表匠将“POSTPAID”(邮资已付)错刻成“POSTOFFICE”(邮局),并印成面值2便士和1便士的邮票各500枚,被称为“蓝色毛里求斯”和“桔色毛里求斯”。当戈姆夫人发现邮票上的错误时,绝大部分请柬均已发出,其中有少量被邮往欧洲和印度。现在查明,这两种毛里求斯的错版票,已成为世界上极珍贵的邮票之一,尤其是面值2便士的“蓝色毛里求斯”,世界上现存只有12枚,每枚目前售价约1500~2000万马克。20世纪初,德国邮局用大量殖民地邮票从一位美国收藏家手中换得蓝色、桔色毛里求斯邮票各一枚,收藏于德意志帝国邮政博物馆。1945年,纳粹德国灭亡后,这两枚邮票与另6枚珍邮下落不明。这8枚珍邮再次露面是1976年美国费城的邮票展览会上。它们的主人,一位前美军上尉声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帮助一对德国夫妇从苏军占领区跑到美军占领区,作为谢礼,那对夫妇将这8枚邮票包在牛皮纸里赠给了他。在国际刑警组织的干预下,这批珍邮被交到美国海关。美国海关则表示愿意将这8枚邮票归还德国政府。但当时东德和西德在继承权上发生了争执。直到两德统一后,邮票继承权争议终于结束。美国海关把封存的邮票移交给德国驻华盛顿大使馆,这两枚稀世珍品飘泊45年终于重归故里。壁炉隔板裱珍邮19世纪90年代,一位到德国克尼斯坦城旅游观光的英国学生,发现在城堡的壁炉隔板上,裱糊着一大张德国萨克森1850年发行的第一套邮票中的3芬尼红色邮票,一共20枚。这位学生是一个集邮者,他知道这20枚邮票很珍贵。不久,一位维也纳的邮商也来到城堡并发现了那一大张邮票,不同的是他比那位学生更聪明,他要求户主允许他把邮票从隔板上取下来。在浸泡过程中,这整张邮票受到了损伤。然而,它此时的命运却与裱在壁炉隔板上迥然不同了。邮商把这一大张邮票经过修补后卖给了费拉里。当费拉里的集邮被拍卖时,莫里斯·布鲁斯买下了这大张邮票,1971年在埃杰·莫尔曼公司举办的拍卖中,它的成交价约为5.8万美元。“漏齿票”1992年10月24日,我国一位邮局营业员领取营业用邮票。他打开一包“普23《北京民居》”8分邮票,发现最上面01号版票没打齿孔,他挺纳闷,向同事问道:“咋没有齿孔?”同事们也觉得奇怪,便把整包邮票从头看到尾,结果在169号版票处又发现一张没打齿孔。由于无齿邮票不便撕开使用,因此,他们担心卖不出去。这时,偏巧来了一个好奇心挺强的小伙子,本来他是来寄信的,听到邮局营业员的议论就把它买了下来,并把它珍藏起来没有使用。同年12月6日,郑州举行邮票精品拍卖,小伙子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拿了整版漏齿票一枚到会场,结果以底价1500元开始,以10050元成交。乐得小伙子一迭声地说:“真没想到,一枚邮票使我一下子成了万元户。”“亲启邮票”我们每一位寄信人都希望自己的信件能及时准确地投到收信人手中。1937年,捷克斯洛伐克邮政局为了适应这种要求,而发行了两种十分有趣的“亲启邮票”:一种是洋红色,三角形。此种邮票的使用方法是邮局和收件人事先讲好,由投递员在投递前,把这种邮票贴在信封上,邮局保证把信件送给收件人亲启。同时,为感谢邮递员的辛勤劳动,除付普通邮资外,收信人每封信要付给邮局50赫勒的额外费用。另一种邮票为蓝色,也是三角形。这种邮票的使用方法,和前一种略有不同,由寄邮件人事先买好,贴在信封上,邮局负责把此种信件送给收件本人亲启。亲启邮票由于能保密、正确、迅速、无误,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尤其是热恋中的情人通信,男女青年特别喜欢使用这种邮票,并将这种邮票亲切地称为“红蓝媒人”。没有国名的邮票《万里邮政公约》第187条规定:所有国家必须在自己所发行的邮票上印上国名。而我们平时留意观察一下贴在信封和明信片上的邮票,就会发现几乎每枚邮票上都按规定印有发行国的国名,如:日本发行的邮票印有NIPPON;美国发行的邮票上印有USA;我国发行的邮票印有CHINA等。而唯独只有英国例外,它是世界上唯一不在邮票上印上自己国名的国家。1840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枚正式邮票在英国发行。当时其他国家尚未使用邮票,邮票是英国独有,因而也就没有必要印上国名,以后邮票在世界各国逐渐得到普及,并且各国都在其邮票上印上了本国国名。英国作为最先使用邮票的国家,被获准可以不印国名,这一惯例一直沿袭至今。不过英国邮票也有其独特的标志,即都印有一英王头像。异国同图的邮票异国同图邮票是一些国家的邮政部门为纪念某个重大历史事件或重大活动而达成协议,共同发行相同图案的纪念邮票。它的出现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内容,是国际合作关系的反映。我国建国以来发行的邮票中,只发行过一次异国同图邮票。那是1959年捷克斯洛伐克援助我国建设的北京邮票厂建成,中、捷两国邮政部门都发行了以北京邮票厂主体建筑为图案的邮票,纪念中捷邮电技术的合作。欧美国家根据邮电部门双边协议共同发行的同图邮票内容是广泛的。如美国和瑞典为纪念缔结友好商务条约而发行的同图邮票。1981年是美国白宫的设计者、爱尔兰著名建筑师詹姆斯·贺邦逝世150周年。美国和爱尔兰于1981年9月29日发行了由两国艺术家共同设计的同图邮票,图案为贺邦半身像和白宫。1986年美国自由女神像落成100周年,美国举行了隆重的庆典。同时,美国与法国共同发行了同图邮票,图案为自由女神像的头部特写,由美国著名摄影家卡普兰拍摄,法国邮票雕刻师朱密菜雕刻。这枚邮票凝聚了两国艺术家的心血。美国还与荷兰发行过同图邮票,那是1982年,为纪念美国与荷兰签订友好条约200周年而发行的。美国还在1975年和苏联为纪念太空合作,同时发行过一套同图邮票,以阿波罗号与联盟号飞船对接为图案。除美国与一些西欧国家发行的同图邮票外,1969年,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三国为纪念关税联盟成立25周年而共同发行了同图邮票。随着国际交往的频繁,国际协作关系的发展,异国同图邮票还会出现得更多,更将激起集邮爱好者的兴趣。若以此为题组成一部专题邮集,定会大有可为,受益匪浅。“灰姑娘”集邮界把各国政府正式发行的邮票和邮用品以外的票品,称为“灰姑娘邮品”。“灰姑娘邮品”包括非官方邮票、半官方邮票、当地邮票、电报票、税票、臆造票、待证票、火车邮票、大学邮票、圣诞节封签、挂号签条以及正式邮展上禁止使用的一些有背胶票品,甚至连那些非邮政票品也包括在内。直到现在“灰姑娘邮品”仍被大多数目录和邮展排除在外。正如后母不允许灰姑娘参加王子举办的舞会。但是也正像灰姑娘在舞会上出尽了风头一样,“灰姑娘邮品”十分受宠,是当前集邮界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甚至连邮商、拍卖商和集邮杂志也被卷入了这个说不清、道不明、撕不开、捋不断的罗网之中。关于“灰姑娘邮品”的文章以及“灰姑娘邮品”的交易到处可见。这些邮品以其数不尽的形式存在于全世界。“灰姑娘邮品”这个词是1959年英国的集邮爱好者创造的,他们成立了“英格兰灰姑娘邮品俱乐部”。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灰姑娘邮品”收集者组织相继成立。大家知道,正式邮品的交易,是以目录价格为主要依据的。这种价格目录对任何收集领域的兴起和发展都是必要的,没有目录的指导,大多数收集者都会觉得无所适从。“灰姑娘邮品”交易的困难,就在于其没有目录可循。但是也许这正是“灰姑娘邮品”的诱惑之所在。它要求搜集者去发现,去考证研究,在诸多尚未开发的领域里去探寻那些有价值的美好的东西。人们要看看自己能不能为埋没在灶房里的灰姑娘提供一双神奇璀璨的水晶鞋。集邮“高招”贝莱克是苏格兰电台的播音员。他利用人们的同情心理,搞了一场集邮大骗局。一次,贝莱克在播音中呼吁听众帮助一个患了白血病的男孩。他说,这个男孩希望打破收信的世界纪录。在他死前,名字就可以列入《世界纪录大全》了。结果,欧洲、美国和加拿大的数百万人给这个男孩写了信。实际上,这个男孩是不存在的。收信人的地址正是这位播音员的信箱号码。贝莱克说,他已经收到世界各地寄来的500万封信,现在仍以每天三大邮袋的速度源源涌来。萨马兰奇青睐的旧明信片北京有位集邮者,在三里河邮票市场,以1.5元钱收来一张签满名字的旧明信片。没想到这张旧纸片却爆了冷门。原来,这是张几十年前某届奥运会各国领队签名的实寄明信片。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要求约见明信片的收藏者,并提出愿花几十万元将这张明信片买下。这位集邮者尚有爱国之心,不愿把这个稀世邮品卖给外国人,便婉言谢绝了。后来,萨马兰奇又一次来中国,仍提及此事,也没能如愿。目前这张实寄封明信片的价格已达到了几十万元。血溅宫廷的邮票1870年,匈牙利帝国建立,威尔敦自封一世,他是一个酒色之徒,虽已是古稀之年,可对后宫三千粉黛仍不满足。在一次皇家舞会上,他又猎中了年方二十、艳若桃李、能歌善舞的沙丝小姐,并强迫她做了皇后。不久,沙丝结识了皇家画师约·尼特,他俩相互倾慕,情投意合,结为情侣。皇宫画苑留下了他俩数不尽的良辰美景和山盟海警。尼特以沙丝为模特,画下了很多称心如意的传神杰作。他俩的秘密终于被皇宫密探告发,并附上尼特为沙丝作的裸体画作为证据。暴君威尔敦一世想不到和皇后偷情的竟是自己的皇家画师尼特。盛怒之下,下令将尼特乱剑刺死。沙丝因怀孕暂贬冷宫,待分娩后断定血统再作处理。然而老朽的威尔敦一世年事已高,又经此致命的打击,没几天就驾崩了,因无子继位,沙丝小姐便成了帝国女皇。1903年,沙丝女皇为了纪念约·尼特,不顾皇家及世俗的非议,毅然选出当年尼特为她作的裸体画像,印刷成匈牙利帝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后世集邮者称它为“血溅宫廷的邮票”。“玛利一世”的西洋镜1888年6月20日,一个名叫玛利·达维得的冒险家,更名为玛利·梅勒那,自立为“西老挝赛当王”,号称“玛利一世”。这位“玛利一世”为了骗取金钱,发行了大量“邮票”,并给万国邮政联盟每个成员国寄去两整套。作为交换条件,他要求这些国家给他回寄“相等数量的古今邮票”。有些国家照上办理,有的邮商甚至将“玛利一世”的“邮票”的售价抬高到12法国法郎。于是,1909年便有3枚号称来自北极的“邮票”流通于世。这3枚所谓邮票面值单位简直荒唐到极点。第一枚面值是“一个土斯克”(意即一只獠牙),第二枚面值为“两个波奈”(意即两块骨头),第三枚面值是“五个斯津”(意即五张皮)。也就是说,那儿还是以獠牙、骨头、皮子作为货币,因而欺骗了不少人。但是好景不长,时隔不久,“玛科一世”的西洋镜被戳穿,那些当初因不惜高价抢购到此物而洋洋得意的集邮家们闻讯大为沮丧。“教会邮票”法国巴黎,1892年6月的一天,著名集邮家利鲁在其寓所内惨遭杀害。死者价值连城的邮集并没有被盗,许多金币和一块镶有钻石的贵重表亦安然无恙。警方对死者生前情况调查,又排除了抢劫杀人外的其他作案动机,警方茫然无措。在众多警员中有一位警士感到其中定有蹊跷。他又仔细查阅了死者的日记,发现死者曾用巨款购得一枚举世罕见的珍贵邮票——面值2分的夏威夷教会邮票,而邮集中唯独没有这枚邮票。案情有了突破性进展:凶手是为了这枚邮票而杀害了利鲁,并且这凶手极有可能是集邮界的知情人。没过几日,巴黎上层名流的交际场中出现一位风度翩翩的集邮家,以他那渊博的知识和慷慨的举止使巴黎集邮界人士为之倾倒。这位“集邮家”便是那个警士化装的。经过广泛的交往,警士了解到,一个叫朱罗的人同利鲁交往甚密,他便有意识地同朱罗来往。