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历上第1-4单元(世界古代史)【月考试卷】

阅读 204 下载 9 格式 docx 大小 1.05 MB 共15页2023-09-10 09:21:49发布于河南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4单元(世界古代史)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大英博物馆有一具木乃伊棺(见下图),从棺木上的铭文了解到,死者名叫霍尼吉提夫,是托勒密三世时期(公元前246-前222)卡纳克阿蒙神庙的大祭司。此文物信息应属于()A.古代埃及文明B.古代两河流域文明C.罗马文明D.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的木乃伊为最著名,古代埃及人用防腐的香料殓藏尸,表示对死者的敬意,也体现了古代埃及发达的医学水平,A项正确;木乃伊不是古代两河流域、罗马和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排除BCD项。故答案为A。2.下列文明成果出自古代不同文明地区,突出体现了古代文明的()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图刻在甲骨上的文字A.传承性B.多元性C.交互性D.同一性【答案】B【解析】图示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巴比伦文明成就,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明成就。因此图片体现出古代文明的多元性,B项正确;三幅图不存在传承性,排除A项;古代文明基本处于孤立状态,不是交互性,排除C项;三者文明不具有同一性,排除D项。故选B项。3.如图。公元前8至前6世纪,古希腊人进行了大范围的殖民活动。据此可知,古希腊人()A.扩张势力至黑海沿岸B.实现希腊城邦的统一C.建立起亚历山大帝国D.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答案】A【解析】公元前8至前6世纪,古希腊人进行了大范围的殖民活动。据此可知,古希腊人扩张势力至黑海沿岸。古希腊人没有实现希腊城邦的统一,亚历山大帝国建立于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人没有征服整个意大利半岛,排除BCD。故选:A。4.如图是某古代帝国扩张示意图,对该图所反映历史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A.波斯帝国征服埃及等许多国家和地区B.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C.有利于东西方文化交流D.促进了阿拉伯数字的传播【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以判断该图反映了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选项A波斯帝国东征是征服印度,与示意图征服方向不一致,选项B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指地中海是罗马帝国内湖,示意图没有反映,选项D阿拉伯数字的传播者是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扩张区域和东罗马帝国并立,没有到达马其顿,所以A、B、D都不符合题干图示。故选C。本题考查在特定的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对史实进行正确理解,培养时空观念的学科核心素养。5.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结束,帝国建立。这一历史事件应标于下面时间轴的()【答案】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对历史年份的辨别,题干的关键是“公元前27年”一个世纪100年,公元前27年属于公元前1世纪,所以,这一历史事件应标于时间轴的B处,故选B。本题考查在特定的时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中对史实进行正确理解,培养时空观念的学科核心素养。6.如图所示,现在国际通用的10个数字是由谁改造后传人欧洲?()A.波斯人B.阿拉伯人C.新罗人D.中国人【答案】B【解析】图示为阿拉伯数字,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数字是由印度人发明,后经阿拉伯人改造并传入欧洲的,故选B;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和波斯人、新罗人以及中国人无关,排除ACD。故答案为:B。7.“基督教的修道院通过抄书、办学校、建图书馆三种方式,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传播了基督教教义,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材料反映基督教在欧洲的影响是()A.宣扬人人平等观念B.控制人们思想行为C.加紧进行宗教迫害D.促进文化教育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基督教的修道院...保存、整理、研究了古代文化遗产,并对其成员及周围地区的居民进行教育...培养了一批有初步文化素养的教职人员”说明基督教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故选D。8.著名学者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由于层层封受土地,9世纪至10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下列构成“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的是()A.庄园与法庭B.教会与大学C.封君与封臣D.富农与市民【答案】C【解析】题干材料的关键处是“层层封受土地”,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西欧以土地的封赐为组带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故选C。9.如图是某同学学完世界古代史之后制作的有关欧洲国家演变的思维导图。下列选项中序号与国家成王朝对应正确的是()A.①西罗马帝国②法兰克王国B.①东罗马帝国②英格兰王国C.①亚历山大帝国②阿拉伯帝国D.①阿拉伯帝国②波斯帝国【答案】A【解析】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故①为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扩张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当时法兰克王国的国王查理被称为“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故②为法兰克王国。故选A。10.公元9世纪西欧封臣的效忠誓词是:“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应得,则我的言行、举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绝无违背。”由此可知,封君与封臣之间()A.森严的等级界限B.强烈的契约C.绝对的隶属关系D.以土地为双方纽带【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9世纪西欧,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因此材料可知,封君与封臣之间强烈的契约。B项符合题意;森严的等级界限,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绝对的隶属关系,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西欧中古时期,广大民众普遍没有文化,不少上层贵族也目不识丁,由教士垄断了文化教育。——教皇宣称“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强调知识服从信仰,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天主教神学。上述材料反映的是()A.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B.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C.西欧建立起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D.