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义务教育阶段15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1)

阅读 157 下载 17 格式 pdf 大小 184.57 KB 共72页2023-09-10 16:41:42发布于河南
—1—教办基〔2022〕26号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义务教育阶段15个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育局,厅直属实验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关于“双减”和作业管理等相关文件精神,科学指导义务教育阶段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提高作业设计和实施的专业水平,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小学语文等15个学科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并就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高度重视作业设计与实施工作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文件—2—的必要补充。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要深刻认识作业管理的重要性,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切实加强作业设计与实施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学科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学科学习方法,提升学科关键能力,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二、严格落实学校管理主体责任各学校要严格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制订明确、具体的作业设计与实施规范,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强化对作业来源、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辅导等全过程管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设计目标明确、内容合理、难度适宜、总量合适的基础性作业;统筹管控作业总量,以年级组为单位统筹各学科日常及节假日基础作业、弹性作业总量;强化作业指导反馈,指导教师及时检查、认真批改作业,确保作业科学有效;促进家校沟通协作,引导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形成育人合力。三、加强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对作业设计、管理、评价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开展本地教师作业设计和实施能力专项调研,明确学生作业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作业类型与目的,指导学校提升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辅导、评价的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统筹纳入科研、教研、教师培训范围,不断提升教师的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并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形成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机制。—3—四、强化区域管理责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加强对学校作业管理的经常性督导,对学校作业统筹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学校要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等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各地要设立监督电话和举报平台,畅通反映问题和意见渠道,切实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各地要深入挖掘提炼学校作业管理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加强宣传推广,扩大示范引领。附件:1.河南省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2.河南省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3.河南省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4.河南省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5.河南省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6.河南省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7.河南省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8.河南省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9.河南省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10.河南省初中地理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11.河南省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12.河南省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13.河南省初中生物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4—14.河南省初中信息技术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15.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劳动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2022年2月11日—5—附件1河南省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一、总体目标(一)把握作业功能,发挥育人价值有效的小学语文作业在帮助学生巩固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作业既要体现基础性与发展性,又要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统一,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价值。(二)检测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和实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相关学习要求,发现、分析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语言实践经验,提升语言能力、发展思维品质、培养审美情趣、积淀文化底蕴,发展语文课程核心素养,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三)落实减负增效,促进全面发展小学语文作业建设与变革要明确导向、抓准突破点,切实提质减负。要注重作业设计的针对性、系统性,培养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强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同时,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6—教育,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科学探究意识、健康意识、审美能力、劳动观念等,逐步形成其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实施建议(一)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作业设计要制定准确的作业目标,精选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要严格依据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实际学情等优化作业内容,突出其目的性、多样性与科学性,避免作业设计的盲目随意和枯燥低效。基础知识积累性作业如生字词、古诗文、名言警句等内容的积累巩固,要关注语言的梳理和语感的培养,杜绝机械抄写、死记硬背;能力运用拓展性作业要紧扣单元语文要素和教学目标,设计适当的听说读写练习;综合实践体验性作业要紧密联系学生学习及生活实际,设计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情境性、实践性、学科融合性的语文活动。注重基于单元总体目标进行作业规划,整体统筹作业的内容、形式、难度、时间等,系统安排好课前预学、课中练习、课后巩固。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学习提示、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栏目精心设计作业,鼓励教师自主选编、改编、创编作业,做到语言严谨、表述规范、要求明确、难度适宜。(二)规范作业布置要求小学语文学科要严格控制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和假期作业的数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在布置课后—7—书面作业时,要与其他学科教师相互沟通协调,确保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总时长平均不超过60分钟。小学语文作业布置要体现学段特点,第一学段建议以朗读、背诵、识字写字等单项作业为主,注重基础性和趣味性;第二、第三学段增加适量的阅读探究、观察表达等综合性作业,注重发展性和自主性。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避免单一机械、低效或无效训练,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布置作业前教师可先行试做,预估作业时间,避免超标、超量、超时。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三)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确保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要重视指导学生在作业练习中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增强积极的语文学习体验。要加强作业过程管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及不同学习需求,做好分层指导、分类指导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要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注重跨学科作业的指导,帮助学生在不同内容或方法的交叉、渗透与整合中开阔视野、提升能力,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四)认真批改反馈作业作业批改、反馈要及时认真,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强化作业育人功能。教师要对布置的作业全批全改,强化面批讲解,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不得要求家长代为—8—批改。作业批改要细致规范、评语恰当,无漏批、错批等现象;要坚持正面引导,发挥好作业对学生学习的示范和激励作用;要认真记录优秀作业或典型错题等,通过作业情况精准分析学情,及时诊断与改进教学;要综合把握学生知识掌握、能力达成、情感态度、书写规范以及作业时间等方面的情况,全面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与水平。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创新批改方法,提倡多样化评价。教师可以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反馈作业情况,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有条件的地方,鼓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三、管理评价(一)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学校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作业管理细则,并进行公示;小学语文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应依据细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建立推进作业改革档案,优化学科作业的过程管理。要依据相关要求制定评价工具,常态化自查自评、及时改进,做到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有目标、有统筹、有规划、有策略、有实效。(二)强化过程指导评价学校要把作业设计、批改、反馈情况等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要强化过程性、针对性的专项跟进指导,发现与培育小学语文作业研究的成果、培养小学语文学科作业建—9—设的骨干教师等,以点带面,整体提升本校小学语文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和水平。各地市、县区教研部门要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作为重点教研工作,坚持简化头绪、科学统筹、稳步推进。要加强作业改革专项课题研究与指导;经常性组织开展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师培训,定期组织开展小学语文优秀作业设计评选与展示交流等教研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要加强优质小学语文作业资源的共享共建,切实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小学语文作业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全面提高我省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10—附件2河南省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一、总体目标(一)发挥作业育人价值小学数学作业在培养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要坚持核心素养导向,发挥小学数学作业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价值,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促进学生在数学作业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健康意识、法治意识、审美意识和劳动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良好学习习惯。