一次醉酒后,警士诱导朱罗展示了那枚盗来的邮票,并吐露出作案经过。凶犯得到应有的惩罚,依法被判处死刑。那枚珍奇的夏威夷教会邮票发行于1815年。因当时邮票多用于传教士寄出的信件上,故得名“教会邮票”。全套3枚,面值有2分、5分和13分,尤以2分票最为珍贵,仅有10枚存世。1980年11月19日,一枚2分教会邮票在美国纽约公开拍卖,15秒钟后就以23万美元的巨额拍板成交。买主拿到邮票后,立即将这枚邮票存入保险公司。88年以前的凶杀案仍然让买主心有余悸。异形邮票早期邮票,仅仅是支付邮资的一种标志,人们对它的要求也不高,那时的邮票图案简单、色彩单调,外形不外乎长方形和正方形。随着文化艺术的交流,印刷水平的提高,邮票的外观也在发生变化。1851年加拿大的新不伦瑞克发行了一种3便士的正菱形邮票,这是邮票形状突破传统形式的开始。两年后,好望角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三角形邮票,这在当时来讲却是件很了不起的创举。新款式邮票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提高了人们使用、欣赏与收藏的情趣。经过一番品头论足之后,异形邮票很快在邮坛上有了一席之地。但奇形邮票的大量出现还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其中发行奇形邮票最多的国家是非洲西部的塞拉利昂和南太平洋的汤加。从1963年以来,汤加发行的奇形邮票已有100多种。塞拉利昂也是以发行奇形邮票闻名于世的。我国发行的邮票基本上都是长方形的,正方形的很少,三角形的只有1951年发行的《保卫世界和平》。异形邮票的出入,大开了人们的眼界,像动物、植物、地图、车辆、建筑、钱币、玩具、商品等等千奇百怪的形状,借助邮票的方寸之地被源源不断地表现出来。发行异形邮票,大部分是为满足本国邮政上的需要,其发行量很少。由于形状特殊,决定了邮票的印刷也异常别致,通常采用单枚冲压成型工艺,没有齿孔,没有整版票。邮票有背胶、护纸、广告。异形邮票标有国名、面值,并有邮资凭证的效用,是集邮爱好者收集的专题之一。尽管在众多的邮票珍品中尚无异形邮票的一席之地,异形邮票也没有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但作为邮票家族中的一员,无论是从欣赏,还是从集邮方面去认识,其作用与意义是不容忽视的。情人节邮票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这一风俗近年来也传入我国。关于情人节的来历,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据说在公元3世纪,一位英国主教华伦丁因反抗罗马暴君的迫害而被捕入狱。在狱中,华伦丁得到典狱长女儿的悉心照顾,两人建立了感情。华伦丁未能幸免于难,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死。死刑前,华伦丁给自己的情人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迹和一片情怀。基督教徒为了纪念华伦丁,便把这天定为“情人节”。另一种说法是,华伦丁违背皇帝的旨意,秘密为青年人举行婚礼,而遭监禁致死,死后成了情人们的保护神。还有一种说法可上溯至古罗马“牧神节”。为纪念牧神卢珀库斯,人们在每年的2月14日举行游戏和舞会,在游戏中,男青年可以通过抽签来选自己的情人。牧神节变成了情人节。还有一种传说是雀鸟在每年的2月14日那天都纷纷选择伴侣,青年人也竞相仿效,这一天就成了情人节。在情人节那天,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情书是常见的求爱方式,于是,情人节邮票就应运而生。美国、法国、爱尔兰都发行过情人节邮票。美国从1983年开始,每年都发行情人节邮票。“变体票”与“错体票”“变体票”或“错体票”的说法,在西方集邮界用语里原是没有的,只叫“印刷的废品”,指印刷中印坏了的邮票。本来印坏了的邮票是应当销毁的,但有一些来不及销毁或发现过迟而漏过检查的“变体票”便流传到民间,于是“物以稀为贵”,再加上邮商的哄抬,身价百倍,人们求之若鹜。中国最早的错体票之一,据说是大龙邮票竖双连的中缝造齿。以后,又有红印花加盖邮票中的倒盖、覆盖,以及万寿九分对倒票等错体、变体票的。近代邮票中,较有名的错体票是“宫门倒”,这是民国初年发行的邮票,蓝色的底图中间套印黑色的北京三座门图案,有的邮票上三座门印倒了,屋顶朝下,门洞朝上,所以叫“宫门倒”。民国后期,1941年的纽约版倒印票(中心图案孙中山像印倒了)和1949年飞雁图无面值漏盖票,都是有名的错体珍品。在国民党金融混乱时期,货币贬值迅速,邮票经常加盖“改作”或“暂作”等字样,有的改了再改,叠床架屋,变化多端,造出千奇百怪的错体票。还有为猎奇或投机牟利,而故意制造变体票的。早在清朝早期邮票发行时,由于海关和邮票设计控制在外国人手里,曾被法国人费拉尔乘机故意制造了一些变体票。对于收集变体票问题,集邮界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变体票的收集为邮商提供了哄抬价格、从中牟利的机会,使集邮的正当兴趣走向了邪路,不应提倡。也有人认为,对变体及其版式特征的研究,可帮助挖掘邮政史的材料,在这种“钻牛角尖”的研究中,也能培养人的观察、分析能力,从国际集邮交流来说,变体票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许多人认为,即使不完全否定变体票和错体票的收集活动,但我们有责任在广大青少年中,多提倡学习知识和欣赏艺术,而不宜引导他们往变体考证的牛角尖里钻。无面值邮票无面值邮票是极为少见的。1987年底,阿根廷邮政总局却发行了两种无面值的邮票,上面分别标明可寄重量为10克和20克以下的普通信件一封。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阿根廷的通货膨胀率长期居高不下,邮资也总是处在变化之中。人们在寄信时往往弄不清应该贴多少钱的邮票,只得亲自跑邮局去发信。这样,阿根廷城乡的5651只邮筒被闲置起来了,给人们带来很大不便,也使得邮局工作量大增,为寄封信而排长队是常事。为解决这个矛盾,阿根廷发行了这两种无面值邮票,邮票出售时的价格随着邮资的调整而浮动,寄信的人不必知道当时的邮资是多少,只要手头有这种邮票,就可放心地贴在信封上,将信投入邮筒里。从此,阿根廷各地的邮筒又正常履行自己的职责了。黄金邮票为了纪念汽车诞生100周年,赞比亚发行了一套“汽车百年”的特种邮票,全套共25枚,全部用22K黄金制做,每枚邮票都是一种微型艺术品,这些邮票还套有专用集邮册,附有每种汽车的详细介绍。这套金邮票售价很高,连同邮寄及保险费在内每枚价格15.50英镑,25枚共计38.75英镑。为了吸引集邮者,除第1枚优惠外,还附有带编号和签名的鉴定书,并在14天内管换管退,预订者今后在价格上不受黄金价格上涨的影响。邮票救了奥运会1896年,希腊政府决定承办现代第一届奥运会,消息发出后,各国均选拔体育精英,摩拳擦掌,只待进军雅典城。可是,举办国际性的体育盛会,谈何容易,资金发生了严重不足,希腊政府窘迫不安。正在愁无良策的紧急关头,希腊集邮协会的杰麦特里奥斯·萨科拉弗想出了良策,他向希腊奥委会建议,发售一套奥运会的纪念邮票,便可解决燃眉之急。奥委会同意了这个建议,立即设计了一套共12枚的纪念邮票,其票面全部是以古代奥运会竞技为内容的古香古色的画面。结果,不仅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售票收入,还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体育邮票。邮票与战争1900年,拉丁美洲的多米尼加发行了一套地图邮票,票面印有多米尼加和西邻海地的地图,不知什么原因,地图上两国间有一段边界线显得模糊不清,乍看之下,海地一条狭长地带便划入了多米尼加的领土了。这套邮票一发行,海地举国哗然,全国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政府向多米尼加发出最后通牒,同时调兵遣将,战争阴云顿时笼罩着两国上空。最后还是军事较弱的多米尼加被迫宣布停止发售和使用这套邮票,才避免了一场战争。玻利维亚和巴拉圭都对大查科荒地提出领土要求。1930年玻利维亚轻率地发行了带有这个有争议地区的地图并注明“玻利维亚的查科”字样的邮票(面值2分)。巴拉圭因此被激怒,随之以牙还牙,1932年发行了大型邮票(面值1.5比索),其上有这一地区的详细地图和图注“巴拉圭的查科”,还有一条标语是“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双方争执不休,此后不久,两国就在查科爆发了战争。二次大战期间,纳粹党在集中营里建立了大规模的邮票仿制工厂,他们在成千上万的囚禁者中物色到各行各业的专家,利用他们制作所需的假邮票。德国仿制的是英国1935年发行的英王乔治五世登基25周年纪念邮票。但是把英王头像印成了斯大林头像,把邮票上的“英王银禧”几个字改为“这场战争是一场犹太人的战争”,邮票上的花环改为镰刀、锤子和五角星,邮票角上还画着象征犹太教的大卫六角星。德国还仿制了英国1937年发行的英王乔治六世加冕纪念邮票,也将英王头像改成斯大林头像,并把英王加冕日期改为“德黑兰,1943年11月28日”字样。德国仿制这两枚邮票的意图是暗示英国人,英国正处在犹太人和苏联人的控制下,企图达到颠覆英国政府的目的。德国人将印制好的邮票,通过中立国的邮票商传播出去。为了报复,英国也开动机器仿制邮票回敬德国,英国仿制的是当时德国人大量使用的希特勒头像邮票,但把希特勒头像换成党卫军首脑希姆莱的头像,想使希姆莱难堪,制造德国统治集团内部的混乱。另一枚仿制的是德国1943年发行的希特勒政变20周年纪念邮票,把画面上的冲锋队员像换成了德国的埃尔温·马·维茨勒本陆军元帅的头像,他由于参与图谋推翻希特勒的7·20行动而被绞死。英国还仿照德国“冬季赈济”附加的邮票形式,设计了两枚邮票,其中一枚画面的主要部份是一个打掉半个脑袋的德国士兵的头像。背景是两个肥头大耳的德国军官正在开怀畅饮;另一枚邮票画的是希姆莱一手持枪一手拿杯毒药。这两枚邮票是暗示纳粹头子要为德国士兵的死活负责。这些邮票都是通过中立国的邮局寄往德国。当年,苏联和美国也都大量仿造了德国的邮票和明信片,并使用飞机从空中投向德军阵地,或是混入德国邮政系统,散发到德国各地。这些邮票成了有力的宣传品,对动摇、涣散法西斯德国的人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今这些邮品成了集邮家们的珍爱之物。国王替身邮票190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驾崩,王位由爱德华七世继位。为了爱德华七世继位,邮政部门决定发行一枚印有新国王肖像的邮票,在国王继位时发行。这项使命交给瑞典画家和雕刻家爱弥尔·伏克斯限期准备。可是,此时新统治者焦躁不安,对画家提出的为他画像的要求不屑一顾。画家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而且也不宜画此时新国王的焦躁像。正当他为难时,得知在威斯特法里有一个叫海利的人酷似爱德华七世时,他马上找到海利,并着手工作,这样他按时完成了任务。在这张1903年发行的英国邮票上的画像,人们都认为是国王,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明白,这完全是另一个人。