中世纪的西欧阶级矛盾尖锐【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西欧中古时期,教士垄断了文化教育,天主教神学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说明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A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西欧阶级矛盾尖锐、西欧建立森严的等级制度的内容,排除BCD项。故选A项。12.历史示意图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历史,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对下列示意图所反映的历史史实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都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B.都是出现于亚洲的等级制度C.都属于中世纪的文明成果D.都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示意图依次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和西欧的封建等级制的实行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D项正确;确立了神权至上的原则与种姓制度不符,排除A项;西欧的封建等级制不是出现在亚洲,排除B项;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不是出现在中世纪,排除C项。故选D项。13.特许状一般由国王或者城市原本所辖的封建领主颁发,主要内容是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和工商特权,明确市民的权利和义务。中世纪西欧城市获得“特许状”意味着()A.获得经济独立B.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控制C.获得政治独立D.取得了自由和自治权【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获得“特许状”意味着取得自由和自治权。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部分城市还取得选举市长、市政宫员和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成为自治城市。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特许状,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护。当然,取得自由、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D项正确;当时城市获得相对的自由与特权,没有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没有完全赢得政治独立,获得经济独立,排除ABC项。故选D项。14.《查士丁尼法典》规定,所有妇女不论有夫无夫,不论是债权担保或是提供物权担保,都在禁止之列。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这表明()A.罗马法充分保护平民权益B.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C.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D.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但是,大法官们在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该法进行了部分调整,规定妇女如遇特殊情况时可以作为担保人”,可知,《查士丁尼法典》的规定在实践中可以适时调整,表明了罗马法在实践中具有灵活性,D项正确;材料未未涉及平民权益,排除A项;“妇女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的权力”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5.观察下面政治体制示意图,它体现了()A.古印度的种姓制度B.古希腊城邦的特点C.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D.俄国农奴制改革措施【答案】C【解析】据题干信息“二官八省”并结合所学,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的朝廷设二官,八省,二官就是神衹官,太正官,神衹官掌管国家祭祀,太政官掌管行政,太政官下设四名次等官,分为左右大臣和大纳言,中纳言、太政官下设中务,式部,治部,民部,兵部,刑部,大藏,宫内八省;省下有职,寮,司等下级机关。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6.7-8世纪,唐朝西部有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它迅速扩张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并与唐朝发生了怛罗斯之战。该帝国是()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拜占庭帝国D.阿拉伯帝国【答案】D【解析】根据“7-8世纪”“政教合一”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阿拉伯帝国,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任者继续扩张,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他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在7-8世纪之前已经灭亡,排除A项;罗马帝国没有与“唐朝发生了恒罗斯之战”,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没有与“唐朝发生了恒罗斯之战”,排除C项。故答案为D。17.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A.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D.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都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都进行了侵略扩张、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D项正确;阿拉伯人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排除A项;《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的帝就实行封建专制,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排除C项。故答案为D。18.方祥在学习了世界三大宗教的内容后,他运用比较法。列出它们以下的相同点,其中错误的选项是()①都产生于亚洲②都信仰耶稣③都产生于同一时期④都宣扬服从神的思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由此可知世界三大宗教均产生于亚洲,排除含有①的选项ABC。故答案为:D。19.《医典》、“智慧宫”、《天方夜谭》等关键词所涉及的国家是()A.罗马帝国B.阿拉伯帝国C.法兰克王国D.拜占庭帝国【答案】B【解析】A.罗马帝国,不符合题意;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故选项B符合题意;C.法兰克王国,不符合题意;D.拜占庭帝国,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0.“1453年5月29日,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它使所有的欧洲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量和智慧在几个世纪中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界。君士坦丁堡在11个世纪中始终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材料主要是()A.探讨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B.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C.赞美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D.