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古代亚非文明世界古代史基本线索:世界古代史总体发展特征: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日本大化改新、西欧法兰克王国改革)。两大古代文明类型:东方大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恒河和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西方海洋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两种文明交流方式:暴力冲突(亚历山大东征、希波战争)、和平交流(阿拉伯数字的传播、马可·波罗访华)。三大世界性宗教:佛教(诞生于古印度)、基督教(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诞生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世界古代史思维导图1、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2、通过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以及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1、人类早期文明的诞生: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那些地区?这些地区有何特点?地区:亚非地区的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特点: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西方文明被称作海洋文明)2、古代的东方文明:举例说明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古代东方文明的代表有哪些?例如: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佛教、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等。3、单元线索:一大宗教佛教。三大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五大成果金字塔、象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知识点一、古代埃及【2022】版课标·通过金字塔,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1.金字塔和古埃及文明简介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是国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金字塔代表胡夫金字塔(最大的金字塔)地位(1)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体现了古埃及人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卓越的聪明才智(2)金字塔是古埃及最著名的文化遗产,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金字塔古埃及文明发源地非洲东北角的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流域(尼罗河是古埃及的母亲河和古代埃及文明的摇篮,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发展历程(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2)公元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3)公元前525年以后,先后被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等占领,文明没有延续下去突出成就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成就最为突出:天文学领域的太阳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象形文字;建筑雕塑艺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在木乃伊制作中发展起来的解剖医学等特点大河农业文明地位世界最早的文明之一2.法老的统治(1)君主专制制度的表现:①权力象征: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②政治统治: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③宗教统治: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杖责打大臣。(2)王权衰落:①原因: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②时期: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知识点二、古代两河流域【2022】版课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王国两河流域文明发源地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发展历程(1)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兴建了一些城市国家(2)约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初步统一。此后在外敌入侵、内乱、统一中反复(3)公元前18世纪,阿摩利人建立的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时期完成对两河流域中下游的统一(4)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被外族灭亡突出成就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和阴历,60位进制计数法,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还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2.《汉漠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主要内容(1)古巴比伦社会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2)男性家长对其奴隶有生杀大权,对其妻儿有绝对权威(3)对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商业行为,诉讼、盗窃、婚姻、继承、伤害等纠纷作出规定目的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维护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影响(1)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等级制度、奴隶制度、商品经济活动等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是了解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史料(2)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1.关于埃及金字塔的认识一方面,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古代埃及文明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是埃及奴隶制的历史见证,反映了埃及统治者的残暴统治.2.关于<<汉谟拉比法典>>的认识这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体现了古代东方文明的法律成果.但是,它公开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奴隶主贵族的权益,是古代东方专制政治的产物.《汉谟拉比法典》因刻在石柱上,又称“石柱法”。知识点三、古代印度【2022】版课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2)发源地: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水量丰沛。(3)奴隶制文明:出现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这个文明一度繁荣,后来因不明原因衰亡,长期不为人所知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外族入侵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强盛孔雀王朝统治时政治: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期经济: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衰落后来,印度多次受到外来民族的侵扰2.