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兵:历史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探索(叶小兵) (1)

阅读 60 下载 15 格式 pdf 大小 4.2 MB 共45页2023-09-08 20:58:41发布于河南
历史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探索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增加的课程板块内容。这一学习板块的设置,是落实这次课标修订所强调的素养导向、课程关联、突出实践等理念,是初中历史教育的一次变革,对高中历史教育发展亦有启示。围绕某一特定的研究主题,以历史学科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依托,整合、联通其他学科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真实问题进行学生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学习,发展学生问题解决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形成跨学科整合、跨学科理解、跨学科思维、跨学科实践,提高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观念、态度与能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大多不是以单一学科形式存在的,而往往是综合性的,而且是多样性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亦需要积累处理问题的经验与教训。跨学科主题学习,通过加强各学科的内在联系,突破传统分科课程的藩篱,有助于学生从更宽广的视角理解事物,更好地解决书本知识与现实问题割裂的弊端,让学生在与特殊情境的有效互动中,成功应对情境的复杂要求和挑战,将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等进行统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核心素养。要体现不同学习领域的知识整合,多种方法的综合利用,历史学习与现实探究有机联系,史料研习与社会实践有机配合,校内学习与校外活动有机结合,将培育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机融合。要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为主,使学生亲身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促使学生将学科知识与社会问题的解决联系起来,进而实现学习的有效迁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借助丰富多样的历史资源,搭建多维度的平台,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途径,以历史与社会的多领域、跨阶段为视角提出问题,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多种途径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属性特征活动的主题不是宏大叙事,而是适于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探究;活动的设计有清晰的规划;要考虑地区、学校、教师、学生等实际情况,在路径选择、材料获取、活动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要具有可操作性。研究主题既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又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延伸性,需要学生展开探究活动,提倡融合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课题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探究学习的方式方法,形成研究性学习成果。表现在产生新的内容整合、新的认识、新的学习成果,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能力、新观念等,从而改变学生听、记、背、练课本知识的历史学习方式,探索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新路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所列的跨学科主题,涉及的内容主要来自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六个板块,从特定的问题意识出发,将分散在不同板块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形成既在时段上纵通,又在领域上横通的通史意识;同时,借助其他课程所学知识和方法,使学生初步养成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内容中的前六个板块是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升和拓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符合课标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评价的依据。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教学,都要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不能脱离课标,另起炉灶。选择跨学科活动的主题,最重要是落实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的总目标。是真实的问题:主题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都应是真实的问题,而不是虚拟或想象的问题。主题要含有对真实的生活的认知脉络,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问题的存在以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性,激发其探究欲望。有探究的意义:主题所涉及的任务和内容,不应是只用课本知识就能完成的。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讲,活动的主题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挑战性,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才能完成对问题的解决。有充分的跨度:要考虑到主题会“跨”到哪些学科,会涉及哪些综合素养的培养,会运用到哪些人力和物力的课程资源。主题的跨度还要适当,并有一定的聚焦,避免选用宏大叙事、难度过大、过于空泛的主题。有价值的引领:主题最好是含有重要的意义或富有精神内涵,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价值引领、思想涵养的意义。