邮票决定了运河的命运世界闻名的巴拿马运河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航程,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这条1914年通航的运河,最初设计方案并不是穿过巴拿马,而是通过尼加拉瓜,是什么改变了运河的命运呢?当时获得独家开凿运河权的美国认为,穿过尼加拉瓜修运河,比较容易,而且管理也更经济。谁知就在美国国会召开会议进行正式表决的前几天,加勒比海的一座大火山剧烈爆发,尼加拉瓜国内一片混乱。这件事引起负责运河工程的法国工程师比诺·弗利拉的注意,他是主张通过巴拿马修建运河的。弗利拉记得,几年前尼加拉瓜曾发行过一枚印有该国一座名为摩摩通博的著名火山照片的邮票。虽有人说那是座死火山,但邮票上显露出一缕烟云环绕着山顶。而摩摩通博就在尼加拉瓜运河设计方案的路线附近。在美国国会正式表决的那天,每位参议员的桌上都出现了一个信封,里面装有那枚尼加拉瓜摩摩通博火山邮票和这位法国工程师的亲笔附言:“这是尼加拉瓜火山活动的官方见证。”参议员仔细审视了这张邮票后,投票决定了建造穿过巴拿马的通航运河。间谍邮票一战期间,英国情报机关曾截获了一封奇怪的信件,这封信里只有一张贴有两枚邮票的白纸,一枚是面值2.5便士的英国邮票,一枚是面值1角的法国邮票。当反间谍人员用一张与信纸同样大小的透明欧洲地图覆盖在白纸上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当时正有2.5万英军和1万法军要开往前线,贴邮票的地方,恰好是军队要前往的地方。奥地利与南斯拉夫在一战时因领土问题发生了战争。在南军队参谋部里,一位军官实地视察时,在所停留的每个战区都写信,以交换邮票为借口寄给指定在维也纳的邮票交换人,这位交换人原来是奥地利的一位高级将领。这些邮票的图案主题都是这位军官在战地视察时所获军事情报的秘密报道:一枚南非邮票,图案是一辆军用马车,以暗示这是敌人的辎重车队,邮戳指明了它的地点;另一枚的图案是一枚国徽和一匹马,它无异是表示敌人的骑兵部队的集结处;哥伦布及其考察队抵达新大陆的邮票,暗示了南军参谋部的所在地。住在德国柏林的一名叫库伦斯基的沙俄间谍,每天将一张当日的德国报纸寄往国内。天长日久,边防检查员终于发现这些信件上所贴邮票的齿孔大小不同于一般的邮票,经过技术处理分析,证实那邮票上的不规则齿孔,正是库伦斯基传递情报的密码。无独有偶,驻英国的荷兰间谍马克斯,每天也从英国港口把一套套邮票寄往国内。后来发现,马克斯每次所寄邮票的不同种类和数目正与英国港口的军舰种类及数目相符。3张蒙特利尔邮票代表3艘战舰;2张秘鲁邮票代表2艘巡洋舰等等。使用邮票传递情报,不易引起怀疑,可见这些间谍的用心良苦。献珍邮解国难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刚刚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接着又是国内的反动分子的武装叛乱,虽经全国人民的努力,平息了内乱,但经济力量十分衰弱,再加上伏尔加河地区连日干旱,粮食严重紧缺,不得不进口粮食。可是国库空虚,哪来的钱?迫不得已,莫斯科邮政部向全国集邮者发出号召,把自己的珍贵邮票献给国家,由邮政部出口换外汇。号召发出后,集邮者们积极响应。短时间内全国各地大量邮票珍品纷纷寄往莫斯科,许多集邮者把自己尽毕生精力收藏的邮票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祖国。邮政部将征集到的3亿多枚邮票出售后,共获得100多万金卢布,解除了粮食危机,集邮者帮助国家度过了难关。对于一名集邮者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自己收藏的邮票了。为了国家的利益,许多集邮者献出了自己的珍品,不能不令人敬佩。国王的幽默1924年,根据国王克里斯琴十世的指示,丹麦发行了一枚庆祝丹麦邮政300周年的纪念邮票。在四方连邮票上,国王的肖像排列成黑白相间的方格花纹样,两个肖像一个向右、一个向左,相互交错。印刷厂在制作印刷原版时,把国王的肖像翻了一下,因此,克里斯琴十世的头鬓在一枚邮票上向左分,而在另一枚邮票上是向右分的。当国王看到纪念邮票时说:“下次再发行有我的肖像的邮票时,请先取得我的理发师的认可。邮戳上的秘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军队里有一位叫腓力的炮兵排长,他经常不断地从前线给家乡的妻子瑞拉写信。为了防止信件泄露军事机密,他从不在信封落款上写明自己的真实地址,并一再叮嘱妻子对他的地址要严加保密。瑞拉也确实守口如瓶,没有将丈夫的地址告诉任何人。瑞拉家里只有她的女友妮莎经常出入。妮莎称自己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她把腓力从前线寄回的每一封来信的邮票都剪下来取走了。过了不久,腓力的来信突然中断,妮莎也似乎消失了,瑞拉感到莫名其妙。后来腓力来信了,他在信中告诉瑞拉:“德国间谍的情报太准确了,你知道半月之内,我们已经五次转移阵地了,但德军炮火总是如影随形一样跟随着,因此,我们的部队已被德军炮火炸得伤亡殆尽,我自己也身负重伤,奄奄一息了……”为什么德军的情报会如此准确呢?问题就出在那邮票的邮戳上。尽管腓力没有在信封上写真实地址,可盖销邮票的邮戳上有地址和时间。那位妮莎小姐是个德军的间谍,她就是利用这些邮票,将腓力所在部队的行踪报告给德军进行炮火追击,这给法军带来了惨痛的损失。邮票的威慑力《玩纸牌的人们》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鲍尔·塞尚的一幅佳作,也是世界名画之一,不料被人盗走,警方花了不少时间去侦察,却毫无结果。为了纪念这幅名画,在其被盗不久,法国邮政部把这幅画的复制品收入了第一套美术邮票,大量发行。随着这枚邮票周游世界,这幅名画被人们广泛认识,同时,原画被盗的事也在各地传播着。有趣的是,这枚邮票发行不久,《玩纸牌的人们》就物归原主了。是原盗画者良心发现了,还是他作贼心虚了?邮票缉凶美国芝加哥的一位17岁的女高中生,在9天内连续收到匿名电话和淫秽恐吓信。这些电话和信是一个男青年打来和发出的。女学生向警察局报了案。两年前,有一女中学生也收到过类似的电话和信件,并遭到杀害。为了查出罪犯,警察局仔细检查了女中学生收到的信件。在收到的匿名信中,有6封是伪造字体写的,1封是用打字机打的。信上的指纹非常模糊。女中学生还收到1封有签名,并附有回信地址的信,写这封信的也是一男青年,他对少女的遭遇表示同情并表示愿意帮助她。这封信引起警察的怀疑,因为这封信和那些匿名信有共同之处,全都贴的是13美分的《自由钟》小本票上的邮票,这种邮票是美国1975年发行的。警察局将匿名信和签名信上的邮票进行比较,希望有所发现。签名信上的邮票有3个边带齿孔,上边是裁切边,说明这枚票是小本票上面那行邮票中的一枚。因为这枚邮票有三面齿孔,所以有3枚邮票与该票相邻。警察局用热气把邮票从信封上蒸下来,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齿孔与过桥的排列、过桥的宽度、齿孔间距与偏离程度等。果然发现另一个信封上的邮票与该票可以吻合在一起。分析证明,这些匿名信和签名信全都出自一人之手,于是警察按签名信的地址逮捕了那个男青年,并进一步证实了他就是两年前杀害另一女学生的凶手。为邮票坐牢德国女大学生杜蒂·卜芬,到土耳其休假,入境土耳其后的第二天,她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她在海滨玩得很痛快。然而她有一个习惯,喜欢在邮票上作点“美术加工”。这次,她贴在信封上的是一张土耳其邮票,票面印着一位老人,她顺着画面为老头添了一顶瓜皮帽、一个耳环和一个蝴蝶结。然而,她不知道邮票上的人是“土耳其之父”,更不知道这位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位总统凯米尔是反对那些戴瓜皮帽的保守派,认为这种帽子是“落后、倒退和反动的象征”。她把信丢进邮筒后的第三天,当地警察以“危害国家”、“严重地蓄意侮辱土耳其传人”的罪名把她投进监狱,关了6个星期。仅卖了两天的邮票韩国前总统全斗焕出访亚太地区五国时,韩国邮政当局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仅仅发售了两天,就告“鸣金收兵”。原因是发生了特殊事件。全斗焕于10月8日出访,第一国是缅甸,随后是印度、斯里兰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计划发行的这套纪念邮票也是5枚,每国一枚。第一枚于10月8日开始发售。不料,全斗焕出访的第一站就发生了意外。缅甸首都仰光10月9日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发生了大爆炸,韩国随员10余人丧生,要不是全斗焕迟到5分钟,也会被炸得血肉横飞。他马上终止了全部访问日程,即日返回汉城。10月9日韩国邮政当局立即下令停止发售,并销毁了全部存货。令人叫绝的巧合世界上离奇、巧合的事件确实不少,邮票发行中也不例外。我国发行的第23届奥运会纪念邮票,与我国运动员在这届奥运会上的比赛成绩,也有几处令人叫绝的巧合。在第23届奥运会上,我国女运动员吴小旋夺得射击比赛金牌,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奥运会女冠军。而这次发行的纪念邮票中第一枚邮票画面就是一位女射击运动员。女跳水运动员周继红在跳台跳水比赛中,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最后一枚金牌,这套邮票的最后一枚画面上正好是一位女跳水运动员。还有几点,也许未免牵强,但也不妨列出,可供把玩。以体操为主题的第6枚邮票的面值是10分,体操王子李宁在鞍马比赛中就得了个10分。第2枚邮票的主题是“女排”,我国女排获得的金牌是我国15枚金牌中的倒数第2枚;这枚邮票的面值是20分,我国女排在决赛中以3比0胜美国队的三局比分加起来,也恰好赢美国女排20分。邮票上的荒唐事五彩缤纷的邮票给无数集邮爱好者带来了无限的情趣。然而由于邮票设计师的疏忽大意,则往往令人啼笑皆非。因此,错邮便成了集邮者们争相收集的珍品。为纪念巴黎公社起义80周年,波兰邮局发行了一枚邮票,在巴黎公社著名活动家——雅罗斯拉夫·东布罗夫斯基的名下,印上了网琴家亨里赫·东布罗夫斯基的肖像。原来,是法国画家希伯尔把这两位同姓人弄混了。直到1962年,雅·东布罗夫斯基的真面目才在波兰邮票上出现。1903年,意大利发行的一枚纪念哥伦布的邮票,画面哥伦布手拿望远镜遥看远方,这是1492年的事。可是,当时望远镜还没有发明。1903年,法国邮政部发行的一枚玛利安娜(法国的象征)像的邮票。画面上农妇顺风撒种违反农事常理,更使人啼笑皆非的是画面上旭日东升,人影自然要抛向后方,可农妇的影像却背道而驰,落在前方。1919年,德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其中一枚飞机画面的设计没有螺旋桨和稳定尾翼,这样的飞机是根本不能飞的。1937年欧洲某国发行的一枚笛卡尔纪念邮票不得不中断使用,因为这枚邮票的标题竟把笛卡尔的名著《方法论》印成了《讲话方法》,这对一个自称为笛卡尔主义的民族来讲实在是太过分了。