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重点专题突破 3、专题三 光热磁实验专题

阅读 101 下载 5 格式 pptx 大小 890.74 KB 共51页2023-11-11 14:24:17发布于河南
2024版《突唯》河南中考总复习2024物理第二部分重点专题突破光热磁实验专题专题三类型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2023扬州)“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装置如图所示,白纸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一块平面镜竖直放在纸板上,在纸板上安装一支可自由移动的激光笔,使其发出的光紧贴纸板入射.(1)图中的入射角是度.50(2)当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重合;若图示入射光线向右偏转一定角度,反射光线将向偏转.(3)多次实验,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后,发现没有量角器,为了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结论,你的操作是.入射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左把白纸板沿法线对折,观察反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是否重合2.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的光屏由E、F两部分组成,E、F可绕轴线ON向前、后折转.甲(1)为了显示光路,入射光线要尽量紧贴射向平面镜.(2)入射光线沿AO方向射向平面镜,将F绕ON向前、后折转,观察到反射光线出现在F上之后,比较E、F.光屏是否在同一平面内(3)为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多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1234入射角20°30°45°60°反射角20°30°45°60°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将未折转的光屏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入射光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发现无法在光屏上显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不在同一平面了吗?小强提醒他,法线与镜面是的,所以此时光屏所在平面不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确定的平面了.乙垂直3.(2023济南)如图所示,半圆形滑轨垂直固定在水平底座上,红色激光笔A可以保持半径方向沿半圆形滑轨自由滑动;水平底座上装有一可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的L形支架,绿色激光笔B安装在支架的水平横梁上并可以沿横梁移动,在半圆形滑轨的圆心处放置一块小平面镜.小梅和小丽在用该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1)打开红色激光笔A的开关,让其发出的红色激光入射到小平面镜上的O点,小梅观察发现此时这条红色入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有条反射光.1乙(2)小梅沿半圆形滑轨移动红色激光笔A,发现红色入射光向中间位置靠近时红色反射光也向中间位置靠近,反之亦然.她猜想:红色反射光与红色入射光之间是不是有一条对称轴呢?为了验证她的猜想,她打开绿色激光笔B并调节其位置,让其发出的绿色激光从O点正上方入射到O点,此时没有观察到绿色反射光.重新打开红色激光笔A并不断改变红色入射光的方向,发现这条绿色激光真的好像是红色反射光与红色入射光之间的对称轴!同组的小丽从周围不同方向观察红色入射光、红色反射光和绿色激光,竟然发现从某个方向看去它们是重合的.这说明红色反射光、红色入射光和绿色激光.在同一平面内(3)这条绿色激光的位置是否真的是红色反射光与红色入射光之间的对称轴呢?在没有量角器的情况下,小丽又打开一支蓝色激光笔,让蓝色激光逆着红色反射光的方向入射到O点,如果,就说明这条绿色激光的位置的确是红色反射光与红色入射光之间的对称轴.(4)尽管激光笔发出的激光很亮,但观察效果还是不理想.请写出能够更清楚地看到本实验中入射光和反射光的一种做法:.蓝色反射光与红色入射光重合用喷雾器在实验装置附近形成雾气(或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类型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为了使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一些,该实验最好选择在(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2)实验中选择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较暗像的位置(3)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实验现象说明像与物.(4)在玻璃板下所铺的白纸上描绘出蜡烛、玻璃板和蜡烛像的位置,测量发现蜡烛和蜡烛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蜡烛和蜡烛像的连线与玻璃板.(5)将蜡烛向镜面靠近,所成像的大小.(6)将蜡烛B拿走,然后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大小相等相等垂直不变不能虚2.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玻璃板应放置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玻璃板后的蜡烛B应与玻璃板前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是为了确定像的,并比较像与物的大小.竖直位置(2)将蜡烛A点燃,透过玻璃板若看到蜡烛A的两个像,应使蜡烛B与离玻璃板(选填“近”或“远”)的像重合,出现两个像给观察和测距离都带来不便,可采取换用更(选填“厚”或“薄”)玻璃板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3)换了玻璃板后,为得到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需将镜前蜡烛放在(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处进行多次实验.若在镜后与蜡烛B之间加一块挡板,镜前(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点燃的蜡烛A的像.近薄不同能3.(2023南充)小科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利用如图甲所示器材进行了以下操作.甲(1)实验中小科同学从点燃的蜡烛一侧透过玻璃板看到像有重影,改善重影问题的方法是,实验中选取同样大小的蜡烛A、B是为了.(2)改进器材后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移动另一支蜡烛,确定每次像的位置,将玻璃板及每次物和像的位置记录在玻璃板下面的白纸上,连接物和对应的像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用较薄的玻璃板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相等乙(3)完成实验后,小科同学又将一枚硬币放在玻璃板前,能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在a位置,如图丙所示,若将玻璃板水平向右移动3cm,该硬币的像(选填“向右移动3cm”“在原位置”或“向左移动3cm”).丙在原位置类型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2023宿迁)在实验操作大赛上,小明与小华分别展示了下面两个实验:(1)图甲是小明展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他在透明玻璃板中既能够看到蜡烛A的像,同时又能看见玻璃板后的蜡烛B,这是因为在玻璃与空气分界面处分别发生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甲(2)图乙是小华展示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各元件位于图中的位置时,光屏上承接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的实像.将蜡烛移至5cm刻度线处,其他元件的位置不变,若使清晰的像呈现在光屏上需在蜡烛与透镜间放置一个眼镜.乙缩小近视2.(2023泰州)小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已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实验序号物距/cm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cm①50.0缩小倒立12.5实验序号物距/cm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cm②30.0缩小倒立15.0③20.0等大倒立20.0④15.0放大倒立30.0实验序号物距/cm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cm⑤12.5放大倒立50.0⑥9.0光屏上没有像实验序号物距/cm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cm⑦7.0光屏上没有像(2)小华按照实验方案完成各操作步骤,将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分析表中信息可得:①当物距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的大小逐渐.