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要体现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在作业设计与实施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检测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树立从作业过程中检测课程目标的达成情况、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业质量水平表现的意识,从基于课程标准、作业目标、作业内容和作业评价中,及时发现、分析学生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充分发挥作业对日常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诊断和学情分析功能,为全面改进课堂教学提供真实依据。(三)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1—小学数学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与深化,是补充与完善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与教学活动的其他环节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通过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和实施,帮助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在探索真实情境和数学问题所蕴含的数学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二、实施建议(一)作业设计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严格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紧扣现行教材,精选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的作业内容,关注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充分考虑作业设计的价值,设计能体现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考查,体现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和跨学科的综合性作业,丰富作业设计内涵,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以有效的作业设计来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达成情况,确保“减负增效”效果。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科学合理,呈现分层次、有弹性和个性化作业,难度不超国家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高质量作业,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锻炼克服困难意志,使作业内容成为巩固“四基”、发展“四能”、培养“三会”的有效载体。—12—(二)作业形式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要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特点、结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配合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假期作业和跨学科综合性作业等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根据具体内容采用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问题解决和简要论述等多种题型,促进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素养。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关注差异化的学习水平,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实现全体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能力提升。(三)作业布置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数学课后书面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的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在布置课后书面作业时,要与其他学科教师相互沟通协调、精心布置数学课后书面作业,确保各学科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鼓励布置分层次、弹性化、个性化和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克服布置机械、无效作业,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周末、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期间也要控制数学作业时间总量。(四)作业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杜绝抄袭作业。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和用眼习—13—惯,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根据作业内容、作业效果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面批讲解或集体讲评,及时做好作业反馈和答疑辅导,对学困生要适时适度采取恰当方式进行辅导帮扶。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可以采用完成等级、评语批注、符号标注等多样化批改方式,鼓励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三、管理评价(一)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高质量作业设计是高质量学习的前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能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实际学情,精准设计符合学习规律、难度适中的不同类型作业,实现作业应有的诊断、巩固和学情分析等功能。对于优秀的作业设计,要在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中进行展示交流,使教师在互相学习借鉴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二)健全作业规划管理机制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学校完善作业管理细则,学校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教师素养和实绩考核。数学教研组要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统筹规划与管理每学期、每单元和每节课的作业数量、作业形式,设计多样化作业,控制每天的作业总量,预判作业时长不超过相应要求,做好作业的批改、反馈、指导等方面工作。(三)做好作业资源建设小学数学作业是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也是小—14—学数学学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在日常教学中,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好教材中的例题、练习和习题,并通过选编、改编和原创作业的形式做好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资源库建设,形成符合课标要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学习特点的,与学习内容匹配、能巩固内化“四基”的作业资源库。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教研机构和义务教育各小学要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纳入教研体系,加强对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强化对教师作业设计指导,组织开展优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展示交流与评选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倡导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各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专题研究,提高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15—附件3河南省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一、总体目标(一)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育人功能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业是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思维拓展和检测评价的重要环节和抓手。注重在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逐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英语学科“以文化人”的育人功能。(二)检测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英语作业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是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英语作业的诊断与反馈功能,准确了解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发挥英语作业检测和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功能,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英语作业要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和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经验,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16—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发展学生英语课程核心素养,提升小学英语课程教学质量。(三)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英语作业是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助力学生实现个性发展、塑造创造精神、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重视英语作业设计的基础性、实践性、弹性,同时开展跨学科的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确保作业难易适度,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优化作业结构,注重书面作业、视听或口头作业、实践作业的合理搭配,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等。要增强作业的开放性,加强学科与学生生活、社会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在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与素养的同时,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健康意识、审美能力、劳动观念等,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实施建议(一)作业设计小学英语作业的设计要立足学生视角、学科视野、课程视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和积极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综合人文素养。作业设计要制定准确的作业目标,精选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同时要做到基础性、层次性、关联性、综合性、整体性的有机结合,突出作业设计的—17—情景化、问题化和实践性。基础知识积累性作业,杜绝机械抄写、死记硬背,要关注语言的梳理和语感的培养;能力运用拓展性作业要紧扣单元教学目标,设计适当的听说读写练习;综合实践体验性作业要着眼英语课程素养发展,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及生活实际,设计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情境性、实践性、学科融合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将必要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方法逐步内化为自己的学习习惯,实现高效学习。(二)作业布置学校要严格控制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和假期作业的数量和作业实践。根据本校英语课程设置和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一、二年级不布置英语书面课后作业,可在课堂上安排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与各学科作业统筹安排,确保每天各学科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总时间不超过60分钟。小学英语作业布置要体现学段特点,低学段建议以朗读、认读、模仿等多种类型的单项作业为主,注重基础性和趣味性;中高学段适当增加阅读探究、观察表达等综合性作业,注重发展性和自主性。积极创新作业类型,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三)作业完成指导小学英语作业要紧扣英语学科特点,精心选择合理安排试听或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等三类作业,调控作业结构,—18—分类明确作业任务,加强作业完成指导。要加强作业过程管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做好分层指导、分类指导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提供学习资源和必要的学习方法指导,及时解疑释惑,确保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积极创新作业类型,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围绕主题意义,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作业批改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与认知特点,创新批改方式方法,提倡多样化评价;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强化作业的育人功能;教师要对布置的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不得要求家长代为批改;作业批改要细致规范、评语恰当,无漏批、错批等现象;要坚持正面引导,发挥好作业对学生学习的指导、示范和激励作用;要认真记录优秀作业或典型错题等,提高学生完成英语作业的兴趣和质量。