1944年,英国为纪念第一条横贯大陆铁路建成通车而发行的邮票,画面上的铁路上行驶的火车冒出的烟与旗子飘扬的方向相反。1947年,摩纳哥政府为纪念摩纳哥参加百年国际邮票展览而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画面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在欣赏他的邮票。可人们发现画面上罗斯福拿着邮票的左手有6个手指头。1956年,摩纳哥为宣传第5届纽约国际集邮展览而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画面上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西服上衣的翻领是右压式(女式),而不是左压式(男式)。1972年,古巴发行了一套航海史纪念邮票,其中一枚是前苏联“列宁号”原子破冰船,背景是企鹅。人们知道,“列宁号”破冰船是在北冰洋上航行,而生活在南极的企鹅怎么会跑到北冰洋去呢?我国1962年发行了一套特种邮票“中国古代建筑——桥”,其中一枚的图案是广西三江程阳桥。这座桥建于1920年,怎么变成了古代建筑呢?《西藏自治区成立二十周年》纪念邮票中的第一枚邮票,即J.116(3—1),该枚邮票画面上的马蹄被画成两瓣。了解这方面知识的人都知道,马是奇蹄,而牛和羊是偶蹄,因此,画面成了马长牛蹄,马牛两不像的怪物。当然,瑕不掩瑜,这些邮票的主题思想表现明确,仍不失为人们所喜爱,尤其受到集邮爱好者的青睐。换错票发横财美国在1985年11月间,印制了2800万张以蜡烛台为图案、价值1美元的邮票。在印刷过程中,阴错阳差,有一个印张上的400枚邮票,蜡烛光印倒了。1986年3月,美国中央情报局从邮局购得95枚,一位雇员发现了邮票上的奥妙后,几位知情者偷偷地将剩下的86枚高价卖给了新泽西州的一位邮票商,另9枚已在发现前用掉了。至今也没人知道这86枚邮票共卖了多少钱,只知道有9位情报局雇员拿到了支票。那位邮票商已脱手3枚邮票,其中一枚售价高达17600美元。据估计,这批有印刷错误的邮票因“错”而身价百倍,到最后一枚邮票的价格将达到115000美元。美国中央情报局正在调查此事。据说,这9位雇员当初买了86枚价格1美元的普通邮票将那批错票换了过来,因此窃取财产罪不能成立。至于中央情报局雇员高价出售邮票私分所得款是否合法,还有待进一步调查。另外那305枚印错的邮票到哪里去了、印刷中因何出现如此错误,目前还不得而知。希特勒自画像邮票纳粹独裁者希特勒,年轻时曾想过以画谋画。1924年他在狱中对镜画了好几幅自画像,都不甚满意。后来,他成了不可一世的魔王,就在德国法西斯快要崩溃时,希特勒忽然萌发了留像在人间的念头。他把过去的涂鸦之作翻了出来,问他的私人秘书及密友莫里斯该怎么办,莫里斯建议说,最佳手段是赶制一套画像邮票。就在同盟军步步紧逼柏林的隆隆炮声中,这套邮票被赶印出来,一套共9枚,可是还来不及正式发行,希特勒就在绝望中自杀了。莫里斯窃取了许多新票,后来辗转流入慕尼黑集邮家赫尔曼手中收存。1993年2月在慕尼黑历史拍卖行,这套邮票与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一书手稿同时拍卖,以32万马克成交,其中邮票一套成交价为35000马克。公爵的愤怒1930年6月15日,西班牙为纪念著名画家哥雅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图案为哥雅半身像和他的一幅名为《裸体的玛哈》的油画。画面上一位年轻漂亮、体态丰满、充满了诱人的青春魅力的少妇,裸身斜依在铺着锦缎的床榻上,双臂交叉在脑后,纯真泼辣的目光注视着前方。关于这幅画,曾有过一段有趣的故事。据说这幅画是在一夜之间画成的。画上的人物是公爵夫人阿尔瓦。公爵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第二天便前去兴师问罪。但进入画室后,看到的却是一幅着衣的公爵夫人像。公爵十分尴尬,哑口无言。巴拿马也曾发行过一枚《穿衣的玛哈》邮票,人物形象与姿态和西班牙发行的《裸体的玛哈》邮票完全相同,不同的只是画面上穿上了华丽的衣服。“而我还活着”1945年,波兰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践踏刚刚解放。那时候,城市规划专家萨伦巴教授只有35岁,由于他具有丰富的城市建设经验,便被任命为波罗的海沿岸城市——什切青市的市长。国土虽然从德寇手里夺回来,但已是一片废墟。战前这里曾有30万人口,战后这里几乎荒无人烟,到处是断壁残垣。萨伦巴教授担任市长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他的任务是重新建立什切青市。5年之后,什切青市果然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波罗的海沿岸,人口达到25万。现在,什切青市是波兰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欧洲中部最大的港口城市之一,人口达到40多万。在这5年中间,萨伦巴教授一方面任市长,一方面在市高等技术学院任教授。为了纪念波兰人民从德国法西斯手中收复西部领土40周年,波兰政府发行了一套3枚纪念邮票,其中有一幅是萨伦巴教授。可是他看到后幽默地说:“邮票一般是为死人发行的,而我还活着。”从河底捞出的珍品1870年德国人占领了法国巴黎,战争使交通中断,正常的通邮已无法进行。当时从法国东部寄往巴黎的信件只好装进用锌皮制成的球里,投入塞纳河,在漂经巴黎时,人们用网把这些锌球截住,取出信件,设法送到收信人手中。当然其中有一部分锌球未能到达巴黎而沉入河底,或流失他处。直到1972年,还有人从河底捞到一个锌球,这个锌球内装了539封信。事隔百年,信件本身早已失去意义,可信封上的邮票却成了稀世珍品。其中有1850年法国发行的15生了绿色邮票,现值1.1万法郎;还有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发行的票面为1法郎的鲜红色邮票,更是价值连城,因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不久,就被拿破仑三世发动的政变推翻,它发行的邮票很少。按法国宪法规定,邮票属于财产,收信人的后代有权接受,因此,有关部门不得不忍痛割爱,在集邮刊物上登出启事,寻找100多年前这539名巴黎市民的后代,来继承这些意外的遗产。印早了的“冠军纪念票”美国垄断美洲杯帆船赛已有132年历史,直到1983年澳大利亚才打破这一局面,第一次夺得冠军。当时澳大利亚邮政局没有想到本国能夺得冠军,故纪念首日封在比赛后两个月才印制出来,吃了大亏。1987年,美洲杯帆船赛比赛在即,澳大利亚决心再夺冠军。这次邮电部门也及早准备完毕,并在纪念邮票上加印了“1987年再次扬威”几个字。准备在比赛取胜后立即发售,赚它一大笔钱。然而,事与愿违,澳大利亚在比赛中输给了美国,痛失冠军称号。澳大利亚邮政局不得不悄悄地销毁4000万枚已印好的纪念再度夺得冠军的邮票,这些邮票总面值是1000万澳元。“无令不得拆包”1961年秋,美国邮政局向全国305所邮局,发出盖有火漆的包裹,并附指示:在未接到启封命令前,不许拆开包裹。翌年2月20日,美国“友谊7号”太空船首次环绕地球飞行,安全降落大西洋后半小时,邮政总局才指示各地邮局开启包裹,出售里面的邮票。原来,这枚邮票就是这次太空计划“水星计划”的纪念邮票。发行邮票通常都是公开的,但是这枚邮票因为这次太空计划的发射日期会不会更改、发射能否成功等,都是事前难以预料的,所以美国邮政局秘密地把这枚纪念邮票印好,秘密地分发给各分局,待计划成功后才发行。因为太空船绕地球飞行这一壮举轰动世界,更由于这枚纪念邮票发行及时,人们购买这枚邮票也特别踊跃。虽然总局在下午3点30分才指示发行,但截至各地邮局5时停止营业时,这枚邮票就已销售一空。这枚面值4美分的“秘密”邮票,创纪录地销售了2.9亿枚。邮政部长夫人做的蠢事原西德政府邮政部长的夫人克莎伊德勒太太,为参加明信片大抽奖活动,将一枚90分的邮票贴在明信片上寄了出去。她却不知道这枚邮票是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纪念邮票,那年,西德因为抗议苏联干涉阿富汗而没有派代表参加,邮票也停止发行。这就使得这枚邮票很珍贵,是她丈夫的珍贵藏品之一,也是许多集邮家们梦寐以求的。待邮政部长知道后,后悔不及。值得欣慰的是,部长夫人寄出的明信片,在抽奖活动中为她赢得了一架照相机。邮政部长做的蠢事1859年,加拿大将原来使用的英国币制改为加拿大元和分,因此也需要印刷十进位币制的新邮票。在新不伦瑞克省,1861年第一次发行邮票,他们委托邮政部长查尔斯办理这项工作。查尔斯野心勃勃,点子也多。他命令美国一家印刷公司印刷新邮票。在计划发行日前很久,他就把新邮票票样拿给政府的部长们看,企图得到他们的认可。在提交审核的一套6枚邮票中,有1枚的图案是邮政部长查尔斯自己的肖像。这件事在政府内部反响强烈,查尔斯不得不辞职。那枚已印出的茶色5分查尔斯邮票被送到了造纸厂,另印一种绿色5分维多利亚女王新邮票。由于印刷延误,新邮票未能按最初预定的5月1日发行,推迟到了5月15日,后印的绿色5分票到7月才与公众见面。由于没有5分邮票,10分邮票被裁成两半贴在信件上。茶色5分查尔斯邮票并没有全部销毁。前邮政部长和他的同伙似乎留下了几百枚。他们对这笔投资决不后悔。这枚邮票虽没有发行,也没有使用,却因有这一段故事而很受欢迎,价格相应地也比较高。但集邮家们通常只有在举行邮展或拍卖时才能见到这套邮票。这套邮票很稀少,又往往被裁成两半、甚至裁成四分之一用。而新不伦瑞克省也因此成为引人注意的地方。少而精的塞舌尔邮票塞舌尔是一个很小的岛国,可其发行的邮票一直声誉卓绝。塞舌尔发行邮票已有一个世纪了,这些邮票年年被列为伦敦国际邮票市场上的畅销品。原因是这个岛国上邮件往来甚少,其发行的邮票十分精美,数量不多。因此,它早年发行的邮票保存至今的已为数不多,价格相当昂贵。如今塞舌尔每年只发行5种邮票,以精美取胜。他们以“缩龙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手法,将绚丽纷纭的大千世界,凝缩于方寸之上,给人以知识、美感和享受。小小的邮票为塞舌尔赚了大钱。在塞舌尔所有外汇收入中,邮票换汇收入仅次于肉桂和鸟类,名列第三。巨型邮票拼贴画前不久,在法国诞生了一幅巨型邮票画。作者是法国著名画家爱弥尔·特莱蒙尼;这是一幅将几何图案与自然景致融为一体的画。他的绘画方法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这幅五彩缤纷的图画,并不是画家用画笔和油彩绘制出来的,它是由一张张不同颜色和形状的邮票拼制成的。这就需要作者不仅具备丰富大胆的想象力、独具匠心的设计,还需要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才行。邮票画的规格是3米×2米,使用了38万枚邮票,耗费工时2500小时。特莱蒙尼承认:“在这幅画的创作期间,我一直怀疑自己能否把它完成。”曾经几次他都面临“山穷水尽”的局面,但总算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创作了这幅别开生面的邮票画。这幅精心创作的邮票画,价值相当惊人,但主人无意出售它。特莱蒙尼打算将它送给法国度假胜地——尼斯市,让全世界各国的旅游者都能一睹芳容。