惋惜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答案】B【解析】由“1453年”“君士坦丁保”可以判断“一种文化”是指拜占庭文化。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脂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60分,第21题15分,第22题15分,第23题16分,第24题13分)2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胡夫金字塔的修建花了约30年的时间,用了230万块大小不等的石头。平均每块石头重约2.5吨,砌筑的石头之间未用任何黏合物,却严密得天衣无缝。据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记载:为了修建金字塔,胡夫强迫所有的埃及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要工作3个月。在头十年中间,人们苦于修筑可以使石头运过去的道路。材料二:605-610年间隋炀帝先后征发了200多万民工,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凿期间,所有民工均自带干粮、自备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伤死在了工地上。大运河连接了五大水系,把黄河中下游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连为一体。运河通航后,江南的粮食布帛可以很便捷地运输到都城长安及洛阳,自隋唐以后,沿运河两岸兴起了一批商业都市,杭州、镇江、扬州、开封等地,逐渐发展成为新兴商业都会,这些城市历经宋、元、明、清而不衰,不仅是一方繁盛都市,而且也成为物资和人文荟萃之所。——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岳麓版)(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金字塔是哪一地区文明的象征?(5分)(2)关于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同学们有以下观点:第一种,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第二种,大运河的修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说出你的理由。(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观点;说明理由要有史实依据)(5分)(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古代大型工程的看法。(5分)【答案】(1)古埃及(尼罗河流域)。(2)示例一:观点: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理由:大运河开凿期间,先后征发200多万民工,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所有民工均自带干粮、自备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伤死在工地上。(史实)这不仅大大增加了人民负担,还造成很多人家破人亡,激化了发矛盾。(简要解释)因此我认为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示例二:观点:要多方面看待修建大运河的影响。理由:大运河的修建沟通了五大水系,便利了南北交通。从这方面来说,大运河的修建有利于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另一方面,运河的开凿征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是导致隋朝衰亡的原因之一。(3)都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凸显人民创造历史的重要作用;古代大型工程的修建都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会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沉;古代能够修建如此的大型工程,反映出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组织能力等。【解析】(1)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是埃及人民的骄傲,也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2)本题为开放性论述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观点: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理由:大运河开凿期间,先后征发200多万民工,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所有民工均自带干粮、自备衣被,大量民工因病因伤死在工地上。(史实)这不仅大大增加了人民负担,还造成很多人家破人亡,激化了发矛盾。(简要解释)因此我认为大运河的修建是隋朝灭亡的祸水。示例二:观点:要多方面看待修建大运河的影响。理由:大运河的修建沟通了五大水系,便利了南北交通。从这方面来说,大运河的修建有利于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国家统一的巩固。另一方面,运河的开凿征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是导致隋朝衰亡的原因之一。(3)中国古代的很大大型工程如紫禁城、都江堰、大运河等流传至今,都是古代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凸显人民创造历史的重要作用;古代大型工程的修建都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会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负担沉;古代能够修建如此的大型工程,反映出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组织能力等。22.(15分)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东汉蔡伦和南北朝祖冲之的成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请分别加以简要说明。(5分)(2)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什么?成为后世欧洲法学渊源的罗马法制建设成果又是什么?(5分)(3)教育与文明发展密不可分。汉武帝重视教育,他在中央兴办了什么学校?在地方推行了哪位蜀郡太守的办学经验?(5分)【答案】(1)蔡伦改进造纸工艺,使纸的原料易找,质量提高,易于推广,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传过去的;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2)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欧洲法学渊源:《十二铜表法》。(3)学校:太学;人物:文翁。【解析】(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工艺,使纸的原料易找,质量提高,易于推广,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传过去的;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成为后世欧洲法学渊源的罗马法制建设成果是《十二铜表法》;(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重视教育,他在中央兴办了太学,培养儒学人才;在地方推行了蜀郡太守文翁的办学经验;23.(16分)地中海沿岸是古代诸多文明演绎的舞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大帝国的疆域图(1)请写出上述两张图片的帝国名称。(2分)材料二两大帝国的文明(2)图3和图4分别是哪两大帝国的文明代表?分别说出图3和图4这两项文明产生的影响。(4分)(3)伴随两大帝国的发展,在它们的版图上也都产生了对世界有极大影响的宗教,图1帝国和图2帝国分别产生的是什么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一说这两个宗教产生的影响。(4分)材料三两大帝国的扩张。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世界史•古代史编》(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请说说你对古代世界扩张的认识。