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突唯》河南中考总复习2024历史第一部分中考考点通关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第三单元考点通关重难点通关情境通关纵横通关单元核心导航真题通关一场变革工业革命三个代表性发明珍妮机、蒸汽机、蒸汽机车第一份无产阶级纲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五个主要人物哈格里夫斯、瓦特、斯蒂芬森、马克思、恩格斯国际共产主义的兴起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广大工人为了改善恶劣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工人运动逐渐兴起,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考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原因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②经济原因:(根本原因)。③技术条件:工场手工劳动时积累的经验和生产技术的进步。④直接原因: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棉纺织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刺激了生产方式的改进和技术的发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概念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主要是指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阶段,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开始标志“”的发明与应用。“珍妮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机器,引发了棉纺织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能源煤炭动力机器进程机器发明(珍妮机)→动力设备(蒸汽机)→大工厂开始出现→交通运输业(蒸汽机车,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新兴职业机器制造业(蒸汽机)——机械师;铁路(蒸汽机车)——火车司机、铁路护路工;轮船业——轮船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与成就纺织技术的革命①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②1765年,发明了纺纱机,并将其命名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改进1785年,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到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哈格里夫斯珍妮机瓦特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与成就工厂制度的建立①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②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最终确立现代工厂制度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与成就火车与铁路火车发明1825年,设计的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铁路建设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斯蒂芬森蒸汽机车第一次工业革命扩展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的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实质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即大机器生产替代工场手工生产特点①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②首先发生在,其他国家发展进程相对缓慢。③以为突破口,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核心。④出现新的生产组织形式——现代工厂制度英国轻工业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①对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社会进入“”。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催生了现代工厂制度。②对社会结构:促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即。蒸汽时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③对世界格局: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局面。④对社会生活:加快了城市化进程,但也带来了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考点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由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精华而形成,主要包括、和三个组成部分评价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②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③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出版,马克思、恩格斯为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内容①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和。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②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③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1848年共产主义者同盟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共产党宣言》意义①是第一部比较完整而系统地阐述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②标志着。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背景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成立1864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解散1876年,第一国际解散。第一国际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影响深远第一国际巴黎公社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过程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意义是,公社战士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将19世纪国际工人运动推向高峰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国际歌》概况巴黎公社失败后,1871年6月,公社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国际歌》歌词,后来经工人作曲家谱曲,《国际歌》在全世界广泛传唱意义讴歌了巴黎公社战士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气概,表达了无产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强决心,是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狄盖特1.瓦特改进了蒸汽机,而不是发明了蒸汽机。2.区分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和工业革命的标志:开始的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的标志(核心发明)是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而不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苏维埃俄国。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共同影响(1)二者关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保障;工业革命的进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2)共同影响: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领域概况军事上完成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政治上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开展洋务运动,近代化起步思想文化上开始出现学习西方的新思潮(魏源等)3.比较近代三大进步思潮三大思潮概况作用文艺复兴14世纪前后,兴起于意大利,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三大思潮概况作用启蒙运动17世纪至18世纪,兴起于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也促进了中、日等亚洲国家的思想解放三大思潮概况作用马克思主义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4.工业革命的影响与启示方面概况积极影响①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②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③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④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方面概况消极影响①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遭受日益严重的剥削和压迫。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加紧对亚、非、拉等落后地区的殖民掠夺,加快了这些地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进程,使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③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方面概况启示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发明创造是社会前进的动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③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应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5.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殖民扩张和掠夺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总结:经济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资本主义的兴起过程中带有扩张性、侵略性和剥削性。6.工业革命影响下的三股进步潮流总结: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工业革命的深入,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矛盾激化,国际工人运动的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激化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沉重地打击了殖民侵略势力。7.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关系1.材料:今天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都是在1789—1848年这近60年间创造出来的,比如“工业”“工业家”“工厂”“中产阶级”“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设问】材料中这些词汇的出现与哪一事件有关?依据材料分析该事件的影响。【答案】事件:工业革命。影响:机器大生产代替工场手工生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工厂制度确立起来;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个对立阶级;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等。2.材料: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锋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设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并举出这一理论“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具体史实。(任举两例)【答案】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西方: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东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通述:一方面,工业文明给广大的劳动者带来苦难,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或出现社会的贫富分化),工人阶级丧失劳动权利,产品分配不平等,人权受到侵犯;工业文明还带来环境的破坏;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西方殖民扩张,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福祉,资本主义的自由经济和市场竞争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社会进步,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它的扩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1.(2020·河南)据统计,到19世纪20年代,在两台蒸汽织机旁工作的一个男孩所织的布匹比一个熟练的手工织工多15倍。这数据直接说明()A.传统手工行业日益消亡B.机器效率高于手工生产C.机器生产完全取代手工劳动D.工业革命加剧贫富分化B2.(2020·河南)有史以来的全部优秀文化成果是它的思想渊源,而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则是它主要的、直接的理论来源。与“它”直接相关的是()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共产党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C3.(2021·河南)(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的最后40年,伦敦发生了14次毒雾事件,城市里生活污水随意泼洒,垃圾随意倾倒,由于缺乏厕所,人们随处便溺,泰晤士河也变得肮脏浑浊不堪。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城市治理的措施。184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炉灶排放烟尘和控制蒸汽机的法案,后来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控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河流、水库、管道等,后来又成立了首都公务委员会,监督和管理全国供水、排水系统。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公共卫生法》,开辟了国家监管公共卫生的制度。经过100多年的努力,英国政府的环境治理卓有成效。——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1)据材料,19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针对城市环境的哪些问题进行了治理?(2分)大气污染;水河染;公共卫生问题。(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回答也可)(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出现上述环境问题的历史原因。(2分)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发展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2分,符合题意的其他回答也可)(3)综上所述,英国城市环境治理呈现了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2分)制定法律;成立机构;常抓不懈。(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回答也可)60~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