森严的种姓制度(1)产生: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2)内容:最高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上述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3)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发展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同时,佛教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四大文明古国国家文明发源地文明成果文明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古代埃及非洲尼罗河流域金字塔、象形文字等气候温和,适宜人居,在大河流域,利于灌溉,而且每年河水泛滥,带来了古巴比伦王国西亚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等肥沃的土壤,利于农业发展古代印度南亚印度河和恒河流域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等古代中国东亚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甲骨文、青铜器等认识(1)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不同的文明,人类文明自产生就有多元化的特点(2)世界历史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多元性的,都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果,且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因此要尊重不同的文明(3)合理吸收不同文明的积极成分(4)提倡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平等交流,融合互补,共同发展【识图学史】解读:象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古埃及法老(国王)的陵墓,是国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解读1:《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记载;文献内容表明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反映了古巴比伦商品经济的活跃解读2: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的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曾一度繁荣。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关键词: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黄河、长江。图片解读:①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早期文明往往产生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古中国文明。原因主要是大河流域气候湿润,阳光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融化导致河水定期泛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②古代亚非文明。高频考点01金字塔学法指导:常考的是:古埃及文明的起源(时空观念);古埃及文明(史料实证);法老的地位(唯物史观)。【例1】(2022年贵州贵阳)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A.尼罗河流城B.两河流城C.印度河流城D.黄河流域【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畔,A项正确;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例2】.(2022年辽宁沈阳)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阴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材料反映了了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是A.天文历法B.建筑雕塑C.解剖医学D.文学艺术【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由于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的需要,产生了古埃及的太阳历,属于天文历法范畴,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例3】.(2022年江西)胡夫金字塔修建时至少有10万人参加,花费了20年时间,意味着要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调用。这说明古埃及A.文明走向衰落B.成为强大封建帝国C.外族人侵严重D.国王权力至高无上【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胡夫金字塔修建时至少有10万人参加,花费了20年时间,意味着要对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组织和调用”可知,胡夫金字塔修建需要调集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这说明国王的权力至高无上。只有国王权力至高无上才能调集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文明走向衰落,排除A项;胡夫在位时,古埃及还是奴隶社会,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外族入侵,排除C项。故选D项。【例4】.(2022年湖北十堰)亚非地区的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文明。如图反映的文明成果属于古埃及创造的是A.B.C.D.【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B项正确;A属于中国文明,C属于古巴比伦文明,D属于古印度文明,都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高频考点二《汉谟拉比法典》学法指导:常考的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起源(时空观念);《汉谟拉比法典》的主要内容及地位(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例1】.(2022年新疆建设兵团)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才可能对历史有准确的理解。对下图所示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于北非的尼罗河流域B.人类最早文明发祥地之一C.此地人们发明了象形文字D.奥林匹克运动会源于此地【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可知,图片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B项正确;此图产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排除A项;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是“楔形文字”,排除C项;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排除D项。故选B项。【例2】.(2022年湖南株洲)如图中的石柱记载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这一法典是A.《十二铜表法》B.《查士丁尼法典》C.《拿破仑法典》D.《汉谟拉比法典》【答案】D【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一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D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排除A项;《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排除B项;《拿破仑法典》是法国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排除C项;故选D项。【例3】.(2022年湖南湘西)《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反映了该法典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B.提高了奴隶的政治地位C.促进古巴比伦经济发展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答案】A【解析】《汉谟拉比法典》是体现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由材料“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说明《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A项正确;材料无关巴比伦经济发展,排除C项;古巴比伦是君主专制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高频考点三种姓制度学法指导:常考的是古印度文明的起源(时空观念);种姓制度的产生根源、主要内容及影响(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例1】.(2021年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下图所示起义的发动者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他发动这次武装起义的背景不包括A.鸦片战争失败加深了清政府统治危机B.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C.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会"并积极传教D.洪秀全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答案】D【详解】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洪秀全在永安建制,分封重要将领。初步建立起太平天国政权组织属于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事件,不属于背景。D符合题意;A、B和C均属于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排除。故选D。【例2】.(2022年广西贵港)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它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它最后无法实施主要是因为残酷的战争环境C.