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二单元检测卷(二)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答案】A2.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A.伯益建立夏朝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答案】B3.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A.夏朝B.商朝C.秦朝D.西汉【答案】B4.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与之相关的史实是()A.炎黄战蚩尤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春秋争霸【答案】C5.中国商朝的青铜制作技术非常精湛。目前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就诞生在商朝。它是()【答案】D6.下列三幅图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A.中华文明的演进B.成产工具的进步C.耕作技术的发展D.古代纹饰的演进3【答案】A7.“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春秋B.战国C.西周D.商朝【答案】A8.《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答案】D9.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负责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A.大禹B.李冰C.商鞅D.诸葛氏【答案】B10.史明智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答案】C11.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其主张能体现题表所示内容的学派是()层面日常规范个人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可以不犯错误家庭父母健在时,要对他们表示尊敬和爱戴政府君主遵守礼仪规则,臣民就听从他召唤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答案】B12.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主张属于儒家学派的是()A.“无为”B.“仁”C.“法与时移”D.“兼爱”、“非攻’【答案】B13.“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A.孟子B.墨子C.庄子D.韩非子【答案】B14.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改革。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答案】D15.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答案】B4二、非选择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0分,共55分)16.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材料二下图。(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6分)【答案】分封制。周天子。(2)诸侯要对周天子尽哪些义务?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答案】服从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镇守疆土;带兵随天子作战。巩固了西周的统治。(3)著名的史书《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根据这则记载及所学,“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答案】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七雄,谁都知道以秦为最强。然而当其初年,实以秦为最弱。﹣﹣吕思勉《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国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案】商鞅变法、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2)材料二中“卫鞅”“孝公”分别是指谁?【答案】商鞅。秦孝公。材料三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3)材料三中“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是指什么?(3分)【答案】统一度量衡。(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教民耕战”的具体措施和作用是什么?(5分)【答案】措施:奖励耕织;奖励军功。作用:激发生产者的积极性;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18.和谐、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这种思想根植于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传统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所示——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5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韩非子》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1)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孟子发展孔子学说形成了怎样的治国思想?引用材料二原文指出此治国思想要求统治者对百姓采取怎样政策?(6分)【答案】孔子:以德治国;孟子:仁政治国;政策:省刑罚,薄税敛。(2)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依据材料四,指出正确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什么?(4分)【答案】法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3)这些思想家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这在思想领域表现称作什么?(2分)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4分)【答案】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文化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19.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分)(1)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4分)【答案】东:齐国;南:楚国。(2)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举出这个时期一次重要的战役。(4分)【答案】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处于政权并立的割据状态;各主要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等。桂陵之战或马陵之战或长平之战。(3)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2分)【答案】由众多政权割据走向统一的趋势。(符合题意即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