(五)作业反馈为增强作业批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及时进行作业反馈。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及时改进教学,调整作业内容、容量及难度,教师可以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19—反馈作业情况,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优秀范例和典型错例,进行针对性讲评。讲评中要细化思维过程指导,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指导学生积极反思,自主订正作业中的错误,开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面批讲解等方式的个别辅导。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有条件的地方,鼓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反馈作业情况,调整教学节奏。三、管理评价(一)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督导部门、教研机构、学校、教师要明确职责,逐级、分层加强作业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指导学校完善作业管理制度和细则;督导部门要将作业管理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教研机构要结合学校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从学理上研究小学英语作业的功能、类型、呈现方式、创新路径及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等,为学校每学年规划课程作业提供参考和指导意见。各地各级部门切实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小学英语作业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学校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作业管理及实施细则。(二)建立作业评价机制各地教研部门要加强作业改革专项课题研究与指导,要经常性组织开展小学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定—20—期组织开展小学英语优秀作业设计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要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学校要加强对小学英语作业布置的管理和协调,将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作业评优、评先表彰机制,制定作业的相关监督和检查机制,引导教师科学整体规划和设计英语作业,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各地要形成教育行政部门、督导部门、教研机构、学校等多层级作业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作业管理职责。要研制作业管理的制度细则,加强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研究、完善作业考核评价机制,提高课后服务作业指导的质量,确保本省义务教育作业管理规范、有效,全面提升我省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21—附件4河南省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一、总体目标高质量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是实现提质增效、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突破口。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价值,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轻课业负担、巩固学习内容、发展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提高品德修养、提升学业成绩。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和数字时代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一)检测课堂教学效果小学信息技术作业是检测、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要充分发挥小学信息技术作业的诊断与反馈功能,准确了解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功能,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小学信息技术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作业设计和实施要科学合理有效,严格控制作业数量与作业时间,丰富作业类型,加强跨学科教学作业设计,帮助学生巩固学科知识、形成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和学习习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22—(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业要结合学科特点,以操作性、探究性、综合性作业为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以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二、实施建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学习鼓励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在教学中应创设丰富的真实情境,设置项目式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经历真实问题解决所需的计算思维过程和数字化学习工具应用过程。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将之有机融入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一)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科育人目标,以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为导向,加强问题情境研究,通过选编、改编、创编,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小学信息技术作业。作业要突出实践性、探究性和自主性,要精准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突出对信息技术核心知识的理解;要能诊断学习中存在的错误,并进行及时的矫正。小学信息技术作业内容可分为基础知识作业、上机操作作业和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基础知识作业要体现科学性、基础性、多样性,帮助学生巩固学科核心概念、思想和方法等,比如绘制程—23—序流程图,概念知识连线等,鼓励学生将信息技术知识、思维过程进行个性化创作和表达。上机操作类作业要体现针对性、层次性、实践性和趣味性,针对教材中的数字化应用内容进行设计,如电脑小画家、趣味编程等。跨学科综合性作业要体现探究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实际问题,探究生活中技术应用背后的原理和数字化应用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并能自觉维护信息安全,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和生活。跨学科综合性作业一般每学期安排1~2个,同时作为学期末过程性评价的一部分。(二)作业布置作业布置要充分考虑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及设备条件等因素,对完成时间、作业质量提出明晰的标准。要关注学生用眼卫生和用眼安全,充分考虑、权衡学生每天累计使用数字化设备时长,并督促学生视屏后要休息远眺、放松眼睛。倡导教师分层布置课后作业,赋予学生作业的自主权。严控时间和难度,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倡导跨学科综合性作业,作品内容由学生自由选择完成,如制作传统节日、环境保护、安全知识等主题的数字作品、设计家庭研学旅游计划书、设计智能数字作品等。(三)丰富作业形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科素养为核心的综合性、—24—实践性课程,作业设计形式可体现多样化、个性化。作业形式要充分发挥数字化学习环境优势,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选择指向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存在共性问题、有代表性的典型作业,可设置连一连、画一画、捉迷藏、闯关类,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趣味性有创意的作业,有条件的可设计数字化小程序,能实现作业反馈和评价更佳。上机操作类作业和跨学科综合性作业要切实以培养信息意识,提升用信息科技手段解决学习与生活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作业可通过创设真实生活问题情境,结合学生能力水平,从解决小问题入手,从易到难,较大的活动任务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合理分工,科学分配任务,以保证活动作业的质量。(四)加强作业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或线上辅导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学生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多种学习资源,及时解疑释惑。如提供电子报刊制作时的多媒体素材,自主学习单、进行程序设计中的思维点拨等。教师要及时进行作业评价和指导,认真记录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优秀范例和典型错例,对问题做好归因分析。(五)作业讲评作业讲评是促进学生进步、改进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及时讲评,反馈作业情况。讲评形式可多样,如开展作业展示汇报活动,增加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有条件的—25—学校可通过网格实现线上展示和评价。指导学生积极反思,谦虚接受同伴建议,自主订正作业中的错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个别辅导;以评价激励学生学习进程中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行动。三、管理评价各地教研部门、义务教育学校要将小学信息技术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加强对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强化对学校作业设计的指导,纳入学校整体作业管理体系,定期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督查,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设计展示交流与评选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要深入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将其作为校本教研重点,突出学科特点,提高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26—附件5河南省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一、总体目标(一)发挥语文独特功能,提升作业育人价值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充分发挥语文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二)遵循语文学习规律,提升作业设计质量遵循学生语文学习规律,精准设计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以促进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选编、改编、创编等方式,系统设计符合初中生年龄特点、学段要求的语文作业。根据实际学情,合理安排不同类型作业的比例,增强作业的可选择性。(三)检测课程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语文作业的巩固、诊断与反馈功能,准确检测课堂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发挥作业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功能,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掌握适应社会生活和终身发展需要的语文知识和关键能力,全面提升学生语文课程核心素养。—27—二、实施建议(一)精准设计作业依据课程标准各学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业质量标准精心设计能够“以点带面”“以题带类”的典型作业,做到用词准确、表述规范、要求明确。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保作业难度适宜。关注学生校内外的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动手操作、主题考察、人际交流、跨媒介创意表达等多种类型的作业。作业设计要在识记、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要合理安排不同类型作业的比例,增强作业的可选择性。(二)合理布置作业严格控制作业数量,科学合理布置作业。用少量、高质的作业帮助学生获得典型而深刻的学习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布置可选择性的分层次的作业,基础性作业面向全体学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一些较高要求的弹性作业。避免布置大量硬性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三)加强完成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学生作业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搭建学习支架,提供学习资源,及时解疑释惑。(四)认真批改作业—28—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要针对学生素养水平和个性特点写出恰当评语。强化作业批改的育人功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面批讲解,做好答疑辅导。批改作业时适时记录学生出现的典型错例并做好归因分析。