尤其是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活动,能够有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主题的选择以及活动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认知水和的特点;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愿望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主题所蕴含的任务,要能使学生通过努力完成探究活动。▲《探访和保护家乡的古桥》▲《放眼世界共建“一带一路”》▲《水陆交通与城市发展》▲《在身边发现抗战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为例》▲《发现身边的历史——以寻踪深圳百年发展为例》▲《对“重庆大轰炸”的综合考察》▲《从海南森林覆盖率的变化看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基础型:通过跨学科的实践探究,拓展和深化学生的认知,如《在身边发现抗战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水陆交通与城市发展》。●应用型:利用多学科所学解决一个现实社会的问题,如《探访和保护家乡的古桥》。从课程实施的教学设计上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应包括四个方面:选题、规划、实施、总结。包括:跨学科主题学习名称探访和保护家乡的古桥跨学科主题学习涉及学科历史课程:以古桥的建设为例,梳理中国古代不同历史时期的水上交通建设与发展历程;认识不同历史时期水上交通建设对国家治理、经济交流、社会生活的重要影响;运用实地考察、调查访问及文献检索方法,探究家乡古桥保护主题;结合探究过程中获取的实物、口述、文献等材料,汲取蕴含的有效信息,形成主题实践的研究成果,提升在社会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同爱国爱家乡的情怀。语文课程:阅读有关古桥保护的文献材料,梳理、提取材料信息,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撰写古桥保护研究报告;涵养保护家乡优秀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信态度。道德与法治课程:了解文物古迹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主要原因;学习借助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解决古桥毁损等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提高依法依规有序参与古桥保护活动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地理课程:运用地图,获取家乡古桥建造的相关地理位置、空间特征等信息;实地考察并结合图文资料,了解家乡典型的自然与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理解家乡地理环境的特点,内化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提升爱国爱家乡的情怀。艺术课程:实地调研家乡古桥,结合发现的问题,用手绘草图等方式记录古桥损毁及保护情况;赞叹家乡古桥的建筑艺术和高超智慧。总体规划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以古桥建造为例,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古代水上交通的发展情况,分析古桥对地方治理、经济交流、社会生活的作用;运用历史、语文、道德与法治、地理、艺术等学科知识,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与文献检索等方式,在搜集、整理和筛选所获实物、口述及文献等材料的基础上,综合认识家乡现存古桥的毁损及保护现状;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保护家乡古桥的建议,撰写建议信,提交政府相关部门。总体规划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1.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古桥建造为例,梳理中国古代水上交通的发展情况,分析古桥对地方治理、经济交流、社会生活的作用;综合运用历史、语文、地理、艺术学科知识,了解家乡现存古桥的概貌和特点。(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文化自信、区域认知、审美感知)2.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及文献检索,了解家乡古桥的损毁及保护现状,积累文字记录、实地摄制、实景绘制获取与主题相关材料的经验。(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语言运用、地理实践力、创意实践)3.通过整理、筛选获取的文献、实物、口述材料,运用材料相互印证的方法,学会利用多重材料探究和认识古桥保护问题。(史料实证、历史解释)4.结合历史、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知识,通过交流讨论,提出保护古桥的建议,撰写建议信,提交政府相关部门。(历史解释、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语言运用)5.在研究身边古桥的基础上,进一步养成和提升保护文物古迹等优秀文化成果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家国情怀、政治认同、责任意识)6.通过合作探究古桥保护主题,主动分享学习经验与成果,进一步发展勇于探究、合作交流、沟通表达、实践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学会学习、实践创新)总体规划实施规划任务1:围绕学习主题,制定考察访问方案。任务2:实地考察奉贤现存古桥,访问古桥周边居民,了解古桥的损毁及保护情况;以摄影、摄像、绘画、笔记等方式记录所获实物和口述材料。任务3:整理、筛选所获材料,梳理古桥损毁典型问题,分析主要原因,梳理保护建议。任务4:结合实物和口述材料,制作成果汇报演示文稿,交流汇报考察访问成果。任务5:小组合作撰写考察访问报告;填写“考察访问成果评价表”。任务6:围绕学习主题,制定文献检索方案。任务7:走访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查找保护古桥的法律及政策、不同人员保护古桥的建议等文献材料。任务8:整理、筛选所获文献、实物、口述材料,通过互相印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任务9:结合文献材料,制作成果汇报演示文稿,交流汇报文献检索成果。任务10:小组合作撰写文献检索报告;填写“文献检索成果评价表”。实践意图学生活动教师组织学业要求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考察访问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懂得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是获得信息的基本途径;并结合语文、艺术等知识,记录考察访问信息,培养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意识和能力。调查组成员前往柘林镇等地,进行考察访问活动,并综合语文、艺术等学科知识记录所获信息。(1)考察要点:从建造时间、建筑工艺、受损类型及程度等角度观察古桥,汲取其中蕴含的信息。(2)访问要点:从古桥建造历史、逸闻趣事、受损原因及修缮情况等视角,采访生活在古桥周边的居民。(3)记录要求:以笔记、绘图、摄影、摄像等方式记录所获实物、口述材料。