邮票商的玩笑19世纪末,法国一位著名邮商莫里,为了招徕生意,同集邮家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用自己的头像图案生产了一枚貌似邮票的商标小票,上面标着:“Serbmit——sirapaYruam.”这样,由于这枚小票酷似真邮票,而且这些文字十分费解,使不少集邮家中了圈套而竞相争购。这几个文字谁也看不懂。其实,这是莫里捉弄人,招徕生意的手段,这段文字的真正含义要反过来念才明白,原来他写的是“MauryaParis——Timbres”(莫里于巴黎——邮票商)。欧罗巴邮票1980年,丹麦法罗群岛计划发行一套欧罗巴邮票,共两枚,画面为法罗的语言学家兼人种学家雅各布·雅各布生以及神学家哈马萨伊甫的头像,面值为150欧尔和200欧尔。当第一批由英国皇冠代理局印刷的邮票运抵法罗群岛后,邮政当局发现这批邮票的纸质太厚,不便于贴用,于是决定将这批邮票全部销毁,并要求皇冠代理局用较薄的纸重新印刷。头版欧罗巴邮票的刷色为黑色,而二版邮票刷色则为绿色和红色。1981年3月,邮政当局将这些未发行的头版邮票运到法罗的哈伏纳达尔进行焚化,当时监督人员直到看见这批邮票全部化成灰烬后方才离开现场。谁知,过了几天,当地的孩子在野外玩耍时,竟然在灰烬中找到了一些尚未烧掉的头版欧罗巴邮票。这些孩子的家长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些不可多得的邮品,于是将这些火中余生的邮票藏起来,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一些集邮者。这些在野外被发现的邮票的确切数目,至今还是个谜。当此事被邮政当局知道后,法罗的邮政当局马上宣布,那些未烧尽的头版欧罗巴邮票皆属于政府的财产,任何人不得藏匿,拾到者必须交公,但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这些邮票拿出来。当地居民就这些邮票的所有权问题诉诸法院,托尔斯豪恩的法院将这些邮票的所有权判给了法罗的邮政当局,当地居民不服判决,继续上诉。1985年10月29日,丹麦高级法院驳回当地居民的上诉,最终确定了原判决的合法性。尽管如此,仍然没有一个人把手中的邮票上交给邮政当局。目前外界尚不清楚这些邮票的存世情况,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被发现的邮票中不仅有单枚票,还有大方连。在1984年6月举行的一次法院的听证会上,邮政当局曾出示过一个被收缴的十二方连的邮票的两个信封。如今,那些藏有头版欧罗巴邮票的法罗的居民仍在耐心地等待着,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邮政当局或许会改变主意、法院的裁决会失效,到那时,这些死里逃生的邮票就可以面世了。假邮票畅通无阻长期以来,意大利的邮局以效率低下而闻名,一封信往往要等几个星期、几个月,有时甚至几年后才能收到。当地的居民们对此简直气得发疯。几年前,3位那不勒斯的青年决定和邮政系统开个玩笑,他们自己发行、绘制、使用邮票。他们使用的邮票千奇古怪,笑话百出,但一直畅通无阻,始终没有被邮政当局发现,他们发出的信件不仅在本国流行,而且被发往法国、西班牙、德国、美国等国。他们的邮票有“纪念那不勒斯黑手党成立200周年”、“世界酒鬼纪念日”、“○里拉邮票”等等。他们在邮票上写有“法律奖励假邮票制造者”、“请仔细查看一下,这可能是假邮票”、“假邮票制造者大罢工”、“请不要机械地向邮票上盖戳”、“世界唯一一枚免费邮票”、“意大利邮局万岁”等讽刺性的语言,但却始终没有被邮局方面重视,据说,他们又开始了一项新的尝试,但却没有透漏这项计划的内容。“苏丹王国”之谜1968年,一伙骗子雕刻了一个假印章,伪造了一些文件,在新西兰虚设了一个“大使馆”(其实只是一个邮箱的号码)。宣告“奥古西·安宾诺”苏丹王国成立。他们炮制地图、杜撰历史、胡乱编写经济年鉴……等等,蒙住了一些人和一些国家。不过,在联合国上,虽然也有个别“袖珍国家”惺惺相惜,但始终未被接纳。据说,这个国家首都叫巴列色东,全国人口18万,以农业为主,其四周边缘全是原始森林,位于南太平洋。因为特产并不富饶,所以,发行邮票便成为它唯一赚取外汇的手段。于是,一枚设计新颖,色彩艳丽,大抵以海岛风光、丛林飞禽为画面,充满热带气息,令人爱不释手的邮票诞生了。1977年,欧洲一家公司看中了这枚邮票,花了4万美元购下了印发和发行的专利权。这4万元成了这个“王国”唯一的财政收入。现在,有不少集邮家手里还珍藏着这张邮票呢!当然,西洋镜终究会被戳穿的,那是1984年的事。因为有不少外国游客想到这个“美丽的王国”旅游,却始终订不到一张机票,谁也弄不清它究竟在那里,于是引起了人们的怀疑。最后查明,这是以新西兰人勃罗斯·格伦维莱为主要角色的一伙骗子所为。“塞旦国王”的骗局集邮者对邮品的如醉如痴,使得多少邮迷落入一些不法邮商设置的圈套之中,这在集邮历史上不乏其例。原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个利欲熏心的邮商集团曾大量收购东京第18届奥运会纪念邮票,并加上凿孔文字“TOKY-O.1964”,又买通了波恩的邮局职员,在贴有这种伪票的首日封上加盖了邮戳。这些商人还设法从德国奥委会官员手里搞到了批准发行这种凿孔邮票的文件,把这些做了假的“邮票”在列支敦士登高价出售,捞了约40万德国马克。1905年,巴黎市内一家最高级的旅店,住进了一位高贵的青年人和他的私人秘书。这位青年人似乎在无意中透露出自己是微服出行的大人物,是中国附近琉球群岛上的一个国家——“塞旦”的统治者。秘书叮嘱饭店职员绝对不要向报界透露这一秘密,这是因为国王不愿意被人打扰。几天以后,服务员在这位“国王”房间的字纸篓里发现了一个贴着异国情趣的“塞旦”邮票的信封,以后又相继见到了几个同样的信封。结果,这些信封落到了巴黎一家邮票商手里,引起了人们对这种邮票的极大兴趣。几位邮商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成功地”和这位国王搭上了线,并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从他手里买下了一大批“塞旦”邮票,共支付了80万法郎的巨款。这些邮票商们昏了头,竟然没有一个人想到打开世界地图看一眼,或者请教一下法国的官员,证实一下那个“塞旦”国是否存在。当他们发现自己受骗上当时,那位尊贵的青年“国王”及其秘书早已杳如黄鹤踪影不见了。出售假票的邮票鉴定家吉卡男爵是罗马尼业的一位著名邮票鉴定家。他对邮票很有研究,特别是对古典邮票的研究。他对摩尔达维亚的“牛”和其他古典邮票发表了几篇研究论文,从而确立了他在集邮界的地位。然而,这位男爵邮票鉴定家却是一个骗子。一天,他卖出了自己邮集中的几枚“唯一”的邮票,大部分是邮戳,也有一些是邮票,然而,都是假的。起初,这些假邮票未被觉察,因为邮票上印有这位著名鉴定家的签名,人们毫不怀疑这是真票。但不久真情败露,男爵被下令逮捕。他很快就得到了消息,狼狈地逃到了拉丁美洲。百万英镑梦的破灭詹姆斯·德尔马是一位天才的仿造艺术品的高手。多年来,他一直靠伪造名家的画和镂刻品,过着舒适的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他决定在有生之年做一桩大买卖,以赚取100万英镑,从此洗手不干。他所选择的目标是伪造面值为5先令的储蓄邮票。为此,他开设了一家贸易印刷行来遮人耳目,购进了伪制邮票所必须的材料。他还装电话,租下一家古玩店,伪造身份证,装出一副一本正经做生意的样子来迷惑警察。不久,一批批精美绝伦的假邮票在他的地下室完成了。在显微镜下,他细细观察,只要一版中有一枚邮票上有一点点疵点,整版邮票将被剔除销毁。剩下的则是与真票无任何区别的邮票。然而,正当他准备圆百万英镑美梦时,却锒铛入狱,被判处9年徒刑。原来,他的一个手下急于赚钱,擅自将一些准备销毁的坏票卖给了一个人,而那个人在邮票局兑现时被察觉。警察追根溯源,顺藤摸瓜,很快查出了这个专印假邮票的地下印刷厂,捕获了德尔马。行骗的集邮广告曾有一个时期,德国的一些邮刊上出现了“高价征求邮品”的广告,一些集邮者纷纷将自己待出让的邮品寄往广告上登载的地方,结果如泥牛入海,音讯全无,上了邮票骗子的当。这些骗子在他们的广告登出后,就通知邮局说:“我最近继承了一套房子,由于在下个月底之前,房子还腾不出来,请邮局将寄给我的信件转到我休假的法国某地。”邮局听信了这些人的谎言,于是大量附有珍贵邮票的信件就被转寄到国外。其实,所谓法国某地的地址也只是个中转站,这些被转寄的信件又以同样的理由被转到卢森堡,经过多次转寄后,这些信件就失去了踪迹。《德国集邮学报》揭露了这一骗局,还公布了一长串刊登这种广告者的姓名,告诫读者:当你还不清楚对方底细之前勿将邮票寄给他人。险被烧掉的世界孤品美国正式的国家邮票是1847年开始发行的,在这以前,邮票由各城镇邮局局长临时印发。1846年的一天,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里亚的詹姆斯·华莱士·胡夫到邮局给他的表妹,住在弗吉尼亚州寄蒙市的珍妮·布朗小姐邮一封情书,贴了一枚亚历山大里亚邮局局长白赖临时印发的邮票。这枚邮票用黑色油墨印在蓝色纸张上,图案为玫瑰花组成的圆形边框。上面印有“亚历山大里亚邮政局”及“五分已付”字样。胡夫和布朗小姐两人秘密热恋着,而且鱼雁互赠,倾诉心曲。胡夫为了不使布朗小姐的家人知道他俩的事,曾建议她把收到的信统统烧掉。但布朗小姐却有种习惯,对于自己喜爱的东西都要珍藏,对于爱人的情书当然不会例外。亏她有这样的习惯,才使这枚被誉为“世界十大珍贵邮票”之一的邮票保存了下来。1907年,布朗之女在整理其母亲的遗物时发现了这枚邮票。1981年5月,在瑞士日内瓦的一次拍卖会上,这枚孤品以100万美元拍卖成交。这已是这枚邮票的第10次成交易手了。“残疾”珍邮“圭亚那桃红色1分邮票”,是世界十大珍贵邮票之一,传世仅一枚。这枚邮票是英属圭亚那1856年发行的,面值1分,底色桃红,黑色图案,画面既不美观,图案又很简单粗糙,一点儿艺术价值也没有,而且被人剪去了四个角,四角形变成了八角形,是一张“残疾”的珍贵邮票,在世界邮票年鉴上的标价高达50万美元。1980年4月5日,在纽约华尔道夫大饭店拍卖时,这枚邮票被一名要求对其姓名保密的人士以85万美元的高价买走。这枚最珍贵的邮票是由英国小学生波恩发现的。1873年,13岁的波恩随家人来到英属圭亚那。他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常在家里寻找邮票。一天,他在外祖父房间里翻出了这枚圭亚那桃红色一分邮票,同时样子也十分肮脏。波恩不喜欢它,于是就把这枚邮票以1元50先的价格售给了邮商N.R.马基诺先生。5年后,马基诺将它连同别的邮票以大约500美元的售价售给了利物浦的邮商托里斯·里德巴斯。里德巴斯于1880年又把这枚邮票以约650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德国的奥地利籍集邮家费拉里伯爵。1917年,费拉里去世,遗嘱写明把他的部集邮捐赠给德国邮政博物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政府把邮政博物馆的邮票充作战争赔款的一部分移交法国。法国政府于1921~1925年间委托巴黎邮票市场公开拍卖这批邮票。英王乔治五世与各国集邮家竞相争购这枚稀世珍品,结果,美国集邮家赫恩德以38000美元购得。赫恩德在他1933年去世前把这枚珍贵的邮票赠给了他的妻女,它又被1940年转售给了一个隐名的美国集邮家。从此,这枚“残疾”珍邮就留在了美国。