(五)及时反馈辅导教师要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讲评中要展开思维过程,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指导学生积极反思,自主订正作业中的错误,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有条件的地方,鼓励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反馈不同阶段作业质量的整体情况。三、管理评价各地要加强对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强化对学校作业设计的指导。组织开展优秀语文作业设计展示交流与评选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学校教研组要深入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将其作为校本教研重点,切实提高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29—附件6河南省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一、总体目标(一)把握作业功能,发挥育人价值作业是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巩固应用、思维拓展和检测评价的重要环节和抓手。通过作业的设计、作业质量的提升,发挥数学学科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独特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检测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初中数学作业既是本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估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作业设计和实施,检测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发现、分析师生在教与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及时诊断、改进。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数学思考,完善数学知识体系,提升学生能力与数学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落实五育并举,提升教育质量。(三)落实减负增效,促进全面发展作业设计要明确导向、抓住本质、提质增效、切实减负。数学作业要能揭示数学知识关系、数学规律和数学本质,要根据教—30—学实际和学生认知规律进行作业设计,注重作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要合理安排作业总量和时长,调控作业结构,确保作业难度不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通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了解数学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实施建议(一)把握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作业设计要依据课程标准,参照所学教材的内容,围绕数学重点、难点,结合学生学情。可通过选编、改编、创编等路径,科学设计不同类型作业。可以安排口头交流、动手操作、数学阅读、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体现作业类型的丰富性。数学作业要遵循适时适量、目标明确、凸显重点、难易有度的原则。根据不同程度学生完成作业的能力,设置巩固基础知识与能力提高的必做题和培养创新能力与应用意识的选做题等分层作业任务。对于教材中的练习、习题、复习题,要在课堂与课后的作业中进行全面的处理。(二)确保作业布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作业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要充分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总量的有效时间应以大多数学生的平均水平为准。教师要提前试做拟布置的作业,原则上要随堂布置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科学安排书面作业和其他类型的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严禁给家长布—31—置或变相布置作业学校应组织教师充分研究校情和学情,指导教师合理安排布置方式。(三)加强作业指导的启发性与规范性作业要注重过程指导,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的适当点拨,解题方法的恰当启发,以及书写格式的规范指导,促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感悟其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获得一定的数学学习经验。鼓励学生大胆向教师提出学习疑问,请教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师尽可能给予学生当面点拨与指导。提倡学生互帮互学,相互学习启发,相互交流讨论。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个别研讨、交流和指导。(四)注重作业批改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作业的批改过程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批改要做到及时准确与有效批注相结合,提倡给出中肯的激励性评语。批改时应注意发现作业中的亮点,指出作业中的问题,注重对学生错误问题做好记录和分析,同时要加强作业二次批改审查的力度,提高作业批改的效度。尽可能增加教师面批面改的时间和次数,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让作业批改成为教师了解自己教学效果、提升自己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与有力抓手。(五)关注作业反馈的时效性与针对性教师根据学生作业实际完成情况,对作业批改、评价的结果开展精准分析、及时反馈。针对作业中共性或个性问题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指导学生订正、复习、巩固、拓展。通—32—过各种形式及时正面向家长反馈作业完成情况,合理督促孩子回家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反馈内容不仅关注作业效果,更关注学习态度、学习效率、学习方法等过程性表现,督促学生养成纠错反思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作业的教育功能。三、管理评价各地教研部门、义务教育学校要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纳入教研体系中,加强作业改革专项课题研究与指导,经常性组织开展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设计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加强优质作业资源的共享共建,切实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中学数学作业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全面提高我省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统筹协调各学科作业量,合理确定数学作业在作业总量中的比例,建立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积极引导教师和家长对数学作业和数学学习有科学的认识,警惕和纠正“题海战术”“重结果轻过程”等不良教学现象和偏见,重视数学思维训练和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树立“数学育人”观念。—33—附件7河南省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一、总体目标(一)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育人功能英语作业要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英语作业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看、写技能,进一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英语作业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充分发挥英语学科“以文化人”的育人功能。(二)检测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英语作业的诊断与反馈功能,根据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发挥英语作业检测和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功能,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英语作业要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和积极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经验,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发展学生英语课程核心素养,提升初中英语课程教学质量。(三)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英语作业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实践性、成长性、综合性—34—和整体性原则。要明确作业目的,严控作业总量和时长,作业布置数量合理、难度恰当,要基于课时目标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作业,确保学生能在合理的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英语作业要侧重过程与方法,要能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二、实施建议(一)作业的设计要全面、系统落实课程目标,要从单元整体系统思考作业安排,使作业结构化,避免碎片化。听、说、读、看、写技能训练齐头并进,视听说作业与书面作业并重。作业要有利于教师检测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开展科学评价以提高教学质量。既要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差异,针对学生不同情况有效设计作业,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并有所收获;紧扣核心知识与技能,突出学习重点与学习难点,注意平衡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作业;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不断创新作业内容与形式,实现作业方式的多样化,让有趣的学习活动成为作业的主要形式。杜绝机械性、随意性、重复性、惩罚性作业。要服务语言学习,围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英语学习活动观梯度设计作业。让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35—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要营造真实任务情境,设置基于情景及真实问题解决的实践性作业及综合性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在真实、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假、大、空”式作业。(二)作业的布置作业内容要与教学同步,时效性要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预估完成难度和时间,要留足做作业的时间,提供相应的资源支持、方法指导以及作业完成的标准,让学生能够有效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要合理确定作业数量;要协同其他学科合理控制英语作业总量。英语学科作业量以90%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为宜。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保作业难易适度。基础性作业应紧扣教学进度和学习内容,把握好重点和难点,重在巩固知识;拓展性作业应注重探究性、实践性,重在灵活运用。基于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差异性,布置分层作业,探索弹性作业,设计必做和选做作业,使学生保持英语学习兴趣和体验英语学习成就感。英语作业要避免“繁难偏怪”和“超标”,在七、八年级不应布置中考难度的作业。(三)作业的指导要加强作业过程管理,做好分层指导、分类指导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及时答疑解惑,整体提高作业完成的质量。教师要—36—关注学生作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给予客观、积极的评价。作业评语要恰当并有针对性,能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反馈信息,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四)作业的批改要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和学生不同的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批改方式,增强作业批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无漏批、错批现象。要深入分析学生作业的过程表现,注意捕捉学生作业中的思维痕迹,了解学生作业中思维的水平与质量,研究、归纳学生共性的作业错误,分析错误原因,为作业讲评和学习改进搜集证据。(五)作业的反馈要对作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有深入的分析与指导。要及时讲评反馈作业情况,既要解决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也要通过学生的共性问题分析、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改进教学。讲评中要呈现思维过程,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指导学生积极反思,自主订正作业中的错误。三、管理评价(一)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督导部门、教研机构、学校、教师要明确职责,逐级、分层加强作业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指导学校完善作业管理制度和细则;督导部门要将作业管理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督导—37—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教研机构要结合学校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从学理上研究初中英语作业的功能、类型、呈现方式、创新路径及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等,为学校每学年规划课程作业提供参考和指导意见。