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突唯》河南中考总复习2024道德与法治第一部分:中考考点通关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维护公平正义第八课直击中考典例考点3公平正义的价值(3年1考)1.如何理解公平?含义人们基于一定的标准或原则,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或行为方式内涵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等价值(意义)(1)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2)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2.为什么说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不仅能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能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3.为什么说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公平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平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4.正义的内涵是什么?正义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一般而言,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5.为什么要追求正义?(1)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2)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3)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4)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6.正义的要求有哪些?要求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要求人们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人们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7.如何理解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往往被当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8.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有什么意义?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考点4公平正义的守护(3年2考)1.如何坚守公平?(1)我们在生活中追求公平,捍卫公平。(2)个人维护公平。(3)制度保障公平。2.个人如何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3.制度如何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4.为什么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1)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2)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3)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4)我们要做有正义感的人,以实际行动建构正义的大厦。5.如何守护正义?(1)个人守护正义。(2)司法维护正义。(3)让我们从点滴事情做起,携手共进,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美好社会。6.个人如何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7.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何用司法捍卫正义?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8.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美好社会的必要性。(1)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2)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请你列举有关弘扬正气的名言名句或诗句。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头可断,腰不可屈;多行不义,必自毙;等等。1.真正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我们没有必要去追求公平。(×)改为:公平总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有必要去追求相对的公平。2.未成年人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应不计后果。(×)改为:未成年人面对非正义行为,既要敢于斗争,又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3.立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改为: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4.面对不公平现象,我们无能为力,只能听之任之。(×)改为:遇到不公平现象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1.(P98运用你的经验)围绕“自由”的话题,小蕊、大海、阿梅三名同学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小蕊:自由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海: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但现实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规矩和限制呢?阿梅:自由就是做法律不禁止的一切事情的权利。结合三名学生的观点,说说你对自由的认识。(1)人们都渴望自由,但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完全自己做主,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享有的自由会受法律等规则的限制,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能导致混乱和伤害。(3)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2.(P103运用你的经验)八年级学生田某经常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督促他,他却说:“什么时间上学、做不做作业是我的自由。”田某有时候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老师批评教育他,他振振有词:“这是我在校外的活动,是我的自由。”请结合所学知识对田某的行为进行评价。(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必须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抽烟喝酒、强行向同学索要财物定性为不良行为。(2)田某的言行是错误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田某上学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没有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抽烟喝酒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强行索要财物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如果任其发展,甚至会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3)田某应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拒绝不良诱惑,增强法治意识,自觉守法,依法办事。3.(P107拓展空间)你打算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如何践行平等?(1)在家庭:尊重父母和长辈,主动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为父母分忧。(2)在学校: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同学,遵守学校和班级的规章制度,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P99)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释义:在广阔的天地里,人们可以自由施展才能。说明:人们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里,充分自由地行动,但自由行动的前提一定是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1.(2020·17)新颁布的民法典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对这一规定意义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信心B.能够保障救危扶弱者的合法权益C.旨在让弱者享有更多的法定权利D.有利于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2018B卷·4)想了解类似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情况怎么办?到海量的司法裁判数据中检索;想了解代理律师的业绩状况怎么办?去司法大数据平台查看……随着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庭审公开网等司法公开平台的建成运行,我国的司法案件从立案、审判到执行,全部重要流程节点可以实现信息化、可视化、公开化,初步构建了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上述司法大数据的公开【】AA.有利于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B.必然会侵犯相关人员的隐私权C.有效扩大了公民监督权执法权D.能够确保全社会形成法治信仰81~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