为了“只有1枚”世界孤品,1853年发行的1美分英属圭亚那邮票作为德国战争赔偿的一部分来到法国后,陈萨·海因德享有达11年之久,不料,有一天他却碰到了一件难以置信的事。据说,有一天他家来了一位客人,说要出售自己的另一枚英属圭亚那一美分邮票。海因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严密地检查、测定了这枚邮票,并且与自己仅有的1枚邮票作了比较,在高倍放大镜下进行研究,结果却没有发现什么不同的地方,没有丝毫可疑之处。他手头不缺钱,也无需多加考虑,如数支付了客人所要的价款,买下了这枚邮票,当即在这位客人面前烧掉了,并说:“好了,毕竟还是只有1枚!”这个故事是否属实,大概已无从查明。海因德1933年去世,这个秘密也和他一起葬入了坟墓。“诺亚方舟”的发掘1858年1月1日,俄国发行了第一枚邮票,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枚面值10戈比的邮票是俄国最早的邮票。可是,1880年前后,有人传说有一枚比1858年的邮票更古老的俄国邮票在高加索使用过。这一传说成了各地集邮家们发掘寻觅的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俄国的一位大集邮家K.K.施米特果然发现了一枚这种名叫“诺亚方舟”的邮票,并向发行使用地征询,可是由于战争未能收到答复。1924年,他又在《苏联集邮家》上撰文论述了这枚邮票并发表了照片。经过大量的调查,最后在当地1858年的历史书中发现了它的详细情况:这枚邮票是根据帝俄地方首长的命令在1857年11月或12月发行的,在第比利斯和高加索用以预付邮资,出售时5枚一组,不售单枚。邮件在邮局交寄,支付邮资,一次只买一个5连票。这种邮票仅使用4个月。这种邮票目前存世不足6枚,而在实寄封上现存仅1枚,成为珍品。中国邮票的鼻祖1878年(清光绪四年)7月末,由清海关邮务处发行的“大龙邮票”是我国的第一套邮票,可称之为中国邮票的“鼻祖”。大龙邮票在出世前后并无名称,有人称之为“大长方框”,也有人根据它是第一次发行之邮票,使称之为“清一次票”,直到1940年前后,“大龙邮票”之名才开始盛行。许多邮商广告都用“大龙邮票”的名称。1940年2月,《邮典》第一卷第二期刊有陈复祥的《集邮漫谈(一)》,其中说到:“我国初次印票,不论薄纸阔边,俗总称为‘大龙票’。本文为便利起见,以后一概称为大龙。”此后便通称“大龙邮票”了。可见“大龙邮票”的名称是约定俗成的。大龙邮票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近代邮政事业的兴起,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几次开辟商埠,设立驻华使馆。各使馆的往来文件,开始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代为递送,后邮递任务移交给海关兼办。1866年起北京、上海、镇江、天津海关先后设立邮务办事处,办理各种公私信件。1878年5月18日起天津海关开始对公众收寄邮件。过去海关邮政对于为数有限的寄发邮件所需邮费均采用记账后定期结算的办法。在对中外公众开放后,记账办法已不适应,需要依照国外通行方式改为在邮件上粘贴邮票。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对此非常积极,委托上海造册处印面值为3分银和5分银的邮票,后又要求印1分银的邮票。德璀琳成为倡制“大龙邮票”的功臣。中国老技师“样子李”承办了这套邮票的设计绘制,以“九宫格”边框和五爪团花大龙为主图案勾描画出,形成云龙戏珠图。上框左右两端为“大清”二字,中嵌英文CHINA,右侧框内为“邮政局”三字,右侧框内是“×分银”数值,下框中间为英文“CANDARIN(S)”,左右两端为阿拉伯数字。邮票印制时,面值1分银为绿色、3分银为朱红色,5分银为桔黄色。大龙邮票分为三次发行,第一次是1878年7月在天津发行,因纸质韧薄,故称“薄纸大龙”。第二次是1882年发行,因5分银票幅加宽,称为“阔边大龙”。第三次是1883年发行,因纸质较厚,称为“厚纸大龙”。在大龙邮票发行以前的1865~1866年,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发行以龙为图案的邮票,通称“上海工部大龙票”。因为它是帝国主义侵略机构在中国发行的邮票,所以在中国邮票史上,它只能被放在“附录”里,作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物证。“近代四宝”之一的改值邮票1943年,中国邮政当局调整邮资,加盖了许多改值邮票,不想出现了被集邮界视为珍品、曾被誉为“近代四宝”之一的“湖南北京版改作2角的邮票”。当时,各地邮局库存的邮票面值多为1角3分、1角6分、1角7分、2角1分及2角8分等,为了继续利用这些已不适用的邮票,中华邮政总局通令各区邮政管理局,将所存邮票就地加盖“改作贰角”字样搭配出售。通令发出后,河南、四川、福建、广西、江西、湖南、甘肃、广东、云南、东川、贵州、湖北、陕西等13个邮区相继加盖了“改作贰角”字样,由于各区邮政管理局所存邮票种类不同。加盖版式也有差异,仔细区分起来竟有117种之多。谁知各地区刚加盖完改值字样,还未来得及发行,即奉令停用。就是在这次加盖“改作贰角”邮票中出现了一种罕贵之品,即湖南邮区发行的面值为13分的已加盖字样的“北京版烈士像”邮票。其经过是这样的,抗战开始以后,湖南邮政管理局迁到邵阳,接到加盖“改作贰角”邮票的命令时,便委托邵阳资一印刷社办理,其中在“香港版烈士像”1角3分邮票中,混入了一个全张“北京版烈士像”邮票。据统计该邮票存世数量只有111枚,通称“湖南北京版改作贰角邮票”。“香港版烈士像”与“北京版烈士像”面值13分邮票主要区别是“北京版烈士像”邮票上下边横框内,“中华民国邮政”的“政”字,“正”与“文”两部分不相连;而“香港版烈士像”的“政”字,左半边“正”字的上横与“文”相连。仅此区别,“北京版烈士像”邮票便跃居“近代四宝”之列,被集邮界视为罕贵之品。“绿衣红娘”嫁何方1979年香港中国邮票展览会上,展出了8种红印花加盖暂作改值邮票和红印花原票,1980年第4期的《集邮》中也以“珍贵的红印花邮票”为题,对上述邮票进行了介绍。在展出的红印花加盖暂作改值的邮票中均为黑色字。还有一种红印花加盖绿色小字的邮票,比加盖黑色邮票更为稀少。据统计,已发现的在世数量只有9枚,这种红印花加盖绿色小字2分邮票在集邮界通称“绿衣红娘”。从发现的9枚“绿衣红娘”邮票来看,其中3枚邮票上盖有黑色英文“Specimen”,即“票样”。由此推断,红印花加盖暂作改值邮票,最先是采用绿色油墨试盖,后因绿色字加盖在红色票上不甚清晰,遂改用黑色字。最早发现的一枚“绿衣红娘”是1942年在上海一个外国集邮者处,后来辗转于陈志川、宋慧泉、宋醉陶、邵询美、李志方、吴乐园、黄兼慈等人之手,现存于郑添瑞邮集中。1949年又发现了3枚“绿衣红娘”,其中1枚有Specimen字样。两枚“绿衣红娘”辗转于上海、香港及台湾集邮家王纪泽、郭值芳、邹启祥、李定方、吴乐园、黄光城、黄建武、黄天涌等处,现分别藏于庄顺成和吴乐园二人处。盖有Specimen的1枚则由香港流入台湾集邮家手中,现藏于张敏生邮集。1960年在英国伦敦邮展上又出现两枚盖有Specimen的“绿衣红娘”,现藏于瑞典集邮家贝德生处。1963年在国外一个邮票拍卖会上又出现1枚“绿衣红娘”,目前落入何人之手不详。1980年2月15日,在英国伦敦著名的吉本司邮票公司举行第5554次国际大拍卖中,又出现两枚“绿衣红娘”,而且有1枚为逗点变体,拍卖的成交价为:变体票1700英镑(约合当时人民币5600元),另一枚为1500英镑(约合当时人民币5000元)。得票主均为英国集邮家。目前发现的9枚“绿衣红娘”都存于香港、台湾和外国集邮家处,国内广大集邮爱好者均盼能在国内发现“绿衣红娘”,进行展览,以饱眼福。“华邮之宝”1983年10月19日,瑞士的华邮收藏家、著名邮商霍康伯用66800美元(当时是140625瑞士法郎)买到一枚我国清政府1897年发行的《红印花小一元》邮票。这种存世只有30枚左右的珍贵邮票被誉为“华邮之宝”。霍康伯这枚珍邮票是在苏黎世国际大酒店举行的“保罗·霍克遗集”拍卖会上买到的。霍克是奥地利著名的华邮收藏家,这枚《红印花小一元》邮票是他在1967年仅用800英镑(当时为2240美元)买到的。1987年3月21日至28日,也是在这座超级豪华的酒店举行的高珍菲娜拍卖会上,霍康伯的这枚珍邮又以25万瑞士法郎卖出,买主连同付出15%的拥金,一共用去287500瑞士法郎,按当时的比价为人民币72万余元。这枚珍邮创造了中国邮票的最高售价。由于它超过了日本东京太阳集邮中心1973年以75000美元买回的日本1871年发行的《龙图倒印五百文》邮票,而创造亚洲邮票的最高售价,因而也成为世界售价最高的10种邮票之一。闽西赤色邮票“中国解放区邮票”在全国解放后,消除了过去在集邮界“不敢露面”的困难,堂而皇之地被请进了革命博物馆,极大地开阔了集邮家的视野,也引出许多传奇故事,这里讲的正是一宗罕见“区票”的故事。1940年冬天,福建省永定县赤树坪村的张姓农民在翻修宗祠时发现了一个纸包,内有当年天德乡苏维埃政权使用的文件、印章、旗帜、信函、邮票。在场农民决定烧掉这批东西,以免落入敌人之手给村民带来麻烦。其中一个名叫张暧祥的年轻农民觉得烧了东西对不起共产党,便悄悄从中取出一卷邮票,拿回家去收藏起来。一天,他偶然取出一大张邮票欣赏,看后顺手夹在一本旧书中,事后也就忘记了。当时国民党正四处追剿共产党游击队,张暧祥的父亲怕因邮票引来麻烦,硬是把他保存的那一卷邮票要了去,说是烧掉了。1958年,张暧祥听说县里要办革命文物展览,就翻箱倒柜,找到那张夹在旧书中的邮票交给了永定县有关部门,后来这张邮票藏入了省博物馆。直到1985年,集邮家沈曾华出差福建,偶然在参观博物馆时发现了它,原来它竟是罕见的一张不全版,面值肆片(当地对铜元单元称谓,当枚讲)36枚连张的闽西交通总局1930年12月发行的赤色邮花邮票。沈曾华为此写了专题文章在《集邮》和英文《中国集邮》上发表,这才轰动了中外集邮界。故事至此并未完结,1990年1月,张暧祥的孩子们分家,把一张旧桌子分给了小儿子,在洗桌子时,意外发现抽屉内底板上用牛皮纸糊盖着一个纸包,里面藏有两块光洋和7张不全版“闽西赤色邮花肆片”邮票共116枚。原来,张暖祥的父亲并没烧掉他硬夺走的那些邮票,而是将其更隐秘地保藏起来了,老人到死也没和任何人说过此事。张家父子保存的这批闽西赤色邮票中的两张在邮票边上印有“每大张介百”字样(介为方言,与壹字同义),为集邮家们弄清了这枚珍邮的版式、整张枚数,提供了实物。据权威人士估计,这宗邮票现在的总值约达人民币800余万元。对忠贞爱情的报偿1968年,郑州国棉四厂的一位纺织女工与一位军人喜结良缘,他们感情深厚,恩爱甜蜜,可是由于职业的关系,婚后几日,丈夫就归队,从此夫妻天各一方,只得鸿雁传书,封封信札记录了他们挚热的感情,寄托着他们对新生活的憧憬。妻子将要临产了,不能如期探亲的丈夫心急如焚,他跑到军人代办邮所,买了几枚邮票。在一封记满丈夫一片深情、歉疚、关心的信上,贴上了1枚日后竟成为中国邮票史上珍品邮票的“错版票”《全国山河一片红》。妻子看过信之后,像往常一样将它放入她最心爱的盒子中。25年过去了,虽然几次搬家,多次清除旧物,可他们谁也舍不得把留作纪念的往来信件丢掉。当听说这枚邮票值钱时,他们在那捆信中找到了它,然而却总也舍不得将此紧紧连接着二人爱心的信出售。当他们看到河南省集邮协会、河南省国际信托拍卖行拟将举办“92河南省邮票精品拍卖会”的文件后,决定交拍卖会公开拍卖,底价20000元,经过激烈竞争,最后以32000元成交。