各地各级部门切实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初中英语作业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学校要切实履行作业管理主体责任,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作业管理及实施细则。(二)建立作业评价机制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作业改革专项课题研究与指导,要经常性组织开展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教师培训与教研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初中英语优秀作业设计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要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学校要加强对初中英语作业布置的管理和协调,将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纳入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作业评优、评先表彰机制,制定作业的相关监督和检查机制,引导教师科学整体规划和设计英语作业,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各地要形成教育行政部门、督导部门、教研机构、学校等多层级作业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作业管理职责。要研制作业管理的制度细则,加强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研究、完善作业考核评价机制,提高课后服务作业指导的质量,确保作业管理规范、有效,全面提升我省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38—附件8河南省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一、总体目标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进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思想根基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的作业设计与实施,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精神和教育部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理念,既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为一体的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又要聚焦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学科核心价值,指向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和责任意识等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和提升。二、实施建议(一)整体规划,科学设计作业方案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六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各个单元有明确的学习主题。教师要依据整体教学目标、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目标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确定课时作业的内容、形式与评价、反馈方式。—39—(二)基于学情,注重作业设计质量作业设计要着眼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关注学生自身生活经验,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高阶思维、积极参与、真实体验、深度学习的高质量作业,针对学情和学习目标分层设计、精准实施。(三)形式多样,指向核心素养培育作业设计要指向学生核心素养,体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方向性、思想性、实践性的特点,形式灵活多样。作业的呈现方式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书面作业、口头作业,也可以是一个活动或活动方案、一件作品或一个项目设计。作业类别可以是课前预习作业,可以是课堂作业或课后作业,也可以是假期作业;可以是必做作业,也可以是选做作业。作业的外延可以是课内或课外,也可以是在家庭内或在社会上。作业完成时间可以是即时或短期完成的,也可以是需要一个月或一个学期才能完成的。作业设计要基于教师课堂教学,拓展学生学习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材的利用和开发,结合统编教材中的“运用你的经验”“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等栏目进行创新设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一个个“无形的作业”。课后,教师可结合本地实际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联系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地方特色、走进学生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作业,如完成“为家人做一顿饭”等家庭实践性作业,—40—节假日“去敬老院献爱心”等社会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完成实践活动总结、小论文、调查报告、建议书及开展演讲比赛、辩论会等综合性作业,鼓励学生锻炼能力、发现潜能、展示形象。(四)控量提质,切实减轻作业负担作业设计应经历“初步设计—亲身试做(或交叉试做)—结论反推—论证修改—确定实施”的过程,教师要通过先行“下水作业”,亲身体会作业的难易程度、设计意图的达成度及作业完成的时间长短,及时修改完善,力求量少质优负担轻。作业设计要把握难度,关切各层次学生发展。作业内容要合理搭配,由易到难,难易适中。切实避免出现超标越课、机械重复、无效训练、惩罚性作业布置等不良现象。要设计多梯级作业,作业难度能够兼顾显能生、潜能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切实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完成时间。课堂作业主要以基础性的书面作业和口头作业为主,书面作业的文字书写量要适当控制;课外实践性作业一至两周一次为宜,要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适当控制时间;课后书面作业七八年级一般不布置,九年级每次要控制在30分钟以内。要统筹作业时间,与其他学科统筹协调布置作业,科学控制作业总量。(五)精准反馈,落实作业本位功能教师要重视作业的反馈,及时评讲、分析错误原因,利用过程性评价调控学生的学习。教师应对课堂作业进行及时批改、及—41—时反馈,发挥作业检测和诊断的作用。课堂作业可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来进行当堂检测和反馈。对课后作业应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究,与课堂作业有机联系,相互配合。要改善作业效能,增强家校联系,鼓励家长将学生的家庭作业情况反馈给教师,课后作业的指导反馈方式可以根据作业类型来实施,教师可通过线上方式指导反馈,也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等形式进行反馈。严禁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鼓励教师在遵循方向性、科学性、适切性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作业设计、布置、批改与反馈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创编既符合素质教育导向、又能体现学科特色的方案,不断提高作业设计与实施水平。三、管理评价各地教研部门、初中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的设计和实施,加强作业全过程管理,引导年级组、学科组做好作业的规划实施、统筹协调和考核评价工作,建立、完善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和质量定期评价制度,从而推动学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42—附件9河南省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一、总体目标(一)发挥育人功能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业是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巩固应用、思维拓展和检测评价的重要环节和抓手。通过作业的设计、作业质量的提升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社会担当,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减轻学生负担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学校应根据历史课程、教学实际和学生发展要求合理安排作业总量和时长,调控作业结构,分类明确作业任务,加强作业完成指导。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三)提高作业质量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从历史作业的基础性、针对性和发展性—43—等方面,全面提高我省初中历史作业的质量。确保作业难度不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鼓励学校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等。鼓励各级教研员、教师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避免机械、无效训练,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通过作业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规范性,切实提高我省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四)强化作业管理为建立作业管理长效机制,落实部门主体责任。各地要形成教育行政部门、督导部门、教研机构、学校等多层级作业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作业管理职责。各地要研制作业管理的制度细则,加强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研究、完善作业考核评价机制。二、实施建议(一)控制作业总量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学校要合理控制历史作业总量。要把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后书面作业相结合,减少课后书面作业,侧重课后作业的实践性,严格控制作业时长,符合初中每天各学科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总时间不超过90分钟的要求,确保课后历史作业能够在校内完成。假期要减少书面作业的布置,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等历史特色作业。(二)科学设计作业—44—历史教师要科学设计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历史作业在价值追求上要体现历史学科的基础性、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在内容上精选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和线索等主干知识,同时兼顾学生核心知识、关键能力及学科素养的内化。在方法上,要体现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历史认知方式和思维特点,突出作业设计的情境化、问题化和探究性。在难度上,要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针对同一年级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三)创新作业类型为了引导初中学生多角度认知历史,拓展学生认知历史的途径,培养学生在追溯、考察、考证、搜集、辨别等历史活动中感悟、体验、探究历史。教师要以开放性的视角创新作业类型,如参观历史博物馆、考察历史遗址、从事历史研学活动、采访历史见证者、进行社会调查、举办校园历史展览、制作历史模型等,同时尝试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通过丰富多样的作业类型,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历史感悟、培育学生历史素养。(四)加强作业指导加强历史学科作业指导,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做好作业的方法指导和答疑反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若学生有需要,可积极尝试线上作业辅导。历史学科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对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在作业指导中,对多数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及时予以纠正和反馈。—45—三、管理评价(一)实行分层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督导部门、教研机构、学校、教师要明确职责,逐级、分层加强作业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作业管理纳入县域义务教育和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导学校完善作业管理制度和细则;督导部门要将作业管理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督导检查和责任督学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教研机构要结合学校课程实施和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从学理上研究初中历史作业的功能、类型、呈现方式、创新路径及与教育教学的关系等,为学校每学年规划课程作业提供参考和指导意见,通过课题研究,引领作业设计的方向,并为一线提供示范性作业类型示例。学校要加强教务、年级、学科组和备课组对历史作业布置的管理和协调,制定作业的相关监督和检查机制,引导教师理性布置作业,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教师要加强历史学科本学期作业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合理制定本学期作业图谱。各地各级部门切实落实各项工作要求,确保初中历史作业管理工作取得实效。(二)建立评价机制各地教研部门、学校等机构要建立作业评优、评先表彰机制,适时遴选优秀历史作业设计进行评选及展示交流活动。学校应建立学生作业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学生关于历史作业设计、内容和数量等方面的有效信息,为教师规范的历史作业设计和安排提供依据。—46—附件10河南省初中地理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一、总体目标(一)落实作业育人功能作业是初中地理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科育人的主要载体。