(2分)(5)根据上述材料,归纳两大帝国有哪此共同特点。(4分)【答案】(1)图1:罗马帝国;图2:阿拉伯帝国。(2)图3:阿拉伯帝国;图4:罗马帝国;图3: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并传播到欧洲;图4:《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许名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3)基督敦:4世纪末,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伊斯兰教: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4)虽然在扩张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掠夺,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两大帝国共同特点:①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②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③都在扩张中促进文化的交流、世界的联系。【解析】(1)由“地中海成为国家内湖”可知,图1反映的是罗马帝国的疆域:由“巴格达”可知,图2反映的是阿拉伯帝国的疆城,(2)图3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帝国的文明代表;图4《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帝国的文明代表。(3)图3: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并传播到欧洲;(4)图4:《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罗马法是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古代法律体系,成为近代许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3)伴随两大帝国的发展,在它们的版图上也都产生了对世界有极大影响的宗教。图1帝国产生了基督教,基督教在4世纪末成为罗马帝国国教。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图2帝国产生了伊斯兰教,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4)由“两大帝国的扩张。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世界扩张虽然伴随若暴力、奴役和掠夺,但是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5)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的共同特点有:①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②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③都在扩张中促进文化的交流、世界的联系。本题考查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关注现实问题放眼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养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24.(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留学生和留学僧等。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等传回日本。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六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整理自统编版《中国历史》材料二在返日留唐学生的策动下,日本发生著名的大化革新。日本社会各阶层也深受唐文化浸染,他们吟哦唐诗,雅好唐乐,发展“唐绘”,行唐礼,服唐服。同期的朝鲜和后来的越南,均以中国为文化母国。中国文化传递出其独有的“智慧之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摘编自《中国文化概论》(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列举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至少三件)(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日本为例说明唐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7分)【答案】(1)“谴唐使”,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中日文化交流;新罗派遣使节来唐学习中国文化,促进中国与朝鲜文件交流;玄奘西行,传播了佛教文化,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2)“大化革新”后,日本仿照唐长安建成平城京(奈良)和平安京(京都);中国化的佛教也传入日本,并广泛传播开来,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被称为“足球的祖先”的蹴鞠活动,在唐初也传入日本,随着夏历的传入,日本也出现许多中国传统节日,“唐风”已经深深浸透到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唐文化从建筑、宗教、文学、日常生活等方面影响着日本,唐文化向朝鲜、日本的大规模移植,促进了朝鲜与日本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东亚地区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中国文化传递出其独有的“智慧之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解析】(1)根据材料一“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等传回日本……最有影响的人物是鉴真,他六次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材料二“同期的朝鲜和后来的越南,均以中国为文化母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日本派遣使节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这些使节在当时称为“谴唐使”。他们把中国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弘扬佛法,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卓越贡献。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来唐学习中国文化。唐代中越诗人往来与文化交流。玄奘西行,玄奘从印度带回佛典非常丰富,共526筴、657部,对佛教原典文献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化革新”后,日本仿照唐长安布局营建首都,先后建成平城京(奈良)和平安京(京都);中国化的佛教也传入日本,并广泛传播开来,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文学方面,日本人特别喜爱唐代诗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在日本最受欢迎,许多日本人也能作律诗,留赠结交人是空海仿汉人草书制定平假名,假名与汉字混合使用,奠定了文字的基本格局;被称为“足球的祖先”的蹴鞠活动,在唐初也传入日本,随着夏历的传入,日本也出现许多中国传统节日,如七夕乞巧、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及四月八日浴佛、端阳龙舟竞渡等,“唐风”已经深深浸透到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唐文化从建筑、宗教、文学、日常生活等方面影响着日本,唐文化向朝鲜、日本的大规模移植,促进了朝鲜与日本社会的进步,也促进了东亚地区文化的发展与进步;中国文化传递出其独有的“智慧之光”,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历史满分小卖部
创研试题,专注中考。

文档

393

收藏

3

店铺

名师店铺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