它主张建立“无处不均匀”的平均社会,是历史的进步D.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D项正确;《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排除A项;《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排除C项。故选D项。高频考点四佛教学法指导:常考的是佛教产生的背景、主要教义、传播及影响(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例1】.(2022年山东济南)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这些关键词体现的古代文明是()A.古代埃及B.古代两河流域C.古代希腊D.古代印度【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关键词“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属于古代印度文明的特点,D项正确;A、B、C三项与“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不符合,排除。故选D项。【例2】.(2022年湖南娄底)雅利安人在恒河等流域确立统治过程中,实行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希腊【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A项正确;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希腊与种姓制度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例3】.(2022年湖南湘西)《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作品,作品中描述了唐僧、孙悟空、如来佛祖等一系列角色,其中与“如来佛祖”有关的宗教是A.伊斯兰教B.佛教C.道教D.基督教【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游记》以玄奘西行天竺学习佛法为原型。因此,“如来佛祖”与佛教有关,B项正确;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与“如来佛祖”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一、选择题1.(2022年江苏镇江)如图是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的地图。据图判断,古代亚非文明都发祥于()A.沿海地带B.大河流域C.高寒山地D.草原牧区【答案】B【解析】从地图的中的内容可以看出,古代亚洲的文明都是大河文明,如古巴比伦文明在两河流域,古中国文明在黄河流域等,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主旨,排除ACD项。故选B项。2.(2022年湖南常德)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的赠礼”。这主要是由于尼罗河流域A.商品经济比较活跃B.适合于农业耕作C.民主政治起源较早D.有利于建金字塔【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尼罗河流域适合于农业耕作,产生了古埃及文明,因此,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的赠礼”,故B符合题意;古埃及文明是农业文明,故A不符合题意;古希腊民主政治起源较早,故C不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1·陕西咸阳市·九年级期末)王海利在《埃及通史》中记载:胡夫在历史上以其大金字塔而闻名于世……关于胡夫个人的事迹我们所知甚少。最著名的是他为后人留下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材料中“胡夫”的身份是A.贱民B.祭司C.太阳神D.法老【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最高统治者被称为法老,法老作为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根据材料“他为后人留下了一座....金字塔”,并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可知胡夫的身份是法老。故D符合题意;贱民(印度)是印度种姓制度中不属于任何四种种姓的人,他们被看做是低于任何四种种姓。故A不符合题意;祭司,或司祭,祭师,是指在宗教活动或祭祀活动中,为了祭拜或崇敬所信仰的神,主持祭典,在祭台上为辅祭或主祭的人员,与金字塔的修建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太阳神存在于神话传说,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4.(2022年江苏南通)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这一文明成果诞生于下列哪一大河流域A.B.C.D.【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其文明主要来源于尼罗河的馈赠,故选D;黄河、长江流域诞生的是古代中国文明,排除A;印度河、恒河流域诞生的文明是古印度文明,排除B;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诞生的是古巴比伦文明,排除C。5.(2022年湖北宜昌)大英博物馆有一具木乃伊棺(见下图),从棺木上的铭文了解到,死者名叫霍尼吉提夫,是托勒密三世时期(公元前246-前222)卡纳克阿蒙神庙的大祭司。此文物信息应属于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C.罗马文明D.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图片,再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的木乃伊为最著名,古代埃及人用防腐的香料殓藏尸。表示对死者的敬意,A项正确;木乃伊不是古代两河流域、罗马和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排除BCD项。故选A项。6.(2022年四川成都)世界上迄今已知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在其前言中宣称,颁布法典的目的是发扬正义于世,灭除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该法典用某种文字镌刻在黑色石柱上,这种文字是A.阿拉伯文B.两河流域楔形文字C.拉丁文D.古埃及象形文字【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的“世界上迄今已知的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可知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用楔形文字刻写而成。B项正确;阿拉伯文与汉谟拉比法典无关,排除A项;拉丁文与汉谟拉比法典无关,排除C项;古埃及象形文字与两河流域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7.(2022年江苏宿迁)《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据此可知,它A.维护奴隶主利益B.主张君权神授C.提倡自由与平等D.是欧洲民法的基础【答案】A【解析】根据“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可知,材料直接反映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君权神授,排除B项;奴隶社会存在阶级压迫,并未提倡自由与平等,排除C项;《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8.(2022年重庆B卷)下列文明成果出自古代不同文明地区,突出体现了古代文明的A.传承性B.多元性C.交互性D.同一性【答案】B【解析】图示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文明成就。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明成就。因此图片体现出古代文明的多元性,B项正确;三幅图不存在传承性,排除A项;古代文明基本处于孤立状态,不是交互性,排除C项;三者文明不具有同一性,排除D项。故选B项。9.(2022年内蒙古赤峰)下表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国王任命的总督基层公社的首领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A.重视发展农业B.法律体系严密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D.商品经济活跃【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下令并严厉督总督兴修水利”“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可知,这三段文字都提到了要注意水利,反映的是古巴比伦重视农业,A项正确;表格没有涉及法律体系严密、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商品经济活跃的信息,排除BCD项。故选A项。10.(2021·辽宁丹东市·九年级期末)在古巴比伦“妻子虽然在家庭中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夫妻关系是不平等的。丈夫在家庭中以奴隶主身份进行活动。丈夫欠债而无力偿还的时候,可以将妻子或子女交出去抵债,供债主奴役。”此材料重在说明A.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B.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C.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D.