教师要把地理作业作为教学常规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地理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学科基础知识,掌握学科学习方法,形成学科关键能力,习得学科核心素养。(二)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一方面,提升地理学科教学质量是减轻学生课后学习负担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科学有效的地理作业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地理作业是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课后学习效果检测以及知识应用迁移的重要方式,教师要针对作业完成情况,判断学生地理知识掌握程度,明晰地理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育现状,为精准检测教学效果、分析学情、定位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教学资源,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已有认知经验,设计形式丰富、功能多样的地理作业,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创设机会。书面作业应帮助学生巩固地理—47—知识,提升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地理观测、学具制作、地理调查等实践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发现地理学习的意义,提升地理实践力和社会责任感。二、实施建议(一)科学设计作业内容地理作业设计要作为集体备课的研究内容,和教学方案进行一体化设计。设计时要充分解读课程标准,分析教材与学情,根据所学内容的知识地位和认知水平要求,合理定位作业难度,确保作业设计的专业性、针对性。要避免经验主义和拿来主义,作业设计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关注学科领域的新研究、新发展、新成果、新应用,结合校情学情和区域地理学习资源,依据学科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素养的要求,系统化创编、改编、精选地理作业,减少重复性作业、机械训练类作业,杜绝惩罚性作业和超出课程标准要求的作业,全面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地理作业的设计,要重视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巩固和练习,任务设计应广泛联系生产生活,充分考虑题型的丰富性、情境的真实性和设问的具体性。针对学生的认知基础,精准设计作业,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地理作业包括预习与检测类、制作类、实验类、社会实践类和研学探究类作业等多种形式,教师在选择和设计作业时,要注重丰富作业形式,充分发挥各类作业的育人价值,以促进学生知—48—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提升。预习与检测类作业重在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提高读图析图能力、获取与解读信息能力,养成地理学习习惯,习得地理学习方法。地理制作和地理实验类作业能够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教学重难点,教师要鼓励学生尝试利用易得材料,开展自主设计和实践操作。要突出设计和操作过程,重在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地理原理和规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总结反思能力。地理社会实践类作业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知识迁移,教师要注重创设真实的学习场景,引导学生感知地理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鼓励结合乡土资源,设计、开展乡土研学活动。(二)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地理书面作业的布置应加强与相关学科的统筹协调,共同落实“在校学习期间每天各科作业总量控制在90分钟以内”的作业管理规定。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也要加强统筹,严格控制地理书面作业总量。长周期的地理实践类作业,要力求“少而精”,应结合教学要求,合理安排频次,注重深度体验和合作探究,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三)注重作业方法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以自主学习为主,因此,必要的学法指导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方法指导要结合具体的学习任务,评估学生可能遇到的认知障碍,给出解决问题可以借助的学科工具以及—49—指导性建议等,为学生搭建认知脚手架。要引导学生进行作业反思,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四)作业批改及时规范要建立学科作业批改规范性要求。预习类作业应采取科学抽样的方法进行部分批改,为课堂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提供依据。检测类作业应做到全批全改,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业状况。原则上要逐题批阅,是非评价和评语评价相结合,体现规范性、严谨性和激励性。对学有困难学生,提倡面批面改,并持续关注作业中出现错误的订正情况。(五)作业反馈精准有效有效反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落实作业目标的关键环节。教师要以描述性评语,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学习努力程度等予以客观反馈,为学生学会学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作业讲评可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加强作业中共性问题的原因分析,讲评的重点内容应放在学生读图析图、题目理解、关键信息提取和作答方法等方面。鼓励借助信息技术对作业进行分析诊断,并及时开展教学补救。地理制作、地理实践等开放性作业,要制定评价标准,为学生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三、管理评价作业设计与实施质量的提升,要以地理教师的课程标准理解能力、评价任务设计能力、学习方案开发能力、学习评估与反馈能力为基石。因此,各地教研部门要加强学科培训的针对性和实—50—效性,聚焦地理学科教师关键能力,注重学以致用,帮助教师完善能力结构,不断提升教学专业素养。学校要提升校本研修的品质,在学科队伍、课程、组织、制度建设等方面综合发力,推动学科专业性的持续提升。学校要为地理教师参与合作研究搭建桥梁,组建校际合作的发展共同体,加强集体教研,共同提升地理作业设计与实施的质量。—51—附件11河南省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一、总体目标(一)发挥育人价值作业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设计与实施以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初中物理课程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物理作业的完成与反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发挥物理作业的全面育人功能。(二)提升教学质量物理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它具有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反馈教学的重要功能。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控制作业难度,加强作业指导等具体措施,促进学生在巩固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将物理知识与实际情景联系起来,从物理学视角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形成物理观念;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物理课程核心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促进全面发展物理作业是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围绕物理课程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具体要求,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客观全面地诊断学生物理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找—52—出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二、实施建议(一)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严格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既要体现学科单元作业目标的整体性,又要体现课时作业目标的针对性,还应体现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作业内容以巩固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掌握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思维为主,紧扣课时内容和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情境新颖、指向明确、设问科学、难易适度、趣味性强的作业,突出基础性、针对性和层次性,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模仿重复的低效作业。教师应以阶段性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设计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作业。可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基于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作业等多种形式。书面作业除了常规的填空题、选择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之外,还可设计问答题、论述题等能显示学生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的题目。口头作业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评估交流等能力。实践作业要置于日常生活场景和实践活动中,可以设计阅读、观察、体验、制作、发明等具有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的内容,力求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任务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践性作业提倡以小组作业的形式,体现责任分工和团队合作。(二)作业布置作业布置应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对完成时间、书写质量提—53—出明晰的标准,对完成过程、作业格式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要求。明晰的标准和具体的要求便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评价标准进行作业的自评,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凡是布置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必须先试做,以把握作业的难度与完成时间,使作业布置科学合理。作业布置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好作业难度及各个层次作业的比例,要控制好学生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和综合实践作业的数量,作业数量和难度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和个体差异,不得增加学生负担。切实杜绝以教辅配套练习代替作业的现象,不得布置超量作业。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布置具有适当挑战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布置实践性作业要有过程性指导与安全保障建议和措施,确保学生安全顺利地完成作业。要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初中学生每天各学科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总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三)作业指导教师要充分用好课堂或课后延时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物理学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物理学习的空间。(四)作业批改教师对学生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并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和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批改方式,原则上要求全批全改、及时批改。个性化作业要坚持面批,做到逐题批改,防止漏批、错批。批改符号要规范,以引起学生注意。总批要有等级、时间—54—以及激励性和指导性评语,要把作业批改的过程作为学法指导和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要深入分析学生作业的过程表现,注意捕捉学生作业中的思维痕迹,了解学生解答作业中思维的水平与质量,研究、归纳学生共性的作业错误,分析致错原因,为作业讲评和学习改进收集证据,为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重要参考。实践性作业可通过展示、交流、评比等多种形式进行综合性评价。(五)作业讲评作业讲评是促进学生进步、改进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集中讲评,个性问题要面批矫正或予以个别辅导,通过讲评和辅导,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突破学生的学习障碍,并要求学生对作业中存在的错误进行自我反思、总结经验、及时订正。三、管理评价各级教研部门应将初中物理作业设计与实施纳入教研体系,加强对学校作业设计的指导,组织开展优秀物理作业设计展示交流与评选活动,达到集思广益、资源共享、减负增效的目的。学校要把作业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把作业评价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体系。