会后人们风趣地说:“信是爱情的见证,32000元是对爱情忠贞的报偿。”误真为伪的珍邮在集邮界,不乏有邮票“伪品”出现,企图以假乱真。然而,也有将真品误为“伪品”的。一些治学严谨的集邮家,就往往把他们拿不准的区票放入另册,轻易不示外人。我国著名集邮家林崧就有过这样的经历。1984年5月,著名集邮家刘广实为编辑《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目录》,和其他几位编辑一起去拜访林老,在饱览了林老的珍藏品后,还不满足,要看林老的全部藏品。林老便说他有一枚战时邮政清河区邮局发行的邮票,可惜是一枚伪品。刘广实和几位编辑却坚持伪品也要看,林老只好取出从不肯示人的这枚邮票给众位观看。刘广实等发现,此票与他们在编目录时见到的中国邮票博物馆藏品中存世仅一枚的清河区五角星图邮票无论从颜色、图案、纸张、印刷风格等方面均很相似,于是便拿去进行鉴定,认定是真品,使这枚稀世之宝终于得以“平反”,重见天日。此后,这枚珍品在林老参展的邮展中屡现风采,为区票在国际邮展中得奖立下了汗马功劳。游击队战士与骆驼在当今邮票中,有的邮票背景非同寻常。自前苏联入侵阿富汗后,一直遭到阿富汗人民的顽强反抗。当时阿富汗游击队发行了1枚邮票。其设计者是阿富汗的一位前王子,邮票图案是一名游击队的战士和一头正在行进中的骆驼,象征着阿富汗游击队坚韧不拔的反抗侵略者的决心。这枚邮票深受阿富汗人民的喜爱。但是,由于这枚邮票是游击队发行的,因而受到了阿富汗当局的禁止。所以真正能够通过实寄的信销票很少,极为珍贵。据传,流落到国外的仅有3枚。美国报纸透露,流传到国外的3枚邮票中的1枚,在美国迈阿密以250万美元的高价卖给了“国际邮票交换中心”的负责人鲁索。特殊的错票1958年,利比里亚总统杜布曼准备访问瑞典。利比里亚为此发行了1枚纪念邮票,画面左侧为利比里亚的国徽,正中是瑞典国旗,右侧是瑞典王室的徽记,下方是瑞典王宫,还有“杜布曼总统访问瑞典”字样,可是,杜布曼后来并没有到瑞典去。1960年,墨西哥总统马蒂奥斯计划访问玻利维亚。玻利维亚发行了一套3枚纪念邮票,画面均为两国的国旗和两国总统的头像,然而,这次出访也没有成为现实。1960年,多哥发行了一套4枚纪念邮票,以纪念这年5月在巴黎召开的美、英、法、苏四国首脑会议。画面为四国国旗和地球,但是这次会议却未能召开。中非是非洲的一个内陆国,政府计划建造一条从首都班吉通往邻国喀麦隆港口城市杜阿拉的铁路。1963年,中非发行了1枚小全张,由4枚邮票组成,画面为行驶在这条未来铁路上的现代化机车,可是到目前为止,这条铁路还仅留在图纸上。第10届世界柔道锦标赛原准备于1977年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举行,西班牙为此发行了1枚纪念邮票,画面为两个柔道运动员,可是,这次锦标赛并没有如期举行。美国人的第一张错体票1994年3月,美国邮政局发行了一套纪念美国西部英雄的邮票。这套邮票中的牧马英雄比尔·皮克特肖像却错印成了皮克特哥哥的照片。这枚错体邮票成了美国147年邮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错体邮票。美国邮政局发觉后便宣布收回这批邮票,待重新印刷后再发行。可是有的邮局在接到通知前便售出了这套错体邮票。本德市一家邮政局已将整整10版邮票提前卖了出去。其中每版都有1张皮克特的错体邮票。本德市的一位普通市民无意中就买下了1张。消息传开后,邮票收藏家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到这座城市,找到那位市民,以高价求购这枚错体邮票。专家们估计,这张面值29美分的错体票拍卖价起码超过100万美元。五色旗与孙中山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在纪念邮票的设计和发行中,由于设计者和审核者对一些历史背景的了解和研究不够,因而出现了失误。我国邮票史上发生过这类失误。例如1986年10月10日,邮电部发行的一套《辛亥革命著名领导人物》纪念邮票中的第一枚,主图案是孙中山肖像,背景为五色旗与总统府,这就是一次不小的失误。五色旗是辛亥革命时期,由宋教仁、程德全等创制、为沪军都督府所使用的,孙中山进行革命活动时从未用过五色旗。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时,有人提议以五色旗为国旗,孙中山明确表示不同意,在南京临时政府存在的3个多月内,一直未决定国旗问题。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后,经过激烈争论,才以五色旗为国旗。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组织中华革命党,发动讨袁斗争,规定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以青天白日旗为中华革命党党旗(后改为国民党党旗)。1923年全国学生会在广州召集大会,请孙中山莅临指导,孙中山见堂上悬五色旗,拒不行礼,并且在演讲中大讲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与五色旗的不同。1924年11月,孙中山乘中山舰北上,途经香港,舰上悬青天白日旗,港英殖民当局要求改换五色旗,被孙中山拒绝。可见,把孙中山像置于五色旗前,是一个历史谬误。在以往发行的数百枚孙中山像的邮票中,包括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为纪念孙中山发行的邮票,均未见把五色旗与孙中山形象扯在一起的。雄师过江票上的军旗1977年8月1日发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五十周年》纪念邮票,即“J.20”,其图案设计出现了失误,令人遗憾。失误的图案是其中第4枚《雄师过江》的画面,描绘的是渡江战役的情景,左边有一位战土高举“八一”军旗前进。但是,“八一”军旗出现在渡江战役的场面上,与历史事实不符。据史料记载,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在渡江战役之后才确定的。那是1949年初,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指示军委总部,提出制作军旗、军徽的方案。周恩来同志主持这项工作。各野战军根据总部的通知,选送了许多设计图样。经过研究修改,制作了第一面军旗。经毛泽东同志同意后,周恩来同志5月27日作了批示,中央军委于1949年6月15日发布命令,公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式样。从此,“八一”军旗正式诞生。而渡江战役,是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起江阴、西至九江湖口的500多公里战线上,分三路横渡长江,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长江防线,4月23日攻克南京。可见,“八一”军旗是在渡江战役后1个多月才诞生的,据几位参加过渡江战役的老同志回忆,当时渡江战斗中,没有见到用“八一”军旗。“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十周年”纪念邮票的第4图,无疑存在着与史实不符的错误。孙悟空的虎皮围裙1979年12月1日,我国发行了的一套特种邮票《西游记》,集中反映了以孙悟空为主角的8个故事。8枚邮票图案依次是:“水帘洞”、“战哪吒”、“蟠桃园”、“八卦炉”、“打白骨”、“芭蕉扇”、“盘丝洞”和“取经路”。邮票设计者李大伟吸取了京剧脸谱和动画片的一些特点,运用民间年画的处理手法,工笔勾勒,重彩浓染,人物略有夸张,但又不失真,使孙悟空的形象跃然于方寸之间的画面上。1980年,上海市长宁区少年宫集邮组的小朋友,在评选最佳邮票时,发现该邮票第二、三、四枚上,孙悟空穿着虎皮裙的图画不正确。原来,这3枚邮票反映的是孙悟空遇到唐僧以前的事,而他得到虎皮裙是在拜唐僧为师以后,在路上他打死一只猛虎,才剥下虎皮围在腰间。这样,3枚邮票的设计显然违反了原著。这些细心的小朋友的发现,使许多集邮家和邮票设计家深为折服。邮票黑市的牺牲品他叫曹伟奇,上海市人。他既不是邮迷,更不懂集邮知识,却被卷进了疯狂的集邮风暴。1980年春节,他到正在贵州省某邮电所工作的哥哥家玩,哥哥送给他3版猴票。1984年3月,曹伟奇随所在施工队到南京承包一项大型工程,他带了20枚猴票。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一封封贴着猴票的信飞向上海。等他回到上海时,有几个收到过他的信的同学上门索要猴票,起初他没有介意,随要随送。后来他听说面值8分的猴票在黑市上竟卖到8元,使他大吃一惊。他便到邮票公司门前投石问路,证实了此事。他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他从抽屉里找出那些沉睡了5年的邮票,数了数还有两版多,共197枚。于是,他做出选择:脱手,捞现钱。当他找到买主,憋足口气说:“8元5角一枚。”他原以为对方一定会还价,谁知那人却十分爽快地说有多少统吃。于是,他用随身带的20枚卖了170元。不久,曹伟奇打听到太原路有一个自发集邮市场,猴票已涨到9.5元一枚了,他便将余下的猴票全部兑成现钞,回家一算共卖了1800多元,真是梦一般的奇迹!欣喜之余,他提笔给哥哥写了封信,请他再寄些生肖票来,并谎称单位里成立集邮协会,要派用场。1985年初,贵州的哥哥寄来了5版牛票,曹伟奇又来到了集邮市场。这一回他真是傻了,相隔20几天,猴票的价格翻了一倍。牛票的价格,扣除面值可赚100多元,他正要以28元一版出手,却被一个矮个子老太婆拦住,她神秘地对曹说:“我看你人蛮好,才肯告诉你,压一压,3天之内价格还要涨。”曹伟奇见老太婆有来头,便向她讨教,于是老太婆把邮票地下王国的黑幕向他透露了一些,并教他如何看准行情吃、抛邮票。曹伟奇真是听呆了,没想到邮票黑市竟有这么多名堂。在老太婆的怂恿下,他的牛票以29.80元一版出手。这时,他已赚了2000多元钱,但发财的欲念是无止境的。十几天后,他又到邮市,牛票居然猛升到40元一版。他说不清是后悔还是眼红,他终于财迷心窍,那个老太婆告诉他:生肖票要大涨,南京的价格最高。他便把全部积蓄的2500元加上借来的4500元,共8000元,全部买了41元一版的牛票,并立即乘火车赶到南京。曹伟奇来到南京到邮票黑市上一打听,牛票每版24元!真如晴天霹雳,他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阵晕弦,险些跌倒。曹伟奇的牛票只兑2000多元,除去他开始赚的2000元,他总共损失4000多元。曹伟奇在绝望中又搭识上贩卖假侨证券的团伙,1986年4月被公安机关破获锒铛入狱。他成了邮票黑市的牺牲品。“独虎邮政”始末历史上闻名中外的爱国将领刘永福,曾参加广西天地会、太平天国起义,并且是黑旗军的组织者,率军抗法的首领之一,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有趣的是,刘永福还曾创设邮政,发行了“独虎邮票”。“独虎邮票”的称谓,源于邮票的图案是溪流虎啸图。票面中央是一只猛虎,在山顶上俯视山谷溪流,作怒吼状。