说明安全要求,指导调查组成员开展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提示观察要点、访谈技巧、记录要求等。能围绕奉贤古桥保护研究主题,进行实地考察、调查访问,懂得实物、口述材料是了解奉贤古桥保存状况的重要证据;能综合运用语文、艺术等知识,以文字、示意图等方式记录考察访问所获信息。任务2:实地考察奉贤现存古桥,访问古桥周边居民,了解古桥的损毁及保护情况;以摄影、摄像、绘画、笔记等方式记录所获实物和口述材料。总结任务1:结合小组交流、汇报成果,通过质疑研讨,提出保护古桥的建议。任务2:根据汇总建议,讨论设计保护古桥的行动方案,并以建议信的方式提交政府相关部门;填写“行动成果评价表”。形式任务活动举例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主题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并在分析、判断、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小钱币、大历史(融合历史、考古、艺术)以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为基础设计剧本,再通过确定角色、排演等准备工作,最后正式演出。“五四”惊雷(融合历史、表演艺术)学生围绕某一跨学科的主题,结合有关材料,撰写一篇小论文。关注身边的历史(融合历史、地理、道德与法治)学生通过学校橱窗、黑板设计一个跨学科主题研究的成果展示。重要的历史纪念日(融合历史、道德与法治)学生通过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等,撰写考察报告。古迹探秘(融合历史、地理、考古、艺术)一是“跨”二是“通”三是“融”四是“活”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需要历史教师与相关课程教师合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的主要内容:一是对学生参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表现,以历史学科为本位,兼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评价;二是对学生在语文、道德与法治、地理、艺术等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历史素养进行评价,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三是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具有各学科共同特征、共通性素养进行评价,如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新课标中指出:▲评测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评测学生是否理解主题学习任务并充分参与其中▲根据学生的表现性评价,制定具体的量规和量表▲采用多样化评价形式,提高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的活动课程,这决定它的评价必须是“行为指向”或“实践导向”的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撰写历史论文1.题目是否自拟2.写作内容是否紧密联系跨学科学习主题展开3.立论观点是否科学、明确4.立论是否论据充分,做到论从史出5.是否辨别史料的真伪6.论述是否清楚,有条理7.结论是否恰当合理8.论文形式是否灵活多样收集历史资料1.收集的资料是否是否紧密联系跨学科学习主题展开2.资料形式是否多样(集邮、集报、图片、照片、编写论文书目索引、相关网站目录)3.资料是否准确地标注了来源、出处4.是否按一定的思路/逻辑关系对资料进行归类整理5.是否扼要说明了资料与主题的关系编辑历史图集1.图集内容是否与学习主题关联度高2.图册标题是否醒目,图片清晰3.文字说明是否通顺、表述准确4.图片资料来源是可靠、信息丰富5.图片数量是否适宜6.图集是否版面美观、图文并茂7.图集是否体现一定的编辑技巧创作历史文学作品1.内容是否围绕跨学科学习主题中的主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来展开2.体裁是否灵活多样(小说、传记、杂文、诗歌、剧本)3.作品是否主题鲜明,意义积极向上4.作品中虚构的人物、情节是否合理,有一定历史依据5.作品是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历史古迹调查1.调查主题是否是否紧密联系跨学科学习主题展开2.调查方式是否灵活多样(实地考察、人物采访)3.是否区分一手材料与二手材料的区别,对史料的真伪有自己的判断4.是否撰写出考察/调查报告历史制作1.作品是否是否紧密联系跨学科学习主题展开2.制作的形式是否多样3.作品是否反映历史的面貌4.是否能够解释作品的创作背景、功能和思路创作历史音乐作品1.作品内容是否围绕跨学科学习主题中的主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来展开2.作品是否与学习主题贴切3.作品是否正确反映了历史面貌4.创作意图是否清楚5.能否亲自表演自己的作品绘制历史美术作品1.作品是否是否紧密联系跨学科学习主题展开2.如果是写实性的美术作品,绘制的内容是否真实、正确地反映当时的历史面貌3.如果是漫画性的美术作品,是否深刻反映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加强史学与相关学科的知识学习,扩大知识储备★了解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提高跨学科教学水平★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教师建立教研共同体,开展联合教研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要求历史教师:初中历史新课标提出的跨学科学习,其课程理念、设计思路、实施操作、综合评价等,也是适于高中历史教学的。尤其是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的活动课,以及选择性必修教材的单元教学,是可以采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式来进行的。例如: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和综合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有助于学生应对高考试题中的综合性问题。如:2022年山东高考历史试卷第16题:材料本身和问题提出都涉及到历史学、地理学和政治学,考查学生用多维视角解决问题。第18题:《工人新村》的历史短文,若能联系政治课所学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工人阶级的地位等,则能使论述更为全面。第19题:历史地图的设计意图、学生绘制地图并说明理由,则涉及到地理课所学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从历史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科融合的新视角进行设计,而且还考虑到学生历史学习中的贯通与运用,以及复习、拓展、延伸等需要。对这个新的学习模式,教师要在教学实际中不断探索,进一步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谢谢各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历史满分小卖部
创研试题,专注中考。

文档

393

收藏

3

店铺

名师店铺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