要定期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物理教研组要将作业设计与实施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内容,加强作业与备课、上课等教学环节一致性的研究,系统化地创编、设计出符合素质教育导向的作业,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55—附件12河南省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一、总体目标(一)发挥作业育人价值化学作业设计应坚持“五育”并举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关注对化学知识内涵的理解,又要强调化学思维方法和基本观念的发展;加强实践参与,重视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二)降低学生作业负担全面控制化学作业总量和时长,严格控制化学书面作业量,鼓励布置实践性作业,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三)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遵循学习规律、加强素养导向,关注作业设计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全面提高我省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质量,确保作业难度不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关注作业设计的针对性,根据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实施分层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四)促进教学质量提升—56—作业的有效性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完成化学作业既是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完成学业要求的必要环节,又是教师了解学情,开展因材施教的有效路径。化学教师要明确作业的育人功能,科学处理课前、课中、课后作业的关系,作业设计与教学质量提升的关系,有效发挥化学作业在增强学生综合能力和改进化学教学方法中的积极作用。二、实施建议(一)控制作业总量化学教师要科学合理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严格控制化学书面作业量,鼓励以单元基础布置1-2项实践性、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同时,积极关注各学科每天作业总量的控制,积极参与年级组各学科的统筹协调,确保将化学作业的难度、数量、完成时长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假期要减少书面作业的布置,鼓励学生阅读与实践。(二)精选作业内容从化学知识、化学思想方法、化学学科价值的层面整体考虑作业内容的设计。依据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积极关注化学作业设计、实施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内在一致性,其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鼓励学校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加强情境性和探究性,科学设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作业,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减少机械、重复—57—性作业,避免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杜绝反复抄写等惩罚性作业。(三)创新作业形式改变传统的以书面作业为主的单一作业形式,结合初中化学学科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创新多种作业形式。除书面作业外,鼓励设计基于单元的“探究式、设计式、项目式”等实践性作业,逐步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积极开展材料易得、安全可靠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及时理解、运用所学内容,体现知识的实践价值,但应控制频次和数量。根据学校的资源和条件,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和车间,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培养对化学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结合时代的发展,尝试以化学学科的新近科技成果为背景,提高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性。根据所在地区、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难度适宜的作业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布置分层作业,探索弹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安排作业时间。(四)加强作业指导与反馈根据化学作业内容、学生需求的不同,进一步加强作业批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倡作业面批面评。不得要求家长代批代改作业。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化学书面作业,加强个性化辅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58—定期开展学生作业展评,及时全面反馈;对于学生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中讲评,对于少数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加强个别指导;加强作业分析,明确学生思维障碍,指导学生理清思路,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感知—体验—经验”的学习历程,促进思维发展。三、管理评价作业设计及实施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义务教育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作业管理,既要关注作业设计本身的质量,又要关注作业完成的质量。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要定期对作业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积极发挥作业对教与学的改进提升功能,帮助学业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各地教研机构要将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加强对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强化对学校作业设计的指导,组织开展优秀化学作业设计展示交流与评选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义务教育学校化学教研组要深入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将其作为校本教研重点,不断提升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59—附件13河南省初中生物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一、总体目标(一)检测课程教学效果生物学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既能促进学生生物学的学习,又能评估教师教学效果。根据课程要求和学情,精准设计、布置和批改作业,充分发挥生物学作业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与反馈功能,准确了解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发挥生物学作业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功能,促进教学反思和改进。(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在提质增效基础上,根据课程要求、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整体规划、精准设计、科学合理布置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型作业,关注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的布置,科学设计探究型作业、实践型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统筹规划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和假期作业,合理确定作业量,作业难度设置不超过课程标准要求。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养成习惯、提升生物科学素养,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做到因材施教、深度教学,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60—生物学作业设计与实施,要切实发挥作业的全面育人功能,在建构和运用概念的过程中融入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渗透生物学的基本观念、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提升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落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新时代要求。二、实施建议(一)精选内容生物学作业内容要依据课程标准,紧扣现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设计。不仅要关注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评价,更应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充分利用学科思想方法、学科重要概念、生命科学史、学科前沿动态和社会热点等素材,精心设计与教学有关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议题讨论,在解释生命现象、把握生命本质,解决生产、生活实践问题中,感悟生命科学的内涵及独特的育人价值;作业形式切合学习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作业答案科学合理,逻辑严谨,易于理解;开放性作业应设置反映不同表现水平的评价标准。(二)丰富形式作业设计与实施形式多样,生物学作业以基础型、拓展型和实践型为常见类型,还包括探究型作业、跨学科综合性作业等。首先教师要精心做好、做实基础型作业的设计;其次教师还要根—61—据学生思维的进阶发展,合理设计拓展型作业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其综合性和适切性,并注意优化实践型作业,例如观察类、制作类、养殖类、调查类等。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探索长周期作业设计,统筹规划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和假期作业等。(三)控制总量作业量应依据学习目标和学生学习情况而定。基础型作业可采取口头作业形式在课堂上完成;拓展型作业可适当采取书面形式在课堂上完成;实践型作业要主动与其他学科的实践作业协调,设计开展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初中每天各学科书面作业完成总时间不超过90分钟。(四)把握难度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国家课程方案的相关要求,科学设计作业难度,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不同难度作业题目比例恰当;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不随意增减课程难度,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不布置难度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的作业;可通过精选试题情境、科学利用不同的作业形式,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学习需要,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梯度提升的空间。(五)规范批改充分认识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认真、及时,做到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不得要求科代表(或家长)代批代改,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鼓励恰当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62—断。(六)科学反馈通过日常作业情况,科学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好过程性评价,并加强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可建立学生作业档案,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跟踪分析,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要利用作业批改中发现的问题,诊断并改进教学。三、管理评价各地教研部门、义务教育学校要出台作业管理要求细则,建立教务部门、年级组或学科组、班级三级作业统筹管理机制,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和作业问题。建立作业考核制度,定期开展学生作业情况调研,并将调研结果及时反馈到任课教师。学校教研组要深入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将其作为校本教研重点,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素质教育导向的作业,提高教师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学校应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之中。—63—附件14河南省初中信息技术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一、总体目标(一)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初中信息技术作业是促进初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检测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反馈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要充分发挥作业的检测、诊断与反馈功能,准确了解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师生反思和改进教学活动。(二)拓展课程实践领域初中信息技术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和有益拓展。