(1)组装并调整器材,使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主光轴大于两倍变大(3)在第⑥、⑦两次实验中小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于是她认为:“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通过凸透镜不能成像.”这个结论并不严谨,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她应该增加的一步操作是:取下光屏,.从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看能否观察到烛焰的像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前为了使像能够呈现在光屏的中央,他应该通过调节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2)如图甲所示,某次实验时光屏上承接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主光轴缩小照相机(3)图甲中,在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小军同学把蜡烛移到了5cm刻度线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为了使光屏上的像再次变清晰,可将光屏适当(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靠近(4)小赵同学用另一个凸透镜进行实验,他把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在如图乙所示位置,在透镜右侧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得不到清晰的像(光屏未画出),则该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选填序号).A.15cmB.25cmC.35cmA(5)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认为成倒立的像时,像与物既是上下颠倒,同时也是左右颠倒的,为了验证成倒立的像时,像与物是否左右颠倒,在利用现有器材的前提下,请你为同学们提出一种简易可行的方案:.用嘴沿水平方向,且垂直光具座吹烛焰,观察光屏上烛焰的成像情况:如果烛焰与烛焰的像晃动方向相反,说明成的像左右相反,反之不是左右相反类型四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1.(2023烟台)在“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铁圈A还是铁圈B?()铁圈B(2)调整好器材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在水温升高到90℃后,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乙中描点后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时间/min01234567温度/℃9092949698989898(3)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到:水沸腾时的温度是℃,此时当地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98低于(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5)实验过程中,酒精不断燃烧,质量减小,热值.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器材时闻到了酒精的气味,这是现象.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沸腾后温度不变不变扩散2.(2022陕西)物理学习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装置如图甲所示.(1)安装实验器材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自下而上(2)在水温升高到85℃后,每隔1min读取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将所得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实验可知:水沸腾时需要,但温度.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85868890929496989898989898吸收热量保持不变(3)在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是℃,由此可知当地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4)初步得出结论后,等水温降至85℃以下后,另一位同学继续利用该装置再次进行实验,并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从两次实验的图象中可看出,水从85℃加热至刚沸腾时,所用不同,原因是水的不同.98低于时间质量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1)下列措施,不能缩短实验时间的是(选填序号).A.在烧杯上方加盖塑料板B.提高水的初温C.增大水的质量C(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3)当水沸腾时,所观测到的实验现象是:①温度计的示数不变;②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不断上升且(选填“变大”或“变小”),到达水面破裂.(4)水沸腾后持续加热,烧杯中水的内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实验结束后撤掉酒精灯,水还能沸腾一小会儿,这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这种判断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93变大减小错误4.(2022鞍山)小希和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按照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1)他们在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填写序号).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2)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3)水在沸腾前,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④②③①94热传递(4)小希观察到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散发到空气中.此过程中,水不断吸收热量,温度.(5)小组同学实验过程中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此时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水蒸气保持不变低于类型五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灵敏电流计来判断电路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的.(2)闭合开关,导体棒不动,磁体水平向左运动,灵敏电流计指针(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偏转,此现象说明产生感应电流的一个条件是.(3)实验结束后,小明想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他接下来的操作是.指针是否偏转会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将灵敏电流计换成电源2.(2023驻马店一模)如图所示是“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后按下表进行操作,请根据对应现象回答问题:序号实验操作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1保持导体与磁体静止不偏转2换更大的磁体后,仍保持导体与磁体静止不偏转3保持磁体静止,导体水平向左切割磁感线向右偏转序号实验操作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4保持磁体静止,导体水平向右切割磁感线向左偏转5保持磁体静止,导体在磁场中沿竖直方向向上、向下运动不偏转6保持磁体静止,导体在磁场中向前、向后运动不偏转(1)由上表可知,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时,导体中就产生感应电流.(2)要使感应电流方向发生改变,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是.(选填字母)A.使用磁性更强的磁体B.保持磁体静止,只改变导体水平运动的方向C.上下调换磁极,同时改变导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做切割磁感线运动B(3)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感应电流的产生过程是能转化为电能.(4)如果将灵敏电流计换成,可以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机械电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商丘新育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新育和总部

文档

4659

收藏

100

店铺

名师店铺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