人类社会的法治传统源远流长【答案】C【详解】根据“丈夫欠债而无力偿还的时候,可以将妻子或子女交出去抵债,供债主奴役”可知家庭成员有可能因为债务而沦为奴隶,说明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古巴比伦的家庭奴隶制,没有体现商品经济的活跃、奴隶制在古巴比伦的发达和法治传统,ABD不符合题意,排除。11.(2022年山东聊城)下面所列内容为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的目录(部分)。据此推断,第三章的标题应是第一编农业文明时代第一章古代西亚文明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第三章____________第四章古代中华文明A.古代希腊文明B.古代印度文明C.古代罗马文明D.古代阿拉伯文明【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世界史中,农业文明时代包括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华文明,B项正确;古代希腊文明、古代罗马文明是海洋文明,古代阿拉伯文明是封建社会的文明,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12.(2021·广东深圳市·九年级一模)下列是文明古国示意图,下列选项中关于文明古国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图1文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第一等级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②图2文明的国王称之为“法老”,法老的陵墓叫做“金字塔”③生活在图3该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④上图文明都在同一大洲,均属于东方文明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详解】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华氏城是古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的都城,印度由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以及享受奉献的权利,主教育,受众刹帝利,负责垄断文化教育和报道农时季节以及宗教话语解释权,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图2是古埃及文明,国王称之为“法老”,法老的陵墓叫做“金字塔”,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图3是古巴比伦文明,这的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④上图文明都在同一大洲,均属于东方文明这一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②③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3.(2021·广东深圳市·九年级期末)公元前6世纪,在北印度,随着吠舍大商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明显上升,他们对婆罗门的宗教特权日益不满,各种新教派广为流传,佛教最具代表性,提出“众生平等,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佛教的诞生与反抗婆罗门特权有关B.种姓制度推动了古印度佛教的创立C.商人阶层是古印度佛教的主要信徒D.佛教的出现打击了古印度种姓制度【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他们对婆罗门的宗教特权日益不满,各种新教派广为流传,佛教最具代表性”可以看出佛教的诞生与反抗婆罗门特权有关。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佛教与种姓制度的关系,排除BD;材料不能说明商人阶层是古印度的主要信徒,C错误。14.(2021·江西宜春市·九年级期末)古装历史政治剧《大秦赋》,于2020年12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首播,并在腾讯视频、爱奇艺同步播出,剧中由著名演员张鲁一出演的秦王嬴政引起了广泛关注。如果秦王嬴政穿越到了古代印度,他会惊奇的发现,他的等级归属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刹帝利即国王、大臣等统御民众、从事兵役的种族,因此秦王属于这一阶层,B正确;A项是宗教祭祀的,排除A;CD项都属于劳动者,被统治阶层,排除CD。15.(2021·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伊斯兰教B.它的经典是《圣经》C.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晚的宗教D.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答案】D【详解】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是阿拉伯半岛;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宗教应是佛教,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发源地是古代印度。图片地点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界处,是巴勒斯坦地区。巴勒斯坦地区是基督教的诞生地,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二、材料题16.(2021·广东九年级单元测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图中的古代埃及文字应该是。材料二:(2)埃及金字塔是埃及古代奴隶社会的陵墓。其最高统治者被称作。(3)胡夫金字塔之后,埃及金字塔的规模越来越小的原因是什么?(4)除去埃及金字塔和文字之外,你所知的埃及文明还有哪些?【答案】(1)象形文字。(2)国王;法老。(3)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4)太阳历;狮身人面像;木乃伊。【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文字就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法老”相信灵魂不死,建金字塔作为自己的陵墓。(3)金字塔的修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胡夫统治古埃及时期是古埃及最强盛时期,所以他的金字塔最为宏伟壮观,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古埃及的国王的权力越来越小,建造金字塔的阻力越来越大。(4)太阳历,反映了古埃及的天文历法水平;狮身人面像,与胡夫金字塔遥相呼应,反映了古埃及的建筑水平;木乃伊,反映了古埃及的医学水平。17.(2020·安徽淮南市·九年级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著名的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文字:“不论是谁骚扰了法老的安宁,死神之翼将在他的头上降临。”材料二《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材料三种姓制度下职业是世袭的,一种种姓只能从事已限定的职业,世代如此;不同种姓的男女不能通婚,不同种姓的男女生下的子女,只能排除在种姓以外,被称之为贱民,他们的生活非常糟糕。(1)材料一中的金字塔上的文字是哪种文字?(2)材料二是哪个国家制定的法典?这部法典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如何?(3)材料三中的种姓制度是哪个国家的制度?写出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名称(4)这三则材料代表的三大古代文明诞生的共同地理特征是什么?【答案】(1)象形文字(2)古巴比伦王国,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3)古代印度,1、婆罗门2、刹帝利3、吠舍4、首陀罗(4)都以大河流域为中心。【详解】(1)依据材料一信息“著名的胡夫金字塔上有一段令人生畏的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它用图形表示事务,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所以,材料一中的金字塔上的文字是象形文字。(2)依据材料二信息“《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3)依据材料三信息“种姓制度下职业是世袭的,一种种姓只能从事已限定的职业,世代如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它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地位由高到低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4)依据三则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文明古国都是发源于大河流域。因为大河流域气候湿润,有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点睛】解第(1)题的关键是能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可得出金字塔上的文字是象形文字。解第(2)题的关键是要识记《汉谟拉比法典》的条文、制定目的、国家、人物、地位,古代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以法律条文的形式保存下来。解第(3)题的关键需识记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名称,印度种姓制度对印度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解第(4)题时,通过对三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进行对比,找出诞生的共同地理特征是都以大河流域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