作业设计和实施要科学合理有效,要帮助学生夯实信息技术基础、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和使用习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活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三)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初中信息技术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内化和创意实践过程。作业设计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应用场景和实践活动中,丰富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适应未来信—64—息科技发展的核心素养。通过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切实提高信息意识,锤炼计算思维,应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树立信息社会责任,做信息时代合格公民。(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初中信息技术作业是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教师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学科在育人功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处理好作业与学科学习融合的关系,发挥好作业对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职业体验等活动的促进作用,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巩固和掌握信息科技技能。二、实施建议(一)控制作业总量,保证作业时间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要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精心选择并合理配置理论巩固、技能锻炼、综合应用、实践探究四类作业,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作业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施空间和完成时间,保证大部分作业能够在校内和学校安排的实践活动中完成。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确保信息技术作业时间。(二)精心设计内容,突出实践体验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深入开展作业研究,以综合实践活动和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精心设计、科学安排作业内容。注重学用结合,深化实践探究,布置符合地域特色和趣味浓郁的信息技术作业。—65—初中信息技术作业设计,要体现基础性,确保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突出实践性,设计符合学生生活应用和能力水平的典型作业,有效促进知识迁移;强化探究性,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实践探索、拓展应用,建构完整的课程知识与技能体系。(三)丰富作业形式,注重思维发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是一门知识与技能高度融合、基于问题解决和实践应用的综合性实践类课程。要根据学科特点,设计针对性强、类型多样的信息技术作业。要紧扣生活体验,确保学以致用。信息技术不仅是一门科学课程,也是一种技术课程,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就是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在设计作业时,应该从生活应用中发掘素材,从生活体验中归纳问题,以素养培养和创意物化为根本,实现学科学习目标。要关注条件差异,确保有效实施。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与软硬件环境密切相关,在设计作业时,应该结合学生个体差异和环境差异,设计层次化、差异化作业,布置基本作业和提高作业,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效实施和完成作业活动。要适度拓展开放,鼓励创新探究。信息技术课程不仅强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信息素养,同时注重学生计算思维和创新意识—66—养成。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课堂和课后作业时,都应该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尽可能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给学生实践探究、创新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灵活的思维空间。(四)把握作业难度,提高作业质量教师要深入研究纲要和课标中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活动主题与目标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业基础,确保作业内容和活动项目设计难易适度。照顾学生个体差异,倡导分层分类布置作业。基础作业面向全体学生,达成基础目标;探究作业面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达成发展目标。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设计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赋予学生对作业的自主选择权。(五)加强作业指导,助力数字教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辅导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项目规划与实施和时间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学生作业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搭建作业环境,提供活动指导和帮助,及时释疑解惑,引导点拨。关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学习的有机融合,确保通过作业活动,提高信息技术对数字化学习的支撑和辅助作用,为信息化教学和现代化教育奠定坚实基础。三、管理评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校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督导考核机制,确保有关要求能够因地制宜、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同时,—67—加强对课程实施情况的督查,将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情况,包括课程开设情况及教学效果,纳入初中学校课程实施监测,建立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反馈改进机制,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考核激励机制,明确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考核要求和办法,把课前教学环境准备(信息技术教室、实践活动室的软件系统安装和硬件设备调试)、课后软硬件系统维护、作业环境搭建和作业批改等内容,科学合理纳入教师工作量计算范围,尊重信息技术教师的劳动和付出,调动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教学成效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适时将初中信息技术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中招考试科目,切实提高学生数字素养,为落实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推动我省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打牢基础。—68—附件15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劳动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一、总体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劳动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性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保证,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对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形成必备劳动能力、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培育积极劳动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奠基作用。劳动作业的设计以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体现劳动的教育内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总体目标,强调在劳动教育提质增效基础上,在劳动课堂之外布置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在课后积极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报效国家,奉献社会。二、实施建议(一)注重劳动的实践特性劳动作业设计需体现劳动显著的实践性,要针对不同学段学—69—生的经验基础和发展需要,考虑区域特点和学校劳动教育环境,把握不同学段劳动素养发展要求,围绕三大类劳动的十大任务群,合理选择和确定实践项目内容,不得布置无关的书面作业。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经历完整的劳动实践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淬炼、探究、展示等方式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二)引导学生开展项目探索劳动作业设计需立足学生真实的生活经历或体验,面向现实生活和真实世界,引导学生基于现实生活需要,选择和确定劳动项目,在完成综合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劳动素养淬炼。项目探索需强调规划设计意识,引导学生整体构思项目过程,不断优化行动方案。在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促进学生社会责任、合作交往、自我调节等社会性发展。学校要根据任务群特点和本地、本校实际,设计不同项目的劳动任务清单。(三)优化作业的内容体系劳动作业设计需加强课程与生活生产的联系,要从劳动课程内容的教育价值出发,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技能中国”建设需求、“中原出彩”发展需要和学生生活实际,形成基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内容体系。要精心选择衣、食、住、行、用等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有助于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能力的内容,从农业的时令特点和区域产业特色出发,选择学生力所能及—70—的工农业生产劳动内容;同时注重选择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手工劳动内容,适当引入体现新形态、新技术、新工艺等的现代劳动内容;还要选择合适的公益劳动内容,以及有助于学生形成社会服务系统认知和职业认同的现代服务业劳动内容。(四)综合调控劳动作业时长劳动作业设计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和“学中做”,需遵循“家庭劳动日常化+学校劳动规范化+社会劳动多样化”要求,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淬炼、探究、展示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小学低年级每天劳动时间20分钟,围绕启蒙劳动意识、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等内容;小学中高年级每天劳动时间30分钟,围绕个人清洁卫生、分担家务、校内外公益劳动等内容;初中年级平均每天劳动时间40分钟,围绕劳动知识、劳动技能、家政学习、社区服务、生产劳动等内容。组织学生每学年参加一次劳动周(校园劳动或校内外劳动等),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小学以校内为主,小学高年级可适当安排部分校外劳动;初中学校兼顾校内外,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由学校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可根据农时需要适当安排农忙假。(五)统筹利用各方面劳动资源—71—劳动作业设计需加强劳动资源统筹,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一方面要统筹考虑学校已有的各种资源,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的劳动教育资源,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每学年组织学生至少一次走进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新技术企业、现代农业基地、工业生产基地等场所,至少组织学生参加一次社区、乡镇(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公共场所等公益劳动。注意学习宣传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六)家校共育提升指导效果劳动作业设计需充分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使家庭劳动教育与学校劳动课程建立关联。一方面教师需指导学生进行劳动实践反思,促进价值澄清。通过讲解、辩论、阅读、案例、故事进行价值澄清,明晰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通过评价、交流、反思等方式,促进学生劳动价值观逐渐内化。同时要指导家长通过家庭劳动巩固劳动学习,使家庭劳动教育成为学校劳动课程不可或缺的应用和巩固环节。学校要根据本地、本校实际设计不同学段家庭劳动清单。另一方面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七)建立作业实施的安全保障体系劳动作业设计要高度重视劳动作业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强—72—化学生劳动安全意识的培养,注重劳动课程实施所涉工具、材料、流程及场所的安全保障,注重劳动实践活动的风险防控预案、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的制定,确保劳动作业安全有序实施。三、管理考评各地教研部门要健全劳动作业评价制度。将以劳动素养为指向的劳动作业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主动公开2022年2月14日印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理小卖铺
初中地理学科资源

文档

80

收藏

0

店铺

名师店铺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