由于邮票被称为“独虎邮票”,所以刘永福所创办的邮政,也就被称为“独虎邮政”了。据现有史料记载,1895年,刘永福驻守台湾台南,日军攻陷台北后继续南下,战事吃紧,财政支绌。为维持抗日局势、筹集军费,刘永福通过海关在台南安平海关内创设邮政局一处,置“台南”、“台湾”洋文地区邮戳两枚,并先后用“士担纸”发行了三次(版)三种面值的“独虎邮票”。从7月31日邮局开办之日起到10月3日的65天中,收入颇为可观。当时香港报纸曾报道:“未旬日而征银五千余两。”“黑旗军将军刘永福发行邮票用利财务。”10月3日以后,日军迫近台南,局势动荡,邮政局收寄邮件受到影响,所以第三次发行邮票景气稍差,再加上刘军伤亡惨重,地方饷穷粮绝,16天以后,也就是10月19日,刘永福将军忍辱负重,离台内渡,“独虎邮政”也因此而告结束。奇特的致谢方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感谢的方式各有不同,这里讲的是一位老集邮家为感谢帮助他得到1枚邮票珍品的人所采取的奇特方式。1932年,海外集邮家刘子惠集得传世孤品“红印花加盖小一元”旧票,对此,他倍加珍惜,拒绝所有登门求让者。而许多集邮家又都想求得这枚价值连城的邮票珍品,我国著名集邮家马任全更是求珍心切,曾多次高价求让,均未获得。直到12年后,经集邮家陈志川的周旋,才终以1000美元从刘子惠处得到了这枚传世孤品。马老非常感谢陈志川的帮助,特将此票留在陈志川处一个月,让陈志川先生欣赏,以表达对陈志川为得邮票从中斡旋之功。这种奇特的致谢方式被集邮界传为佳话。新中国邮票之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邮电部从1949年10月8日开始,根据我国第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重大事件先后发行了纪、特、文等种类邮票1000多套、3000余枚、小型张30多枚、小全张10余枚。这一朵朵“方寸之花”,一幅幅史诗般的画面集于一起,正是一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简史。我国第一套纪念邮票是1949年10月8日发行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全套共4枚。第一套特种邮票是1951年10月1日发行的《国徽》,全套共5枚。第一套普通邮票是1950年2月10日发行的《天安门图·第一组》,全套共9枚。第一套欠资邮票是1950年9月1日发行的《欠资邮票·第一组》,全套共9枚。第一套航空邮票是1951年5月1日发行的《航空邮票·第一组》,全套共5枚。第一套无齿邮票是1962年8月8日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全套共8枚。我国最早发行的附捐邮票是1984年2月16日发行的《儿童·附捐票》,全套共2枚。最早发行的小型张是1951年1月1日发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小型张》,全套共4枚。最早发行的小全张是1958年5月30日发行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最早发行的小本票是1980年6月1日发行的《童话·咕咚》。另外,我国发行的邮票中,枚数最多的邮票是1963年6月1日发行的《儿童生活》,全套共计24枚。枚数最少的邮票是生肖邮票,每年每次均是一套1枚。面积最大的邮票是1990年9月20日发行的《第十一届亚运会》纪念邮票小全张,规格为190×130mm。面积最小的邮票是1987年7月26日发行的《世界语诞生一百周年》纪念邮票,规格为26×31mm。面值最高的邮票是1988年8月10日发行的《中国石窟艺术》普通邮票,全套共4枚,面值为37元。面值最低的邮票是1986年4月发行的普通邮票《民居》其中第二枚西藏民居,面值为分。最早发行的三角邮票是年月日112195185发行的《保卫世界和平》纪念邮票的第二组。“文革票”所谓“文革票”,起于1967年发行的《毛主席语录》,终于1973年10月发行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约有80余种。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把一切都搞得颠颠倒倒,邮票的发行和使用也毫不例外。新中国成立后,邮票是按志号“纪”或“特”的顺序发行的,但到1967年3月,纪念邮票《毛主席的好战士——刘英俊》发行后,这种按志号发行的方法便中止了。其后便出现了“文革票”。直至1974年元旦起,我国才恢复了邮票按志号编排发行的办法,志号设为“J”或“T”。当时,“文化大革命”虽未结束,但这些邮票在概念上似乎已不属“文革票”。在“文革”的邮政中,出现了许多中国邮政史上“史无前例”的事情。1967年后,邮电部门曾实行过邮寄毛主席著作可免资挂号的待遇。1968年8月,被称为“宝画”的《毛主席去安源》印成邮票后,被宣传得神乎其神,以至邮局怕错,规定贴用《毛主席去安源》邮票免盖邮戳。邮票不盖销,也许“永久”也用不完。在重新恢复邮票按志号发行后,“文革票”除极少几枚外,留在群众手中的仍可继续使用。但是,由于当时仍处“红海洋”里,全国上下一片红,有心收集“文革票”的人很少,直至邮电部门明文停止销售“文革票”后,使现存的“文革票”成了奇货,以至中国邮票总公司规定的交换参考价竟高出原值的十倍甚至数百倍。“全国山河一片红”在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邮票中,出现过一些“错票”,如1958年发行的“纪54”邮票,名称有误,将《国际学联第五次代表大会》,误写成《第五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1961年发行的“纪88”《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邮票,第二枚把四层的南昌八一起义大楼错画成三层。但是,在国内外影响最大的错票,当属1968年11月发行的《全国山河一片红》纪念邮票。此票由于它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流入市场的数量极少,而身价倍增。据说,这张面值仅8分的邮票,在集邮市场竟被炒至万元以上!1968年正是我国十年动乱的高潮时期。自从1967年1月上海的造反派夺权开始,各省、市纷纷起而仿效。到1968年9月5日,全国29个省市全部成立了所谓的“革命委员会”(台湾除外,海南省还未成立)。9月7日,《人民日报》和《解放军报》为此发表社论,称之为“全国山河一片红”,邮局决定发行纪念邮票志贺。第一稿的设计方案是:毛泽东的身后紧跟着林彪,两人一起向群众挥手致意,下面是一面面的红旗和群众欢呼的场面。这幅图稿被认为未能紧扣“全国山河一片红”的主题而未获批准。设计者重新设计时,舍弃了以人物为主的构思,改为以红色画出的中国地图为主,下边增添了诸多的工农兵形象,着重反映群众欢呼“一片红”的热烈气氛。图稿很快被批准。1968年1月25日一早,邮票首先在北京发行。中国地图出版社的陈述潮买到了这枚邮票,回家用放大镜一看,立即发现我国地图轮廓很不准确,没有画出西沙和南沙群岛,显出票题不确,概念不清。他立即通过领导向邮电部提出意见。在文革时期,政治问题是非常敏感的,当时的有关领导觉得事态严重,匆匆做出停止发行、立即收回和全部销毁该票的决定。该票也因“错”而成为集邮者瞩目的邮品。意味深长的“回头羊”1991年,是中国农历辛未羊年。羊是温顺、朴实、善良的化身,在我国古代器物的铭文中“羊”即是“祥”,象征着吉祥和顺、兴旺发达。因此,中国和受到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推出精美的羊年邮票,以飨集邮界。在这些羊年邮票中,已知的有:中国大陆发行1枚;台湾小全张一套4枚;香港一套小全张4枚,4种设计;南朝鲜一套小全张两种设计;日本3枚,分小全张和另两种设计。中国大陆羊年票是十二生肖系列票的最后一套,并且是系列票中首次以20分面值发行,紧俏程度可想而知,购买者已不限于集邮人士,连非邮友也认为奇货可居。羊年生肖邮票的图案是一只活泼可爱、向前走的“回头羊”,这种设计的构思是非常奇妙的,据其设计者雷汉林说:这种构思的原因有三:其一,这只小羊似在回顾、思考、总结十余年来改革开放的成果;其二,它是生肖系列票中的最后1枚,所以足向前,头向后,形成首尾呼应,前后统一,不失整体美感;其三,它好像告诉人们,要珍惜时间,回首12年,不过弹指一挥间。大陆羊年票发行后,首日封分别推出总封和分封,分封在市面流通较少,很快就成为缺货。辛未年正月面市后,许多羊票已流入香港和新加坡,并且身价日增。海峡两岸同题票中国人民邮政和台湾邮政部门发行的邮票,同一个题材的很多,显示出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在两岸炎黄子孙的共同创造下延伸,迸发出灿烂的光辉。邮票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回顾海峡两岸邮政部门40多年来发行的邮票,可以看到两岸同胞共同的审美观点和艺术追求完全一致,在邮票选题和设计走向的主导方面不谋而合,共同追忆民族史上的伟大事物、共同颂扬悠久的华夏文化,共同描绘祖国多娇的江山……海峡两岸的同题邮票在民族艺术风格的表现上大同小异,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邮票设计上的熏陶与渗透,邮票画面的构图、色彩、票形等诸方面的共同之处甚多。例如,海峡两岸都发行过的《菊花》邮票,其表现手法及主图、面值和文字的安排,犹如出自同一设计家之手。其他如体育、蝴蝶、鸟类、食用菌、儿童、植树造林、红十字、集邮展览等题材的邮票中共同之处也很明显。尤其是以中华民族特有事物为主题的邮票更为突出,如《中国古代钱币》邮票,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两套16枚,台湾邮政发行了三套12枚,共28枚(其中2枚古币品种相同),向人们展示了26种中国古钱币的知识,数量互补,内容相辅相成,共同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古代文明,反映出一个更深层次的思想感情。我国邮票拍卖寻源随着集邮活动的发展,邮票拍卖逐渐兴起。在我国,最早办理邮票拍卖的是鲁意斯摩洋行,该洋行于1917年由英国邮票商品斯主持进行邮票拍卖。邮票拍卖的出现,引导了不少中国集邮者,提高了集邮兴趣。最早的中国老邮商李辉堂、最早的中国集邮组织——神州邮票会会长张棣村,都是当时品斯所主持邮票拍卖会的常客。直到1927年10月,中国新光邮票会在杭州才算成立了中国自己的邮票拍卖部,但由于是通讯拍卖,使购买者常以未能先见邮票品相而遗憾。到了1937年3月,新光邮票会上海分会成立拍卖部,定期每周举办一次,使中国的邮票拍卖得以发展。1939年,新光邮票会所迁至上海,时常举行特别拍卖,更激起集邮者的兴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商丘新育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新育和总部

文档

3783

收藏

38

店铺

名师店铺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